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美景和美食之约,西溪有了专属“风情宴”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为西溪吟诗作赋,读他们的诗,远方就在眼前。

西溪湿地的美,是自然的,其间有纵横阡陌的河流,百年交柯的树木,而这河流、树木又包含了千百年的人文积淀,其文明可追溯至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具有“杭州之肾”和“副西湖”之美誉。

今年,毗邻西溪湿地的杭州工匠学院挂牌成立。而12月19日,杭州工匠学院为西溪献上了一份礼物——倾情打造的“匠心烹饪”重点课题“西溪风情宴”。

该课题主要研究饮食文化、特色物产、菜品开发、宴席组合、宴席应用等内容。以西溪名胜、饮食文化、节令食俗为主题,选用西溪当地名特物产,辅以科学搭配,巧用杭帮菜烹调技法,注重原汁原味,追求清、鲜、脆、嫩的风味特点和精致的刀工技法,用美食唤醒技艺,用技艺复苏情怀,呈现菜在景中、景在菜中的意境。

生活适合远方,诗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宴西溪

看盘:醉美西溪

四冷碟:四季西溪

热菜

鸿运当头(一品咸猪头)

田螺塞肉

桑葚粽子农家肉

西溪十八鲜

西溪秋韵(菊花鱼)

高庄私房豆花

高祖掏羊锅

带子上朝

四季美点

西溪韧糕

甜丝蚕茧

龙舟端午粽

火柿秋西溪

>>>看盘与冷碟<<<

菜品典故与文化:通过冷拼原料的选择和拼盘制作手法的应用,展现西溪湿地的美景和风貌,通过原料的色彩和刀工拼摆展现大美西溪的荷花、小桥流水、建筑等特色景观。通过拼摆技巧与食用食材的巧妙结合,展现西溪湿地的特色冷碟和四季美景,展现菜在景中、景在菜中的巧妙设计和精美制作。

>>>春热菜<<<

一品咸猪头(鸿运当头)

菜品典故与文化:西溪湿地蒋村一带老百姓过年时,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会用到三牲,即猪头、阉鸡和鲤鱼。猪头俗称元宝头,寓意着招财进宝,阉鸡意味着草鸡变凤凰一飞冲天,鲤鱼象征着鲤鱼跳龙门,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猪头一般选用年前杀的年猪腌制以后的咸猪头,等到祭祖结束以后用大锅白水一煮,芳香四溢,酥烂脱骨的猪头分而食之,味道绝美,又称拆年猪头。

主要原料:咸猪头

烹饪方法:蒸

菜品典故与文化:春天的田螺特别肥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是西溪春天的优良食材。它富含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田螺与肉的完美结合,更突出了田螺的鲜美。西溪民间常用来宴请贵客,有语云:要想不胖也不瘦,经常来点田螺塞肉。

主要原料:田螺、猪肉

烹调方法:红烧

>>>夏热菜<<<

桑葚粽子农家肉(位)

菜品典故与文化:西溪湿地桑树很多,夏天是桑葚的大量生产的时节,葚是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甘温,味道酸甜。它具有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清肝明目的作用。桑葚它还具有良好的防癌作用,帮助人们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我们运用土猪肉、桑葚和桑葚汁、甜豆、边笋、炸粽子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创新的桑葚粽子农家肉

主料:五花肉、粽子、桑葚

烹调方法:红焖

西溪十八仙

菜品典故与文化:当地村民在举办各种红白喜事之际,喜欢将西溪湿地产的各种原材料汇聚一处,18种原料寓意为18仙人,故名西溪十八仙。此菜包含鸡块、猪肚片、笋片、鱼圆、肉圆、发皮、河虾、白果、胡萝卜、青豆、黑木耳、平菇、白韭芽、青梅等诸多食材,搭配丰富,清香四溢。

烹调方法:烩

>>>秋热菜<<<

西溪秋韵鱼

菜品典故与文化:

本菜利用西溪湿地的特产原料湖蟹和草鱼制作而成,秋天菊花盛开,我们利用刀工和烹调技法及菜品拼装展现菊花盛开的金色美景。秋天肥美的湖蟹制作蟹肉,一起烩制鱼茸香菇,充分的利用了原材料,菜品造型美观、色泽艳丽、口感多样、味道丰富,菜景合一的创意菜品。

