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味蕾的碰撞向来是众人热议的美食话题: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豆沙粽还是肉粽,饺子还是汤圆……双方争执不下过后,便开始互相尝试,味蕾的融合由此展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京城最好的时节里,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南北名厨再次对南北之味进行演绎,在对抗中交流与融合,成就了一场四手联弹的“嵘誉盛宴”。
“嵘”是来自厦门的吴嵘主厨,厦门厨师,最近几年炙手可热的闽南菜代表人物,在高端、中端、亲民三条路线上创立了自己的餐饮品牌,拳打三山,腿扫五岳,在不同维度里融会贯通,成为一代闽南菜系翘楚。
“誉”则是来自北京的段誉主厨,走遍南北,吃遍百家之味的他,将各种味道融会贯通,北京元素点缀其间,提出了“新京菜”的概念。
此次晚宴就是在段师傅的主场——拾久新京菜举办,“拾久”谐音“诗酒”,“诗酒趁年华”便是此次晚宴的关键词。我们还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来搭配这份期许——“2019年10月19日19时”,“诗酒”的确颇丰。
△拾久新京菜
秉持着“敢为精神”的马爹利是这场晚宴的缘由。马爹利在全国各地组织了系列“好奇餐厅”的活动,与马爹利星厨荟的成员联手探索中餐与马爹利的搭配之道。吴嵘和段誉两位帅哥主厨便是马爹利星厨荟中的两员大将,也正是在上个月的厦门活动上,二人与小宽老师的相遇,最终促成了这场“嵘誉盛宴”。
一场盛宴,自然要有推陈出新的菜品才能展现厨师的最高“嵘誉”,于是小宽老师给二位主厨提了一些要求:
1.不能用各自的招牌菜品,要为这餐晚宴专门创新,令大家眼前一亮。
2.食材要用秋季的时令食材,刚好是蟹字当头,每个人都要有一道关于蟹的主菜。
3.融会贯通,不能各说各话,南材北做,北味南寻,两个厨师都要选择另外一个厨师所在地的食材进行命题作文。
4.双剑合璧,最后的一道甜品,需要两个人一起做,一道菜里唱一把二人转。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两位主厨不负众望,在“诗酒漫溢”的深秋京城,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南北味觉荟萃的盛宴。
好菜自要有美酒相配。在品尝富含巧思的菜品之前,马爹利品牌大使高一川先生为我们讲述了马爹利以及晚宴的两款配酒——马爹利蓝带以及马爹利蓝带傲创的历史,并以桌上多宝盒里的食材做引子,一步一步带我们品味两款酒中蕴藏着的丰富滋味。
△马爹利品牌大使高一川先生
马爹利蓝带圆润芳香,充斥着水果的清甜香气;马爹利蓝带傲创则是蓝带的升级版,陈酿60年的酒体在杯中摇曳生姿,蜜饯水果、柑橘与坚果的馥郁香气从酒体中释放出来,余味悠长。味蕾得到了开启,菜品就此亮相。
京福汇
(闽南土笋冻套肠五香卷配京味秘制酱料)
前菜是京味与闽南古早味的会晤。拾久的招牌菜“雾隐红梢”代表京味出征,山楂被处理成如纸薄的薄片,好像被削薄了的果丹皮。里面包裹的是丰腴的鹅肝酱,一抹红色入口,轻轻抿开,鹅肝的油腻感在山楂酸甜的滋味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了满嘴的油香。
三款福建小吃则是吴嵘主厨在原有配方的基础上加入了京味元素:爽滑的土笋冻上点缀了老北京芥末墩儿里的黄芥末;层次感十足的套肠下面铺上了几片腊八蒜;用羊肉做成的炸五香的上面,还淋上了北京人最爱的麻酱汁,南北风味在舌尖碰撞出和谐的风味,不由得对后续菜品更为期待。
意大利20年樱桃醋溜海参
