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理学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传统研究模式:以药物为中心

在早期,药理学对象均为文献记载或者民间经验等被认为有效的天然物质,研究的主要程序是,通过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分离提纯、鉴定,结合生理、生化效应的观察每一组分的作用,最后提纯有效单体化合物,制备成为药品,这一类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在研究开始阶段,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研究对象足够多的信息,已经对研究对象可能的作用或者活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它有足够的文献记载或者它有足够的临床应用基础,例如:阿司匹林,公元前400年,希伯格拉底推荐使用一种黄色的叶子可以镇痛,在18世纪科学家们发现柳树的叶子可以镇痛和退热,并且从中提取得到有效成分水杨酸,但是水杨酸对胃肠道和口腔有非常严生的刺激作用。后来经过德国科学家felixhoffmann的努力,合成了刺激作用较小的乙酰水杨酸,也就是今天的阿司匹林。

2现代研究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多在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调控分子被揭示出来,通过干预或者调解这些关键分子,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治疗手段也应运而生。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药物研究模式已经成为现代药理学研究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方面:

2.1寻找靶点

人类整个基因组的基因数量在3~8万之间,但90%以上的基因功能尚不明确。在这些基因序列中,出现了大约5000个药物作用靶点,科学家们预言,将来会发现超过几千种与疾病有关的有效靶点,通过识别这些靶基因,有可能会发掘出几万个疗效更高,作用更专一的新药,因此,对于现代的药物开发科学家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将这些未知功能的基因功能明确化,并进一步寻找到有治疗前景的药物靶点基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千个靶点类蛋白被克隆纯化。其中,细胞膜受体类是主要的一类药物靶点,其中主要为gpcrs。大多数激素、神经多肽,神经递质的受体都是gpcrs,这类受体构成传导细胞生长信号的最主要通路之一,约60%的药物作用于gpcrs。目前有约200种已知的gpcrs,占了所有药品的四分之一,全球每年销售达到900亿美元。

2.2组和化学的运用

2.3高通量筛选成为主要手段

近年来,由于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机器人的应用,在新药研究中出现了高通量筛选技术。该技术将化学,基因组研究,生物信息,以及自动化仪器等先进技术,有机组合成一个高程序,高自动化的新模式,从而创造了发现新药的新程序,由于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因而成为发现、研制新药的主要手段。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将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体系,它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数以千计的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实验结果和特色效用,英国学者aland研究提示,一个实验室采用传统的方法,借助20余种药物作用靶位,1年内仅能筛选75000个样品。1997年高通量筛选技术发展初期,采用100余种靶位,每年可筛选100万个样品,1999年高通量筛选技术进一步完善后,每天的筛选量就高达10万种化合物。高通量筛选方法作为新药发现的手段具有选择范围广、筛选成本较低、结果可靠等特点,是新药研究的重要手段。

高通量筛选的实验方法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是实现药物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基础,由于药物高通量筛选要求同时处理大量样品,实验体系必须微量化,而这些微量化的实验方法应根据新的科研成果来建立。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实验方法,根据其生物学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受体结合分析法、酶活性测定法、细胞分子测定法、细胞活性测定法、代谢物质测定法、基因产物测定法等等,这些实验方法,均已广泛用于药物高通量筛选中。

由此可见,药理学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随着人们对生命活动太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入及新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药理学的研究也会趋于细致、合理。

参考文献

[1]吕圭源.药理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关键词]PBL教学法药理学能力非智力因素

[作者简介]王向玲(1964-),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教育学院生化与基础医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理学及基础医学教育;王素利(1965-),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教育学院护理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内科护理学及护理教育。(河北张家口075000)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先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70年代后迅速传播开来。目前,PBL教学法在北美开展已经很普遍,已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医学课程模式①。自从1986年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引进该方法以后,开展PBL的院校逐渐增多。实践证明,PBL教学法打破了传统医学各基础学科之间的界线,实现了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或多门学科知识的纵横向综合,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各种能力的提高②。我们设计了“药理学”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实验,以观察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专科学生群体中的教学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及分组

