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印发《关于在基层医疗机构试点开展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收治病种医保按病种付费》的通知

为进一步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促进中医优势病种和适宜技术的应用,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根据安徽省医保局省卫健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适宜日间病床收治住院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皖医保秘〔2021〕93号)、《关于扩大基层医疗机构适宜日间病床收治疾病按病种付费试点范围的通知》(皖医保秘〔2022〕86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试点开展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收治病种医保按病种付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二)基层医疗机构适宜日间病床收治住院病种是指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时,所患疾病达到普通住院标准且临床认为可以夜间不留院观察治疗的病种。

市卫健部门负责制定适宜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收治病种临床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表单,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合理设置日间病床、合理收治、合理治疗,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市医保部门负责针对此类病种开展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加大医保基金监督力度,引导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一)日间病床。本次日间病床试点范围为全市二级、一级乡镇卫生院(含乡镇中心卫生院,下同);龙子湖区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禹会区钓鱼台街道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新区绿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蚌山区青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日间手术。本次日间手术试点范围为已开展DRG医保支付、具备住院服务能力并能完成相应信息化改造的二级乡镇卫生院。具备开展日间手术条件的一级乡镇卫生院,应严格履行报批手续,经市卫健委、市医保局批准同意后,方可开展日间手术医保按病种付费工作。

三、就医流程

(一)就诊。患者到试点医疗机构就诊,试点医疗机构应认真核实其身份。对符合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病种付费的患者,医疗机构应与患者签订《日间手术/日间病床病种付费知情告知书》(附件3),明确告知患者日间病床病种付费政策,并签字确认。

(二)报销。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病种付费报销流程参照住院报销流程办理,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一律实行联网即时报销。患者按规定结清个人自付费用。

(三)结算。试点医疗机构按县域医共体有关规定进行医保结算,试点医疗机构应保存就诊发票、日间手术/日间病床病种付费知情告知书、住院病案等材料备查。

四、结算办法

(一)医保支付标准和报销比例。根据病种近两年医保系统内同级别医疗机构平均住院费用及医保基金支付情况,统筹考虑基金和参保群众承受能力、试点医疗机构病种临床路径表单等,确定病种医保支付标准、医保报销比例、患者付费比例。

(二)基本报销政策。医保基金按病种医保支付标准×医保报销比例与医疗机构进行结算。患者个人按照实际医疗费用×患者付费比例承担个人费用。实际医疗费用超出医保支付标准部分全部由医院自行负担;低于医保支付标准的,结余部分医疗机构留用。患者个人承担医疗费部分,按规定纳入多层次医疗保障。

(三)不予报销范围。严格执行国家医保待遇清单,基层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治疗费用(包括药品、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必须全部在医保目录范围内。其他不符合医保目录产生的费用全部由医院承担。

(四)其他规定

1.患者在一次诊疗过程中,同时实施两个以上病种诊疗的,按照定额最高病种结算。合并试点病种之外的疾病,按规定合理诊治及收费。

2.患者在同一医疗机构一年度内,同一病种享受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政策原则上不超过4次。

3.治疗天数未达到临床诊疗规范(路径)规定天数的70%或当次诊疗医药费用未达到定额标准70%的,退出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按门诊政策执行。患者病情加重,需要转科转院住院治疗的,应由主治医生提出申请,医院负责人签字确认,方可退出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按照普通住院医保政策报销。

4.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中医保基金支付的定额计入患者当年医保封顶线基数,纳入医疗机构总额预算和县域医共体打包付费总额内。

5.异地就医暂不实行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

五、规范管理

(二)病区管理。享受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结算的病人参照住院管理。试点医疗机构应单独设立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病床病区,与患者签署病情告知书,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配合。严格执行每日清单制度,确保诊疗记录与实际收费相符。

(三)诊疗管理

本《通知》自2024年1月1日开始执行,试行期为一年。试行期满后,根据试点工作运行情况,适时在全市推广执行。

附件:

1.适宜日间病床收治病种及支付标准

2.日间病床病种付费病种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流程和临床路径表单

3.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病种付费知情告知书

2023年12月4日

附件1

适宜日间病床收治病种及支付标准

序号

病种名称

关键诊疗技术

ICD-10医保版病种名称

ICD-10

医保版

定额支付标准

(单位:元)

医保支付比例

病种分类

备注

医保支付

个人自付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内科综合治疗

I25.103

1150

65%

35%

日间病床

治疗天数≥5天

2

急性胃肠炎

K52.905

850

治疗天数≥3天

3

慢性支气管炎

J42.x00

800

4

支气管肺炎

J18.000

5

脑出血后遗症

中医药适宜技术

I69.100

1600

6

脑梗死恢复期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

I69.300x003

1400

治疗天数≥10天

7

项痹病(颈椎病神经根型)

M47.201

1120

项痹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M47.202

治理天数≥10天

8

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手术治疗

单侧2400/双侧3000

日间手术

9

老年性成熟期白内障

3800

10

取除输尿管支架

2000

11

乳房病损切除术

3200

12

声带息肉

5500

13

眼睑肿物

1000

14

翼状胬肉

1200

15

子宫内膜息肉

6000

附件2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CD-10:I25.103)入院接受内科治疗。

(二)诊断依据。

1.病史:可有心绞痛发作史。

2.临床表现:可有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饱餐时心前区憋闷、不适,心律失常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和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四)标准治疗日:≥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5.10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疾病编码;

2.未合并心衰、心梗、恶性心律失常;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血生化全项(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凝血功能(2)胸片、心电图、

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血肌钙蛋白、胸部CT,肺功能检查、颈动脉血管超声、取材血管超声、腹部超声检查等。

(七)治疗原则

①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

②药物治疗: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减轻心肌氧耗(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调脂药)。

(八)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3.无其他需要继续住院的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2.住院期间并发心衰、心梗、恶性心律失常等。

3.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日间病床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CD-10:I25.1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准治疗日:≥5天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实际治疗日:天

日期

住院第1-3天

住院第4-7天

住院第7-10天

主要

诊疗

工作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完善常规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冠心病常规治疗

□二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疗效果评估,下一步诊疗计划

□完善辅助检查

□完成二级医师查房纪录

□三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疗效果评估,下一步诊疗计划

□完成三级医师查房纪录

重点

医嘱

长期医嘱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心电、血压监测

□基础病治疗

□抗血小板

□抗凝

□β受体阻滞剂

□硝酸酯类

□他汀类调脂药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隐血

□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糖、CRP、凝血功能

□心电图、胸片

□可选检查:双肾、颈和肾动脉超声、肾上腺和头颅CT或MRI

□异常检查复查

□完善未完成辅助检查

□根据上级医师查房是否检查双肾、颈和肾动脉超声、肾上腺和头颅CT或MRI

□一~二级护理(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护理级别)

□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

□入院宣教和疾病防治教育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二、急性胃肠炎

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ICD-10:K52.905)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典型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可有发热。

2.体征:中上腹、左下腹或全腹压痛,肠鸣音活跃。

3.便常规:高倍视野可见白细胞、红细胞。

4.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若,人民卫生出版社)

1.去除病因,适当休息,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适当禁食。

2.药物治疗:抑酸药(PPI或H2RA)、胃肠粘膜保护剂:适当应用消化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腹痛明显者给予解痉药物;呕吐、腹泻剧烈者给予补充水电解质及对症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2.905急性胃肠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1.必要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电解质、血糖;

(3)心电图、腹部B超;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肾功能、胸片(CT)、大便培养+药敏。

(七)出院标准:

1.诊断明确。

2.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明显缓解。

(八)退出、变异原因分析:

1.急性胃肠炎出现感染性休克时不进入本路径。

2.老年人出现心肺脑等其他重要脏器病变,影响路径执行时,退出路径。

急性胃肠炎日间病床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ICD-10:K52.90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准治疗日:≥3天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3天

