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复习教案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式的加减复习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知识目标:

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其结果仍然是整式;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能力目标:

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

教材处理与数学方法

1.调动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行归纳出整式的加减的步骤。

3.利用不同记号标出各同类项,有助学生合并同类项。

4.让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体会到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已经学过的去括号法则与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将新知转化为旧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四、(一)复习旧知识

1、合并同类项定义、法则;

2、去括号法则。

3、基础训练

计算

(1)(2x-3y)-(5x+4y)

(2)-3ab-4a2+3a2-(-2ab)

(3)(3a2-ab+7)-(-4a2+2ab+7)

(4)(-x+2x2+5)+(4x2-3-6x)

4、列式计算

(1)2x2-3x+1与-3x2+5x-7的和;

(2)-x2+3xy-2y2与-2x2+4xy-y2的差;

(3)一个多项式加上5x2+4x-1得-8x2+6x+2,求这个多项式;

5、求值:2a2-b2+(2b2-a2)-(a2+2b2),其中a=1/3,b=3.

五、归纳小结

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式的加减的步骤,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式加减的结果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单项式或多项式)。结果更简单,体现我们数学中的简洁美。

整式的'加减是承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续整式方程的一系列运算,是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含有字母运算的变化,认知上有新的突破,在教法引入过渡中,有其奥妙学法教法值得反思。

六、随堂练习:

课本70页练习

七、布置作业:

课本71页5,6题。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去括号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基础知识,是以后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配方法等知识点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接受该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换过程,所以又是一个难点,因此该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的掌握。

2、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探索精神。

2、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难点: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教法与学法分析:

1、分目标突破法

2、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目标一:掌握去括号法则

1、情境引入

由图书馆人数增减问题得出两个等式。

2、小组探究等式特点,试着找到去括号规律,并理解去括号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a+2(b+c)=a+(2b+2c)

a-2(b+c)=a-(2b+2c)

从而得出去括号法则。

3、巩固练习去括号法则,找出去括号时的注意事项。

小试牛刀

去括号

(1)x+(-y+3)=

(2)x-2(-3-y)=

(3)-(x-y)+3=

(4)3-(x+y)=

乘胜追击

判断正误,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x2-(3x-2)=x2-3x-2

(2)7a+(5b-1)=7a+5b-1

(3)2m2-3(3m+5)=2m2-9m-5

二、目标二:会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1、温故知新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复习

2、例题学习

化简:

a-2(5a-3b)+(a-2b)

化简下列各式

(1)-3(1-2a)+3a

(2)2x2+3(2x-x2)

(3)5(3a2b-ab2)-4(-ab2+3a2b)

3、解决问题

飞机的无风速度为akm/h,风速为20km/h.

则飞机顺风时的速度为______km/h.

则飞机逆风时的速度为______km/h.

飞机顺风飞行4h和飞机逆风飞行3h的行程差是多少?

三、战无不胜

当a是整数时,试说明:

(a3-3a2+7a+7)+(3-2a+3a2-a3)一定是5的倍数

四、总结要点五、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整式的加减(二)

———去括号

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注意:

1、都不变,或都变

2、别漏乘。

教学目标:

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会对同类项进行合并,发展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同类项,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导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来看本章引言中的这个实际问题:

得到:100t+120×2.1t即:100t+252t

对于100t+252t怎么计算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板书课题:2.2整式的加减(一)

二、探究指导

(学生按提纲探究,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情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教师提示:能独立完成的请独立完成,不能的请和小组内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求帮助。)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62-P63练习前的内容,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运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两题(只写过程,不写结果):

100×2+252×2==

100×(-2)+252×(-2)==

观察两个式子的左边结构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运算律,语言叙述你的运算律。

根据这一特点完成下面式子:

100t+252t==

2、填空:

(1)100t-252t=()t

(2)3x2+2x2=()x2

(3)3ab2-4ab2=()ab2

上述各等式左边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上述多项式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语言叙述你的结论,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3、根据你的猜想,说出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举出两个例子。

4、说一说怎么合并同类项

三、展示归纳

1、抽有问题的学生汇报,学生说教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学生说老师改写,最后揭示性质。