将2007级护理专业3个班按整群抽样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个班学生进行PBL教学法,人数分别为63人和61人。另一个班学生仍接受传统教学法,人数63人。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各方面基本齐同,具有可比性。

(二)实验方法

2.集体备课。在进行PBL教学前,组织教师对PBL教学班整个学期制订严格的授课计划。本着以下目标选择适合进行PBL教学的内容及问题:是否有利于本阶段或本单元基本理论的掌握,是否有利于对较疑难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能激发学生参与。对进行PBL教学班级做统一要求:(1)PBL教学班均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2)进行PBL教学的内容一致。集体讨论在备课时遇到的问题,对讨论方式、组织实施进行布置。

3.学生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理解PBL教学的程序及本学科开展这种尝试的必要性,要求学生转化学习观念,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等。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药理学的学习方法后,部分内容如呼吸、消化系统用药等由学生自学,培养查阅文献的初步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PBL教学。

(三)PBL教学过程

1.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时要以学生原有认知经验为基础,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2.任务下发。将进行PBL教学的材料提前2周发给学生;将每班学生分为2个大组,分别由一位老师带教,综合考虑学生性格特点、学习基础、自学能力及组织能力等,将每6~7人编为一个自学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本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讨论等。

3.问题探究及小组讨论。各组学生按照小组长分配的任务或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围绕所选题目钻研教材、查阅文献,做好资料搜集及整理工作。在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对各自查阅到的资料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归纳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进一步参加大组讨论做准备。

二、PBL教学效果调查

一是教学效果客观指标。利用“药理学”单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均采用闭卷考试;学生学习能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变化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取得测量资料,以如上两方面的数据分析、评价PBL教学方法的效果及学生对PBL教学的态度。

二是统计方法及结果。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所得各项指标数据的资料。将所收集数据资料归类整理成相应统计图表,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其中计量资料比较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а=0.05。

本次实验共发放187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剔除无效问卷3份,共有184份参与统计分析,其中实验组123份,对照组61份。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三、讨论(一)PBL教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

在分析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药理学课程教学实践,阐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在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了流程图法、对比教学法、双语教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教学方法对提高药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方法

Abstract:Analyzingthecultivatedpurposesof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andcombiningthepracticeinpharmacologyteaching,weexpoundedtheviewofuniversalrelations,anddiscussedthepossiblemethodsforflowchard,contrastteaching,bilingualteachingandtheapplicationof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inteaching.Theabovemethodscouldimprovetheeffectofpharmacologyteaching.

Keywords:Pharmacology;Teachingmethods

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无论是天然产物还是合成化合物,在其成为药物以至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之前,都必须首先经过药理学研究。因此药理学课程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而言是重要的专业课之一。而作为药理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将本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总结分析如下,以期更好地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1普遍联系的观点的运用

高等教育学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整合信息的能力,怎样更好地实现此目标?通过对药理学教材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分析,笔者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普遍联系的观点。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药理学这门学科同样也不例外。例如,在讲授“外周神经系统药理”这部分内容时,着重强化“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中M,N胆碱受体和α,β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布及其生理效应,这是共性部分,是基础。熟悉这个知识点后,与之相联系的后续章节胆碱受体激动药、阻断药及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阻断药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些章节看似内容复杂,但实质上都是围绕“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的具体展开,所以发现这种前后联系,教师讲课时就可做到主次分明,脉络清晰,授课内容易于学生理解。

