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大全

民间传统节俗。流行于境内各地。农历十二月,是古人祭天地神灵的月份,习称腊月。下面是腊八节吃什么传统食物,一起来看看吧。

腊八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2、腊八蒜

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3、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传统面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4、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

5、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节日食俗。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6、麦仁饭

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

7、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8、腊八糕

腊八糕,好陌生的名词。似乎以前只知道腊八粥,并不曾听说有腊八糕这东西。原来这腊八糕和粘糕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像窝窝头一般独立的,而是有些像米饭甜点式的东西。不过这枣儿、黏米之类的东西倒是一样不少。吃起来,和着米香、枣香,那种清醇馥郁、韵淡而甘的味道,不仅扑鼻,却也沁脾胃,当是难得的美味。

9、腊八豆

腊八豆就是一种豆制品,在湖南本地好时候很有名的,而且是作为一种腌制品来进行吃的。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

10、吃冰

腊八节的时候也是很多地方开始下雪的时候,为了来年过得更好,很多人会选择吃一点冰,也是代表清除一年的霉运。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

11、腊八饭

腊八饭也是很常见的食物,一般是糯米饭制成的,而且里面含有很多的营养元素,丰富多样。煮饭时,先煮腊肉,再放入海带、花生米,略煮后再放入米、豆腐干、白萝卜、白菜梗及调料,使其成熟一致。此饭配料丰富,味道鲜香,富有营养。

各地腊八节习俗介绍

1、北京腊八旧俗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2、天津人的食疗腊八粥

天津人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3、山西的八宝粥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4、陕北腊八用粥供奉祖先

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5、甘肃的腊八粥要敬神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6、宁夏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7、西宁人腊八不吃粥

青海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8、山东“孔府食制”腊八讲究多

在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9、河南的五谷丰登腊八饭

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10、江苏地区的特色腊八粥

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11、有故事的浙江腊八粥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

12、四川五花八门的腊八粥

13、河北人

河北腊八粥制作方法:将大白云豆提前(头一天晚上泡,第二天用)泡发至胖大;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去绿色芯,同白云豆先下入煮锅煮20分钟,再加入大米、糯米、麦仁、葛仙米、小枣及饭豆,栗子去掉硬壳和内衣。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钟,至粥稠豆糯、枣烂时止。粥熟后加蜜桂花、红糖(或先将红糖煮成糖汁,加在粥中)拌匀即成。

14、煮“五豆”

另外,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国人如此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说来,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应注意不宜多喝。其实,何止是腊八,平素喝粥,对老年人也是大有稗益的。粥的品种也相当多,可因人而异,按需选择,酌情食用。

南北腊八节食俗

东北腊八节吃的食物

提起"腊八节",大概多数人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喝腊八粥",真正的老北京习俗更多的还是从清朝开始。专家表示,就腊八节来说,几乎所有习俗都是围绕喝腊八粥进行,但最早腊八粥是供穷人食用,"到了年底穷人没有吃的东西,将锅盖、缸沿打扫出的剩米煮成粥喝,慢慢形成习俗,最终传到官府、宫廷和寺庙。

2、腌制翡翠碧玉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北方腊八粥的做法

原料:大米50克,黄小米50克,粘黄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红小豆100克,莲子100克,桂圆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红枣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再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蒸熟取出备用。

2、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

3、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红小豆、花生米、小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

4、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盛入清洁消毒的锅内,撒上白糖。

南方腊八节食俗

1、江苏腊八节的食俗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2、浙江腊八节的食俗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3、湖南腊八节的食俗

腊八节这天,各寺庙用香谷、果实等做粥供佛,称腊八粥,流行于民间。长沙等地除吃腊八粥外,也做腊八豆,成为家常菜肴之一。乡间常在这天以糯米、腊肉、红枣、核桃等做腊八饭,腊八豆也是以此日所做最佳。

长沙还有"腊鼓鸣,春草生。腊鼓动,农人奋"的谚语,故十二月初八日俗称"腊日"。这一天,会有很多人祭祖,将煮好的腊八粥先祭拜祖先,再分给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也保存着吃几天,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兆头。