住院第4-5天

□完成病历书写等

□开化验单及检查单

□签署自费药品同意书

□医患沟通及知情同意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患者病情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观察惠者腹部症状和体证

□观察症状体征

□上级医师查房(制定是否退出路径)

□完成查房记录,如果患者可以出院,通知患者及家属办理出院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复诊。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清淡流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抑酸药物

□胃肠黏膜保护剂:

□根据病情补液治疗

□抗生素(必要时)

临时医制:

□血、尿、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

□心电图、胸片(CT)、

□解痉药物

□三级护型

□清淡饮食

□胃粘膜保护剂治疗

临时医嘱:

□补液、补电留质治疗

□复查血常规,便常现、隐血等异常指标

长期医嘱:(检查后)

□急性胃肠炎日常护理

□今日出院

退出

□无□有、原因:

三、慢性支气管炎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ICD-10:J42.X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慢性或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至少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者。

2.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亦可诊断。

3.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炎等)引起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1.预防措施:戒烟和避免烟雾刺激,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控制感染。

3.祛痰、止咳。

4.解痉、平喘。

(四)标准治疗日为:≥3天。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2.X00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共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

(3)胸部正侧位片(CT)、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气分析、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肺功能、CT、有创性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1.抗感染治疗。

2.祛痰、止咳药物。

3.解痉、平喘药物。

(八)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日间病床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ICD-10:J42.X00)

住院第1–2天

住院第5-7日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完善入院检查

口医患沟通与知情同意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完善病程记录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口指导办理出院

口指导出院后复诊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依据病情,适当选择抗菌药物

□祛痰剂

□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

□止咳药(必要时)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

□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胸部正侧位片(CT)、心电图、

□血气分析、肺功能

口对症治疗

□三级护理常规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

□复查血常规

□复查胸片(必要时)

□异常指标复查

□病原学检查(必要时)

□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四、支气管肺炎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9年版)》(中华儿科杂志)、《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一般临床表现:起病或急或缓,常伴有发热,热型不定,新生儿或体弱儿亦可不发热。患儿常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呕吐、腹泻等症状。

2.呼吸道症状与体征:咳嗽、喉部痰声、气促,重症表现为鼻翼扇动、口周和指(趾)端发绀及三凹征。部分患儿双肺可闻及固定性细湿啰音。叩诊多正常,但当病灶融合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可出现肺实变体征。

3.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症肺炎常伴发其他系统功能异常,如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肠鸣音消失等。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应警惕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等肺外并发症。

4.胸部X线: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以双肺下野、中内带及心膈角较多,由于细支气管的阻塞,可发生局部肺不张或肺气肿。也可以表现为节段性和大叶性肺部实变或不张。

5.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多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2)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三)治疗方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中华儿科杂志)、《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一般治疗:保持适当的室温(20℃左右)及湿度(60%左右),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儿烦躁不安,可给适量镇静药物。供给充足水分,给热量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时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选择最佳给药方案,及时、足量、必要时联合应用,在明确病原后则给予针对性治疗。

3.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治疗。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或肌内注射治疗病毒性肺炎。更昔洛韦目前是治疗CMV感染的首选药物。

4.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咳嗽者可用镇咳祛痰剂;有喘息症状者可用解痉平喘药;有低氧症状者吸氧;腹胀者可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并发脓胸、脓气胸者进行胸腔抽气、抽脓,或闭式引流。

(四)标准治疗日:≥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8.0支气管肺炎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

(2)胸X线片;

2.根据患儿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呼吸道病毒抗原、细菌病原学检查;

(2)血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测定;

(3)血气分析;

(4)血生化及心肌酶谱;

(5)心电图。

(6)胸部CT

3.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3~9天

1.根据患儿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血气分析检查;

(3)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

(4)各种呼吸道病原学复查;

(5)肺功能检查;

