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雪是寒冷的产物,代表寒雨天气,这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节气大雪与天气中的大雪不同,节气大雪反映的是这个节气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雨水增多,下雪的可能性增大,并不表示下很大的雪。
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黄帝内经》中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冬三月者为封藏”。此时人的皮肤肌腠比较致密,汗出较少,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被吸收和蕴蓄,从而发挥较大的功效。因此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
进补有食补和药补两种选择,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因此进补以食补为先,对于体质虚寒、阳气不足者,可适当进食乌鸡、牛肉、羊肉、核桃、桂圆、红枣、黑芝麻等食物,来补益身体,增强御寒能力。选择膏方药补者,要注意只有达到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才能达到养生目的,切忌“千人一方”。
冬季寒冷,空气干燥,饮食忌粘硬生冷,不易消化。可以多喝热粥,这不仅可以增加营养、补充水分,还可使我们全身暖和。早餐可选择山药粥、八宝粥、小米南瓜粥等以养胃气,也可选择蔬菜粥、鱼片粥,不要只喝白粥。
食养良方推荐:
1、乌鸡香菇枸杞煲
食材:乌鸡300克,香菇150克,枸杞30克,盐适量。
做法:乌鸡块洗净,放入沸水焯10分钟左右,捞出洗净后切小块;香菇泡发后切小块备用;将乌鸡块、香菇块、枸杞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先大火烧开,后改为文火煲至乌鸡熟烂,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食材特点:乌鸡性平,味甘,归肝、脾、肾经,有补肝肾、清虚热、益脾胃之功效。香菇性平,味甘,归脾、胃、肝经,有补脾胃、益气之功效。枸杞性平,味甘,归肝、肾经,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之功效。
2、黑芝麻核桃粥
食材:黑芝麻25克,核桃仁25克,红枣10颗,小米25克,黑米25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黑芝麻炒熟后碾成粉末,再与核桃仁、去核红枣、小米、黑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熬熟,再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食材特点:黑芝麻性平,味甘,归肝、肾、大肠经,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之功效。核桃仁性温,味甘,归肺、大肠、肾经,有补肾固精、纳气定喘、润肠通便之功效。小米性凉,味甘、咸,归脾、胃、肾经,有益气、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
3、蒜蓉大白菜
食材:白菜300克,蒜10克,植物油、盐适量。
做法:白菜洗净切段,蒜切末。热锅下油,先放一半蒜末爆香,再放入白菜炒软,放入剩下的蒜末,加盐调味,翻炒均匀后即可。
食材特点:白菜性微寒,味甘,归肺、胃、膀胱、大肠经,有清热除烦、利尿通便、醒酒之功效。大蒜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有行滞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调味之功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雷敏
特别提示:图片源于网络
主办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