3.教师画龙点睛强调

四、变式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可抽取有问题学生,要充分暴露问题生成课堂资源。第1、2、3小题学生口答结果,说出怎么想的。第3题再请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请学生评价、完善,然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下列各组是同类项的是()

A2x3与3x2B12ax与8bxCx4与a4Dπ与-3

2、–xmy与45ynx3是同类项,则m=_______,n=______。

3、下列各题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1)3a+2b=5ab(2)5y2-2y2=3

(3)2ab-2ba=0(4)3x2y-5xy2=-2x2y

4、计算:

课本P65练习1.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先请学生进行自主小结,再由老师概括总结,做必要的强调)

六、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2.2第1、5、6题。

(修改稿)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这个实际问题怎么解决:

对于100t+252t怎么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为了解决这问题,请同学们先来按照探究提纲开始探究(要求:不会的同学可以请教,也可以看书)

二、探究指导(学生按提纲探究,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情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探究提纲:

1.填空:

(1)2t+52t=()t

(3)3ab2-5ab2=()ab2

(4)4xy+6xy=

2.如果把上面每个算式左边的两个项叫同类项,你能总结出他的特征吗你能说说出什么是同类项吗

3.仔细观察上面三个算式的从左到右的运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语言叙述你的规律。

1、抽有问题的学生逐题汇报,学生说教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学生说老师改写,

3.教师最后揭示性质,并画龙点睛的强调。

四、变式练习(第1、2、3、4小题学生口答结果,并说出为什么;其它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可抽取有问题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请学生评价、完善,然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说出两组同类项

2.下列各组是同类项的是()

3.下列各题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4.–xmy与45x3yn是同类项,则m=_______,n=______。

5.计算:

6.课本习题2.2第1

课本习题2.2第5、6题。

一、导入

师:如果你有一罐硬币,分别为一角、五角、一元,你会怎么数?

生:一元的分一起,五角的一起,一角的一起等等。

师:这样是不是就比放在一块数方便多了,我们现在用的这个叫什么方法?

生:分类!

师:对,分类,提到生活中的钱大家都会分了。如果换成数学中的单项式,大家还会给它们分类吗?

二、教学过程

(板书:a3-2a4a33a)

师:我举个例子a3-2a4a33a,用硬币的思路,哪些属于同一面值的,应该把哪些看作一元的或5角的?

生:略

师:利用同样的方法,给下列单项式分类

(出示小黑板)

板书分出的类别

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类?是不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点?那共同点是什么?

生:相同字母,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师:对,像具有这样相同特点的单项式,我们就把它们称之为同类项!猜想一下同类项的`概念应该是怎么样的?

师:看课本P63中间(读出定义)学生画下来

师:大家思考一下这些同类项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吗?

师: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硬币,是不是一元的和一元的就属同类项了,五角的和五角的属于同类项。我左手拿一个一元硬币,右手拿三个一元硬币,他们能加起来吗?

板书1硬币+3硬币=4硬币

师:我们现在试一下把硬币换成字母会是什么效果

1x+3x=4x

师:怎么计算的?

生:(1+3)x

师:1x+3x=(1+3)x这种形式我们是不是似曾相识呢?

分配律!(简单的再说一下分配律,反过来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加数的共同因素提取出来)

师:这里提到“共同因素”,作为同类项的几个单项式之间是不是都有共同因素,我们同样可以把它们提取出来,这样同类项之间就能进一步的运算了。我们把这样的运算叫做合并同类项

猜想合并同类项的定义,然后看课本P63下面,定义画下来

试做题7x2+2x+7+3x-8x2-6

师: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在这里可以用吗?

师: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

开始做题,做完题之后

(1)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的系数不变

(2)指出计算结果按某字母降幂(升幂)的形式排列

(3)一找,二搬,三并,四计算

讲解例题1

练习题第一题(学生写上黑板)

纠错(小黑板)

三、小结

1、什么是同类项?

2、几个常数项是不是同类项?

3、同类项与系数有关吗?

4、什么叫合并同类项?

5、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是什么?

