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的腌萝卜干可以帮我买些寄过来吗?我每次吃粥总少不了它。”大舅离开厦门定居北方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心里最挂念的依然是闽南林林总总的腌咸菜。
酱菜是厦门人常见的佐餐小菜佳品,其中的菜脯(腌萝卜干)、笋菜(莴苣切条或者切片制成)、酱瓜仔(“安瓜”切条制成)、盐腌香菜心、酸菜、荞头、腌芥菜等等搭配早晚的稀饭,香、咸、酸,气味清醇又脆爽可口,令人食欲大开。还有芥菜酸、萝卜酸和黄瓜酸,也是佐餐和下酒的佳味,口感独特。
厦门酱菜生产历史悠久,早在1908年成立的淘化罐头食品厂,就曾经生产过闽南风味酱菜罐头,还行销东南亚等地,当时厦门酱菜还曾和酱油等产品一起漂洋过海远销马来西亚、爪哇、缅甸、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地区。
上世纪30年代厦门的史料里曾提到,酱菜为厦门唯一之大工业,所制罐头酱品颇受社会欢迎,产量与日俱增,同时还记载了当时一些专门的酱油厂和酱园,主要分布在大同路、溪岸路、中华路、金新街、江头街一带。
“酱料种类甚多,销路极广,厦人早餐,多以此为下饭之品,以其费省而事简,且合于卫生也。”并提到,全市具有自制能力的酱园一共有五六十家,分布在各个街巷,但是市场里一定都有售卖点,当时比较出名的大牌有兆和、大同、淘化、兆丰、金宜春等。
酱菜生吃、熟吃均可,洗净,切小块制成冷盘是最简单的吃法,好的酱菜进口酸甜,入喉清凉,食后甘爽;也可以加些生姜、辣椒、蒜头小炒一下。
酱菜还可以荤吃,比如做炒肉片或者蒸咸菜肉饼、咸菜炖三层肉,“菜脯”还可以和鸡蛋一起煎成经典的“菜脯蛋”,黄澄澄的,开胃又爽口,一口白粥(或者地瓜粥),一口“菜脯蛋”,在闽南孩子看来,远胜过星级酒店的山珍海味。
厦门盛产海鲜,海鲜和咸菜一起烹煮,成就了不少民间佐餐的佳肴。“蚝仔煮咸菜”是厦门早时很有名气的一道菜肴,成为很多海外游子思乡的心结,此菜选材自厦门有名的美头社黄橙橙、香扑扑的美味“咸菜”,加入新鲜的蚝仔和西红柿,与糖、酱油等一道翻炒,这道菜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曾是厦门某著名酒家有名的菜肴,外号“祖家菜”,即专治思乡情的特色菜。
“力鱼公,菜脯香”,“花鮡炖菜脯,粒饭下力挖”,这些民间谚语说的就是海鲜和菜脯的美好相逢。力鱼盛产于夏季,鲜活的力鱼切块煮菜脯,鱼肉的鲜味加入了菜脯的咸香,更加美味下饭。闽南的菜脯由整根白萝卜腌制而成,质地香甜,香味独特。菜脯炣力鱼由一道民间菜肴逐渐走上了餐桌,大受欢迎。
(翻拍自《中国闽南菜》)
传统的闽南佐餐小菜除了酱菜,还有豆汝、豆酱、麦螺鲑、“荷仁豆”、“大碰仁”、肉松、肉脯等等。
豆乳就是豆腐乳的闽南俗称,厦门有名的蒜茸豆乳,小小的一块,香气四溢加上浓浓的蒜蓉香味,不会特别“死咸”却又开胃可口;偶尔试试豆汝炒空心菜竟也别出心裁的好吃。
“荷仁豆”则是蒸熟的荷兰豆仁,黄灿灿又绵香滑爽,蘸酱油吃特别爽口。早年每个菜市场随处可见“荷仁豆”的身影,经常可以论斤论两地卖,小孩子花五分钱或者一角就可以捧回一小袋用牛皮纸小三角筒包裹的“荷仁豆”,喜滋滋地边走边吃。
“大碰仁”的炒法很特别,花生仁浸过蒜蓉五香水后加入沙等一起翻炒,经过五香浸润入味和沙子热力催发的花生仁,又香又脆很下饭。
炸仁则是油炸花生仁,又称灸仁,经过充分油炸的乳白色花生仁个个水灵的,又浸润些许的油气,咬起来嘎嘣脆。
麦螺鲑(麦螺蚬)则是将一种海边特产的壳薄而透明的泥螺用盐卤腌制,咸香甜,非常下饭,但是近年来滩涂污染严重,制作工艺也大不如从前,现在食麦螺鲑的人很少了,但它却是很多厦门人童年记忆中的美味。
厦门人的早餐主食除了吃粥,也会吃面线糊,而油条(闽南语称其“油吃粿”)是最好的CP搭配。热腾腾酥脆的油条在粥或者面线糊的怀抱里,一点都不油腻,反而是一股烟火气清新感。
“烧甲脆的油吃粿,透早时,配安糜!”
“涂豆仁,酥搁香,哟喂噢!”
早年的厦门,一大清早各个菜市场口,卖油条、卖荷仁豆和涂豆仁(花生)的小贩们就开始此起彼伏地引吭高“歌”。
每个老厦门人的生活里,几乎都和本地罐头厂出品的香菇肉酱有关,千万别小看这小小黄色铁罐,里面虽然只是香菇丝、肉丁、酱料等制作而成的肉酱,下饭下粥,炒米粉都能派上用场,而且那份独特的扑鼻香味和口感总能让你想起儿时的岁月、家的温暖。
肉松、肉脯也是闽南人餐桌上常见的主角,“黄金香”“陈源香”“香贡贡”等都是厦门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肉松牌子。
厦门的肉制品历史悠久,特别是古法制作的肉松,色如黄金、咸甜可口又有着诱人的香味,可谓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喝粥时,来上一碟肉松搭配酱菜,惬意快哉。
在很多老厦门人记忆里,最心心念念的还得是早年美头社的咸落花生和袁厝的咸菜。
咸落花生制作工序繁多,单是蒸花生的蒸笼就要七八层,柴火和火候也很讲究,慢工出细活,这样出品的花生咸香可口,是下酒佐餐的佳品,只可惜如今已经没有人会制作这种佳品了。
当年袁厝一带小道上摆放的一口口腌制咸菜的大缸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挑选上乘的萝卜、白菜、芥菜、莴苣等蔬菜,经过适当的日晒、人工揉搓,再按照祖传配方和操作工序严格腌制而成,好的咸菜色泽光亮,酸香兼备,开胃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