24节气:冬至饮食养生推荐(组图)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中国天气网)

冬至为何吃饺子

冬至到,饺子俏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新华网)

冬至节气话各地饮食文化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汤圆(资料图片)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吃馄饨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捏冻耳朵”

吃“捏冻耳朵”“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吃赤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荞麦面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吃菜包菜包则是用糯米磨成粉和熟烂的鼠曲蓬篙等物,揉合做成栖,做成半月形,里面包笋丝、豆干、菜脯等,是自古以来祭冬的祭物,古人叫做环饼(晋代时叫做寒具)。冬至的清早,家庭主妇必须早起“浮圆仔”(用糖水煮汤圆)、“炊菜包”(蒸菜包)并准备祭拜神明、祖先,并且享用“冬至圆”,吃了“冬至圆”,带有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在从前,祭拜之后还以“冬至圆”粘在门户、器具上,称为“饷耗”。

冬至贵州等地区有吃狗肉的习俗

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现在贵州等地区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好兆头。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各地习俗

广东人的冬至:冬大过年

广东人冬至举家团聚(资料图片)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春节可能是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但在广东人的眼里,冬至却也是一样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广东人有句话叫“冬大过年”,从此可见冬至在广东人心目中的地位。

虽然在冬至,没有长假期,没有春节那举国兴腾的、喜洋洋的、欢欣异常的气氛,但广东人会在这一天极大铺张,举家团聚的朝拜祖先之余大鱼大肉的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万事如意!

传统的老广东人,每逢传统节日都会炒些大鱼大肉的菜肴朝拜祖先,对于冬至,则更是重视,在这天,老广东人不但做些大鱼大肉的荤菜,还煮些素菜,凑够九碟菜肴,整整齐齐的排放在桌上,还加上生果、烧酒还有自家做的点心等等,用来朝拜祖先。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当公历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泉州人称冬至为“冬节小年兜”,其重视程度似稍为逊色,但过节时同样很隆重。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节丸”,实际上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但农闲不忘农忙,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

长沙人冬至做“猫乳”

由于冬至曾为农事节气之首,有其特殊内涵,史称冬至为“亚岁”,长沙俗谓“冬至大如年”。冬至前一天叫“小至”,小至之夜,旧有全家团圆聚晚宴,叫“二除夜”或“冬除”;有的晚宴上吃馄饨,馄饨与“浑沌”谐音,意谓冬至为开天辟地的纪念日,取“浑沌初开,乾坤始奠”之说。

冬至又称“冬节”,长沙旧有聚族人于宗祠祭祖的习俗,届时杀猪宰羊,大办“冬至酒”。举行祭祀仪式时,年长者不惜远道跋涉回乡,入祠祭祖。吃冬至酒因男尊女卑陋习,只能男性参加,妇女不能入席。已婚妇女于是日回娘家,夜晚必须赶回婆家。这一天各家还有吃糯米饭的习俗,谓可润皮肤,防手脚冻裂。

长沙城乡居民习惯在冬至前后制腊鱼腊肉,将鱼肉用盐腌四五天后挂当风之处晾干,然后用木屑、谷壳、橘皮、花生壳熏烤,或挂柴灶上熏烟,至其色金红,叫“冬腊肉”,可贮留至次年夏日不腐。冬至日做霉豆腐,俗称“猫乳”,为长沙地方特产之一。是日采制的桑叶为正宗冬桑叶,解热明目。

宁夏银川冬至这一天“头脑”也能吃!

资料图片——羊肉粉汤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苏州人冬至菜单考究点心花式多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

“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的“圆夜饭”不仅丰盛更是有“意思”,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鱼肉牲禽,都换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宝”(蛋饺)、“团圆”(肉圆)、“鸡”(扑扑腾),“金链条”(粉条)、“如意菜”(黄豆芽)、“吃有余”(鱼)等,形色相似,处处渗透着姑苏传统节庆的喜气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区盛产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种糕团更是当地颇具特色和最常见的点心。圆圆的冬至团更是席间的必备点心,据说在苏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点心,新一年又来临。

据说,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是广泛流传于吴地的民间俗语。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兴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书羊肉店的老板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卖出八只羊,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福建习俗:“冬至暝”“搓丸子”

“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冬至一首儿歌。

《八闽通志·兴化府风俗·冬至》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的夜最长,而孩子们爱吃“丸子汤”,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妈妈要吃“丸子汤”,故有“爱吃丸子汤,盼啊天未光”的童谣。主妇把“丸子”倒进锅里,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热的“甜丸子汤”。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保一家平安。还要把“(饲)喜鹊丸”丢在屋顶(一般是12粒,闰年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鹊来争食时,噪声哗然,俗叫“报喜”,寓意五福临门。

冬至早,一家人带着“丸子”、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哪些人群最需要冬至进补?

