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翔:想象美食的方法——《舌尖上的中国》与《民国吃家》

——《舌尖上的中国》与《民国吃家》

美食如画如诗

日前有一则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375位金庸迷通过网络联结,分工协作,历时一年,完成了手抄本的《金庸全集》,为金庸90生辰贺寿。我虽不敢妄称是金庸迷,但金庸小说及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的确构成了我成长年代颇为重要的精神食粮和文化记忆。于是不由想,如果要我来抄写金庸,我会选哪一段?

——不是那些惊心动魄的高手过招,亦不是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而是——吃!话说郭靖和黄蓉这对小情侣初遇北丐洪七公,“心比比干多一窍”的黄蓉为了让洪七公给郭靖传授武功,以美食来诱惑他,先用一只叫花鸡投其所好,接着烧几样拿手好菜引他“食指大动”。这几样菜分别是:四色炙肉条,名为“玉笛谁家听落梅”;一碗用斑鸠肉、樱桃、笋丁、花瓣做的汤,唤作“好逑汤”;还有一道火腿蒸豆腐,名曰“二十四桥明月夜”。尤其是这“二十四桥明月夜”:

“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廿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廿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去不食。洪七公一尝,自然大为倾倒。这味蒸豆腐也有个唐诗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桥明月夜’,要不是黄蓉有家传‘兰花拂穴手’的功夫,十指灵巧轻柔,运劲若有若无,那嫩豆腐触手即烂,如何能将之削成廿四个小圆球?这功夫的精细艰难,实不亚于米粒刻字、雕核为舟,但如切为方块,易是易了,世上又怎有方块形的明月?”

尽管我并不属于喜食豆腐之人,但对于这“二十四桥明月夜”也不禁“食指大动”,我的食欲来自一种愉快的想象。这道菜自然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其中有技艺,有文化,有诗意,自然,也有“美”——作者将食物及其烹饪的过程美学化,美食之美,未必全在色香味,也在于想象之美。

正因如此,在食物的选择上颇为保守、推崇大鱼大肉的我,却难忘《神雕侠侣》中洪七公在华山上做的那锅蜈蚣,也神往于阿城《棋王》中知青们清蒸的那碗蛇肉——两种名列“五毒”之物,无论以何种方式料理,在现实中想必我都是不会动一下筷子的。这便是文字虚构之妙,在想象中,我们轻易便克服了对于某种食物的心理障碍,消除了忌口,使它们变成我们所期望的那种味道。

大千把猪油泼向宣纸

七成油热的激情

细切成的一笔一画

和姜蒜米一起下锅

爆炒一个字或一朵花

随小笼牛肉上桌的

是粉蒸的仕女

用土豆或者爱情垫底

当红颜一次次的煮烂鱼翅

大千的墨汁收干了乌参

进味了

在章法的火候中

连接烹调通向绘画的技法

是那润香

是那薄芡的滑

在味道中的留白

如此文字端得是“活色生香”。“美食如画”,作为解题,二毛写道:“张大千通过他的绘画为美食情怀提供了展现的平台,反过来,他在美食上的审美又为他的绘画艺术增添了不少情趣”。可以说,张大千大大提升了“吃”的“美学品格”。

吃的“民国范儿”

《民国吃家》与二毛上一本书《妈妈的柴火灶》一样,写的都是关于吃的记忆。只不过,《妈妈的柴火灶》是作者自己童年的饮食记忆,温暖贴心,而《民国吃家》却是一段逝去的历史记忆——关于民国的另类记忆。这本书在“舌尖热”和“民国热”之间巧妙地寻取了一个结合点。

关于吃的记忆,二毛说:“其实一个人的一生与他出生的地方是永远脱不了干系的,不但是文化基因,饮食基因也是。我认为,一个人的童年饮食习惯往往决定了其一生口味的基调,一个人成年后的所谓美食,往往也只是‘找回童年的味蕾记忆’而已。”

本着这样的认识,二毛在本书中所选取的民国吃家,其代表性就不只在于其名气大小、术业高下,而且在于其饮食口味的代表性。比如袁世凯之于清宫菜与河南菜,鲁迅之于绍兴菜,谭延闿之于湘菜,于右任之于陕西三原菜,胡适之于徽州菜,王世襄之于福建菜……吃家与菜系的结合,形成了本书的结构。作者认为,在“民主和自由成为社会主流”的民国,一些有影响力的吃家,“由于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加上社会变革带来的美食融和,纷纷在家乡菜的创新提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各大菜系的最终定型也形成了推动”。由此,民国时代在中国饮食史上也应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据说二毛专门钻研过民国食谱,因此在叙事过程中,总是忍不住发出他的声音,臧否菜式,交流烹饪心得,提出改进意见,这的确是号称“诗人中最会做菜者”才能办到的事。

谁的美食?

