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消息,看着街边流浪汉翻垃圾桶找吃的,我们常常都心生不忍。如果有哪个超市餐厅给那些衣食无着的人派送食物,更觉暖心。可是,如果翻垃圾桶的人换成不差钱的年轻女白领,甚至是牛津大学的女学霸呢?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镜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一名牛津女学霸,每周只花5英镑(约44元人民币)在食物上。不到50块人民币,在伦敦能吃几顿饭?
原来,这个女学霸竟是靠餐馆、超市丢弃的食物,甚至——翻垃圾桶找吃的!
▲牛津女学霸从垃圾桶找到吃的。图据《每日邮报》
垃圾桶里的食物都敢吃?!陌生人做的不知道什么料理也敢吃?!网友不禁感叹,这位牛津学霸也是real勇敢。
谁知,这位学霸说,“翻垃圾桶”打开了她的人生新篇章。“翻垃圾”的好处多多,不光省钱,还让她交到了更多朋友,甚至改变了过去从公司到家的两点一线生活!现在,借搜寻食物,她探索了伦敦好多以前从没去过的角落,似乎整个人生都更完满了呢!
红星新闻记者独家对话了这位来自香港的25岁女学霸约瑟芬·梁,听她讲述,作为一名伦敦的中等收入者,她都是怎么翻垃圾,找什么东西吃;以及更重要的,她为什么要这样“苛刻”自己,是作秀炒作,还是省钱环保?
“翻垃圾桶”开始的新人生
连亚洲胃都改了
垃圾桶里的食物也能吃?看看约瑟芬找到的食物吧!远比人们想象的丰盛,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当天的面包,有寿司拼盘,甚至还有各种好餐厅的美食。
▲约瑟芬的成果。图据《每日邮报》
更厉害的是,约瑟芬说,这样的特殊觅食之后,连她顽固的亚洲胃都被改变了!明明已经在英美等国生活多年的她,一直都坚守着对亚洲美食的忠贞。可现在,借由捡回的地道英伦食物,她完全打开了对异国美食的热爱。
▲捡回的各种食物。图据《每日邮报》
原来,英国超市和商店里的一些食品只能当天售卖,有时上架几分钟就得扔掉。还有的商店为了营造走货快,食品新鲜的形象,把那些还没有到保质期的食品也直接扔掉了。于是,大量新鲜的,完全可以吃的食物就进了垃圾桶。
秉承“抵制食物浪费,人人有责”的想法,约瑟芬决定,开始过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向大家展示,那些被扔掉的食物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超乎想象。在这个问题上,作为个体能做的其实很多。
现在,约瑟芬把过去6个月里断断续续“翻垃圾桶”找食物的行为,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每周饮食花费也减到了几英镑。她还开始坚持拍照记录,在社交媒体上打卡,打算长久地执行下去。
捡到的食物太多
一个人吃不完,开“免费食物派对”
▲通过app找到的汉堡。图据社交媒体
过去住在大伦敦区的时候,是她比较“深度”地翻垃圾桶的时期。那边的大超市都有专门的垃圾区。夜里,她会跟朋友们一起,带着手电,穿着颜色打眼的衣服一起去。
现在,像NewSpitalfields这种超市关门的时候,到处都是剩的食物。超市也很乐意把东西给需要食物的人。于是,她根本不需要再带觅食装备了,等到关门的时候,拿个箱子去装就是了。
除了批发超市,她还喜欢去一些连锁餐厅。关门的时候,店员们就会把剩余食物拿出来。他们直接拿走就可以了。
不过,也有“一些店会把他们的垃圾桶藏到栅栏里面;有的会给垃圾桶上锁;有的把剩余食物都混到一起,让人没法再吃了;甚至还有人会在剩余食物上倒颜料的。”
“我研究生学的是全球卫生科学,所以,我知道食物的健康和安全有多重要。我也只会拿那种密封包装好的食物。”
即使是这样有选择性地挑选,约瑟芬在垃圾桶找到的食物,也足够她和朋友们吃。好多时候,捡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她一个人吃不完,就直接开“免费食物派对”,光是捡回来的酒水饮料和食物就够了!