资料图片

阳气虚弱者时值冬至,天寒地冻,为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之季。阳虚的人常会流清水涕、手足冰凉、易生冻疮、夜尿频频。这类人可用干姜、人参、熟附子、辣椒、羊肉等共食之,三九天尤为需要。同时还可服用金匮肾气丸等,以期阳气生发。

易患冬病者慢性支气管炎、冻疮、尿多症等冬至病,在中医看来属肾气亏虚、阳虚外寒。调治的办法是温药和之。如熟附子、肉桂、海马、狗肾、人参、甘草、枸杞子等皆可使用。除用药进补,还可以食补之,如生姜肉汤对咳喘疗效较好。附子生姜桂枝汤对防治冻疮有益,以此外洗也有效果。

养生益寿者养生益寿,冬至进补就是个很好的办法。原则上说,有不足就要补充。例如,用脑多者应经常吃核桃,体力消耗大者,要及时补充水果、蔬菜等。补多少、怎么补,要因人而异。

防春夏病者医学家们证实,冬天调养得好,春夏发病就少。正是基于这个观点,冬补应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宜。可用各种鱼类及牛、羊、狗肉,加放中药人参、黄芪、桂圆、红枣等,或做汤、或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进补后定会使人储备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免疫抗病能力。

总之,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劳力过度,劳神内耗,产后,术后及亏虚早衰者,均为冬至进补的对象。

不可不知道的冬至进补食谱

冬至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前后。冬至这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太阳光直射点开始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将逐渐加长,黑夜逐渐缩短,而南半球则相反。冬至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对人的影响极大,是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期。冬令进补多选择冬至开始,此时进补可发挥最大效应,促进人体阳气的萌生,消耗相对减少。冬至时节的进补食谱如下:

麻油拌菠菜

[配料]菠菜1斤,食盐、麻油适量。

[做法]菠菜洗净,开水焯熟,捞出入盘,加入适量食盐,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羊肉炖萝卜

[配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炒双菇

[配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

这道菜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中国天气网)

冬季进补有四忌

吃法:可以洗净直接吃,或者用冰糖和梨切成块煮冰糖梨水可以润肺止渴,还可以榨梨汁喝。(39健康网)