转贴于

2流程图法

流程图因其思路清晰、简洁流畅等优点在很多领域被广泛采用,药理学教学中,几乎每一类药物都涉及到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很多知识点,而且都是叙述性模式,这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难抓住核心。为此笔者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适当地采用流程图教学,加强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了授课效果。例如在讲述“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可以用流程图将全章内容直观地总结出来,如图1。此种教学方法能够化繁为简,对知识体系解剖清晰,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此外对某些以自学为主的章节内容以流程图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参照所给的图示自己去总结教材,或者课后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再作出适当补充和讲解。在教学中这种多种授课方式的灵活穿插,既培养了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又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应有的教学目的。

图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知识点总结图(略)

3对比教学法

药理学不但每类药物知识内容多,而且需要掌握的药物种类很多,这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让学生顺利掌握知识是较困难的,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除了学生要下功夫学习之外,教师应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为此,在教学中还采用了对比教学法,将有可比性的药物归纳比较,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胰岛素时,将其与前面已讲过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进行对比,二者在影响内分泌系统方面有一定的可比性,如表1。将不同的内容整合归纳,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表1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生理作用的比较(略)

4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已成为国内某些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我国实施双语教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药理学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某些研究方向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必考课程,其中会经常涉及到专业外语,同时因中国医药市场与世界接轨已成趋势,所以在药理学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适当地将一些重要的药物、概念用汉英两种语言表述,并在授课中突出强调;或者给学生布置英语习题用汉语来回答等等。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药理学专业英语词汇,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的热情。值得注意的是,双语教学要把握好尺度,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5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总之,通过上述各种教学方法,达到了教学目的,保证了教学质量,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完成了药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蒋建兰,刘明言,白鹏,等.我国高等院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调研[J].化工高等教育,2003,1:15.

【关键词】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护理专业一直都是中等卫生学校的主要专业,每年学校都要培养大批护理专业人才,以满足医院临床护理人才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医院急需技术型、专业型、实用型临床护理人才,希望学校培养的临床护理人才毕业后就能够迅速走上医院工作岗位,胜任临床护理工作,这对中等卫生学校培养临床护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药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基础专业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药理学不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护士临床用药护理提供合理指导,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必须认真学好药理学。以往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药名多,烦琐、抽象、枯燥,需要记忆的知识多,难记、难背、易混淆,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笔者从事药理学教学多年,摸索出了一些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药理学既要全面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等内容,又要了解如何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能正确预防和处理。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之后,学习的动力会大大增强,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培养学生对药理学的兴趣,在刚开始教学时教师就要下一番工夫,在教第一章绪论时,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利用学生以前使用药物的情况,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忆以前使用过哪些药物,如何使用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使用药物之后病人的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感到药物离我们并不遥远。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工作上是医生医嘱执行者,不但要熟悉基础药理学知识,还要了解如何注意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防止和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让学生明白学好药理学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慢慢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很快就会对药理学产生兴趣。

二、教学内容中增加护理方面的知识

首先,选择正确的教材。当前,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护理专业选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药物应用护理》,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教科书,该教材注重解决护理岗位实际工作中“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按照中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掌握应用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的要求,依次阐述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特别是增加了护理方面的药物基本知识(如处方与医嘱、药物配伍禁忌)、基本操作(如药物调配操作、浓度计算等)、系统用药护理实践(如心血管药物用药护理、抗菌药物用药护理等)等内容。任何药物都具有两面性,既具有治疗作用又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用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世纪震撼全球的药害事件“反应停事件”,2006年“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的事件,2006年“欣弗事件”,2008年“刺五加致人死亡事件”。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要针对护理专业特色,结合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将药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操作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高科技术,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确保学生全面理解掌握药理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临床动手操作能力,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

[1]郑志民,黄宁江,杨红霞.5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方法与技巧探讨[J].医学信息学,2015(28)

[2]李志毅,王莹.对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五年制大专班药理学教学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2)

[3]马骏,吴国泰,任远.多媒体技术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存在问题[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5)

[4]毛讯,任亮,王雁梅.歌诀卡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33)

[5]周四桂,藏林泉,冯冰虹.几种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地医学教育,2007(13)