主料:草鱼、湖蟹

烹法:炸溜、烩

菜品典故与文化:高庄,原名西溪山庄,它是清初显宦、康熙宠臣、杭州才子高士奇的府第。高士奇官至礼部侍郎。他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高庄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种“前府后园”的鲜明格局,显示出官宦宅第的显赫与威严。庄内主要景点有:“竹窗”、(书法家张照的)“竺西草堂”和“蕉园女子诗社”等,反映了西溪历史中特有的官宦事迹、隐逸文化和明清时期女子文艺活动。高士奇晚年非常喜欢吃手工磨制、盐卤水点制的豆腐,随加小菜几碟,口味按自己喜好搭配。

主料:黄豆

烹法:煮

>>>冬热菜<<<

菜名:高宗掏羊锅

菜品典故与文化:北宋靖康二年(1127),徽宗、钦宗二帝被金人俘虏,押往北方。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同年10月,金人大举入侵,南宋王朝朝不保夕,宋高宗赵构踏上了南逃之路,从扬州渡长江到苏南镇江(民间有“泥马渡江”的传说故事),一路逃到杭州。《宋史》明确记载,路途是沿苏杭唐宋古运河一线,经过临平、半山,来到西溪。当赵构第一眼看到西溪时,便被这里的景色人物迷住了。冬日的江南,湖水清冷,大片的芦苇在湖面上铺展开来,蒹葭弥望,随风摇曳,又有大雪飘落,整个天地、湖面一片白茫茫的醉人景色。连日来的逃亡,将士们已是疲惫不堪,高宗决定在此临时歇歇脚,说道:“西溪且留下”。西溪的百姓知道高宗驾临,杀牛宰羊进献慰劳,将士们用行军锅将羊整只放入,加老姜、茴香、辣椒、老酒、精盐等调料,烧上二个时辰,香味扑鼻而来,饥肠辘辘的高宗看到大行军锅中有羊肠,羊肚,羊头、羊肉,羊肝,羊肾,羊脚等,用大勺掏出锅,浓香扑鼻,羊肉鲜而不腻,醇而不淡,嫩而有嚼头;喝上一碗羊汤,吃上一口羊肉,热腾腾,香喷喷,高宗赞道:“好个大羊锅,掏上什么吃什么,想吃什么掏什么”。自此“掏羊锅”就成了西溪名肴。

后来清朝乾隆皇帝第三次下江南的时候微服到了西溪“羊老三酒店”,乾隆走进店堂说道:“有什么好菜好酒只管拿来。”店家说:“今日正好掏羊锅,何愁好酒菜?”乾隆问:“不知何谓‘掏羊锅’?”羊老三亲自介绍:“官人有所不知,这个‘掏羊锅’乃西溪名肴,是当年南宋高宗逃难到西溪时开始流传至今的”。乾隆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吃这别有羊锅一番滋味,回去后御书“羊老三羊锅”牌匾,再赏三百两白银。自此,西溪“掏羊锅”就名扬天下了。

主料:羊肉、羊杂、羊血等

菜品典故与文化:洪皓,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扣15年,备尝艰苦,持节不屈,终得放还,时人称之为“宋之苏武”。朝廷有感于他的气节,赐官徽猷阁直学士、右朝散大夫,封鄱阳郡开国侯,并西湖葛岭赐建国公府。

洪适,洪皓长子、曾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官至右丞相。主要传世著作有《隶释》、《隶韵》、《砚说》、《壶邮》、《盘州文集》等。其中前四部是研究金石和训诂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也是他作为金石大家对后世金石研究的一大贡献。他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宋代金石学三大家。

洪遵,洪皓第二子。擢秘书省正字,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位同宰相。

洪迈,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官居一品。

自南宋洪皓始由江西鄱阳迁居杭州开始,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在政治学、军事学、外交、金石学、钱币学、志怪小说和戏曲等领域都取得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宋明两代,据载曾出过三宰相、五尚书。洪氏宗祠有联语云:“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