THE END
1.12道年夜饭菜谱,过年热热闹闹全家人在一起吃饭做点家人爱吃的!【红烧鲈鱼】【蒜泥白肉】【虾仁瘦肉丸子】【椒盐虾】【话梅小番茄】【凉拌皮蛋】【柠檬鸡翅】【东坡肉】【蓝莓山药】【蒜苔炒肉】【白灼虾】【凉拌猪耳朵】https://m.163.com/dy/article/JJ7HC1V70553TANT.html
2.2022年春节年夜饭超全菜单!20道热菜色香味俱全,赶紧学会露一手年夜饭超全菜单在这,20道菜谱任你挑选,色香味俱全,春节露一手吧。迎接新年的脚步已经接近尾声了,还有5天就要过年啦,家家户户在这段时间基本都在忙前忙后地准备年货、年夜饭之类的事情。有时候满脑子的菜肴,可到了做饭的时候又有点无从下手。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份超级实用又全面的年夜饭菜谱,其中包括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826740236405380&wfr=spider&for=pc
3.春节家宴吃什么?送你一份实用的“营养师美食餐单”今天本文特地为大家设计了一套家常美食大餐。无论是家人聚会,还是请客吃饭,按此搭配,都能有里有面,有滋有味,吃得喜庆开心,既要表达满满的仪式感,又不想太麻烦。琢磨之后,制定如下餐单,供各位朋友参考。家常版年夜饭实操型菜单—— 餐前水果:大金橘、香梨、苹果(取吉利平安的意思)。 https://m.gmw.cn/2024-02/09/content_1303657103.htm
4.过年菜谱大全过年菜谱做法大全怎么做好吃新年开运一口酥一次解锁N种口味! 7 人做过 年夜菜之团团圆圆~香菇虾仁酿 评分9.111 人做过 年夜饭第一道菜—吉祥黄金球 评分7.717 人做过 元宝馒头|年夜饭金灿灿 5 人做过 年夜菜之花开富贵~西红柿玫瑰花 评分8.118 人做过 2022年夜饭具体菜谱(24道菜) 评分8.912 人做过 菠萝版金玉满堂(三色https://m.xiachufang.com/category/1012183/
5.菜谱菜单设计菜谱菜单模板菜谱菜单图片觅知网为您找到974个原创菜谱菜单设计图片,包括菜谱菜单图片,菜谱菜单素材,菜谱菜单海报,菜谱菜单背景,菜谱菜单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菜谱菜单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https://m.51miz.com/so-sucai/3057076.html
6.厉害了word新年食谱精选菜单不管做什么,吃一顿好滋味的饱饭才是正经事。香哈为你精心挑选这些,看起来很有食欲,有情调,平时没时间做,实际上又很快手的超硬大菜!让你的三天小长假,过得热气腾腾,美味至极! 全方位网罗,集结一份最有食欲的元旦小长假菜单。还等什么?快来看看吧!https://m.xiangha.com/caipu/caidan/6220-1/
7.夏日小吃.加味餐点菜单的梨开胃菜库存图片照片 关于 开胃菜,配有蓝奶酪坚果和蜂蜜熏火腿. 夏日小吃. 果梨开胃菜,加点菜菜单,节省烹饪书食谱最美. 图片 包括有 点心, 法国, 饮食 - 240870133https://cn.dreamstime.com/%E5%BC%80%E8%83%83%E8%8F%9C%EF%BC%8C%E9%85%8D%E6%9C%89%E8%93%9D%E5%A5%B6%E9%85%AA%E5%9D%9A%E6%9E%9C%E5%92%8C%E8%9C%82%E8%9C%9C%E7%86%8F%E7%81%AB%E8%85%BF-%E5%A4%8F%E6%97%A5%E5%B0%8F%E5%90%83-%E5%8A%A0%E5%91%B3%E9%A4%90%E7%82%B9%E8%8F%9C%E5%8D%95%E7%9A%84%E6%A2%A8%E5%BC%80%E8%83%83%E8%8F%9C-image240870133
8.新年除夕开胃菜党菜单选择预先配方和最后一分钟食谱的组合,让自己更轻松。 确保选择一个能够平衡质地,温度,颜色和口味的优质食谱组合。 如果有提供,请接受帮助! 如果有人想带些新年除夕开胃菜党菜单 巴马干酪酥皮点心吸管 热朝鲜蓟浸渍 芝士饼干 烤玉米和龙虾浸 慢炖锅Saucy肉丸子 Appley Kielbasa 墨西哥辣椒波佩斯 https://zhcn.hiloved.com/%E6%96%B0%E5%B9%B4%E9%99%A4%E5%A4%95%E5%BC%80%E8%83%83%E8%8F%9C%E6%B4%BE%E5%AF%B9/
9.食谱检测—一场基于CNN的食谱改革这种系统的潜在应用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帮助有饮食限制或特定口味偏好的人找到合适的食谱。在食品行业中,它还可以用于菜单设计、食谱管理,甚至用于自动生成个性化的餐饮计划。总体而言,食谱检测项目旨在使找到食谱的过程变得更加方便。 什么是深度学习? 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该应用程序可以分析烹饪菜肴的图像并提取视觉特征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739735/article/details/135435325
10.新春佳节,来看看宋庆龄亲自设计的贺卡手写的年货清单收集的她在请客人吃饭时,总是自己定菜单,有时还亲自下厨,为一些她知道他们口味的朋友加菜。所以,与宋庆龄比较亲近的朋友,都曾尝过她的手艺。在宋庆龄秘书张珏的回忆文章中提及:“宋庆龄主席也喜爱烹调。在她的书房里,陈列着各种各类的书,其中也有烹调的书……平日,她有时还在卧室旁的小房间里,自己烹调大蒜、牛肉、豆腐https://cms.odb.sh.cn/shds/shhm/content/72b6d896-66a1-48cb-925e-e66f9cf2cf08.html
11.年夜饭菜单还没准备好?这份艺术家食谱绝对让你大开眼界除夕马上到了,今年的年夜饭菜单准备好没有?如果还没有灵感的话,不妨来看看我们为你准备的这份艺术家食谱。粉嫩嫩的罗宋汤、会跳舞的小龙虾、细嫩滑润的大千子鸡……艺术家在美食上的创造力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达利的食物画作 1 开胃菜 法式小黄瓜沙拉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0195190
12.烧烤菜单图片素材烧烤菜单图片大全摄图网汇聚烧烤菜单图片大全:烧烤菜单图片素材、烧烤菜单图片高清图片、烧烤菜单图片背景图片等。你可以找烧烤菜单图片设计灵感、摄影创意,我们欢迎您下载烧烤菜单图片vrf正版授权图片,商用无压力https://699pic.com/image/shaokaocaidan.html
13.幼儿园班主任家园联系工作计划(通用6篇)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情况,分析家庭现状,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菜单,便于家长科学哺育孩子成长。 (六)不断完善教师家长工作的考评方法。 家长圈、每日话题、通知公告、班级管理、每日食谱、课程表、花名册、红花榜、入离园信息、评价老师、反馈园长等一系列软件板块内容,使家长在工作生活间隙,通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tfu3klq.html
14.杭帮菜指南,这20家让你不踩雷!作为四季酒店的中餐厅,屡获“best 50中国最佳餐厅”,三次被评为“世界最佳餐厅”(法国 LA LISTE美食榜单) 行政主厨王勇也是美食圈响当当的人物,每年坚持九季菜单,如今能坚持四季菜单的餐厅已经难能可贵,更何况要划分成九个时令,为的就是将一口最当季的美食送给食客。与其他餐馆不同的是,王勇在传统杭帮菜的基础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47541.html
15.酒席菜谱图片图片酒席菜谱图片素材酒席菜谱图片模板免费下载宴席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饭店餐馆菜单食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 酒席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单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酒席菜谱图片 酒店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图片 菜谱模板下载 菜谱图片下载 https://www.16pic.com/sucai/411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