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唐墨莲
“蒸”,是中国人发明的最早的烹饪方法之一,可以追溯到1万多年前的炎黄时期。我国素有“无菜不蒸”之说。蒸菜不仅适用于荤素各种食材,同时具有丰富的口感和千变万化的搭配。
水产品,如鱼、蟹、扇贝等非常适合清蒸。蒸最能留住食物的原汁原味,因此它也能检验食材的新鲜程度。清蒸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且烹调过程中不过分添加调味料,食用时对身体也没有很多负担。
薯类,如红薯、马铃薯、山药、芋头等也适合蒸制。薯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在25%左右,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可替代米饭作为主食。研究表明,增加薯类的摄入可降低便秘风险。蒸制后的薯类便于携带,方便上班人群。
蔬菜类,拌上面粉后上锅蒸熟,调味后即可享用。比如说,土豆丝、胡萝卜丝、萝卜丝、条状质嫩的绿叶蔬菜等,都可以蒸着吃。不仅可以满足日常饮食食物的多样性,蒸菜用的面粉也可换成杂粮粉,增加粗杂粮的摄入。
滋补类,一般以山珍海味和名贵中药材为原料,采用包蒸(封口蒸)的方式。成菜后食物完整,营养不流失,这也是包蒸烹调法的主要特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