(6)肺CT;

(7)支气管镜检查。

2.必要的告知:

在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脑病等临床表现,及时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中华儿科杂志)

(九)出院标准

1.咳嗽明显减轻;

2.连续3天腋温<37.5℃;

3.肺部体征改善;

4.胸X线片示炎症明显吸收。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难治性肺炎:即对常规抗感染治疗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不退、肺炎体征没有明显缓解,需要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2)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疗方案。

(3)肺炎吸收不明显。

支气管肺炎日间病床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J18.0)

患儿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标准治疗日:≥3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病情告知

□如患儿病情重,应及时通知上级医师

□根据送检项目报告,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予相应处理

□注意防治并发症

□详细病程记录

□收集并追问各类实验室检查报告,向上级医师汇报重要实验室检查结果

□肺炎护理常规

□饮食

□抗菌药物

□抗病毒药物

□雾化吸入治疗

□对症治疗

□重症者吸氧、心电监护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胸X线片

□CRP、血生化、心肌酶(必要时)

□呼吸道病毒、细菌病原学检查(必要时)

□血支原体、衣原体抗原、抗体测定(必要时)

□血气分析(必要时)

□必要时吸痰

□心电图、心脏彩超(必要时)

□必要时行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检测、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CT

□支气管镜(必要时)

□血清过敏原检查(必要时)

□其他检查

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护理评估

□入院宣教

□叮嘱患儿卧床休息,定时测量体温

□协助患儿排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观察体温波动及一般状况

□观察咳嗽程度、保持呼吸道畅通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皮疹、胃肠道反应)

□观察体温波动及一般情况

□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清洁

□鼓励患儿少食多餐,多饮水,保证液体摄入量

病情变异记录

护士签名

五、脑出血后遗症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期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2)运动功能障碍

(3)感觉功能障碍

(4)言语功能障碍

(5)吞咽功能障碍

(6)认知功能障碍

(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

(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

(10)脑神经麻痹

2.影像学检查:CT、MRI发现的相应脑病病变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注意评定患者的意识状态。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7~10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评定具体内容如下:

(1)意识障碍的评定

(2)运动功能的评定

(3)感觉功能的评定

(4)言语功能的评定

(5)吞咽功能的评定

(6)认知功能的评定

(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

(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

(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

(1)体位摆放与处理

(2)意识障碍处理

(3)运动治疗

(4)作业治疗

(5)物理因子治疗

(6)认知功能训练

(7)言语治疗

(8)吞咽治疗

(9)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装配与训练

(10)心理行为治疗

(11)中医治疗:中药辩证治疗,针灸,电针,关节松解等

(12)痉挛处理

(13)其他治疗

(五)标准治疗日:7天≤治疗天数≤15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恢复期、脑出血后遗症期、脑梗塞后遗症期。

3.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科临床处理已结束,无明显并发症,且存在需要康复治疗的功能障碍。

(七)检查项目

1.常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糖、血脂。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头颅CT或MRI;

(2)心电图、胸片。

(八)出院标准

1.已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功能已进入平台期

2.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已得到有效控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合并脑梗死后出血或其他严重疾病而影响第一诊断者需退出路径。

脑出血后遗症日间病床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期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准治疗日:7天≤治疗天数≤15天

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实际治疗日:天

年月日

(第1天)

(第2-14天)

(15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病历书写、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入院康复评定

□预防并发症,形成个体化二级预防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查视患者明确诊断及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颅脑CT必要时颅脑MRI

□血常规、血糖及其他必要检查(必要时)

□心电图(必要时)

□胸部X线(必要时)

□中医辨证治疗

□活血化瘀等对症

□针刺拔罐

□推拿手法

□物理治疗

□穴位注射、针刀治疗

□其他外治法

口基础疾病用药。

医嘱:

□停止所有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功能指导锻炼

护士

六、脑梗死恢复期

第一诊断为脑梗死恢复期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脑梗死恢复期;

