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钱一本的老菜谱才是厨房神器

饱弟永远忘不掉,那天如窗外九尺深寒的绝望。

大年夜,打开菜谱app,想为家人炒一盘辣子鸡丁,吃一顿自己做的年夜饭——

结果,它,跪,了。

菜谱app的服务器因拥挤而崩溃,临时抱佛脚的我一抬头,佛跑了。

▲信不信我哭给你看!

此时,奶奶拿来一本发黄的旧书,脸上的表情,像我五岁那年,她塞给我一块从没见过的点心:

“看看上面有没有辣子鸡丁,肯定比网上那些人随便写的强。”

饱弟一见,脑中豁然开朗:这是宝贝啊!

当你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堵车抛锚,能让你弯道超车的,只有人力小三轮了。

那小三轮,是奶奶用了二十年的一本菜谱。

为什么饱弟这么相信老菜谱?

因为亲眼见识过它的厉害。

作为来自黄焖鸡之乡的山东boy,饱弟一直对开遍全国的“黄焖鸡米饭”嗤之以鼻:

小米辣杭椒煮鸡块,怎么就成了山东名菜啦!掀桌!

直到有一天,饱弟在老家听说,有一家最好吃的黄焖鸡,长这样:

?大众点评

饱弟去吃了一次,菜色红亮,鸡肉滑嫩,咸里带甜的酱汁,拌饭能吃两碗,绝了。

可越吃越是一头问号:

怎么跟奶奶做的红烧鸡块这么像呀?似乎就是多加了糖和老抽呀。

震惊的饱弟去问奶奶,奶奶说:就是这些菜谱上的呀,哪本我也记不清啦。

▲饱弟家里的部分菜谱

随便一道菜,就能秒杀今天的最强网红店,原因只可能有一个——

那一代菜谱,是真的开了挂了。

老菜谱为啥这么牛,可能要从解放后说起。

1956年,公私合营,名满全国的老字号,纷纷换上了国字头招牌。

当年光是北京,第一批实行公私合营的饭店,就有全聚德、丰泽园和同和居,后来又有东来顺、天兴居,天津的鸿宾楼、四川的峨嵋酒家也来了……

各地的老字号天团,从那时起成团出道了。

▲那时东来顺切肉师傅,手切羊肉跟机切一个厚度

?《中国之食文化》

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XX市饮食服务公司/XX市服务局。

当国家组织出版一批菜谱,将走出战火与贫瘠的中国名菜保留下来,这些单位,自然当仁不让。

于是1957年开始,经当时的城市服务部饮食业管理局牵头,集结全国各地名厨共同编写的《中国名菜谱》,开始由食品工业出版社(后并入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放在当年,这套书就是菜谱界的《建国大业》——只不过,在不讲知识产权的年代,大家都没有署名罢了。

然而,每一道菜真的是优中选优,百里挑一:

先寻遍该菜系名厨,再挑出最会做这道菜的一位,参考各方,数易其稿,才定下来。

全书以各地名菜小吃分12册,所有参与编纂的名厨响应号召,倾囊相授,把压箱底儿的名菜秘诀,全亮出来了。

▲连烤鸭都教你了

其中,除了一些个人独创菜品,给了署名外,各大名店名菜做法,都属于“集体”,很多名厨都未能留下姓名。

▲这一道,出自北京豆腐脑最出名的“南白北马”里的白家,所以给了摊主个人署名

几经战乱摧残,接近消失的名菜,和无数寥落的小吃名店,在一次又一次菜谱编纂中,以文化遗产的身份,得到了一定抢救。

可是,问题紧接着又来了:

奇珍好菜留下了,普通老百姓吃什么呀?