元末明初,洪氏家族迁居钱塘西溪,迁居人原名武昌,由明太祖赐名"有恒",被后人称为西溪始祖。今西溪洪氏后裔仍有五百多人,聚居五常。

明代刑部尚书洪钟晚年归隐西溪五常,建洪园,洪钟在西溪筑书楼、课子弟、倡文风,闲与老农村翁究晴雨、话桑麻,怡然自乐,成为了西溪隐逸文化的突出代表。

主料:以西溪特产本塘甲鱼为主要原料,辅以鸽子蛋,寓意洪氏父子四人同朝为官,每日带子上朝,后世八百年“钱塘望族”,以诗礼传家,教子有方,久盛不衰。

烹调方法:炖

>>>四季美点<<<

如花柿景/火柿秋西溪

“火柿银花秋西溪”。柿子是西溪著名的特产,从宋代开始种植,保留至今的老柿树还有1.5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有4000多株。柿子被称为长寿柿,一般分布在河岸塘边、房前屋后,柿龄最高有几百年。柿树干粗高大,叶密遮天,树上往往结有鸟巢,好似一把天然凉伞,既供人们乘凉、歇息,又成为“鸟的天堂”。柿子春季花开,到农历八月可采,入秋时树叶呈橙红色,果实黄灿灿的,很耀眼。有农谚曰:“红柿子,绿宝盖,十人见了九人爱。”柿子旺季时,西溪人可忙了,架梯踏枝采摘,手执网兜,篮筐盈盈,船载担挑运回家,一派丰收的景象。

西溪人世代养蚕,20世纪家家户户都养蚕,那时妇女几乎整年都在养蚕。养蚕分春蚕(头蚕)、夏蚕(二蚕)、秋蚕。头蚕是全年饲养量最大的一批蚕。清明时桑叶抽嫩芽,蚕种开始孵化。

西溪人每年还流行拜蚕神。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蚕生日这天祭祀,祈求来年蚕茧丰收,俗称“蚕花十二分”。在留下小和山有一座蚕花娘娘庙,香火很旺,方圆几十里的养蚕人家都到这里焚香点烛,祈求蚕花娘娘保佑蚕宝宝养得好。人们还在养蚕期间买一只泥猫放在蚕室内,老鼠见了就不敢吃蚕了。

西溪龙舟粽

端午是西溪一带的重要节日。端午前后几日,要赛龙舟,以端午日最盛,五月十三为“小端午”。端午节,西溪民间家家户户要在门口插菖蒲、艾叶、桃枝扎成的青枝把,还有包粽子、吃“五黄”的习俗。西溪水乡所包粽子都为尖头粽,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斧头粽。尖头棕比较难包,要有巧妙的手艺。用一张大箬叶,将头部卷成尖锥形,装入糯米,有的还嵌入红枣或掺入赤豆等,包好后部,遂成尖头粽,大头向下可以竖起来,极富水乡特色。尖头粽大都为白米粽、红枣粽、赤豆粽。

韧糕又称朝糕,是西溪周边集镇的传统糕点。这种朝糕据说原是专供上朝官员吃的糕点,起源于南宋,后来传入民间,也从杭州城里传到西溪周边集市。因这些糕点都在早上当早点食用,故沿用“朝糕”之名。西溪几个集镇制作的朝糕,大多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果品、豆类、糖,桂花、薄荷等调料。品种有黄条糕、水晶糕、薄荷糕、绿豆糕、豌豆糕、茯苓糕,方糕、松花团子等十余种。