海参在中餐高档宴席上的做法甚多,葱烧是最稀疏平常的做法。但段誉大厨却别出心裁,将意大利20年樱桃醋凝成一粒粒鱼子酱点缀在海参之上。在嘴里轻轻咬破,滋味醇厚且富含果香的樱桃醋包裹着烧得软烂的海参,绵软悠长。再配上一点老北京人最爱的红果与一口马爹利蓝带,酸甜、咸鲜、果香缓慢展开,回味无穷,妙不可言。
马爹利干煎红树林奄仔蟹
其实在宴席上吃蟹是件难事,但这只干煎奄仔蟹吃得我是口舌生津,不忍放手。秘诀就在于盘底的姜。姜与蟹同煎,姜的辛辣渗透进蟹肉,蟹肉的鲜甜在这样的衬托下反而更加凸显。姜既是调料又是配菜,用酱油和大量糖进行烹调,是与姜母鸭里的姜一样好吃的存在,嗦完整只蟹吃几片姜,再喝上一口马爹利蓝带傲创,甜美与醇厚串联成一篇舌尖的乐章。
九月丹桂糟熘闽东大黄鱼
轮到段誉主厨“南材北做”了。大黄鱼一直也是沿海一带的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部分,段誉主厨选取肥厚的鱼腩部分,运用闽菜里的糟熘,再搭配上颜色和香气更加浓郁的丹桂,完成了这样一道极富季节感的菜肴。夹起蒜瓣般的一块鱼肉,蘸上丹桂糟汁,入口即化、滑嫩鲜甜的鱼肉和桂花香气的甜糟形成了两种层次的甜美,一口马爹利蓝带,甜美再加一层,不禁感叹:就这样让我沉溺在秋天里吧。
汤品
黄坛子手拆陈皮奄仔蟹配佛跳墙
甜美的缱绻过后,来到晚宴的高潮段落,吴嵘和段誉两位主厨上场PK,各带来了一道汤品。吴嵘主厨带来的是闽菜皇冠上的那颗宝石——佛跳墙。不同于传统的佛跳墙以浓汤示人,吴嵘主厨用清汤作为汤底,把珍贵的鱼翅换成了猪婆参,口味更加清淡,但又不失力度,酒香依旧。
而段誉主厨带来的则是北方汤菜的名品——黄坛子。黄坛子本是用鸡汤加以各路珍贵食材熬制而成,段师傅经过改良,用蟹壳与鸡骨同熬,并把秋季时令的山药、栗子打碎加入到汤中,形成了绵柔浓厚的口感与风味,最后再加入蟹肉与蟹黄,秋意满满。
两道汤品强强对抗,却又“你浓我浓”,各不冲突又各不相同,浓香洒满了餐桌。
香煎鲜牛肝菌
本来以为已是登峰造极的所在,哪知峰回路转,段誉主厨的一道香煎鲜牛肝菌,又添佳境。牛肝菌处理不好,轻则干涩,重可中毒。段师傅先将牛肝菌用鸡汤煨透,再用鸡油轻煎,并且加入四川的青花椒提味,上桌前以云南黑松露点缀增香。微麻的口感过后,菌子的鲜美与芳香在舌尖久久不能散去,这是比炒牛肝菌更为美味的存在。
主食
油条与糖油饼
晚宴开始前的寒暄阶段,有人问段誉主厨菜单上怎么没有主食?段师傅笑着说,“有,油条和糖油饼”。我心里打了个问号,如此高端的晚宴,油条和糖油饼也能上桌?没想到的是,这顿晚宴里最终赢得满堂彩的就是北京人最爱的这两样早点。
段师傅的油条个头硕大,吃之前得拿剪刀剪成小段才好入口,配上一碗咸豆腐脑,实在让我这个北京人得到满足。紧随其后的糖油饼更是妙趣横生。段师傅独出心裁地在糖油饼上淋上了少许意大利的黑醋,黑醋不仅解了油腻,还给予了糖油饼一种更醇厚的滋味与风情,开启了味蕾新世界的大门。
甜品
傲创时刻
甜品是两位主厨的四手联弹,名为傲创时刻,直到上桌才揭晓了这一时刻的真面目——石花膏配栗子酱。闽南的甜品石花膏清甜细滑,搭配栗子酱,甜而不腻,又与秋日主题竟相呼应,为这场“嵘誉盛宴”画上了一个甜美的句号。
最后的最后,马爹利的品牌大使高一川先生再次上台,与他一起的是一杯冷冻过的马爹利蓝带傲创。经过冷冻,酒体中的香味物质和酒精都会得到抑制,会在进入口腔中会缓慢地释放,形成更加圆润悠长的口感,此时放进嘴里一块90%浓度的黑巧克力,可可脂的苦味被抑制,甜味得到释放,是一种奇妙的味觉体验。
窗外秋风萧瑟,屋内热闹非凡,对于吴嵘、段誉两位“嵘誉”主厨来说,这场晚宴与其说是场对抗,更像是一次南北味蕾的交流,在这样的头脑风暴中引发的新思考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更值得咂摸许久的秋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