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去了应城,离着武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十八线小城,消费可不低,可喜的是好吃的还不少。
从武汉过去,经过应城的长江埠,如今已是个因为铁路客运改线而落寞了的小镇,但在三十年前可也是有着小汉口的美称。虽然不复曾经的的繁华,但作为这应城小吃砂子馍的发源地,中心主街上近七八家砂子馍小摊,可是早就名声在外。据说最早做砂子馍的师傅在全款买下武汉几套房后退出了这片市场不见踪影。
1长江埠|砂子馍
砂子馍又叫石头饼,早前听到的推荐是在汉阳归元寺门口的石头饼,随着汉阳的拆迁,归元寺友友石头饼搬到了腰路堤。多年的老店,除了情怀,也有新意,馅料分为红豆、鲜肉和牛肉三种,咸甜自选,6元起步,价位比锅盔略高。单论实惠和单纯的口感,个人还是更爱长江埠的砂子馍。目前老黑石头饼在武汉市内多家分店,口味从甜到咸,从草莓、榴莲、香芋到传统的鲜肉、牛肉、原味共12种口味,感兴趣的可以去试试。
2长江埠|流水席的烧鳝鱼
若是恰好赶上当地的流水席,国富师傅在当地的邀约靠抢。他的烧鳝鱼值得推荐。豆瓣酱炒香,细嫩的鱼肉,加入红椒、青椒、洋葱片爆炒凸显香甜。一勺高汤提鲜,鳝鱼丝如丝绸般嫩滑,红椒、青椒和洋葱,红的娇艳,绿的诱人,白的可爱,红黄绿白间的色泽,甚是喜人。夹一块鳝鱼丝到嘴里,肉质鲜嫩,口感弹牙,蘸满了这番茄的酸甜、青椒的香脆,吃到嘴里味道层次分明,烹制中最后加入的陈醋,完成了这回味里勾魂的一抹微酸,有几分意犹未尽。
拎上砂子馍,继续赶路去应城。
应城不大,好吃的早餐总有几家。
3应城|航运彭氏牛肉面
比如开成了连锁的航运彭氏牛肉早点。看名字就知他家牛肉面是招牌,常常到上午九十点,牛肉面就卖完了。开在学校旁边的这家,也有近十年了,环境是众所周知的一般,人多的时候要靠吼。小县城的物价和武汉差不多,一碗牛肉面18块。这边用大锅煨出的牛肉牛筋,切成块,一勺码子占了半个碗面。他家舍得放料,老远就能闻到卤肉香,人未到,口水已经到嘴边。这边牛肉微辣,是湖北人普遍扛得住的度,牛肉卤得紧实不柴,一口下去肉肉立马自行分散,遍布满嘴。一层红油让香味更浓厚,也让牛肉的滋味更显鲜咸。这边都是吃细粉,汤汁浸润根根入味,粉吃一半,喝口汤。汤水裹着红油牛脂润了唇,回味犹如牛三鲜里的辣油汤底,开胃酣畅。
他家还能配些其他卤菜,搭在一起,确是丰盛的一顿。
他家鳝鱼搭牛肉,肥肠粉也值得一试。食材处理很干净,只留鲜香不留腥臊。
然后是过早聚集地的光明街上,也有不少好吃的。
4应城|曹记包子
专卖包子的曹记包子,常吃的牛肉馅和鲜肉馅两种。牛肉馅包子个稍大,暄软的面皮,馅子是牛肉和的白萝卜,混了胡椒在里面。微微一阵麻后就是萝卜的鲜甜,混着萝卜汁水的牛肉虽不多,却是筋肉分明又显柔软。鲜肉的更适合小朋友吃,肉馅汁水浸透包子底,让包子皮也入口三分香。
5应城|张记早点
张记早点,他家鳝鱼粉是特色。应城这边的特色大概就是番茄打底。新鲜鳝鱼剔骨切块,现点现炒。番茄打底提鲜,泡椒加持开胃。他家鳝鱼粉不加红油,但是汤汁鲜浓,酸辣爽口。
在应城吃了不少土鳝鱼,让我觉得和武汉各家鳝鱼面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的烧鳝鱼回味中的那一抹酸。番茄打底做配是标配,烹制的最后那一分酸味的提调,大概是应城鳝鱼给我最深的记忆。
6应城|猪油饼夹油条
配一个应城人民酷爱的猪油饼夹油条,又是罪恶的一餐碳水。猪油饼也是应城特色,个头整体要比烧饼小一圈,因为有猪油的渗润,也让面团产生了油酥皮的口感,酥脆与紧实间,自行体会。
7应城|蒸鳝鱼
午餐试试农妇菜馆,也是开成了连锁店。他家招牌蒸三鲜,鳝鱼、黄骨鱼、肉片,采用锅盔打底。鳝鱼是个亮点,新鲜鳝鱼去骨切长段,腌制后米粉薄薄一裹,炸的表皮微卷,蒸笼底垫上锅盔块,满满当当地铺上一层鳝鱼片,上汽蒸透。不同于湖北常见的粉蒸排骨等。的清淡绵软。这个菜肉香混着米粉香,油亮热辣。入口有点辣意,整体咸而不腻,鲜嫩润泽。
8应城|杨河豆卷
应城|炕豆皮
来应城的一天,总是嘴巴吃个不停的一天,什么时候再来,该试试这里的牛肉面配早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