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日一早,沈阳市广全小学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并陆续赶到医院就医。
记者从铁西区获悉:沈阳市广全学校(小学部)共计23名学生陆续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已经送往医院,无重症病人。
校方表示,具体原因学校正在会同卫生部门调查。
多名小学生呕吐、腹泻入院
昨日15时许,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医院急诊病房里,多名身穿校服的学生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病房内,不时传来学生呕吐、咳嗽的声音。病床上,一名女生左手捂住脑袋不住啜泣。
据该院的一名医护人员介绍,这些学生都来自同一所学校,即沈阳市广全小学。这些学生被分散到医院急诊室的4个病房内,医院已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化验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些学生都是早上被送到医院里的,随后陆续有患者转院,目前还有11名学生留在医院治疗。”该名医护人员说,学生被送到医院时,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有的学生浑身没有力气。
现场,记者看到一名学生由于病情较重,被父亲背起,准备送往其他医院就医。据一名学生家长(微博)称,这些呕吐的学生,年龄大都在八至九岁间,“再大点的孩子都已经转院了”。
疾控中心介入调查
15时30分许,又有一名女生开始呕吐,这时立刻有人递来塑料袋,让女孩将秽物吐在里面。“听说是疾控中心的人要调查采样,让我们把呕吐物和排便的东西都留点别扔。”一名学生家长称。
昨日下午,铁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多名工作人员赶到医院,对每位患病学生进行了询问登记。“我们得记下每位学生呕吐前的饮食情况,以便化验调查。”一名工作人员说。
昨日19时许,中国医科大学附属某医院急诊室内,记者看到8名同样穿着棕色校服的学生躺在座椅上。“我们也是广全小学的,是从开发区医院转院过来的。”一名家长称,“这边基本都是高年级的学生,我家孩子正念6年级,听说有班级的老师也出现了呕吐腹泻的情况。”孩子在医院检查一天了,但症状始终没好,高烧38度多,“原本想要住院的,可是病房太紧张了。”
家长:前一天晚上就有症状
昨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急诊病房里,记者对10余名患病学生以及家长进行了采访。一名家长称,该学校属于半封闭式教学,孩子的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家离学校近的,可以晚上回家,但也有选择住校的。”
“我家孩子就没住校,半夜在家就吵吵肚子痛,我给他吃了点药,结果不管用。”该名家长称,最终的化验结果还没出来,现在还不能确定病因。
一名正念二年级的学生称,12月14日晚上,在学校吃的菜花、肉段和土豆丝,他怀疑是这些东西引发的呕吐。
昨日,据多名学生称,一早在学校食堂吃的是花生米、花卷等食物,结果九十点钟的时候,便陆续有学生呕吐症状加重,学校开始联系家长并将一部分学生送往医院。
校方公布食堂菜谱
目前,学校已经和卫生部门取得联系,配合卫生部门对近期的食物进行取样调查,同时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定时消毒、清洁。
采访中,该负责人给记者出示了一张该学校小学部这两天食堂的菜谱。
12月14日早上菜谱:馒头、二米粥、豆芽炒粉、肉沫芥蓝丝、煮鸡蛋;
12月14日中午菜谱:糖醋肉段、鸡刨豆腐、木耳白菜片、紫菜鸡蛋汤,间食水果;
12月14日晚间菜谱:青椒鸡片、肉炒菜花、芹菜土豆丝、柿子鸡蛋汤,间食糕点、学生奶;
12月15日早上菜谱:鸳鸯卷、甜豆浆、甘蓝炒粉、五香花生米。
对一些事物或现象的评判,有时需要通过一些中间的媒介,别人才能认识其分量或价值。就像成语“狐假虎威”,小动物们是看到了背后跟着的老虎,才认为狐狸也是很厉害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拍一部电影时,他饰演男主角,而饰演女主角的是一名当红女星。女星感觉同一个无名小辈演对手戏有失身份。一天,女星竟当着他的面对导演说:“那个大鼻子、小眼睛的人,我不喜欢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深感自卑。但他暗暗发誓:你越是瞧不起我,我越要努力。后来,他受邀请去参加一个颁奖典礼,许多好莱坞大牌影星云集于此。他有些底气不足,只好规矩地站在一旁。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大牌影星竟然一一上来同他握手。他恍然大悟:“哦,原来我也是大明星了。”他,就是现在家喻户晓的成龙。
“狐假虎威”说雾霾
故事很励志,但除了励志之外,其暗含的一个认知方面的心理规律也很耐人寻味。即,对一些事物或现象的评判,有时需要通过一些中间的媒介,别人才能认识其分量或价值。就像成语“狐假虎威”,小动物们是看到了背后跟着的老虎,才认为狐狸也是很厉害的。
雾霾,也是如此
现在,雾霾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几年前,雾霾仅仅是一种天气预报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和扬尘、寒潮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个天气家族中的后起之秀,似乎不甘寂寞,不断地重拳出击,让大家对其不再小觑。渐渐地,街上不断有人戴着特别的口罩出行。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对雾霾的认知依然停留在一般水平,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对于很多人而言,雾霾只是朦胧的视野或一个理论上的数值。直到今年的12月7日前后,雾霾的数值达到了红色预警。几个小时之内,北京的中小学校紧急发出停课通知,车辆也突然开始单双号限行。街上戴口罩的人陡然增多。商场里,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也开始急剧飙升。人们从官方对待雾霾的态度上,看到了雾霾的危害,于是越发重视对雾霾的防护。
据国外报道,当年英国死于雾霾的患者达数千人。因此,雾霾的近期影响虽尚未显现,但远期影响则不可低估。
不以为然和如临大敌
当然,和雾霾一样,其他很多危险因素也都是无形的、沉默的、隐蔽的,叫狗不咬,咬狗不叫。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抽烟、饮酒、熬夜、少动等,虽然看似不足无奇,但其危害经年累月,也会侵蚀健康,甚至杀人于无形。有些猝死的发生,就是隐秘的危险因素日积月累而突然爆发的结果。因此,对于雾霾,不能因为当下感受不到其危险气息而忽视其远期危害。
但现在走到街上,放眼望去,戴口罩的人数仍不到一半。可见,对于雾霾,很多人还是不以为然的。就像一个段子说的,2月14号怎么过有人回答,给它个脸,它是情人节;不给它脸,它充其量就是个星期五。但对于雾霾,如果持有这样听之任之的态度,则最终受损的还是自己。因为你身处雾霾之中,若要健康,除了主动防护,你别无选择。此时选择从众,积极进行防护,还是有益无害的。
雾霾的真相和谣言
曾经有位朋友说,要去海南工作,自己解释说北方的雾霾太重了。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个说辞,一定另有隐情。就像歌词“都是月亮惹的祸”,其实此恨不关风与月。眼下的雾霾还不至于让人背井离乡,却可能成为逃离都市者的背上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雾霾,还是要相信科学,相信权威部门发布的消息。在科学的防护下淡然处之,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