长沙的腊八粥一般是甜粥,但腌制的腊八豆基本上是咸的。湘南等地还有腊八吃腐乳、做腐乳的习俗。在新化和湘西等地,腊八节这天还有敲鼓的习俗,叫做驱傩,意思驱鬼、避疫。

4、广西腊八节的食俗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柳村,当地盘瑶群众有制作糍粑过腊月初八的习俗。当地瑶族群众将糯米原料浸泡蒸熟后,放在石槽里捣成泥状,然后揉捏成形制成糍粑。糍粑糕点香糯可口,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5、广东腊八节的食俗

广东也有人过腊八,不过主要在珠三角一带,是客家人从北方带来的习俗,但用来做腊八粥的材料已经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多用小米、红枣,而南方则多用糯米、百合、莲子等等。

6、福建腊八节的食俗

福州的传统腊八粥有个有趣的特色:在粥上放个由几种果子做成的小狮子,取避邪之义。过去福州人一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制作腊八粥,细细炖上一夜,次日清晨,腊八粥就熬成了。

有的人家会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形状,最有意思的是做"果狮"。脆枣剔核烤干后做狮身,半个核桃仁做狮头,桃仁做狮脚,杏仁做狮子尾巴,然后用糖浆把各部分黏在一起,放在粥面上。如果碗面大,还可以摆双狮,取"避邪吉祥"之义。在大寺院里,还有见到用枣泥、豆沙、山楂等带颜色的食品捏成八仙、罗汉、寿星公等小造型。

腊八粥熬好后,当天清晨先敬神祭祖,然后赠送亲友邻居,中午前送出。最后全家人分食,要剩下一点儿,取"年年有余"的兆头。在数九寒冬,喝一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驱寒暖胃,对人体健康也有裨益。

腊八节食物做法

腊八豆:佐餐美味

腊八豆是湖南的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多在每年腊八节煮豆腌制,直到来年才吃,故名为“腊八豆”。

原料:

黄豆、白酒、姜、辣椒粉、花椒

制作做法:

1、将黄豆洗净,用凉水泡胀,然后用大火煮熟,再改小火煮烂;

2、将豆子捞出,摊凉后放在布袋内,将布袋放在草编袋子里,用棉絮裹住保温,放在20℃左右的地方,3天后,黄豆发酵长出白霉,去除晾凉;

3、把豆子装到罐子里,加入一些凉开水、盐、花椒、生姜碎、辣椒粉拌匀,最后加入一些白酒。

4、最后密封罐口,10天后即可取食。

腊八蒜:碧绿爽脆

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成品蒜呈淡绿色,味道酸甜辣俱全,搭配饺子吃更是美味哦。

大蒜、白糖、陈醋

1、最好选择紫皮大蒜,切去根部较硬的部分;

2、将大蒜剥皮、洗净,吸干表面水分;

3、将大蒜置于罐中,加入一大勺白糖,再倒入陈醋,量为刚刚盖过蒜即可;

4、泡制15天,蒜变为绿色,即可食用。

腊八面:面食者福音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面

宽面:面粉250g、鸡蛋1个、盐1g、温水适量。

臊子:猪肉100g、豆腐干4块、胡萝卜1根、白萝卜1截、干香菇5朵、压缩干燥黑木耳1/4块、干黄花菜1小把、黄豆1/2杯。

辣椒酱2大勺、酱油少许。

制作方法:

一、宽面做法:

1、面粉中加入盐,搅匀后打入鸡蛋。

2、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小心搅拌面粉。

3、搅拌至面粉呈大块雪片状。

4、用手揉成面团,此时面团粗糙一些没有关系。

5、盖上面盆,饧15分钟,重新揉面团,如此反复2到3次。

6、揉过3次的面团,已经变得非常光滑。

7、最后饧好的面团擀成0.5厘米厚的面片。

8、撒足量面粉,切成10厘米宽,叠在一起。

9、切成菱形块。

10、用双手拉住菱形块的两端,慢慢抻长、抻薄。

二、臊子的做法:

1、所有干货提前用温水泡发,全部臊子材料切成丁。

2、锅烧热,放少许油,加入一大勺辣椒酱,炒匀后放入肉丁。

3、待肉丁变色后,放入浸泡后的黄豆。

4、加入木耳碎、黄花菜碎、香菇丁。

5、加入豆腐干,再加入少许酱油,少许水。

6、全部材料翻炒均匀,炒至收汁,盛出待用。

7、锅中加水,放入一大勺辣椒酱,加入胡萝卜丁和白萝卜丁。

8、水开后下入宽面,水再次烧开后继续煮3分钟,捞出面,拌上臊子即可。

腊八豆腐:风味独特

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但坊间也有典故称,腊八豆腐和腊八节并无直接联系,只是因为古时一位妇女做的豆腐非常受欢迎,丈夫便欢喜地称之为“老婆豆腐”,黟县的“老婆”字音发声很像“腊八”,久而久之这豆腐也被众口称作腊八豆腐。

用料:

豆腐、食盐

1、豆腐切成圆形或方块,抹上盐水;

2、在豆腐的上部中间挖一个小洞,放入适量食盐;

3、将豆腐放在冬日温和的阳光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被吸入,水分被晒干;

4、食用时配肉炒至或做冷盘皆可。

腊八节简介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吃腊八面腊八粥,南方却显得静悄悄。广州人年前过的节日也不少,比如冬至、年二十八...但腊八确实很少提,没有过这个节的习惯,腊八似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北方有“过了腊八便是年”之说,正如南方的“腊月二十三——祭灶入年关”。北方进入腊月后,天气开始发生明显变化,过腊八意味着进入年关。古时“腊”同“猎”,代表一年到头有收获,进入年关就要祭拜天地,祈求来年也有收获。而广东人过的“腊月二十三”,广州人称之为“小年”,要举行“祭灶”的仪式,其实与北方的“腊八”意义一样,只是日子不同。

广东也有人过腊八,不过主要在珠三角一带,是客家人从北方带来的习俗,但用来做腊八粥的材料已经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多用小米、红枣,而南方则多用糯米、百合、莲子等等。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虽然广东很少人过腊八节,但在腊八节不妨煮碗腊八粥,对养生保健有作用哦!

冬天喝粥有什么好处?

中医认为,粥有和胃、补脾、养心、益肾、清肺、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和安神等多种功效,几乎把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兼顾到了。而从营养学的角度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第一条就是“谷类为主,食物多样,粗细搭配”,而粥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首先是谷类为主,绝大多数粥都是以米、面、杂粮为主,体现了“谷类为主”的基本原则。其次,食物多样,粥的包容性强,想吃荤的,鸡鸭鱼肉都可以加到粥里;想吃清淡的,蔬菜、水果、花卉等都能煲粥;想吃得“金贵”,加点鲍鱼、海参、燕窝;想吃得“低调”,地瓜小米也可组搭配合。

至于粗细搭配,粥的最主要原料是谷物,其中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如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芸豆等,都可以放在一起煮成“一锅粥”。

在传统的腊八粥里,都少不了糯米和红枣这两样食材。糯米和红枣有着同样的功效,两者都属于性温食品,能够补养人体正气,特别是糯米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红枣的主要功能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两者非常适合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如在冬季有脾胃虚弱、腹胀、倦怠、乏力感觉的人,可用糯米配红枣、莲子、淮山和其它豆类一起煮成粥食用,以缓解身体的不适。

腊八节故事传说

传说一

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二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传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三

传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四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传说五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两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腊八节作文

范文一

记忆中的旧京,进了腊月已有了年的气息。到了“腊八节”,街市店铺开始筹集玩具、小吃等年货,商品渐增。许多家妇女提前动手制作小磨豆腐、馇之类吃食,还要抽空碾些豆面、黄面等以备春节前炸丸子、蒸糕之用。记得以前从腊月初六晚饭后,母亲总会把大米、小米、江米、玉米米查、高粱米、红小豆、芸豆筛选好,再把核桃、杏仁去皮,把花生米、红枣洗净待用,到腊七晚间便开始熬粥。