菜谱里那些山珍海味、地方小吃,可不是人人吃得上的。

于是,在1965年,轻工业出版社以《中国名菜谱》里的大众菜为基础,又编纂了一本《大众食堂菜谱》。

如果这个名字你很陌生,那它八年后再版时的新名字,你一定听过——

《大众菜谱》。

从前民间传说,一提到宝刀,就是“关老爷青龙刀的边角料”。

这本脱胎于《中国名菜谱》的《大众菜谱》,也是一样:

每一道菜的署名,依然是“上海市饮食服务公司”“北京市服务局”“苏州市烹饪技术培训班”……这些家常菜的背后,也依然可能是国宝级大厨们的心得。

饱弟读到的一篇论文说,这本书“标志着我国现代美食类图书出版的开始”。

数据的显示则是,它前后重印十次,印数达230万,创下了中文菜谱发行记录。

然而在饱弟眼里,这都不重要。

它的真正影响力在于,从那以后,每家都有了一本不论何时何地出版的《大众菜谱》。

每当家人团聚,爷爷奶奶总要炒一桌子菜,那是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刻。

如果这天在家,一定会看到茶几上,奶奶的老花镜旁边,放着一本旧菜谱,里面夹着几张你从小就见过的书签。

可我们在外牵挂着家人的手艺时,却从不知道这件事——

你家的拿手菜,是从一代名厨手中传下来的。

翻开1973年版,这本最正宗的元祖级《大众菜谱》,就回到了看啥都好吃的年代。

第一道菜,看上去很普通:熬白菜。

白菜七两、大油三钱、盐半钱、葱花少许,就这么简单。

这套菜谱乍一看上去,似乎太平凡了,不像后来的菜谱,翻翻彩页就让人舌底生津。

但在那个时代,对刚逃出一场大饥馑的中国人来说,他们需要掌握的,是对最易获得的食材,最基本的处理方式。

?凤凰网

菜谱按照蔬菜类、豆腐面筋类、肉类、禽蛋类、鱼虾类分开,以面食类和烹饪常识为附录,共收录了260道菜。

奇怪的是,其中肉类有97道,占了绝大多数。

放在那个肉类稀缺、凭票供应的年代,列这么多肉类,似乎跟社会现实有点脱节。

也许是因为,大师傅们做好菜做惯了,列起菜单来,还是逃不过鸡鸭鱼肉;也可能是在匮乏年代里,大家依然抱着对美味生活的向往——

但这种脱节,竟然造就了日后的奇迹。

到了大家都吃得起肉的今天,这些肉菜做法反而起了作用,让这本书的生命力不绝至今。

然而,更大的惊奇不止这个:

书中选编了全国各地的家常菜式,力求食材易得,以方便全国通行。

今天看来,这操作平平无奇,可在当年,它的珍贵无以复加。

对于经历过战火与贫穷,受困于信息匮乏、交通隔绝的几代中国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第一次,看到千里之外另一群人的餐桌。

南人乘船、北人骑马,南人饭米、北人饭面,不再是识字课本、《日用俗字》里才能看到的油印黑字。

我们第一次如此亲切地感知到生活圈外的日常,对国土另一端人们热爱的味道产生兴趣。

人们发现,仅用菜市场随手可得的材料,就能做出千里之外的菜式:

天津的扒奶汁白菜、上海的开洋冬瓜汤、重庆的黄豆芽蒸肉饼、杭州的剥皮大烤……

哪怕原料再普通,也是一生中从未见过的味道啊。

▲《大众菜谱》里的炒蟹粉,在江南随处可见,对北方人而言,却是新世界大门外的美味

也许,当时那些参与编纂的厨师们,无暇顾及自己立下的功劳。

《大众食堂菜谱》于1966年1月出版,正是风暴前夕的产物。

不久,老字号纷纷受创,山珍海味成了“余孽”,曾经的国手名厨,不得不去卖大众菜、大众汤。

菜谱也跟着倒了霉,上海文化出版社的《菜谱集锦》,竟然成了禁书毒草:

此书大肆宣扬吃、喝,不厌其烦地介绍川、京、粤、闽、上海、淮阳(应为“淮扬”)六大地方系统的所谓“名菜”、“名点”……

在传统中国菜死去活来的日子里,《大众菜谱》却因为普惠大众,根正苗红,幸免于难。

那些不曾留下姓名的厨师,在天崩地裂之际,用力向上一抛,将怀中的绝技从陷阱里抛出,让它们逃离了灭顶之灾。

到80年代,内地菜谱出版走向高峰。不仅《大众菜谱》的地位屹立不倒,续编新编一出再出,十几年里,家用好书也层出不穷。

前所未有的辉煌,终于等到了。

那时的家常菜谱,究竟能好到什么程度?

