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条例》《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精神和《嘉定区关于开展2022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发展性督导的通知》要求,2022年10月20日,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外聘专家、区督学、教研员、科研员等组成督导组,通过听取园长汇报、查看园舍园貌、观摩保教活动及卫生保健工作、组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展个别访谈和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嘉定区怀少幼儿园开展发展性督导。
一、基本情况
嘉定区怀少幼儿园创办于2016年9月,从开办至2021年8月,由新翔幼儿园托管,实行“两园一长”制管理模式。2021年9月起,怀少脱离托管,独立发展。幼儿园占地面积7350.84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目前在园幼儿441人,15班规模,小班5个,中班4个,大班6个。全园教职工70人,其中在编39人。现有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8人,中高级占24%;区级、镇级、园级骨干共8名,各级骨干占21%。三大员24人,其中中高级18人,中高级占75%。
幼儿园在“少者怀之心向往之”办园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提升办园品质,先后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依法治校标准校、嘉定区文明单位、嘉定区教育系统优秀单位、嘉定区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园所管理“五化增效”,统筹兼顾重规范
重视依法办园。幼儿园实行“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的“五化”管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政工团互相配合,教工认同并积极践行“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校园文化目标,民主管理意识强,教工团队凝聚力强,干群关系融洽。2022年编制了《幼儿园管理手册》,“立、改、废”程序基本规范,规章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较齐全,“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教代会、园务公开落实,体现全面、全程质量管理要求。
重视规划制定。幼儿园“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制订经过多方调研、意见征询,结构要素基本齐全,各条线均有与规划配套的计划和总结,体现幼儿园发展轨迹。规划对办园理念“少者怀之,心向往之”,从三个层面突出“心怀儿童、以爱化人、向往美好、追求教育真谛”的诠释,赋予办园理念对于学校发展的引领价值,切合园所个性化发展特征。
重视安全工作。幼儿园各项安全制度及各类应急预案齐全,与全体教工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定期检查环境设施设备安全。优化人防、物防、技防场景,数字监控覆盖主要公共场所,保育员操作室使用指纹密码等,增强安全防护系数。幼儿园通过行政一日三巡、每周例会、中层每月汇报,落实各条线日常检查和考核,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运行。
(二)课程架构“德劳融合”,保教质量有发展
课程方案有设计。幼儿园结合园本实际,整体架构课程实施方案,要素齐全,框架清晰,积极探索与创新“人小心不小,乐做小当家”的课程改革实践项目,对园本“小当家”特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有设计,注重与共同性课程的相互渗透,满足幼儿的多元体验。2022年11月承担“小当家德劳融合”特色课程区级展示活动。
保教实施有路径。幼儿园重视园本教研,大小教研定时定点开展,计划和方案撰写认真,有过程、有反思,教研资料齐全。注重研究成果的梳理,积累并形成了角色游戏年龄特点与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等教研成果。幼儿园实施“三单循环”方式开展质量监控,园领导对全体教职工在保教计划、保教实施和教研活动三方面全面评估与指导,有针对性分析,有改进措施,操作性强,体现质量监控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幼儿发展有成效。在园本“小当家”课程培育下,幼儿成为具有健美心、好奇心、友善心、创艺心、自立心的“五心小当家”,幼儿有较强的独立自理能力,愿意亲近自然、互动探索。生活环境舒适整洁,每个年龄段餐具有区分,每月快乐第三周有AB餐的自主选择。学习活动能凸显新旧经验的链接,区域材料提供较为丰富多元。游戏活动充分运用场地开展,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操作明确。运动活动有效利用园内自然环境,为幼儿创设野趣的内容,促进幼儿与同伴间的协作互动。