[6]张南文.多种教学方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3)

[7]郝惠惠,张艳军.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体会[J].考试周刊,2014(7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朱一亮(1979―),男,浙江桐乡人,硕士,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药理学教学和科研。

一、背景介绍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是教育部近年来的对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意见。互联网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手机等移动端设备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替代PC设备成为进入互联网的主要入口。大型PC网站平均有55%的频道资源已迁移至移动端,而教育类PC网站的移动化进度则较为滞后,这严重影响了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

(一)前期调研

(二)平台总体框架的构建

(三)课程资源展示的优化

(四)教学互动功能的开发

(一)操作宣讲

(二)日常运作

(三)活动开展

以专业或年级为单位,开展互动教学方案中设计的教学活动,通过一些竞争性或游戏性的活动,比如闯关式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迅速熟悉功能。另外,本学期还在平台中嵌入了一个“青霉素大战小细菌”的游戏,将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成学生最喜爱的游戏形式,在游戏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获得荣誉,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力。

(四)评价和反馈

在教学活动和平时的日常使用中,及时搜集学生用户的反馈信息,可以通过平台直接搜集,也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搜集。

学期结束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采用一些定性定量的问题,汇总学生对于本平台的主观评价,本学期学生对平台使用的满意度达到95%。问卷中除了评价性的问题,也专门设置了搜集反馈意见的提问。将搜集到的意见分为功能和内容两类,功能方面及时修正错误代码并增加学生所需功能,内容方面则及时修正错误内容,增加学生更有兴趣的内容。

四、反思与小结

参考文献:

[2]朱一亮,等.基于Wiki技术的《实用人体机能学》开放式书本的开发[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

C:对于一款新药的研发,它的各个环节常常会被置于不同国家的研发中心,近几年有一种新的“端到端”模式,它跟前者相比有什么优势?

S:“端到端”就是从早期研发到新药注册的一整套流程,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新药研发链非常复杂,其中会包括靶点识别与验证的前期研究,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临床前的药理学、毒理学及动物模型疗效的研究,药物开发以及I到IV的临床试验等阶段。在研发时,如果将同一款新药的各个环节置于不同国家的研发中心,项目的研究方向、推进与否等决策权往往在公司总部,各个环节的关键实验细节在整合时存在障碍,各个参与者的沟通相对比较麻烦,这会导致成本上升。如今,跨国药企都在不断完善和升级在华的研究机构,但出于公司政策和对各区域掌控力的考虑,未必会把所有的研发过程与决定权完全放到一个区域中心。

C:这种新模式的过程是怎样的?

C:国际知名企业如今都把研发中心搬到中国,这些企业各自的研发重心是什么?未来全球新药研发会集中在哪些病症上?

S:要想成功的话,你必须要非常集中你的注意力和精力。因为药物研发也是非常需要资本的,是很大消耗的一个产业,所以集中我们的资源是很重要的。

在未来,阿尔茨海默病、丙型肝炎、免疫疾病、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脂血症、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等领域的药物研发会是重点。

关键词:刺五加五味子;协同作用;改善睡眠

1概述

睡眠是一种助于机体恢复精力与贮存能量的过程,合理的休息与适当睡眠利于维护内体健康与体力支配。目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速,饮食结构的改变,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导致严重的睡眠障碍和睡眠失衡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全国约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失眠率接近40%,越来越多人选择西药类的镇静催眠药,长期服用依赖性较强,严重破坏机体内平衡。临床研究证实,刺五加、五味子是临床上用于改善睡眠障碍的常用中药,二者既食又药、药食同源,安全无副作用,备受青睐。同时又常以“对药”形式合用,以互增药效。