在沈阳,你随便抓起一本《巧做家庭菜600例》,作者就是当年张作霖大帅府的厨师;

在南京,随手翻翻《家庭苏菜》,发现编者之一,竟然是“金陵厨王”胡长龄;

在四川,曾经几乎家家必备的《大众川菜》,编者之一刘建成,是中国第一个把高端川菜开到纽约的大厨——

结果这本书在川渝广为流传,一不小心,把四川人平均厨艺水平拔到了国家级。

▲扉页上的油渍,是这四位编者身为厨师的勋章

任何一家书店,一排菜谱类书柜,都可能站着一支中国烹饪梦之队。

哪怕残篇断简,也是天下无双。能流传下去,就是胜利。

▲正在撰写的“金陵厨王”胡长龄

然而,老菜谱的黄金时代,很快就落幕了。

90年代中后期开始,吃什么,都是天下一窝蜂:

今天羊蝎子一统江北,明天小龙虾横扫全国;所有的高档餐厅,都学港式鲍参翅肚;水煮鱼、毛血旺,映得几亿人双目血红……

日渐趋同的跟风抄袭,让餐饮开始失去创造力。

不可阻挡的流行大势下,菜谱之间也越来越像,越来越糟。

▲川苏鲁粤,无不被红油漫灌

后来,饱弟家里就很少买菜谱了。

还是旧书好,哪怕发黄变旧,里头依然有鲜活蹦跳的江浙、百菜百味的天府。

油爆双脆、东安子鸡、清蒸江团、没有土豆的木须肉、没有辣椒的黄焖鸡……那些名菜与古方,其实从未离开我们。

▲老鲁菜“爆双脆”,如果没有老菜谱流传,普通食客很难知道正宗原料是猪肚和鸡胗

?《风味人间》第一季

它们就在老家的书柜里、奶奶的灶台上。

那些留下绝学的厨师,用一生去爱烹饪,用一生之外的延续去爱世人。

他们的记载,让名菜在未来风浪里不至流逝,在每个中国人的手底舌尖流传,也为几十年后素未谋面的我们,埋下了相逢一刻的心动与惊喜。

因为他们,每个中国人,都可以是食神。

也许,那本流传已久的高手秘笈,正静静躺在你家某个角落,等待下一位英雄到来。

拿起炒勺,吃出心花怒放的一刻,你加入了一项空前浩大的事业:

把最正宗的中国菜,一勺又一勺传下去。

参考文献:

1.《建国十七年间(1949-1966)菜谱述论》,何宏,《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8年03期