伊格尔顿没有明说的是,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可能同时也与其阶层、社会地位有关,只要我们看看那些专为“格调”而发明的饮食就知道了。更别说近期成为网络热点的茶叶蛋风波,大陆网民纷纷吐槽那枚金贵的茶叶蛋,一场网络狂欢其实遮掩了台湾教授所指出(也许夸大了,但绝非不存在)的贫富差距。孔夫子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二毛在书中也反复征引袁枚的《随园食单》,都说明,对于食物的精致化、美学化的追求,是中国士大夫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之一。故而,所谓“民国范儿”,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士大夫范儿”。

作为一部全面展现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以上文人化的美食传统只是惊鸿一瞥,如炫示刀工技艺的那道“文思豆腐”,而它的主体部分其实印证了二毛的另一个看法:“美食在当地,美食在民间,美食在家庭”。同时,它明确地将美食与劳作联系起来,肯定劳动的价值。比如,片中令我这个定居北京的湖北人热泪盈眶的,不是湖北人家家户户少不了的那碗排骨藕汤,散发着童年时的香气;而是那群职业挖藕人,穿着及腰的皮裤,下到泥塘里劳作不休,“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因为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劳动自然是功利性的,但是在劳动过程中也可能会感受到某些诗意的时刻。七集《舌尖上的中国》(一)以云南香格里拉藏族女孩卓玛在雨季拾松茸始,以老北京市民张贵春在屋顶打造“空中菜园”终。春种秋收,立秋这天,在大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贵春用它收获的大倭瓜,请邻居们美美地饱食了一顿饺子。高清摄像头记录下人类的劳动之美,捕捉到辛劳之后的欢乐。

一如张慧瑜的敏锐发现:《舌尖上的中国》激起的其实是“后工业时代的文化乡愁”,这其中,寄寓着创作者的价值追求——接地气的人类,与泥土相亲,与自然万物共在,在黑土地黄土地之上,在日月星辰之下,挥洒汗水,辛勤耕耘。这样的劳作自有一种内在的诗意与欢乐,具有马克思所说的“非异化劳动”的性质。劳动的果实自然也是美的,它们甚至超越了简单的商品价值,而呈现出高度的美学价值。

这种“浪漫主义”式的价值取向,在《舌尖上的中国》(二)中亦得到延续,并大加发挥。相比“舌尖一”的广受好评,“舌尖二”却不断遭到“吃货”们的质疑与非议,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舌尖二”的重点从“食”转到了“人”,从“舌尖”转到了“中国”。在吃货们看来这简直是本末倒置,但是在国家电视台的定位中,却未必如是。在“舌尖二”第一集《脚步》中有一段情节,农忙时节从千里之外赶回贵州老家收割稻米的打工夫妻,母亲一到家就换上苗族服装,马上到田间劳作,为留守儿童精心制作苗族美味:糯米稻花鱼和雷山鱼酱。一瞬之间,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从事工业生产的打工妹,就变身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从事农业劳动的村妇。转眼假期结束了,打工妹要重返工厂,留守儿童的泪水,在诉说着时代无言的伤痛。作为以“真实”为最高伦理的纪录片,此刻却用主观性的抒情甚至煽情的解说词来试图缓解和抚慰这种伤痛。一部“美食纪录片”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最终溢出了容器。