母亲做吃食很有经验,先把不易煮烂的豆类下锅。待豆软汤红时,再把棒糁、米类、果仁下锅,并不断搅动。约一个多小时后,浓浓的香气从盖沿四溢,让人垂涎。待粥熬到又黏又稠时,就可以出锅盛入瓦盆内待用了。除此之外,母亲还要蒸两屉白面加枣儿、金糕条的大发糕。上面放上青红丝、瓜仁,用大料瓣点上莲花形红点,象征吉利满门。到晚上,奶奶、姐姐要剥蒜皮,然后浸入盛满醋的坛内泡成腊八蒜。

初八晌午,母亲把“腊八粥”、“吉祥饼”加上红糖、白糖温热,端上炕桌,全家人在温暖如春的房间里,欢欢乐乐共度“腊八”,共同品味传统节日的温馨与祥和。喝完粥,提罐出门,把特意准备好的“腊八粥”和发糕,送到亲友家,大人们也备好茶水糖果接待上门的亲友。那种和谐的氛围充满了深情厚谊,至今想起来仍感到温馨。

老北京人家,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紫皮蒜?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近年来市场上紫皮蒜不多见。用一般的蒜,泡出来,别看瓣大但口感不脆,发紫。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米醋?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那老醋熏醋泡过蒜色泽发黑,蒜瓣也不够绿,口感较差,尤其是熏醋,略带糊味,也许这正是它的特色,其实这只是习惯罢了,好吃不如爱吃嘛!

过去人们都说不是腊八这天泡的蒜颜色不绿。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醋泡蒜的反应就是绿蒜瓣辣酸;醋酸香而辣。如今您要是到老北京风味的餐馆用饭,吃炸酱面,一年四季都给您上一小盘翠绿的腊八蒜。

范文二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也叫腊日。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家乡有句俗语叫“红白萝卜似疙瘩,母亲叫你吃腊八。”,“疙瘩”是家乡的土话,意思是说吃腊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腊八臊子”,这是展示姑娘、媳妇心灵手巧、烹调手艺高低的平台。家乡的“腊八臊子”做起来非常有讲究,是将猪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豆腐等八种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调料,用文火烩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别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腊八臊子”还要擀好腊八面。在家乡,新媳妇或小姑娘不会擀面是要被人笑话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匀,软硬适中,擀时要拿稳放平,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富有韵律地一推一压,将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摊开的面页上撒少许面粉,一层一层均匀地折叠。用刀切时,刀尖不离案,刀把缓缓抬,伴着“咯噔、咯噔”的节奏,面可以被切成长条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开下锅,捞出面来,盛在碗里,再浇上提前炒好的“腊八臊子”,这样,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热气的腊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更会让你垂涎三尺,吃起来酣畅淋漓,吃完后意犹未尽。

“母亲叫你吃腊八。”说的是腊八这天,嫁出去的姑娘无论是十里八里、无论是忙还是闲,都要赶回娘家吃上一顿母亲做的腊八面。这天,在乡间的道路上,你会不时地看见穿着新衣服的姑娘、媳妇们高高兴兴地回娘家。腊月天寒地冻,为了迎接女儿回来,往往是做一大锅腊八面,初八一整天都吃它。这天全家人端着一大碗腊八面边吃边唠着闲话,围坐在热炕头或是灶火前,温暖而惬意。

吃完面后,母亲还叮咛儿女们给猪儿、猫儿、狗儿留下一碗,给树上、粮仓等地方挂上面,据说,这样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树木快长,人的身体也会更健康,这也寄托了家乡人追求平安、向往幸福的情愫。