2.《菜谱类图书市场大盘点》,李娜,《出版参考》,2008年15期

3.《收藏老菜谱三十年二毛把美食当作一门学问》,薛维睿,封面新闻,2019.5.22

THE END
1.菜谱书籍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京东JD.COM为您提供菜谱书籍排行榜、菜谱书籍哪个牌子好、菜谱书籍十大品牌等相关资讯,从菜谱书籍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便比较,为您推荐品牌菜谱书籍,网购菜谱书籍上京东,放心又轻松!https://www.jd.com/phb/1713a795add10ed4cd51.html
2.菜谱书籍家常食谱书籍推荐烹饪书籍排行榜烹饪食谱书籍菜谱推荐理由:海鲜宝典 本书荣登《时代》杂志美食类秋季推荐选书,连续一年长踞Amazon.com海鲜食谱分类Top 10,是市面上最完整、权威、好用的海鲜宝典,其中有按步骤就可以制作成功的151道原创食谱。当你看过市面上所有的烹调书,相信你会发现:这本书几乎解决了所有关于海鲜的问题。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只要厨房里有了这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7079.html
3.8本烹饪书籍推荐,带你从厨房小白变身大厨,轻松掌握美味秘诀!这本书不仅在菜品选择上花费了大量心思,还特别关注了食品安全、食品标签等现代人关心的问题。每一道菜谱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测试,力求让读者一看目录就爱不释手。铜版纸的精美印刷和224页的丰富内容,使得这本书不仅是厨房里的好帮手,更是一份值得收藏的美食宝典。无论你是烹饪新手还是美食达人,这本《精选家常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102217716002412&wfr=spider&for=pc
4.美食图书馆+77本或摘抄或感想或食谱:坚持看到最后这里总有一本是以前常常幻想怎么没有推荐书的工作呀,身边朋友们从十年前就喜欢问我介绍书单。所以看到简书亚朵的美食图书馆,简直就是白日梦得已实现的感觉,第一件事把家里有关食物的书翻出来6~70本,加上kindle包月卡看的有上百本,吃吃吃,就挑77本喜欢的吧。 https://www.jianshu.com/p/662f0b1a1582
5.书籍推荐9本我觉得还不错的食谱书(早餐/沙拉/中餐/日料/创意菜重度拖延症患者的食谱书推荐终于来了!||ヽ(*~▽~*)ノミ|Ю 这里是一些我购买过的食谱书,尽管现在各类自媒体平台的美食教程已足够多,但我还是愿意购买纸质的食谱书,因为相比各种碎片信息,这些食谱书会有一个清晰的内容框架以及基础的操作方式,可以帮助我少走很多弯路。 https://www.douban.com/note/811294478
6.家常小炒一本就够家常小炒一本就够-食在好吃系列(65)菜谱书学做家常饭菜图文详解实用家庭新手家常菜做法大全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 图书大百科https://book.qciss.net/books/12743830923
7.十本做菜详解书籍推荐玩物派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十本做菜详解书籍推荐:其中够味儿、花式营养早餐一本厨房书籍以及萨巴厨房:一煲好汤家常菜谱书籍,综合排序位居前三名,而其他产品也同样优秀,如果您正在寻找性价比或者是人气最高的产品,那么下面的榜单可以作为您的参考。 https://www.wanwupai.com/rank/10808.html
8.食在好吃系列52:家常肉菜一本就够全本书评在线阅读食在好吃系列52:家常肉菜一本就够 1、烹饪家庭化入手,将肉的拌炒烧蒸卤等常用技法尽收其中,讲究烹饪的易学、快速、经济等特点,风味南北兼具,菜色花样迭出,肉类美食天天可以不重样。 2、本书精选的肉菜均为百姓好学易做的经典菜式,让你在家就能轻松做出不同风味的猪肉美食,在享受烹饪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全面满足http://e.dangdang.com/products/1900496974.html
9.西餐知识书籍西餐烹饪中,不同食材需要不同的烹饪时间。比如,牛排需要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火候;而海鲜类食材则要避免过度加热导致变硬。 总结 通过学习经典西餐菜谱和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您可以在家中尽情享受正宗的西式美食。无论是法式奶油蘑菇汤、意大利番茄意面还是美式牛排,都能为您带来一场舌尖上的盛宴。http://coffee.cn/xican/post/268626.html
10.试读活动107最放心食谱:《好妈妈都是厨房超人》已公布名单于是带着这些问题,我翻开了这本《好妈妈都是厨房超人》,当我合上这本书,第一时间想要推荐给姐姐与和姐姐一样的妈妈们。 这是一本很花心思的营养食谱。不重样的每一餐不仅能够体现妈妈对孩子的浓浓爱意和智慧,更有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 一日三餐,每天都有新花样;每周餐桌主题,周周都不同;365天,让妈妈们不http://www.tuzipo.com/?p=284
11.最全面实用科学的家庭饮食菜谱宝典——《家常主食面点一本全最全面、实用、科学的家庭饮食菜谱宝典——《家常主食面点一本全·彩图版》【转载】 健康生活 居家美食 小木虫 论坛https://muchong.com/t-7427919-1-authorid-95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