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作为一种很有趣的拍摄素材,成为很多业余或专业的人士去创作,我认为,美食摄影的主角是食物本身,所以拍照前好好观察一种食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拍来呈现给人看的地方)是很重要的步骤。
因为唯有了解被摄物的本质特性,才能决定要用哪些手法与构图方式来拍。
1、拍摄角度
距离拉近,由上往下从45度角去拍食物,通常能呈现食物自然的质地与美味(比如卤肉油油亮亮的焦糖色皮质、在灯光下闪闪发亮的深色酱料、炸虾金黄酥脆的表层…)
大部分的主流美食都常采用这个角度,这样拍食物占据画面中间,失误不会太大。(但对我来说,有些食物并不适合这种拍法,例如一碗棕色羹汤这样拍,会一下子看不出是什么,反而会误认为是一碗杂色厨余。因此有明确料理与材质的食物会更适合这种角度),但是相对其它构图方式,45度角看多了会觉的无聊,没有新意,所以还需要多尝试其它的拍摄方法。
2、从正上方往下拍
这种拍法我觉得挺难的,因为要考虑很多因素,基本上是要用到桌子当背景,然后用食物、餐具、光影等来布置出一张赏心悦目的景象,所以摄影者要有一定的美感功力,要懂得如何运用摆设及手边的配件元素才能拍的成功。
从正上方往下拍,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所以要慎用。但平坦、面积偏大的食物却很适合,例如上面铺满料的披萨、或是放入各种水果的拼盘,从上往下看会觉的很是惬意。
3、水平拍摄
用水平视线来拍摄,适合堆叠起来、有层次感的食物,例如层层叠叠的松饼、渐层分明的调酒等。要特别留意的是,背景不能过于凌乱(一整餐厅客人为背景,或是桌上一堆杂物),会让这张照片看起来没有重点。
4、与人互动
5、餐桌侧拍
从餐桌旁边侧拍,看似把食物变成配角,然而,餐桌周围的环境与氛围,反而会衬托出食物的珍贵、独特与美味。
这种拍法很注重当下身边的环境,想象一下在海边餐厅里的小桌上摆了几盘食物,背景是淡蓝色的海,食物会在不知不觉中看起来就显得更加新鲜、更加充满一股丰富的“氛围”。
6、运用道具灵活创意
运用道具会增加画面的趣味性。手边的餐具、颜色漂亮的纸巾、晶莹剔透的玻璃杯、自己的手机、手表与饰品,甚至店内的名片都可以变成你的适用工具。
7、配色要搭配
配色是食物拍摄过程中容易被忽略掉的一个重点。为啥有时候拍出来的照片总是感觉……的想法,说明你的配色有可能失衡。一盘菜如果同色系食物挤在一起,或是餐桌上颜色对比度失衡,画面看起来就不会美。
有一个配色技巧,就是颜色盘,通常在色盘上一个颜色正对面的色彩就会互相是对比色,两种对比色放在一起会看起来更均衡美丽一些。
8、适当运用后期
每个人后期风格不同,我的建议是不失食物本身的颜色、彩度和明暗程度为最佳,让人看起来有食欲,赏心悦目才对。
9、其它事项
首先,自然光我觉得最会让照片看起来呈现最佳状态的光源,靠窗户的座位会很适合。有很多专业摄影师也会用仿自然灯光或反射板来营造自然光的效果。
其次,建议不要贪心把所有食物放在一个画面里。有时候炒上一大桌,看起来很有气势,但若把所有东西挤在一起拍,就会显得杂乱而无重点,不如宁缺毋滥,寻找更好的角度来拍。
最后,还有一种传统的九宫格构图法,那就是横两条线,竖两条线格出来的九个格子,当你在拍照时,想象画面被这九个格子切割,你可以把照片的主角摆放在线交叉的节点或线上,比起规规矩矩的把食物放在格子正中间,更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拍摄美食,还有更多的技巧,像是携带喷壶喷点水珠在食物上,让看起来更新鲜,或是在食物背后摆一个冒着热气的水盆,营造热腾腾的感觉…等等,这些“独特”的方法,需要大家在不断的拍摄摸索过程中进行总结、练习,我们的美食才能拍得让人看着更有“吃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