THE END
1.蒸菜做法大全蒸菜谱大全家常做法蒸鸡蛋羹的诀窍 评分6.810 人做过 蒸糯米饭 2 人做过 贝贝瓜蒸牛肉 零失败蒸鸡蛋羹,好看又嫩滑 文蛤蒸鸡蛋羹 4 人做过 蒸蒸日上-肉沫豆腐蒸蛋 五花肉片蒸米粉 清蒸黄立鱼 蒸猪俐 蒸豆芽 1 人做过 鸡胸肉自制馋嘴小零食,先晒后蒸vs先蒸后晒 无敌好吃的蒸菠菜 2 人做过 蒸鸡https://m.xiachufang.com/category/51750/time/
2.适合早上蒸着吃的食物怎么吃如何吃适合早上蒸着吃的食物 早餐对于人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早晨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天天吃早餐,有助于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在预防胆囊疾病方面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适合早餐吃的食物也非常多,比如说可以蒸一些食物吃,不但有营养,而且还有很好的促进消化的作用,我们来了解一下。https://www.cndzys.com/yinshi/changshi/1662220.html
3.常见咳嗽种类治疗方法和忌食大全岳的两片蚌肉缓缓张开电子书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0颗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花椒的味道,家长可自己选择。 以上是治疗风寒咳嗽的食疗方,家长在运用这些方法治病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性寒凉的食物不能让孩子https://blog.csdn.net/wenbin0301/article/details/8125029
4.肿瘤患者,这4种水果蒸着吃,营养又降癌症患者化疗后,一般建议少吃生冷食物,这样让不少肿瘤患者对自己平时喜欢吃的东西望而却步。特别是水果类,就怕生冷吃了影响病情,实际上有一些水果是可以蒸熟了吃,蒸熟后不仅风味独特,有的还具有食疗的作用。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款。 首先要知道,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合食用的水果也不同,胃肠虚弱,容易腹泻,手脚冰凉https://cm.39.net/xyzlyy/231008/y7hh8la.html
5.12道蒸着吃的月子餐,完整保留食物营养,宝妈爱吃!月嫂必会12道蒸着吃的月子餐,完整保留食物营养,宝妈爱吃!月嫂必会! 分娩像是一场重体力劳动,消耗妈妈的体力,照顾新生儿又颇费精力。所以这个时候的新手妈咪是最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月子餐来调补身体。 今天推荐12道蒸着吃的月子餐,完整地保留食物的滋味和营养,尤其适合产后坐月子食,月嫂赶快学起来!https://hi.online.sh.cn/content/2020-04/03/content_9533791.htm
6.海参如何吃用海参蒸鸡蛋羹的做法窍门海参籽的做法大全介绍二、即食海参做法大全最简单的吃法 即食海参怎么吃 1、即食海参可以蒸着吃,做的时候需要准备海参,一个大虾两个,在准备适量的娃娃菜叶和香菇。把准备好的香菇提前泡发,再切成片状,然后把娃娃菜洗净,切成丝状,大虾去掉虾线以后洗净。 2、把准备好的即食海参放到蒸碗中,再放入准备好的香菇,大虾以及娃娃菜,加入适量http://w.dzwww.com/p/8101841.html
7.适合早晨蒸的食物有哪些呢?紫薯 南瓜 土豆 肉肠 豆包 叉烧包 糯米鸡 虾饺 可以买支持预约的蒸锅,提前蒸一小时 阿卡 也可以买带预约功能的电饭煲,感觉更实用一些 赞 回应 teng 2021-05-17 10:35:55 火锅料丸子 鱼豆腐什么的 赞 回应 诗云 2021-05-17 10:36:18 以前一直吃包子豆浆,最近发现早上吃玉米好好吃 赞 回应 把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26405716
8.蒸肉粉是上火的东西吗什么人不适合吃蒸肉粉→MAIGOO知识摘要:蒸肉粉是很多人爱吃的食物,一般我们是将蒸肉粉蒸肉,蒸肉粉的过程非常简单,就是将米、花椒、干辣椒一齐下锅炒热,等里面的米变得有点黄的时候起锅,然后把米碾成细粉就可以了。在蒸肉粉中一般还是添加胡椒粉,因此蒸肉粉也算的上是上火一类的食品,那么什么人不适合吃蒸肉粉呢?一起到文中来看看吧! https://m.maigoo.com/goomai/281291.html
9.能蒸着吃的食物有哪些一般情况下,能蒸着吃的食物有鸡蛋、南瓜、排骨等。具体分析如下: 1.鸡蛋: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脂肪、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食用者能将鸡蛋蒸着吃,可以做成鸡蛋羹、鸡蛋蒸豆腐等食物,不仅营养比较丰富,而且口感比较好。 2.南瓜:南瓜中富含糖类、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食用者能将南瓜蒸着吃,https://www.xywy.com/arc/6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