四、课下练习

P69习题1.2第一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一、复习

1、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3、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4、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5、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P166例1)(学生自学后,教师按以下提示点拔即可)

求单项式5x2y,-2x2y,2xy2,-4xy2的和。

提示:式子5x2y+(-2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练习:P1671、2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口述: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3x2-6x+5+4x2-7x-6(去括号)

=7x2+x-1(合并同类项)

练习:P1673

例3。(P166例3)(学生自学后,完成练习,教师矫正练习错误)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最好由学生归纳)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四、小结(用投影仪板演)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P169:A:1(3、4),3,5,6,7,8。B:1,2。(可适当减少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类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及运用分配律,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学会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类比、思考、探索、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式加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进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经历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难点】

灵活的列出算式和去括号。

三、教学过程

通过例题的`分析总结: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2.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五)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式加减的合并同类项,什么是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

作业:课本习题,预习下节课学习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略)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掌握去括号法则。

(2)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技巧和能力。

使学生逐渐形成事物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观点,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教学

难点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减少运算中的'符号错误。

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一)、情景引入

1、多媒体展示游戏:把我的出生月份数乘2,加10,再把和乘5,加上我家的人口数,结果为133

你出生于8月份,你家有3口人

2、猜数游戏的数学原理常常与代数式的运算有关

3、知识梳理

-2x+3y-4z共有项,其中第三项是:。

1、写出2a2b的一个同类项:

2、已知4a2b3与a2mbn-1是同类项,则m=____,n=_____.

(二)实践应用,拓展延

如图4-7,要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请计算结果。

2、用分配律计算:

(1)+(a-b+c)

(2)-(a-b+c)

3、代数式运算的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4、顺口溜

去括号,看符号

是+号,不变号

是-号,全变号

5、辩一辩:指出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原因.

(1)a-(b-c+d)=a-b+c+d

(2)-(a-b)+(-c+d)=a+b-c-d

(3)a-3(b-2c)=a-3b+2c

(4)x-2(-y-3z+1)=x-2y+6z

6.注意:(1)去括号时应将括号前面的符号连同括号一起去掉.

(2)要注意括号前面是-号时,去掉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要改变符号;不能只改变某几项而忘记改变其余的符号

(3)若括号前面是数字因数时,.应乘以括号里的每一项,不要漏乘.

7:练一练

(三)作业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五、新授。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去括号法则,运用法则,能按要求正确去括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了探索与创造,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点是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1.根据题意,列代数式

①周三下午,校阅览室内起初有a名同学.后来某班级组织同学阅读,第一批来了b位同学,第二批来了c位同学.则阅览室内共有多少同学?你能用两个代数式表示吗?

②若阅览室内原有a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b位同学,第二批走了c位同学.试用两种方式写出阅览室内还剩下的同学数.

(点评: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为背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积极探索,活跃思维

1.观察上面①中的两个代数式,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结果一样吗?②中的两个代数式呢?试用数学语言表示你的发现.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周围还有没有与问题①和②相仿的问题,把它提出来.(点评:在得出a+(b+c)=a+b+c和a-(b+c)=a-b-c后,并不是按惯例马上就引导推出去括号的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并理解去括号法则.)

例如本章引言中的问题:

(1)+120(t-0.5)=+120t-60

(2)-120(t-0.5)=-120t+60

3.再请大家观察a+(b+c)=a+b+c和a-(b+c)=a-b-c这两个式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4.由上面的分析探索,体会应该如何去括号?试用文字语言表达你的结论.

(点评: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新知的`产生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概括: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三.典型例题,知识迁移

例题1

(1)a+(b-c)(2)a-(b-c)

(3)a+(-b-c)(4)a-(-b-c)

(点评: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例题2.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

(2)(5a-3b)-3(a2-2b).

(点评:应用新知——去括号,同时复习旧知——合并同类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后面“整式的加减”埋下伏笔.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例题3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注意: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解:(1)2小时后两船相距:

2(50+a)+2(50-a)=100+2a+100-2a=(千米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

2(50+a)-2(50-a)=100+2a-100+2a=4a(千米)

四.巩固提高,体验成功

练习:课本67页1,2

五.课堂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设计

课本第70页1、2.23,4,52、选做课本70页2.27,8

课后反思

去括号这节内容,看似容易,实际上是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整式的加减与有理数运算中,学生最容易搞错的地方就是括号和符号.在去括号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决不能疏忽大意.