THE END
1.这个老上海早点逐渐消失!明星夫妇驱车1小时也要寻地方吃?看这里,手把看得小侬也想回家跃跃欲试啦~ 侬喫过这个苏北小吃伐? 味道觉得如何? 【侬好上海·胖丁综合编辑】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综合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部分素材来源:小红书@章龄之@淘最上海@闲话上海,大众点评、小红书各路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TAHL490512DU6N.html
2.湘菜做一个专业吃货美食大全菜谱网食谱美食网做一个专业吃货 - 美食大全|菜谱网|食谱|美食网- 做你最喜爱的美食,食谱,菜谱网 湘菜 久久鸭脖制作配方 久久鸭脖商用技术配方: 一、调料的配方 1中药包由17种中药材组成每包340克可卤产品 20kg,卤制时出卤香味去异腥味使用时剪碎配制时注意选材和分量 2干辣椒使用时选用上好的朝天椒辣椒小但辣味极强 3花椒选http://www.igoodtv.com/list/cls/9615.html
3.一桌席品一座城,来自“民国”的广州味道民国老菜谱 关于美食的谜题 一座城市的精神就藏在当地的博物馆里。“食在广州”,最能代表广州的,莫过于早茶和粤菜。广州博物馆内藏有一批民国时期的老菜单、老菜谱。我们看这些在学术史上不那么受重视的、尘封多年的历史文本,多半是乏趣可陈。而在广州博物馆眼中,这些老菜谱、菜单可是寻觅“地道广味”的必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9072831422950362&wfr=spider&for=pc
4.美食图书馆+让我们在纸墨书香一起“食话食说”人说民国太太的客厅最是热闹,像林徽因,陆小曼等人举办的沙龙,多的是名士言谈相尽欢。不过我们想要探看一下风流雅士的风味美食还是得看《民国太太的厨房》。 9.民国太太的厨房(通俗读物) 我们通过美食了解民国大家名士的一角日常,通过食物细说他们的人生故事。冯远臣用这本《最是那碗人间烟火》让高高在上站立云端https://www.jianshu.com/p/bc5a1805bcdf
5.《美食图书馆+没有态度的吃货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丨书单这是一本古老的书,也是一本巴尔扎克和大仲马都倾力推荐的经典力作。有道是,吃货不识萨瓦兰,尝遍美食也枉然! NO.04《塔莎奶奶的四季食谱》, [美]温斯洛·杜朵,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是凯迪克金奖、女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插画家塔莎?杜朵的优雅生活写照。 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rtkqtx.html
6.涨停原神披萨食谱获取全攻略,解锁美食与战斗的双重乐趣迷你手,《无极限之危情速递》完整版正片免费在线观看-电影,《CAOPORN福利视频》全集免费播放全集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有一种爱叫放手》全集在线免费观看完整版-电视剧频道-四,抗倭侠侣电视剧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免费手机观看-经典片-星,《大神同学想被吃掉我未增删樱花有翻译》超清版手机在线观,《锁愫(民国)小说在线阅读http://m.ruhrg.com/v/video/82488742_20241203.shtml?scm=7434620241208
7.美食海鲜菜单设计美食海鲜菜单模板美食海鲜菜单图片觅知网为您找到177个原创美食海鲜菜单设计图片,包括美食海鲜菜单图片,美食海鲜菜单素材,美食海鲜菜单海报,美食海鲜菜单背景,美食海鲜菜单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美食海鲜菜单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https://www.51miz.com/so-sucai/4172002.html
8.[简约菜谱]图片免费下载简约菜谱素材简约菜谱模板餐厅菜谱美食宣传图文相册 红色手绘简约火锅美食菜谱菜单 小清新小红书健康饮食推荐分享菜谱文字排版 简约风美味烧烤菜谱 黄色简约清新餐厅美食菜谱画册模板 简约黑白风餐饮美食炒菜饭店海报菜单价目表 绿色简约美食餐饮火锅菜单店铺宣传促销海报 菜谱简约创意高端甜品糖水菜单DM单页灰色 小红书科学减脂餐菜谱美食食谱餐饮分享图 AEhttps://m.58pic.com/tupian/jianyuecaipu.html
9.烹饪美食图书文献收藏家——吴炳德文化旅游陕西网讯(记者 李捍勇)吴炳德,1969年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如今是四川成都有名的收藏家。致力于中医药学图书文献收藏,除了收藏医学图书之外,还有一个收藏项目就是中国烹饪美食图书文献收藏,引起了烹饪美食届的关注。他希望自己收藏的30个种类2万余册(份)珍贵书籍文献能为中医药、烹饪美食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https://www.ishaanxi.com/c/2020/1028/1880143.shtml
10.梦幻原神披萨食谱获取全攻略,解锁美食与战斗的双重乐趣迷你手-奇,征服同学人妇陈露露征服同学人妇陈露露全文免费阅读阅读,《监狱兔》在线观看-监狱兔详情介绍-怪兽影视,《锁愫(民国)小说在线阅读》锁愫(民国)小说在线阅读无,「上下左右BY阿司匹林」上下左右BY阿司匹林最新全文免费阅,《最原始的望全阅读模式》最原始的望全阅读模式免费阅读全,『采薇顾老爹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http://m.ouzhehua.com/v/video/4778996520241204.shtml?id=42-53068-scm
11.抗疲劳食谱,给易累的他(她)天厨食谱·第一集(民国版)“抗疲劳”一周食谱 ■早餐 周一:红薯粥、油煎馅饼、茄泥、盐水肝。 周二:玉米粥、鲜肉烧麦、香椿豆腐、拌三丝。 周三:火腿藕粥、豌豆包、什锦黄瓜、酱牛肉。 周四:大豆粥、花生蛋糕、黄瓜丁、叉烧肉。 周五:百合粥、炒面、猪耳丝、莴笋丝。 周六:牛奶、葱麻饼干、火腿煎蛋、腐竹芹菜。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5957833/
12.杭帮菜指南,这20家让你不踩雷!作为四季酒店的中餐厅,屡获“best 50中国最佳餐厅”,三次被评为“世界最佳餐厅”(法国 LA LISTE美食榜单) 行政主厨王勇也是美食圈响当当的人物,每年坚持九季菜单,如今能坚持四季菜单的餐厅已经难能可贵,更何况要划分成九个时令,为的就是将一口最当季的美食送给食客。与其他餐馆不同的是,王勇在传统杭帮菜的基础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4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