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6月21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谓“阴阳相争”的时节,俗话说“夏至阴生”,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在此节气中,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则开始死去,阴阳交替,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在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时令养生:晚餐食粥午餐喝汤忌燥热宜果蔬
夏日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为主。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而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多吃瓜类: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多吃凉性蔬菜: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的古名叫“离枝”,意即离枝即食,“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东坡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国岭南地区正是荔枝最负盛名的产地。品种繁多,早熟种如白腊、三月红,中熟种如妃子笑、黑叶,晚熟种又有糯米滋、桂味。
荔枝多食易上火,糖度也极高,虽然美味,也不宜过量。
夏至也宜吃桃,无论是蟠桃,还是水蜜桃,同样是肉甜汁多,含丰富铁质,能增加人体血红蛋白数量,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丰肌美肤的作用。可用于强身健体、治疗体瘦肤干、月经不调、虚寒喘咳等诸症。
桃主要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B、C、E,生物素,钙、磷、钾等矿物质,胡萝卜素,粗纤维等。人们常说鲜桃养人,主要是因为桃子性味平和、营养价值高。桃中除了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果酸以及钙、磷等矿物质外,它的含铁量高,可以治疗缺铁性贫血等疾病。桃仁还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作用。胃肠功能不良者及老人、小孩不宜多吃,多食令人生热;糖尿病人应慎食。
冬至饺子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凉面做法:
入夏随着天气渐热食欲大减,换个清爽又可口点的时令菜品是个不错选择。凉面做起来其实并不复杂,长长的面条外加时令新鲜的蔬菜,外加一些作料即可。面条选择手檊面吃起来更有嚼劲,如果觉得费事也可以买现成的,当然口感就略次些。
黄瓜具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新鲜的黄瓜脆甜多汁,口味非常清香,暑天食用是最好不过了,洗净切丝后备用。胡萝卜味甘性温,同样洗净去皮切丝备用。鸡蛋打碎后在锅中摊成蛋皮,摊蛋皮时在油锅中放少许的盐,蛋皮成型漂亮也有点稍许的咸味。蛋皮放凉后就可以切成丝。
还有一款辅料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拌酱。上海人口味还是比较偏甜些,对酱料也比较挑剔些,咸中还是喜欢略带有点点甜味,这样味道会来的更加鲜美些。因此买来的甜面酱还要放入陈醋、油、糖加入少许的水用小火熬至成粘稠状,这样光亮、鲜香的拌酱就好了。
“煮面貌似简单,也有小窍门。”比如煮面放些盐,面就不容易粘锅;煮的过程中,放些凉水面更容易煮熟。煮好的面条捞起后要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凉开水中,再将面条捞起沥干水分,接下来就是“风扇凉面”了,将面条用风扇吹凉,或者放在空调间就更佳了。
凉透的面条根根清爽、滑溜,放上黄瓜丝、胡萝卜丝、蛋皮丝,淋上特别熬制的酱料,白的、绿的、红的再加上特制的僵红色,非常好看,也寓意现在的生活多姿多彩、愈加幸福。尝一口,黄瓜的清香爽脆、胡萝卜的甘甜、蛋皮的鲜美再加上沾有酱料的爽滑面条,何止是味蕾的享受。
夏至习俗:
回娘舅家吃饭
有些地方,"夏至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时至今日,各地仍然保留有各种趣味盎然的夏至节日习俗。有些地方的夏至有孩子到娘舅家吃饭的习俗。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传说吃了就不会疰夏。一些地方还流传夏至食狗肉的习惯。吃狗肉能强壮身体,史记云“秦人以狗御蛊,俗谓夏至宜食狗肉”。意谓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适宜食狗肉,以增强抵抗力。故在夏至食狗肉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典故:杯弓蛇影源于一次夏至的宴请
“杯弓蛇影”的成语大家都很熟悉,经常用来形容那些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的人。但其实“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源于“夏至”节气的一次宴饮。据汉朝应劭《风俗通》中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