2.患者适合并接受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10天≤治疗天数≤21天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恢复期,患者肌力不低于4级,NIHSS评分小于15分,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大于4级,部分生活可自理,可以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心脏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检查;

(2)头颅CT或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MRA、DSA或CTA、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图、高同型半胱氨酸、经颅多普动超声TCD,双下肢血管B超等。

(七)治疗方案:

1.控制血压和血糖。

2.据情选择抗凝治疗。

3.可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减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腔隙性梗死复发率;

4.积极治疗并发症:肺部感染、褥疮等。

5.支持、对症治疗。

6.中医针灸等适宜技术治疗。

(八)完成路径标准:

1.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并发症。

2.危险因素控制良好。

(九)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脑梗死恢复期日间病床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中西医:脑梗死恢复期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

住院4-21天

□查视患者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初期病情评定

□形成个体化二级预防方案

□完善病历书写

□指导功能锻炼

□据情调整治疗方案

□调整二级预防方案

□据情指导办理出院

□指导出院后复诊

□内科(康复)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

□饮食医嘱

□基础疾病用药

□神经营养药物

□促醒治疗(昏迷患者)

□认知功能评定

□血常规、尿常规

□血脂、血糖、电解质

□颅脑CT、MRI(必要时)

□特殊检查(必要时)

□内科(康复)护理常规□二/三级护理

□复查异常值(据情)

□内科(康复)护理常规□三级护理

□出院医嘱

七、项痹病(颈椎病神经根型)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ZY/T001.9-94)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临床常见证型:

①风寒痹阻证

②血瘀气滞证

③痰湿阻络证

④肝肾不足证

⑤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效果理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

(4)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常规检查项目:颈椎X线片(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血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电图、胸片、血糖、颈椎MRI、血脂、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拟羌活胜湿汤加减。

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拟桃红四物汤加减。

痰湿阻络证:祛湿化痰,通络止痛,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通络止痛,拟左归丸加减。

气血亏虚证:益气温经,和血通痹,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2.牵引疗法

3.针灸及拔罐疗法

4.松解类整复类手法

5.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刮痧、拔罐、小针刀疗法、穴位注射等。

6.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电磁疗法等。

7.运动疗法。

8.其他疗法。

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药物对症治疗。

1.颈项部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项痹病(颈椎病神经根型)日间病床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准治疗日:10天≤治疗天数≤21天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实际住院日:天

(15-21天)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颈椎X线或颈椎MRI

□胸部X线片(必要时)

□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

□牵引疗法

□松解类及整复类手法

□穴位注射及针刀治疗

附件3

卫生院日间手术和日间病床病种付费

知情告知书

尊敬的患者及家人:

经查该患者患病,符合日间手术或日间病床病种付费治疗范围,患者愿意参加日间手术或日间病床病种付费。医院和患者双方需遵守如下条款:

1.本次日间手术或日间病床病种付费,需先按比例预交部分费用(建档贫困人口享受先看病后付费政策),治疗结束,按照整个治疗所发生的实际医药费用的%结清个人自付费用;

2.患者要有依从性,配合完成本次日间手术或日间病床病种付费具体诊疗方案及连续治疗天数,因患者不遵守诊疗指导、治疗结束当天不办理结算手续、自行中断治疗天数或其他自身原因退出路径管理的,该次就诊费用按门诊处理。

3.我院严格日间手术或日间病床收治病种标准化诊疗方案诊治,规范服务行为、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承诺不擅自更改、减少服务内容,不将定额范围之内的医疗费用通过外购处方、分解名目等方式排除在定额范围之外,增加患者负担。

