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居民营养素平均摄入量符合该研究中作者所推荐的比例
2.研究发现的绝大多数结果都和目前营养学界已知证据一致
3.别给自己吃多肉找借口了!饮食还是得均衡
4.怎么吃没必要看最新研究,跟着膳食指南走方向错不了
这项研究还给了我们什么提示呢?
详细内容可以看看我下文的解读。
全文35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回答了6个问题,大家可以跳着看
目录
1.柳叶刀讲了什么?
2.多吃主食死得快?
3.膳食指南被推翻?
4.营养研究为啥难?
5.我们应该怎么吃?
6.健康资讯怎么看?
8月29日著名同行评议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有关PURE研究的两篇论文。PURE研究是一项针对18个国家35-70岁居民的大型流行病学队列研究,研究使用食物频率法调查了18个国家35-70岁的成年人共135335人,随访了近十年。
其实不仅国内有标题党,国外也有诸如:“减少黄油奶酪肉类会引起死亡风险增加”之类的说法,但估计要么是没有认真读过全文,要么是带节奏夹私货。
很多人可能对35%这个数字没有概念。
我国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国人平均脂肪供能是33%。
请注意在咱们国家提到“平均”那可不得了,这意味着数亿人的脂肪摄入都已经超过这个量了!何况剩下2%的差别其实也就相当于半勺油这么一点的量。你还觉得你能打着这篇研究的旗号吃个炸鸡腿吗?
有些人开始高呼:“哎呀,得少吃主食。我明天开始只吃肉。”
问题是,碳水化合物供能77%的食谱那就算理论上比较安全的10%脂肪13%蛋白质,以一个妹纸1800千卡的热量来看,也得一天吃了干重7两以上的米面,你现在吃得有这么多吗?没有的话你激动什么?
同时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也显示,国人的平均碳水化合物供能正是55%,是符合论文作者所推荐范围的(50%-55%),而一般那些低碳水减肥法所宣传的基本碳水化合物供能都在30%以下。
到底是谁被打脸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目前权威机构的膳食指南是如何推荐的。其实现在指南一般都建议保证蔬菜水果全谷物,用植物油和复合型的碳水化合物来代替动物脂肪,但在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例上会有一定的差别。
WHO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总脂肪摄入量限制在总能量的30%以下,饱和脂肪供能小于能量的10%,另外也建议每天至少400克蔬菜和水果。健康饮食包含:水果,蔬菜,豆类,坚果和全谷物(例如未加工的玉米、小米、燕麦、小麦、糙米)。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引用了2013年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其中建议:碳水化合物可接受供能范围在50%-65%,总脂肪供能在20%-30%,蛋白质10-15%,饱和脂肪低于10%,具体膳食宝塔见图:
2015-2020美国膳食指南则建议一般成年人脂肪供能20-35%,饱和脂肪供能10%以下,具体不同年龄性别营养素推荐量如下:
当然,和主流观点不同的结果也是有的,主要的区别是发现饱和脂肪酸供能在9-13%的这些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和中风风险下降了。既往倒是也有少量随机临床试验发现了类似的结果,不过更多高质量的证据还是支持饱和脂肪酸的危害。
究竟应该如何解释,谁才是真理?
可能需要未来的更多研究,毕竟营养学研究很多时候还是很有局限的。
营养学研究容易受到多个变量分析影响,特别是这种大规模的观察性研究,尽管研究人员控制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抽烟、体力活动、腰围臀围的混杂偏倚,想要真实调查分析出单因素的影响大小还是比较难的。
就拿研究中高碳水化合物组供能77.2%来说,这意味着留给蛋白质和脂肪的份额只有不到25%,这种情况下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都容易摄入不足,营养不良风险很高,高碳水组的那么全因死亡率增加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呢?
本研究中的一些参与者,摄入非常少的脂肪、非常多高碳水化合物,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经济条件不好,而精米白面这些食物比较便宜。脂肪摄入多的人群可能只是因为肉吃得比较多,而肉里除了饱和脂肪更是同时有铁、维生素B12等维生素矿物质在发挥作用,同时这些人经济条件比较好,这些这都有可能影响临床结局。
比如调查对象中的42036位中国人,42.2%为重体力劳动者,中学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有14.4%,他们平均碳水化合物供能占67.0%,脂肪17.7%,饱和脂肪供能5.7%。以常识判断,确实相对来说同时属于保健意识和医疗状况差的群体。
所以此次研究最终由世界18个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所参与进行,18个国家中3个是高收入国家,11个中等收入国家,4个较低收入国家。加拿大、瑞典、阿联酋算高收入国家,还有中国,阿根廷,巴西,智利,伊朗,马来西亚等中等收入国家,以及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津巴布韦等低收入国家。
而且这项研究中观察到的总饱和脂肪和总脂肪的食物量的最高水平组仍然低于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人群的主流的水平,这让我不仅想起来很多膳食钙摄入作用的研究,人家欧美作为对照的基线组摄入量都比我国钙平均摄入量高……
因此基于这项结果对以肥胖问题为主的地区进行指导可能意义就没有特别大了。
说来说去又回到了该怎么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目前来看膳食指南大体框架上没有被推翻,我们还是可以遵守当前指南的同时期待下一版膳食指南的更新,同时也提醒营养学家们编写指南时应当少持立场、多考虑证据、具体环境、可及性等因素。
所以如果非要说的话,这项研究对于个人可能有这些提示:
最后附赠一个适合普通成年女性1800千卡的食谱示例,供能比为碳水化合物50%、脂肪35%、蛋白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