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它长寿的秘诀除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历史悠久的美食传统也不可忽视。如皋近海,自然少不了种种海鲜干货,鱼翅、海参、鲍鱼、花胶、瑶柱、蹄筋、百灵菇……水陆杂陈,荤素配伍。好料需要好汤,用黄油老母鸡,番鸭,猪扇骨,金华火腿等原料吊一锅好汤。好汤好料,最终得来好味道。
有些人会有疑问,闽菜中居首位的传统名肴“佛跳墙”为什么是如皋的传统美食呢?佛跳墙起源于清朝末年,为周莲首创。清朝光绪28年,周莲赴任福建布政使,1906年周莲辞官回到家乡如皋,以曾经投资的石合泰庄园为会所,专心研究长寿美食。
1912年康有为为其新店题写匾额《石合泰》。1919年,恰逢张謇创办的伶工学社落成,梅兰芳到访南通,应邀出任社长并访问如皋。在品尝如皋美食“上八珍”后,赞不绝口。张謇先生亲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动弃禅跳墙来″,如皋上八珍正式以佛跳墙之名,成为如皋士绅招待八方宾客的重要乡土名菜。
民国初年,南北各大酒楼纷纷效仿,百年之中,石合泰佛跳墙名扬四海,尤为东南亚及闽粤港澳豪门青睐,如今是国宴中接待贵宾的重要名菜。今日闽粤京津各地佛跳墙菜品,均是周莲佛跳墙的旁系,公认周莲首创。
个人简介
周莲(原名上僡,字子迪),1848年出生于如皋城,1895年由恭亲王奕欣推荐担任厦门道台,1900年-1906年担任福建布政使。周莲的父亲周际霖,字霁楼,道光年间举家定居如皋城内集贤里。
个人事迹
1903年周莲创办福州聚春园酒店,将如皋上八珍(佛跳墙),进贡慈禧太后,因在厦门外交活动中拒绝执行不平等条约,享有“一碗佛跳墙,千亩厦门地”的美誉,获赏头品顶戴、双眼花翎、授黄马褂。获慈禧太后题褒奖匾额:慧映中华。1906年辞官,以清朝二品官员身份,隐居如皋集贤里42号。
清朝末年,周莲参加并领导如皋地区辛亥革命,1911年11月23日,组建如皋县民国政府,亲自担任首届军政总司令。之后周莲退居石合泰,专心研究长寿美食。1919年7月1日逝世,入如皋城南杨花桥祖蓥,《如皋市志》纪其功绩。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段话:“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石合泰佛跳墙在如皋已有五代传承,一百年来,佛跳墙技艺从家族传承向社会传承的发展历史,各代传人师承清晰,每一段脉络都经得起重重考究,足以担负标识历史、丰富美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现任经营者是周莲记佛跳墙第四代传人周婷女士(字光辉,号希薇),曾在北京饭店任职,是国宴级厨师。为传承家族佛跳墙技艺,回到如皋石合泰,精心挑选每一份食材,匠心制作,古法熬制,还原食材本身的鲜味。
只要上锅蒸透,掀开盖子,跟在如皋石合泰会所中吃到的零差距。
特别说明的是,外面的瓷罐是以德化白瓷制作的精美器具,非常雅致好看。
这么好吃而又历史悠久的佛跳墙,不管是想要在家宴上吃到,还是送亲朋好友,都是必备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