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抑郁症,家长掌握四种方法与学校沟通让伤害降到最低生命问答

我孩子被诊断为中度抑郁,老师不了解情况,认为我孩子是“问题学生”,在学校里成天打压他、批评他,导致孩子已经产生了很严重的厌学甚至极端情绪。作为妈妈,我很想保护他,也知道必须去寻求老师和学校的协作。但我的担忧是:老师们知道他有抑郁症之后,会歧视他,嫌弃他,对他的伤害可能会更大。请问我应该如何保护孩子、跟老师沟通这个问题呢?

一位来自成都的妈妈

这绝不是一个具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也不具备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家有抑郁症孩子的家长群体,在面对家校沟通时往往背负了更为沉重的心理包袱。这份“包袱”里,有失望、恐惧、愤怒、无奈、焦虑和诸多其他。那么,出于保护孩子、协助孩子的目的,我们在与老师和学校沟通时可以有些什么方法和态度可借鉴呢?来听听有多年系统家庭治疗经验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夏开宇的经验之谈。

积极面对问题

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王女士的女儿在初一时被诊断出患有中度抑郁。第一次看到医生给出的报告单时,“感觉到天都要塌了”、“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这个病会发生在我家孩子身上”,她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看到孩子在家的状态,她每天都只能在下班后,坐在车里或房间里,强迫自己冷静。家长状态很差,不仅无法帮助到孩子,也无力面对孩子的老师,更别提好好沟通了。这种问题在很多家有抑郁症孩子的家长身上都很常见。

对此,夏开宇认为: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抑郁症和孩子的情绪问题,把它当做和其他身体疾病一样的病症,那么该诊断就诊断,该治疗就治疗,该面对就面对。只有保持“迎接”和积极的态度,才是实现有效沟通、并帮助到孩子的第一步。

很多家长无法和老师保持良性沟通,首要原因在于他们不肯面对孩子有问题的现实,总是想逃避或掩盖,当我们自己都无法接受孩子的时候,又怎么去跟他人探讨这件事,帮助孩子好转呢?

不预设老师的立场

摆正彼此位置

我们需要明白,家长和老师不应该是对立关系,也不是上下级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不要预设“老师肯定会嫌弃我们”的立场。

另一面要看到,老师过往的一些做法,是基于整体教育管理的需要,也是对孩子负责的一种表现。只是他们也许局限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也尚不了解孩子患病的情况,只能按照常规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他们的出发点是和我们一致的:想教育好每个学生。家长如果站在更高的立场,去理解老师行为背后的动机,会有助于我们开启沟通。

我们的目的不是去论证老师的立场、对错或站边,而是思考如何做能帮助孩子。如果不尝试去理解沟通对象,很容易走入情绪误区和认知误区,要么想要和老师、学校抗衡,要么因为孩子的病症而自卑,不敢表达。

而家校出现矛盾,最终被拉扯的依然是处于青春期、本就敏感的孩子,这是得不偿失的。

有层次的交谈

是沟通的关键所在

和老师在交谈时,建议家长本着“先肯定再建议”的原则。先肯定老师“为孩子好”的初心、表达对老师常规做法的认可,营造积极友好的谈话氛围。

其次,真诚并如实告诉老师孩子的病情。可以说一说自己在家的观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老师一起构建出一个更为完整的孩子状态。把话题重点落到谈论孩子身上而不仅仅是对老师提需求和意见上。

遇到“顽固不化”的

教育环境我们还能如何选择?

有时候,可能会因为我们表达能力的有限或者老师本身的观念、认知而导致他无法理解孩子,也做不到改变自身,从而形成僵局。夏开宇建议家长可以由咨询师代替家长出面跟老师沟通。咨询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更为客观的身份,作为中间人,可以有效协助家庭完成和老师、学校的关系搭建。

THE END
1.做“狠心”的父母才是治好抑郁症孩子的良药当孩子抑郁了,家长才慌张起来。只是他们想不明白一点:“我全心全意地爱着我的小孩,我对他那么好,他到底有什么不知足的?为什么还抑郁啊!到底还想让我怎么做啊?” ——殊不知,正是父母们自我感动式的付出,用“没有边界的爱”浇灌出了抑郁的小孩。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8722649_1131569513.html
2.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经验交流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中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是学习内容深,而是遇到学习心理障碍无所适从。正如一位心理咨询专家所言“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处理才是问题”。因此,抓住高中生学习适应性及相关学习心理障碍问题,加強研究,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策略。http://www.smeduyun.cn/jygl/jyky/jyjl/content_3163
3.孩子返校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家长应该怎么做?孩子活泼好动,是让父母开心的事,活泼好动原本不是错,但是如果得了多动症,那家长就需要留神了。 什么是多动症?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英文缩写为ADHD。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多动症于https://www.jd.com/pccontent/229774
4.单亲留守儿童帮扶记录(精选8篇)从上面数据可知,留守儿童与家长不能够及时联系,同时父母主要在春节、农忙时间才能回家。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与父母的正常情感交流,依恋等情感需要往往处于匮乏状态,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压力,造成孩子情绪波动,产生孤独、寂寞、敏感、焦虑、抑郁、苦闷、烦恼等消极情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dy2p3ri.html
5.孩子抑郁焦虑想自杀,父母不要慌,教你几招快速应对!孩子出现抑郁的时候难熬的不仅是孩子,父母心里也是一种磨练,那么面对孩子抑郁焦虑甚至自杀,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彭老师在下面列举了己点以供家长们参考。 第一、学会接纳孩子,给孩子充足的爱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同样的,明智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容易处理一些问题。学会接纳https://www.jianshu.com/p/b1f054ea36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