1、知识技能

①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过程,知道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其结果仍然是整式;

②知道整式加减运算的步骤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③会按要求正确地列出多项式的和或差的算式,并求出其结果;

2、能力培养

①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②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德育渗透点

4、美育渗透点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

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两道实际问题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本节课是本章的最后一节课,在学习了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后学习什么是整式的加减,我用了两个生活中的实例去渗透知识。

问题一为:一种笔记本的单价是元,圆珠笔的单价是元小红买这种笔记本3个,买圆珠笔2支;小明买这种笔记本4个,买圆珠笔3支,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多少钱

对于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先思考写在练习本上,不会的可以互相讨论、研究,得出答案的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说出多种解法.(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过程。)

这个问题师生互动完成的很好,学生分别用两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一:考虑两人各花费多少,然后相加。方法二:考虑笔记本和圆珠笔各花费多少,然后相加。

问题二为:

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

长宽高

大纸盒abc

小纸盒1.5a2b2c

(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2)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这个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后,由学生贡献智慧,叙述思路,然后由我板书解题过程:

解:小纸盒的表面积是2(ab+bc+ac)cm2

当我写到这儿时,忽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生:老师,那个2与后边的小括号之间为什么没有乘号

师:好,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前边学习了一节课叫《代数式的书写》,其中我们学到了怎么处理乘号和除号,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

生:噢,老师,我想起来了。(坐了下去)

师:很好,这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并敢于提出问题,值得我们学习。

课程继续往下进行。当问题二进行完之后,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这节课的课题:2.2整式的加减,并板书。此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掌握了整式的加减的概念和方法。

最后是练习和小结。

反思与收获:

本节课是一节数学常规课,没有游戏和丰富的活动,在进行新课改的今天,这节课如何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就成了我思考的重点。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二:在处理问题二时,学生的突然提问属于课堂上的意外。对于这个意外,我自己感觉处理得比较好,解决了学生提出的疑问,保证了课堂的顺利进行,维护了课堂公平、民主的氛围,并保护了学生敢于质疑的胆量和精神,为学好数学奠定了基础。

三:在处理问题一时,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的数学素养,锻炼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