2刺五加改善睡眠机制

3五味子改善睡眠机制

4刺五加五味子协同改善睡眠机制

临床研究证实,刺五加五味子单独用药都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且效果确切,疗效安全可靠。但复合型刺五加五味子改善睡眠机制,其药理学中各成分间有协同和增效作用,并非是单味药成分的相加。这一研究发现引起学者们足够高度重视,这将是现阶段研究领域最新的突破。目前,我们所熟知的刺五加脑灵液、多维多牌刺五加五味子口服液、刺五加五味子保健茶等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

从以上研究中分析,刺五加五味子合剂与单剂均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刺五加五味子合剂的效应显著优于单剂。单味体积刺五加五味子合剂中所含刺五加、五味子的量与同体积单剂中所含刺五加或五味子的量相同,但刺五加五味子合剂的改善睡眠明显优于单味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5前景与展望

目前市场上的改善睡眠部分药品不但会破坏人体的内平衡,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而且更重要的是未能从睡眠障碍根源彻底改善睡眠困扰。单剂刺五加、五味子都具有镇静安神,益气健脾功能,它们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刺五加五味子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将刺五加与五味子科学配伍,考察其协同作用改善睡眠效果,不断扩充中药改善睡眠的家族。刺五加五味子合剂的协同改善睡眠机制,将为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中药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刺五加五味子合剂必将得到更为有效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1]贾继明,王宏涛,王宗权,等.刺五加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0,12(2):7-10.

[2]董梅.刺五加水煎液改善睡眠作用的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

[3]陈金锋,高家荣,季文博,等.酸枣仁-五味子药对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4:128-131.

[4]黄莉莉,李廷利,郭冷秋,等.五味子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5:126-127.

[5]胡文婷,李廷利,朱蕾,等.刺五加与五味子合用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27(6).

[6]姜旭,王霞文.刺五加和五味子对老年大鼠脑单胺氧化酶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3:16-18.

[7]王荣光,王霞文.五味子和刺五加抗衰老作用探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6:31-33.

关键词:雪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食同源;活性药物文献标识码:A

1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

1.1黄酮类

郑大成等利用薄层色谱法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常规显色反应,对从雪菊提取出的水溶性总黄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鉴定,发现水溶性总黄酮包括二氢黄酮、黄酮醇、黄酮、查耳酮及异黄酮类化合物。杨英士等从昆仑雪菊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了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是2’,3,4,4’-四羟基查尔酮、4,2’,4’-三羟基查尔酮。

1.2挥发油类

张彦丽等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中记录的甲法挥发油测定法对雪菊中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按照挥发油成分分析(GC/MS)的条件对其进行分析,配以计算机检索,初步确定了23个色谱峰中的22种化合物。再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检测出的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r烯(63.23%)、3-蒈烯(7.05%)、β-对伞花烃(5.23%)等的含量相对较高。刘恩乾等在雪菊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中,采用了微波提取法提取出了雪菊中的挥发油成分,利用了与张彦丽相类似的方法研究雪菊中的挥发油成分,确定了其中的4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1R)-右旋樟脑(3.68%)、大根香叶烯(4.63%)、二十烷(5.20%)、2-乙基-4-甲基咪唑(8.32%)、(2R-cis)-1,2,3,4,4a,5,6,7-八氢-α,α,4,8-四甲基-2-萘甲醇(18.30%)等。

1.3糖类

曹志龙等在其研究中采用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气象色谱法进行实验,测定雪菊多糖提取物中单糖的组成,发现雪菊中多糖的含有6种单糖,分别为葡萄糖、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鼠李糖,相对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42∶2.51∶0.48∶0.83∶6.38∶2.07。

1.4氨基酸类

杨旭超等对雪菊中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进行了鉴别分析,发现雪菊中属于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17种之多,其中还包含了赖氨酸、组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的含量为10.80%,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4.33%。