本次督导共观摩各类活动21个,其中集体教学活动9个,优课2个,良课7个,优良率为100%。
(三)队伍建设“仰高向上”,综合素质有提升
完善机制,明确教师发展目标。幼儿园依托基于园所文化的仰高队伍建设机制,确立教工队伍发展目标。职初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后勤队伍等均有明确的目标与措施,形成“友爱互助、担当务实、善学善行、快乐共赢”的共同发展愿景。
科研引领,行动研究增强教师实力。幼儿园建立区、园两级课题管理与研究网络,分类清晰,过程资料丰富。以区级重点课题《具身学习视域下幼儿园“德劳融合”实践范式的研究》和《体验式学习:幼儿德礼融合课程实践的新形态研究》为载体,把课题研究与重点项目推进相结合,实现课程、课题、课堂三位一体的发展态势。建立园级课题资源库,为区级课题申报蓄力,每年筛选优秀项目送报区级课题,三年累计区级课题9个,区级重点课题2个,区级一般课题3个,区级青年课题4个。
(四)后勤工作“强基促稳”,卫生保健有抓手
健康管理有效。幼儿入园体检率、工作人员新进和定期体检率均达100%,幼儿血、尿异常随访矫治率100%。利用“孩子通”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幼儿健康电子档案,记录幼儿健康基础数据,及时发现共性或个性问题。同时,幼儿园重视视力、口腔等五官保健及特殊儿童管理工作,不断优化特色项目“超能小战士”运行机制,推出专属“超能计划书”,实行“积星”兑换奖励等,体现个性化管理。通过线上线下专项研讨、宣传与教育、随访矫治等手段,幼儿龋齿发病率逐年下降,矫治率逐年提高。《视力不良儿童家园干预指导手册的研制与实践研究》被列为区级一般课题。
(五)家长工作“携手共进”,合作共育强联动
家长工作有机制。幼儿园建立了家长沟通、指导、联系、接待、家长驻校办公等家长工作系列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建立三级家委会,重视意见征询和反馈评价,发挥家委会积极参与幼儿园管理的作用。
家园联动有特色。幼儿园创新家长工作方法,建立个性化的家长约谈制。班级教师重视每次活动后的信息反馈,以问卷形式收集活动后的想法和建议,及时听取家长意见,有汇总、反思与调整,体现合作共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区资源广利用。幼儿园与社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如南翔老街、残疾人服务社、居委会等,开展幼儿社会实践、家长进课堂、家长志愿者等活动,同时也为社区0—3岁婴幼儿和家长提供早教服务,发挥幼儿园应有的教育服务功能,助推家、园、社合作共赢。
三、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规划,界定办园理念,厘清管理网络
规划的过程性资料及文本等尚需完善及再梳理;“少者怀之,心向往之”办园理念所倡导的教育价值取向较宽泛,多处引用的文字尚需推敲及界定;管理网络有待进一步理顺。
(二)进一步明晰课程生长点,加强保教研究,助推幼儿发展
“五心”幼儿培养目标在选择性课程的几类活动中体现不足;保教研究年级组内容较多,缺乏有序性;课程实施效果尚待进一步优化。
(三)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打造核心骨干,深化课题研究
与办园理念相适应的队伍培养尚待优化;园内特色活动在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发挥尚待总结。
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并形成与办园理念相适应的分层培养的队伍建设品牌,如与幼儿“五心”相对应的“五心教师”,将办园理念、办园文化渗透到队伍建设与培养中,融入到教师的行为中,形成“仰高”教师的共同准则等。同时,增加骨干教师名额,与教师的星级培养对应,让分层培养更具化,让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路径清晰。二是开展教师内生性成长的探究,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办园6年来特色活动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经验,如可进一步分析“怀少仰高”和“沸点行动”在教师的科研发展过程中提供的个性化支持与做法的成效和不足,将现有经验和流程固化成怀少特色,并让有效经验辐射到青年教师的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循环。同时,提升区级青年教师课题结题质量,对如何提炼和撰写研究成果、论文、案例进行更有效的培训,助力教师获奖或发表,提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提升教师科研素养。
(四)进一步细化保健工作,提升后勤品质
部分保健资料规范性、精确性、完整性尚待加强;部分保健工作尚待更精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