THE END
1.把我这辈子做得最好的40道菜谱分享给大家,每一道菜都非常美味!牛肉把我这辈子做得最好的40道菜谱分享给大家,每一道菜都非常美味!2024-12-07 11:39:36 来源: 阅识 河南举报 0 分享至 【芋头焖鸡】 【盐葱猪排】 【香辣芹菜排骨】 【瘦肉炒腐竹】 【瘦肉炒蒜苔榨菜】 【黄豆酱焖黄骨鱼】 【腐竹焖鱼腩】 【丝瓜炒鸡】 【青椒洋葱炒鸡蛋】 【黄瓜花炒花肉】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Q7J69P05568JTI.html
2.话说中国饮食题记:在家蜗了二十多天了,闲着也是闲着,反正有的是时间,又值春节,免不了花点功夫变花样的做几个不常做的家乡菜,讨好讨好家中大小“吃货丫”们。招惹姑娘和朋友煽动我,要我整理整理张掖的美食,经不起诱惑,贸然就动手开始撰写《家乡的味道》,写了几页,就写不下去了,真有点自不量力的感觉,只对张掖饮食有一些https://www.meipian.cn/2q4sol9f
3.热菜菜谱大全菜名有哪些.docx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照热菜菜谱大全菜名有哪些热菜是我们生活中常吃的菜,无论是在家里吃仍是出门餐厅就餐,都离不开热菜这道美味,虽然热菜的菜品很多,但是如果做起来仍是差别很大的,常有的热菜有土豆丝、麻婆豆腐、回锅肉、四季豆、鱼香肉丝等,但是这些热菜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吃,也是很多人比较困惑和担心的,那么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21/7003145053005025.shtm
4.菜名新年有哪些好听又好吃的菜爱问知识人菜名新年有哪些好听又好吃的菜j*** 全部答案不清楚什么样的才叫吉祥,上海杏花楼的有这样叫的: 嘻哈满堂——清炒大虾仁 扭转乾坤——蜜椒小牛排 合家团圆——鱼面筋炒腊肠 步步高升——红烧圆蹄 年年有余——特色烟鲳鱼 更多的你可以看看: t*** https://iask.sina.com.cn/b/11626008.html
5.满月酒菜单满月酒菜单注意事项不同地区满月酒菜单满月酒菜单制定时先点一至二道撑门面的菜,这道菜一定要高级,用来拉高整桌酒席的档次,然后再点一个讨彩头的菜,比如西芹百合,寓意百年好合。青菜点最便宜的时令菜。鸡鸭鱼肉顺着点,再点豆制品、菌类菜。点热菜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器皿的搭配,器皿一定要美观;二是不要点鱼香肉丝、毛血旺之类的低档菜。这类粗菜要是https://www.snsnb.com/post-22774-1.html
6.50种最常吃的家常菜菜名?家常菜15道菜谱图片提起家常小炒菜谱1000大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50种最常吃的家常菜菜名?,另外,还有人想问家常菜有哪些菜谱,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家常菜1000道菜谱,下面就1起来看看50种最常吃的家常菜菜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常小炒菜谱1000大全 1、50种最常吃的家常菜菜名? https://jun.nongdiantong.com/article/8b/466484
7.市商务局关于下发“技能状元”(中式烹调)大赛技术文件的通知3、本次大赛不设原料提前加工申批程序,允许选手将提前涨发的原料、汤料、整只未加工成形的熟料、未经入味的茸、泥馅料、未成型的净料和热菜、面点、凉菜项目的盘饰点缀品带进比赛现场。凉菜项目可带成型的(但不得刀工成形)熟料进场(如熏、烤、酱货类、火煺肠类等)。 http://swj.yichang.gov.cn/content-40728-571404-1.html
8.为了菜名上一个确切的字—葱熇鲫鱼的做法热菜菜谱菜谱3、锅热后放油,油热后将鱼入锅煎炸成两面金黄盛出滤油; 4、将一切两段的小葱放入油锅里煸炒出香味; 5、把鲫鱼放在葱上面,放入料酒、老抽、米醋、白糖和适量清水; 6、烧开后转小火炖煮大约半小时,中间将鱼身翻一次面,至汤汁浓稠收干即可。https://shipu.bmcx.com/weiliaocaimingshangyigequeqied__shipuchaxun/
9.冷菜菜名大全,冷菜有哪些菜?本文由学厨网老师为大家介绍关于冷菜菜名大全,冷菜有哪些菜,冷菜有哪些菜名,冷菜名称大全,80道高档冷菜菜名,高档冷菜菜品的名字,精致高端冷菜名字,创意凉菜菜名,什么是冷菜,冷菜是什么意思,10道冷菜制作大全等资料介绍,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冷菜是什么意思:https://wap.xuechu123.com/329333459/vip_doc/25567792.html
10.中级工—中式烹调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莱芜技师学院7、食单和菜谱是有区别的,食单仅记菜名,不列(制作方法),菜谱不仅有菜名,还有简单制作介绍。 8、《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朝相国吕不韦及其门客编写的一部杂家著作,其中和烹饪关系密切的是(《本味》)篇。 9、《吕氏春秋.本味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有记载(烹饪理论)的专著,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https://www.lwjsxy.com/a/jpkc/pengdiaojishu/jinenjiandingtimu/2018/080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