1.5其他

2药理作用的研究

2.1降血压

崔康康等在其研究中模拟人体的饮用茶的习惯,以50只健康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试验对象,进行分组试验。将试验大鼠随机分为SHR模型组、降压药物组(替米沙坦)、雪菊水提液灌胃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试验期间所有大鼠均在SPF级饲养环境下采用普通饲喂方式饲养,自由进食饮水,试验周期42d,检测试验前后SHR的收缩压的变化。研究后发现用雪菊的水提液灌胃,可显著降低实验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有降血压的作用。梁淑红等取大鼠胸主动脉制备成环并对其进行稳定处理,用雪菊提取物(总提取物、醋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对离体动脉环进行干预,各提取物以累计加药法给药,再与空白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普萘洛尔)进行对比,去探讨雪菊不同提取物对基础状态下和氯化钾预收缩状态下的血管环张力的影响,计算出各自的舒张率。结果显示雪菊的4个提取部位均能舒张氯化钾预收缩的离体动脉环,但舒张程度不同,其中以氯仿提取物的作用最明显,在终浓度时舒张率达115.24%,且对静息血管环张力均无显著影响,这就提示雪菊可能对正常的血压水平影响较小,降压作用较为安全。

2.2降血脂

2.3抗衰老

衰老是一种自然的生物现象,是诸多病理、生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为结构的退行性变和机能的衰退,也有研究发现雪菊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沙爱龙等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维生素E)、雪菊黄酮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注射小鼠来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由此研究昆仑雪菊黄酮对衰老模型小鼠脑及脏器指数的影响。用雪菊黄酮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衰老组比较时发现,前3组的脑及脏器指数均高于衰老组,且在剂量上呈现出明显的依赖关系,这就提示雪菊黄酮有抗衰老、延缓动物脑和脏器萎缩与退化、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2.4抗肿瘤

3结语

雪菊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作为一种饮品,它既有菊香又有上等红茶的味道,甘醇可口。作为一种活性药物,雪菊具有防治高血压、降低血糖、改善血脂、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这与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黄酮类化合物。笔者翻阅近年的资料,发现文献研究报道多集中于有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但鲜有对其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阐明的,这一点上很大限制了雪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因此可深入检测分析其化学成分,系统的研究其药理作用进而详细的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作指导,促进雪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1]张媛,木合布力阿布力孜,杨瑶B.维药雪菊的研究进展[A].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论文集[C].2012.

[2]郑大成,木合布力阿布力孜,阿依努尔吐鲁洪,热娜古丽买尼克.昆仑雪菊水溶性黄酮的制备及初步鉴定[J].亚太传统医药,2010,(10).

[3]杨英士,陈伟,杨海燕,等.昆仑雪菊中2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u价[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37(4).

[4]张彦丽,韩艳春,阿依吐伦斯马义.对昆仑雪菊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11).

[5]刘恩乾,张枝润,邓媛元,等.雪菊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广西植物,2014,(5).

[6]曹志龙,马晓丽.气相色谱法测定新疆金鸡菊多糖中单糖的组成[J].武警医学,2012,23(10).

[7]杨旭超,西力扎提阿不来提,木合布力阿布力孜,任丙昭.昆仑雪菊营养成分的含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31).

[8]买买提艾买提,赵文惠,木合布力阿布力孜,李新霞.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昆仑雪菊中绿原酸的含量[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12).

[9]崔康康,姬凤彩,王志琴,钟代疆,姜玲玲,薛慧婷,姚刚.新疆昆仑雪菊水提液对大鼠血压的影响[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7).

[10]梁淑红,哈木拉提,庞市宾,孙玉华.金鸡菊提取物降血压化学成分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7).

[11]梁淑红,庞市宾,刘晓燕,等.金鸡菊提取物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8).

[12]沙爱龙,吴瑛,盛海燕,杨雪萍,王伟,郝海燕.昆仑雪菊黄酮对衰老模型小鼠脑及脏器指数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13,(7).

[13]帕尔哈提买买提依明,令狐晨,朱青梅,阿依吐伦斯马义.昆仑雪菊对结肠癌细胞株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20).

