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大事记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11月,是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所辖的全国性二级学会。1994年,专业委员会以团体身份加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成为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
专业委员会每2年举办一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15届;2011年起开始定期轮流和加拿大ATVB联合举办中-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国际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6届。专业委员会发起的“IAS中国行”,推动了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创办了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年杂志进入中文核心期刊名录。
第一届专业委员会(1987年~1991年)
主任委员:蔡海江
副主任委员:徐也鲁,马正中
常务委员:蔡海江,徐也鲁,马正中,杨永宗,孙仁俊,张筠庭
委员:王天保,邓仲端,刘超然,刘秉文,汪钟,陈铁镇,陈国芬,张英珊,夏人仪,梅美珍,楼定安
秘书:孙仁俊,张筠庭
会员情况:149人
第二届专业委员会(1991年~1995年)
副主任委员:徐也鲁,杨永宗,
常务委员:6人
委员:17人
秘书:孙仁俊,范乐明
会员情况:167人
第三届专业委员会(1995年~2001年)
副主任委员:杨永宗
委员:9人
秘书:陈琪,涂玉林
第四届专业委员会(2001年~2005年)
主任委员:杨永宗
委员:7人
第五届专业委员会(2005年~2007年)
副主任委员:范乐明,胡维诚,黎健,姜志胜,杨向红,叶平
委员:25人
秘书长:姜志胜
第六届专业委员会(2007年~2011年)
副主任委员:姜志胜,范乐明,黎健,胡维诚,杨向红,叶平
委员:29人
第七届专业委员会(2011年~2016年)
主任委员:姜志胜
副主任委员:黎健,杨向红,叶平,王贵学,秦树存,朱力,季勇
常务委员:32人
委员:67人
秘书长:刘录山
会员情况:688人
第八届专业委员会(2016年~2021年)
副主任委员:黎健,杨向红,王贵学,秦树存,季勇
常务委员:13人
委员:62人
会员情况:701人
第九届专业委员会(2021年~2026年)
主任委员:王贵学
副主任委员:唐志晗、袁祖贻、齐永芬、沈涛、贲晶晶
常务委员:19人
委员:68人
秘书长:唐志晗
会员情况:1095人
(1)1982年10月,全国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河北石家庄
(2)1984年7月28日-8月2日,第一次全国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交流会,吉林省吉林市
(3)1987年11月25日-29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河北石家庄
(4)1993年12月,《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
(5)1994年,专业委员会加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
(6)1995年8月4日-8日,第四届全国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湖南张家界
(7)1998年5月18日-20日,第五届全国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与第五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合办),浙江杭州
(8)2001年7月10日-14日,第六届全国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与第六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合办),山东威海
(9)2002年8月18日-24日,第七届全国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湖南衡阳
(10)2005年8月19日-24日,第八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吉林延吉
(11)2006年起,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发起了“IAS中国行”
(12)2007年7月20日-24日,第九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福建武夷山
(13)2009年7月31日-8月2日,第十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内蒙古呼和浩特
(14)2011年4月22日-25日,第十一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湖南长沙
(15)2011年9月23日-25日,2011年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首届)学术研讨会,中国北京
(16)2013年10月12日-14日,第十二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江苏苏州
(17)2013年7月20日-21日,2013年加-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加拿大温哥华
(18)2014年10月31日-11月2日,2014年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中国南京
(19)2015年10月16日-18日,第十三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重庆
(20)2016年7月29日-8月2日,2016年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加拿大卡尔加里
(21)2017年11月23日-26日,第十四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五届)学术会议,湖南衡阳
(22)2018年6月8日-9日,2018年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六届)学术研讨会,加拿大多伦多
(23)2018年7月27日-29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胆固醇逆向转运(RCT)”专家组第一届学术会议,广西桂林
(24)2019年8月9日-11日,第十五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宁夏银川
第一至三届主任委员:蔡海江教授
蔡海江,女,陕西扶凤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主要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理事和《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名誉主编。长期担任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室(中心)主任。
蔡海江教授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并积极领导和参加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协力创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为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四至六届主任委员:杨永宗教授
杨永宗,男,1937年生,福建莆田仙游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杨永宗教授是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主要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同时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和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理事。1993年创办了《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并长期担任主编。
杨永宗教授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从事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工作,主持包括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科研项目等各级课题,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1)80年代,在国内首次创建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自动测量与微机图像处理系统;首次建立了一次静脉注射高脂血清造成传递性高脂血症和内膜损伤的疾病模型。(2)90年代,在国内最先开展动脉粥样硬化与原癌基因关系研究;率先建立了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和U937泡沫细胞模型,建立的细胞内胆固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成为国内测定细胞内胆固醇的标准方法而被国内研究机构广泛采用;率先并比较系统地进行了L-精氨酸/NO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机理研究。(3)2000年以来,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易感动脉粥样硬化的清道夫受体转基因小鼠模型和SR-PSOX/CXCL16转基因和SR-PSOX/CXCL16基因敲除小鼠。杨永宗教授的研究工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等5次,主持完成的“L-精氨酸/一氧化氮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机理研究”获199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第一、二版)和《AdvancesinAtherosclerosisResearch》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