THE END
1.支气管炎化验单怎么看有问必答支气管炎一般最常采用的是检检验血常规,如果患有支气管炎,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95592012.htm
2.支气管炎化验单怎么看问答频道在检查支气管炎的时候会有一个化验单,在看的时候应该看一下血红蛋白,如果低的话说明出现了贫血出血,https://www.bohe.cn/ask/view/104881452.html
3.无锡第一儿童医院垃圾,看病贵的要命,我宝宝一个支气管炎看了八千无锡第一儿童医院垃圾,看病贵的要命,我宝宝一个支气管炎看了八千多还没看好,医院今天一个化验单,明天一个化验单,一下几百没了,医生还强烈建议用什么丙球,他妈的,太黑了,我朋友在老家看的,才花了八百多。人民医院,祝你早日倒闭。匿名用户 2013-04-27 14:39 为您推荐: 其他回答 关键还是要提高免疫力的,https://baobao.baidu.com/question/0178cb41ddc244192b50db70a7808a75.html
4.小孩咳嗽支气管炎买点什么药缓解一下真实医生问答小孩咳嗽支气管炎。。。(男,4岁)这里医院儿科人不在,现在回家了,请问买点什么药缓解一下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您好,我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李洪伟医生 你好,宝宝咳嗽有痰吗? 有痰 白色的 从化验单上能看出什么来吗 有人吗 这是支气管炎 化验单没看到什么大问题 吃什么药 可以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qa/ty8TNW4ri2ZiL-hTYF4WWg/
5.发烧引起肺炎,支气管炎,贫血为有问必答问题描述:(男 , 8月)发烧引起肺炎,支气管炎,贫血为45,化验单为CD41-42位点突变基因杂合子。 医生回答(1) 姜秋菊 医师 衡水市心血管病医院 问题分析:您的情况考虑感染较重,重度贫血,建议住院治疗,寻找贫血原因。意见建议:建议物理降温,清淡饮食,感染控制后复查血常规、hb(血红蛋白)。 2015-08-19https://mip.club.xywy.com/mip/20150819/74125411.htm
6.宝宝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科普问答宝宝血常规化验单上有很多项目名称和数据,每一个项目名称都有它的参考值,参考值是正常人的健康值,经过比较宝宝血常规化验单上相应的数据和参考值之间的差值,来判断宝宝是否处于健康状态,如果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得到的结果都在参考值范围之内,那么,宝宝就是很健康的一个小宝宝。 https://mip.mfk.com/ask/9943713.shtml
7.支原体弱阳性啥意思?市一医生说是支气管炎?社区医院的化验单也您好正在看你的资料、分析病情,稍等下回复,此条不用您回复谢谢 http://dxy.com/question/108672286
8.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专家文章血红蛋白偏高,主要出现在慢性支气管炎、某些肾脏疾病、长期抽烟、肺源性心脏病等。 四、血常规化验单可以看出病毒感染吗 只看血常规化验单,是完全看不出病人病毒感染与否的,只能从血常规白细胞是否偏高来判断。白细胞,是可以保护健康、消灭病原体的。白细胞多的话,主要常见于白血病、中毒等;相反,低于规定数值的话,则https://m.fh21.com.cn/article/dzmip/71882.html
9.一分钟教你学会看化验单?如何处理发烧淋巴细胞高,肺炎支原体阳性,肺炎支原体阳性并不一定是肺炎,支气管炎也会高,一般发烧3~5天,咳嗽,咽中充血 第五,还有一种情况 白天不发烧晚上发烧还是高烧,血项检查都正常,病毒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说要结合具体临床表现,血常规只是帮助我们识别部分 还有些病毒感染是,由于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合并细菌感染,需要https://www.jianshu.com/p/5a13cc501a24?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utm_source=recommendation
10.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姜德海 主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内科 有什么症状呢 医生帮我看一下化验单有什么异常 有点模糊,但是应该没太大的问题。 我现在是吃完饭嗓子就痒 就咳嗽 有时候会有异物感 https://www.miaoshou.net/consult/a31M7kVmxrDbXeOK.html
11.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2、 血红蛋白增高: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大量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某些肾脏疾病,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如发现血红蛋白结果异常,应注意查看是否同时伴有白细胞数、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数目异常,必要时应做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3771639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