【关键词】桔梗;引经;载药上行

桔梗是历来中药中的常用药物,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对此味中药均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中叙述桔梗的功效为“气味辛,苦,微温,有小毒。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寥寥几语便总结了桔梗作用于心胸、脾胃等各方面的功能。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桔梗用于治疗寒实结胸,配以贝母、巴豆,取其温中消谷破积的功效。叶天士用桔梗治疗肺痈唾脓,配伍甘草,取其苦辛清肺之功,甘温泻火之性。他还在治少阴导致喉痈时,用桔梗、甘草相配伍,取桔梗的苦辛散寒,与甘草的“甘”而除热,合而用之,能调寒热。后人更名为甘桔汤,常用于治疗咽喉口舌疼痛等病症。

桔梗在中医方剂中的引经作用主要体现在“舟楫”之说上,认为桔梗“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那么,它为什么能“引药上行”,又是如何“载之上浮”呢?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桔梗主含桔梗皂甙。皂甙具有表面活性,能通过增溶作用增加药物中难溶性成分的浸出量,又集聚在气液、固液界面上,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其在生物体内不是均匀分布而是聚集在某些细胞表面,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其他药物的吸收量。因此,桔梗皂甙的表面活性所决定的增溶作用和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是桔梗引经作用的内在基础。在药理作用上,桔梗除了有抗炎、祛痰、镇咳等作用外,还能促进胆酸分泌。而胆酸盐是体内的表面活性剂。这样,桔梗又调动了体内的积极因素,内外协作,相得益彰,共同完成引经作用。可见,桔梗引经之“引”实在是“开路先锋”。口服入消化道以后,桔梗又是一马当先,利用其表面活性,载有效成分穿过屏障,直达病所。这突出表现在它能引导药物进入原来不易到达的部位,发挥其药效。

在临床使用中,桔梗入肺经,借助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朝百脉而能协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桔梗能够治理肺主气之功效,发挥调理肺的功能,从而协调全身的气机,故能够广泛的运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如运用于泻下剂、祛湿剂、理气剂、理血剂和安神剂等类方剂中。通过配伍而宣肺通便、宣肺生血、宣肺行气活血、宣肺祛湿而分别治便秘、心悸失眠、胸胁脘腹疼痛及水湿病之吐泻、脚气等病证。

综上所述,桔梗在方中的配伍非常重要,不仅仅是作为使药载药上行,通过汤剂中不同的配伍,在临床上的使用非常广泛。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袁晓红.浅析桔梗在方剂中的配伍作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4)309)310.