THE END
1.整式的加减练习100题(有答案)整式的加减专项练习100题 1、3(a+5b)-2(b-a) 2、3a-(2b-a)+b 3、2(2a2+9b)+3(-5a2-4b) 4、(x3-2y3-3x2y)-(3x3-3y3-7x2y) 5、3x2-[7x-(4x-3)-2x2] 6、(2xy-y)-(-y+yx) 7、5(a2b-3ab2)-2(a2b-7ab) 8、(-2ab+3a)-2(2a-b)+2ab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1228/16/69179867_1057456410.shtml
2.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有答案,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有3个必考点掌握好幂的运算法则,就该掌握整式的计算。整式的乘除法主要包括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以及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其中单项式乘单项式是整式乘除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它们的运算法则。计算整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时,一要注意运算顺序,二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特别注意两个乘法公式的使用,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655354447256413&wfr=spider&for=pc
3.整式的加减练习100题(有答案).doc整式的加减练习100题(有答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档信息 页数:9 收藏数:0 顶次数:0 上传人:miao19720107 文件大小:483 KB 时间:2019-09-28https://www.taodocs.com/p-302071213.html
4.整式的加减练习100题(有答案).pdf整式的加减练习100题(有答案) 不好意思,由于篇幅较长,无法在此处完整呈现100道整式加 减的练习题。以下是30道以及相关答案。建议在做题之前充 分掌握整式的基础知识。 1.(2x+3)+(4x-2)= 答案:6x+1 2.(3x2+5x+7)-(x2+2x+3)= 答案:2x2+3x+4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302/6123135152010053.shtm
5.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去括号与添括号练习题整式整式的加减 去括号与添括号(七年级、知识点) 【学习目标】 1、掌握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并能熟练进行合并; 2、 掌握同类项的有关应用; 3、体会整体思想即换元的思想的应用。https://www.zhongkao.com/e/20221205/638db0b1130a1.shtml
6.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精品习题查看最受欢迎《3.4 整式的加减》练习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全套) 2022-10-12 15:25 744 0 625.8 KB 忍冬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原卷 3.4 整式的加减(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 https://www.51jiaoxi.com/doc-13565038.html
7.2023年贵州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整式的加减练习题贵州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整式的加减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贵州六盘水·二模)已知x2﹣x=2,则代数式2x2﹣2x﹣5的值是( ) A.﹣1 B.﹣2 C.1 D.2 2.(2021·贵州铜仁·二模)已知单项式与的和仍是单项式,则a、b的值分别是( ) A.a=4,b=2 B.a=-2,b=-4 C.a=2,b=4 Dhttps://m.zxxk.com/soft/36508802.html
8.学习了整式的加减运算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课堂练习题“a=学习了整式的加减运算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课堂练习题“a=-2.b=2010时.求-2-1的值 .盈盈做完后对同桌说:“张老师给的条件b=2010是多余的.这道题不给b的值.照样可以求出结果来. 同桌不相信她的话.亲爱的同学们.你相信盈盈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http://www.1010jiajiao.com/czsx/shiti_id_6b5d119d8808061da087598558c52949
9.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中出现“合并同类项”这一概念。教材中这样写道: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对于此概念的教学可以采用在具体实例中归纳得到,首先给学生一定量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抽象出概念。https://www.jianshu.com/p/1c97e169db08
10.整式整式的加减教案6篇(全文)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教案07-31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教案01-08 整式的加减小结12-07 整式的加减1教学反思12-16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06-22 整式的加减心得体会09-19 初中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09-11 整式加减复习教案12-05 整式加减知识点归纳06-03 整式到加减练习题11-16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ytq8zjf.html
11.初中数学基础运算题100练(整式的加减乘除幂运算因式分解)整式的加减适合初一同学,乘除因式分解等适合初二的同学练习!基础运算题整式的加减70练,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30练,答案整式的加https://www.meipian.cn/3gt94pyq
12.新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精选5篇)篇1:新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初一数学有理数计算题分类及混合运算练习题 10月1日 有理数加法 1、(-9)+(-13) 2、(-12)+27 3、(-28)+(-34) 4、67+(-92) 5、(-27.8)+43.9 6、(-23)+7+(-152)+65 原则一:所有正数求和,所有负数求和,最后计算两个数的差,取绝对值较大的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e75vjp5.html
13.求初一(上)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的习题最好是精选的,要附答案,谢谢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1) 相似问题 整式的加减练习题纯计算(带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要大量的初一合并同类项练习题 问几道关于初一数学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习题~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9fb029d7d8fe82e6be1fc23c50e8067.html
14.苏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代数式知识点汇总+精选练习题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的加减: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整式加减的步骤: (1)列出代数式; (2)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精选练习题:https://www.0516ds.com/1721.html
15.免费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3.4.3《整式的加减》课时练习初一数学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免费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3.4.3《整式的加减》课时练习初一数学试题网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01基础题知识点1整式的加减1.计算(6a2-5a+3)-(5a2+2a-1)的结果是()A.a2-3a+4B.a2-3a+2C.a2-7a+2D.a2-7a+42.化简5(2x-3)+4(3-2x)的结果为()A.2x-3B.2x+9C.8x-3D.18http://sx.ychedu.com/SXST/QNSL/554022.html
16.初中数学基础运算题100练(整式的加减乘除幂运算因式分解)基础运算题整式的加减70练 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30练 答案 ●●●END●●● 来源丨南方都市报、红星新闻 版权归属原…https://m.sohu.com/a/488654044_121124303
17.王丽琴《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智慧分享设计意图:归纳小结有时也不用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以完成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可能比教师简单归纳效果要好。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活动内容:反馈并提升: 作业:完成书后87页习题1-3。 活动目的:在作业练习中强化学生的自我评和提升整式加减的运算能力。 http://www.htsyzx.wj.czedu.cn/html/article86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