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2.06
石浦村红军岭下的红色记忆
石浦村地处松阳,丽水三县交界,6个自然村,有293户,876人口,党员20名,耕地面积672亩,其中水田面积605亩,山林面积7343亩,该村的特色产品是桃子,人均收入近4000元,是下山脱贫村。
石浦村始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约1250年)因地处中国宣莲之乡-宣平之阳,又称宣阳。东邻丽水市,西接松阳县。村域面积7.5平方公里,含横坑、外增、庙下畈、内祝、廖过、章边六个自然村。旧时宣平南乡通往松邑要道(松宣古道)穿村而过,境内群山环抱,峰峦叠翠,主峰天师尖(海拔986米)为三港乡最高峰,两条溪流绕村而过:一发源于松阳县四都乡,流经廖过、内祝、庙下畈、外増与另一条发源于本境的小溪流交汇,出三港入欧江。现本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882人,拥有耕地面积672亩,山林面积7343亩,盛产油茶、毛竹,建有省级油茶长岭系列高产示范基地。有多个古树群为金华市生态村、金华市森林村庄。
石浦村,不但山清水秀且历史人文资源众多,村内有文物保护点辛亥革命詹蒙烈士祠、双溪桥亭、松宣古道、红军岭(其张大山为宣平南营重地石浦村出过6位红军),鲍氏宗祠、云灵山殿等。历史名人有辛亥首义学生军健将同盟会会员詹蒙、淞沪抗战阵亡将士鲍振武等。
松宣古道位于浙江武义县三港乡石浦村境内,为旧时宣平南乡至松阳县三都乡的要道,有着千年历史,其中石浦村至张大山段入选武义县古代重要遗址。该古道跨越莲都、松阳、武义三地,总里程近100里。
石浦村村口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块“六红军纪”的石碑,碑文:六红军者,吾石浦村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六青年也,曰鲍良珍、詹根明、陈文顺、王章宝、祝舍龙、祝水池……七月十七日(1930年),潘初二奉命率小股战士潜往张大山王祠筹军粮,先导者,吾村六红军也。孰料事泄,是日夜,张大山乡绅王某派人至国民党松阳县政府告密。次日拂晓,驻松省防军及保卫团二百余人趁茫茫晨雾抵村偷袭。红军仓促应战,酣战近半日,却敌数次,终因敌众我寡,伤亡惨重,迫撤三岩寺休整。不意,五日后,丽水保安队侦知三大队形迹,重兵围剿三岩寺。队员奋勇还击,鏖战六小时,弹尽则肉搏,路断而跳崖,战士受伤者众,捐躯者竟五十余人。是役之惨烈,惊天地而泣鬼神也。吾石浦六红军者,鲍良珍阵亡,忠骨无觅;余五位均负伤,秘密休养于家。八月初二日,张大山村乡绅纠集民团持械进村搜捕。得悉讯息,五人欲藏匿于棺材潭后山而不得,持土铳与敌拼死搏战,村内外喊杀震天,五人者终赖山高林密幸而脱身……。
辛亥革命詹蒙烈士祠设在石浦村詹氐宗祠内,始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面积398平方米。
烈士祠的工作人员詹宣武,也是石浦村人,平时负责维护烈士祠。他说,幼年的詹蒙烈士在此入学启蒙。
詹蒙1892年出生于武义,1911年考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据《中国同盟会早期史料汇编·詹蒙传》等史料记载,1911年10月10日,获悉武昌起义爆发后,詹蒙积极响应革命,随陈铭枢、陈果夫、蒋光鼐、王卓等,积极参与谋划光复南京起义之事。
之后,听说武昌战事吃紧,詹蒙又和陈果夫等组织同学到上海随黄兴、宋教仁赴鄂参战。到武昌见黎元洪,詹蒙被委任为军务处军械科员,詹蒙却推辞了。他说:“予费尽周折,始克抵此,志在分劳,不甘就逸,愿改委。”后黎元洪编第四陆军中学学生为南洋混成独立队,黄兴委任陈方度和詹蒙为队长。
同年11月22日,詹蒙在垜路口指挥队友阻击清军时,不幸左耳和额头中弹,喋血武昌,英勇牺牲,留下了“今日死且不暇计,何恤一耳”的敢死绝句,时年21岁。
红军岭,据史料记载,1930年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宣平地区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原宣平南营红军指挥部曾设在三港乡原张大山村、三岩寺一带,附近村庄多名的红军战士、革命先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如石浦村的祝舍龙、王文顺、詹根明等均参与过战斗。1930年8月28日潘初二(潘成波)和朱生民领导农民武装游击队,开赴宣平高水,与中国工农红军十三军浙西三纵队南营红军会师。随后进入今三港乡一带开展武装斗争,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抗粮抗租运动,在冬季某一天,就在张大山的王祠内,宣平南营红军领导集结战士与当地贫农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因地主王某给驻扎在松阳县的国民党浙江省防军送信,请求前来围剿红军。当天晚上突然的由松阳方面来了一支国民党浙江省防军,包围了村庄,鸣枪射击,在宗祠内发生了激励战役。现在宗祠柱子上还留有很多弹洞。
石浦村距武义县城65公里,始建于南宋宝祐年间(约1250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因地处中国宣莲之乡—宣平之阳,又称宣阳。东邻丽水市,西接松阳县。村域面积7.5平方公里,含横坑、外增、庙下畈、内祝、廖过、章边6个自然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882人,有詹、王、叶、陈、宋、应、冉郑、鲍、范、周、舒、聂、梁祝、张施、吕郭、陶、曾、汤、涂,共23个姓。拥有耕地面积672亩,山林面积7343亩,盛产油茶、毛竹,建有一省级油茶长岭系列高产示范基地。曾获金华市生态村等称号。旧时宣平南乡通往松邑要道(松宣古道)穿村而过,境内群山环抱,峰峦叠翠。天师尖(海拔986米)为三港乡最高峰,有两条溪流绕村而过:一发源于松阳县四都乡,流经廖过、内祝、庙下畈、外增与另一条发源于本境的小溪流交汇,出三港入瓯江。溪水清澈见底,有不少石斑鱼游弋其中。水虽已有些凉,同行的也有忍不住探脚戏水。村中除了有严禁捕鱼、电鱼等禁示牌外,还在沿村的溪水安装了16个摄像头,实施监控,可见村里对环水保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