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富含β-葡聚糖,这一成分能使小肠保持黏性,延缓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有助于稳定血糖代谢。同时,它还能在肠道形成高黏度环境,阻止脂质的吸收,降低血脂水平。在选择燕麦时,应优先考虑燕麦粒、厚燕麦片等需要煮制的品种,而速食或即食燕麦片不利于控制血糖。
山药中的黏液蛋白能够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防止胰岛素过度分泌,从而有助于降低血糖。此外,山药作为传统的药食同源食物,具有补虚健脾的良好养生功效。铁棍山药水分较少,适合蒸着吃,口感更佳;脆山药则更适合炒制。
甜玉米虽名字带“甜”,但含糖量并不高。其70%以上为水分,淀粉含量较低,所以口感甜脆嫩。同时,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1、烟酸、钾、磷、镁等多种营养物质。
芋头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多余脂肪和胆固醇的排出,有利于控制体重。而且,芋头富含钾,对调节血压有辅助作用。
尽管土豆丝看起来像菜,但实则是主食。若当作菜食用,升糖速度极快。土豆富含钾、磷、镁、铬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于白米饭,升糖能力和热量却低于米饭,有助于管理血糖和血压。食用方式多样,除醋溜外,还可蒸、烤,但要避免土豆泥。
红薯吃起来甜,但升糖能力低于白米饭,热量仅为大米的29%,膳食纤维却是大米的2倍,堪称“通便神器”。此外,还富含钾、维生素C、维生素B6、胡萝卜素等,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将蒸红薯放凉后食用,淀粉消化吸收更慢,更利于控糖。同时,要避免烤红薯。
蒸芹菜叶、蒸红薯叶、蒸野菜等蒸菜,在保留食材营养成分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碳水含量。食用时少放油盐,搭配醋和蒜泥,更有助于控制血糖,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有益健康。
在米饭中加入粗杂粮,可降低升糖能力,提升营养价值。粗杂粮可占主食的1/3至1/2,胃肠功能欠佳的糖友可适当减少比例。食材选择丰富多样,如藜麦、荞麦、黑米、薏苡仁、高粱米、绿豆、红豆、眉豆等。
研究表明,绿豆挂面(绿豆粉占50%)比精制面粉面条更营养,对血糖的影响更小,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土豆粉制作时同样有淀粉老化现象,老化后的淀粉不易被消化,升糖能力不高。食用时不要煮太软,保持一定的筋道更利于控糖,搭配蔬菜、蛋白质食物,少放油盐。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这些食物均为主食,食用时要减少同等能量的米饭或馒头,并搭配副食(蔬菜、鸡蛋、豆腐、肉类等),不要单独食用。同时,最好轮换着吃,以保证食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