想用省下的钱环游世界
学习更多食物保存的方法
尽管约瑟芬只选择密封好的食物,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想象,常年吃各种丢弃的剩余食物,甚至从垃圾桶里找出来的食物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没有朋友拒绝吃,或拒绝参加她的“免费食物派对呢”?完全砍掉了外出吃饭这一块,不会影响社交吗?她的父母又能理解和支持女儿这么做吗?
而她的父母也知道并理解她的做法。她不无感恩地说:“拥有理解和支持自己的父母,这是一种真正的奢侈。”
▲约瑟芬在社交媒体上晒自己捡到的食物。网页截图
以前,约瑟芬一周饮食大概会花20-30英镑,现在最多5-10英镑。她说,“其实,省钱不是目的,具体花费多少不是关键。大多数媒体都强调这个点,大概是因为这听起来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把食物花费降低,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她想用省下来的钱去环游世界,去了解更多关于保存食物的故事,去学习一些保存食物的方法。像中国的皮蛋、苏格兰国菜哈吉斯、荷兰的焦糖华夫饼……
“我想去了解那些食物保存方法上的创新,去认识那些帮助人类吃得更好的天才,了解如何喂饱人类的肚子,而不是装满垃圾桶。”约瑟芬觉得,钱就应该花在“能创造珍贵记忆的体验和经历上,而不是物质上。”
被质疑假环保真炒作
回应:从未推广过自己的工作
然而,以高冷贵族形象著称的英国人民对她的反应,也是很复杂。有人说,她这是,以吃穿不愁的“学霸”身份去翻垃圾箱,代表“精英阶层”却做着“底层人民”的事情,难怪被群嘲。
约瑟芬向红星新闻记者强调,她从来没有在任何媒体上推广过自己作为DayOldEats项目经理的工作。而DayOldEats跟Olio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公司,也没有任何附属关系。她只是作为用户和志愿者,参与过这个App的工作。减少食物浪费是她选择的生活方式,因此,她支持那些在这方面做贡献的组织。
在网上的各种声音中,有那么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完美地get到了她的点——食物浪费到底有多严重,而每个人其实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新闻延伸
英媒:
英国840万家庭填不饱肚子
每年740万吨食物被浪费
根据英国《独立报》今年1月报道,英国有840万家庭(相当于整个伦敦的人口)填不饱肚子,其中一半家庭一整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可与此同时,不管商家还是家庭,都存在严重的食品浪费现象。每年有740万吨食物被当做垃圾填埋。一边是巨大浪费,一边是无数人食不果腹,大多数英国民众还都觉得扔掉剩余食物是理所当然的。
即使是这样,不少公司还制定了政策,要求员工扔掉剩余食品,不能给流浪汉或慈善组织。
在一些活动家的努力下,英国总算有了进步。连锁餐厅PretAManger有了捐赠富余食物的政策,超市Tesco和Sainsbury开始跟一些民间组织合作,把剩余食物捐赠给慈善机构。继丹麦之后,英国也于2016年开了首家浪费食品超市,专门售卖保质期内的丢弃食物。而价格则是顾客随意,觉得多少合适就给多少。
可是,这些努力还是杯水车薪,这么做的商家还是极少数。
原标题:"翻垃圾桶"找吃的,5英镑过一周的牛津女学霸回应炒作传闻
01-1611:53
01-1611:39
01-1611:36
01-1611:29
01-1611:22
01-1611:14
01-1611:09
01-1611:07
01-1611:04
01-1611:01
01-1610:50
01-1610:48
01-1610:46
01-1610:40
01-1610:35
01-1611:47
01-1611:26
01-1611:17
01-1610:56
01-1610:55
牛耳历史头条号01-1610:54
01-1610:47
01-1610:25
01-1610:21
01-1610:13
华龙网01-1610:05
01-1609:25
01-1608:14
01-1606:31
01-1519:00
01-1518:20
01-1516:21
01-1514:06
01-1510:32
01-1509:45
01-1508:27
01-1410:45
01-1410:38
01-1408:36
01-1322:09
01-1318:30
01-1611:56
01-1610:04
01-1610:00
01-1609:53
01-1609:52
01-1609:37
01-1609:04
01-1608:29
01-1608:23
01-1608:04
01-1607:30
01-1607:16
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丨车生活正青春
西部中小学生艺术大赛(展演)重庆赛区第二站完美收官,重报传媒小记者现场报道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