THE END
1.论坛回顾第十四届"特殊营养食品及特殊膳食"论坛特殊膳食为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或某些疾病患者的营养需要,按特殊配方而专门加工的食品。这类食品的成分或成分含量,应与可类比的普通食品有显著不同,特医食品是特殊膳食其中的一种,特医食品又分为全营养配方食品、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和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涵盖了刚才前面专家讲过,有13种特定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TLQ4N0514EAHV.html
2.均衡饮食营养与降小论文11篇(全文)饮食营养与健康论文 第6篇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东方语言学院2011级师范俄语 2011151014 翟胜楠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需要吃饭,既要吃好又要吃好,这看似简单的话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营养学家争相研究的课题,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因为这基本的生理需要也要认真的学习这门课程,经过一学期的探讨与研究,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v522auy.html
3.膳食平衡与人体降营养学论文(通用12篇)篇1:膳食平衡与人体健康 营养学论文 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 --郭鑫磊 自古以来,“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为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膳食调配遵循的原则。中华民族传统用膳原则提示要想保证健康,首先应该坚持平衡膳食,最好在中年以前就养成注意膳食平衡、合理运动、日常生活有规律和不吸烟等好习惯,以保证有足够的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z8cf66l.html
4.学术论文结核病论文[7篇].pdf学术论文 - 结核病论文[7篇].pdf,结核病论文[7 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千结核病论文的资料7 篇,希望对 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结核病论文第一篇 浅谈结核病的预防 【中图分类号】 rl9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1)06-0376-0l 在我国,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1128/8072143034004046.shtm
5.盗汗的中医诊治恰逢《中医药文献检索》课程结课,老师令学生各准备综述一篇。思来想去,无处下笔,忽念平素侍诊抄方之论文粗摘 1.肝经郁火案 《周仲瑛教授辨治盗汗经验举隅》 周奎龙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46《新《盗汗辨治心得》 官毅光泽县中医院,福建光泽 《辽宁中医学晚学报》 第5卷第3期2 0 0 3年8月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642174_315281617.html
6.中药药理学学做自己的调理师暨南大学课程内容主要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预防和调理常见慢性病为目的,从生活方式选择和改变、饮食习惯调整、各年龄段患者的运动处方、药膳食疗方法选择和制作、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现代医学对常见慢行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谨遵医嘱)等,通过掌握通俗易懂、方便实用的各种调理方法和预防知识,学做自己身体的调理https://next.xuetangx.com/course/jnu10081002339/14769143
7.199热门区会员课程目录加入百度网盘群免费领999.社会学研究计划书课程 998.《孙谦书店课》(书店活下来,靠哪些“绝活儿”?) 997.帝国的新气象:九部经典里的大唐 996.话语分析研究与论文写作系列直播课 995. 殷亚敏:《一学就会的演讲课》 994.探店达人01落地实战营 993.陈艺新:【幸福女子】人际关系必修课 https://www.zixidao.com/bingo%EF%BC%81%E6%90%9C%E5%88%B0%E4%BA%86%E4%BD%A0%E6%89%BE%E7%9A%84%E8%AF%BE%E7%A8%8B%EF%BC%8C%E7%82%B9%E8%BF%99%E9%87%8C%E9%A2%86%E5%8F%96%EF%BC%81%EF%BC%88%E7%83%AD%E9%97%A8%E8%AF%BE%E8%A1%A8/
8.爱问知识人人文学科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哲学 语言学 历史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学习帮助 K12 社会民生 、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军事 时事政治 社会话题 法律 宗教 文化/艺术 、 文学、 地理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https://iask.sina.com.cn/?frm=msidevs.net&tg=lQ%B6%B9
9.红糖鸡蛋水功效与作用红糖鸡蛋水功效和禁忌种鸡蛋与蛋鸡蛋卵黄抗体效价的测定 毕业论文.doc 吉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 种鸡蛋与蛋鸡蛋鸡蛋与糖精合用致毒原理.doc 药理学实验结课设计对糖基赖氨酸的致毒机理及其解救的验证年级:10中药班西红柿、鸡蛋是再平常不过的了,虽然平常,但是其营养价值和作用却是很丰富的。西红柿鸡 页数:3https://www.taodocs.com/topdoc/109715-0-0-8.html
10.www.mebo.com/DaShiJi/index/id/233.html6月19-21日,美宝集团重磅亮相HNC健康营养展,释放再生营养新力量。 6月21日,美宝国际应邀出席湾区委员会与美国驻东盟国家大使APEC工作交流会。 当地时间6月Witting慕名来访中国著名生命再生医学专家徐荣祥教授,从1979年至今,他先后在Science, Cell, Nature等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并两次获诺贝尔奖提名,是现代https://www.mebo.com/DaShiJi/index/id/233.html
11.《万册PDF格式图书集》8100本中国文化类电子书打包免费下载3.35GB(中学历史卷) ts011038.pdf 新编世界当代史 ts011039.pdf 中国近代史大纲 ts011040.pdf 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 ts011041.pdf 晚清——政治与文化 ts011042.pdf 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ts011043.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 ts011044.pdf 中国古代文化史(1) ts011045.pdf 中国古代文化史(2) tshttp://mydbfx.com/?p=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