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市交通局公布了《宁波市高速公路规划(2021-2035年)》,规划目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适应宁波市城镇空间发展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五向十径、连湾疏港、立体畅通、智慧融合”的高速公路网。下面,让我们看看具体规划内容。
十径
“十径”:径线主要承担对外运输大通道功能,在沪苏方向、杭绍方向、金义方向、台温方向和舟山方向共形成“五向十径”骨架网络。
沪苏方向,连通上海、江苏方向主要节点城市,包含2条高速,通道车道数约12-14条。
1、沪甬跨海通道,宁波附海至上海金山,约66公里;
2、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接线,宁波前洋至嘉兴海盐,约94公里。
杭绍方向,连通绍兴、杭州方向主要节点城市,包含2条高速,通道车道数约14-16条。
1、杭甬高速复线,柴桥至黄家埠(甬绍界),约120公里;
2、杭甬高速,高桥至牟山(甬绍界),约48公里。
金义方向,连通金华、义乌方向主要城市节点,包含2条高速,通道车道数12-14条。
1、甬金高速,宁波西至剡界岭(甬绍界)约42公里;
2、甬金衢上高速,梅山至茶坑(甬绍界),约118公里;
台温方向,连通台州、温州方向主要城市节点,包含2条高速,通道车道数约12-14条。
1、甬台温高速,姜山北至麻岙岭(甬台界),约84公里;
2、甬莞高速,云龙至蛇蟠,约95公里;
舟山方向,连通宁波市与舟山市,促进甬舟同城发展,包含2条高速,通道车道数约10-12条。
1、甬舟高速复线,好思房至舟山界,约14公里;
2、甬舟高速,蛟川至舟山界,约19公里。
环线
“环线”:环线主要承担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转换、重要区块联通、串联对外径线高速公路和市域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功能,为绕城高速公路。
即宁波绕城高速公路,约85公里,其中东段(姜山北枢纽至颜家桥),约43公里;西段(颜家桥至姜山北枢纽),约42公里。
六连
“六连”:连接线主要承担相邻功能区块的联通和高速公路衔接联络功能,支撑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路网结构,包含6条高速公路联络线。
1、十一塘高速,连接杭州湾大桥与沪甬跨海通道,庵东北至附海,约24公里;
2、慈余高速连接线,连接杭甬高速复线、杭甬高速,小曹娥至梁弄,约40公里;
3、余慈东西连接线,连接绕城高速、沈海高速和慈余高速连接线,骆驼至阳明,约63公里;
4、朝阳至西坞连接线,连接绕城高速与甬台温高速,朝阳至西坞,约9公里;
5、甬台温高速宁海联络线,连接甬台温高速与甬台温高速复线,黄坛至长街,约33公里。
6、甬金高速联络线,连接甬金高速和甬金衢上高速,奉化晚香岭至宁海深甽,约25公里。
六疏港
“六疏港”:直达港区,承担港区对外运输主通道功能,包含6条疏港高速公路。
1、大碶疏港高速,服务北仑港区对外货物运输,大碶至五乡枢纽,约23公里;
2、穿山疏港高速,服务穿山港区、大榭港区对外货物运输,穿山至好思房,约33公里;
3、六横梅山疏港高速,服务梅山港区、六横港区对外货物运输,六横至梅山至柴桥,梅山至柴桥约13公里;
4、象山湾疏港高速,服务北仑、大榭、穿山和梅山港区对外货运,白峰至塘溪,约34公里;
5、石浦疏港高速,服务石浦港区对外货物运输,石浦至新桥,约18公里。
6、象山湾南岸疏港高速,甬金衢上高速宁波段组成部分,服务北仑、大榭、穿山、梅山和象山港港区对外货物运输,墙头至梅林,约42公里。
原规划的象山湾疏港高速鄞州塘溪至奉化下陈段取消,调整至象山港南岸,从象山墙头至宁海梅林、为甬金衢上高速宁波段组成部分的象山湾南岸疏港高速。
截至2020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67公里,面积密度达5.77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全省平均值高18%;人口面积综合密度为1.23。
此次高速公路网的规划显示出宁波对外链接的迫切需求,路网的逐渐完善将为宁波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宁波市高速公路规划出炉!到2035年全面建成区域一体化高速公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