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以上这个食谱,因为你觉得按照食谱操作,需要称重,然后再烹饪是个麻烦的事情,所以你自然不愿意去做。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膳食宝塔,成人一日吃多少,其实也是有参考范围的,但很多人也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吃,吃多少合适。
下面我们将按照膳食宝塔由上往下(数量有少到多)的顺序,一一教大家如何估算重量。以下图形有比例参照。硬币是1元钱,手掌为175cm正常体重青年男性的手,女性的手会比男性小点。(以下图片拍摄来自:营养师顾中一)
小贴士:
绝大多数食谱里面食物重量克数,指的是生重,可食部分。不可食部是不能吃的部分:比如骨头、菜根、蛋壳等。这些是不被计算重量的。煮熟后的食物因水分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也不被计算。所以我们都是按生重计算。
1调料类
盐
新版的膳食指南把盐的摄入量由6g调成5g,盐摄入量过多,会对心脑血管产生危害。鸡精、味精、酱油等也含有大量的盐,这些也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
1g鸡精≈0.5g食盐
1g味精≈0.3g食盐
不同酱油中钠含量差别较大,可简单记住1g盐约含400mg钠进行换算。更准确的换算公式为:钠重量除以23乘以58.5=盐重量。
5g盐≈1.5个一元硬币大,3个硬币那么高≈1/7掌心大小,也是我们常说的一个普通啤酒瓶盖的数量。
2克盐≈1个一元硬币大,2个硬币那么高≈1/2大拇指
1克盐≈一元硬币大,一元硬币高≈指甲盖这么大
鸡精
5克鸡精≈2.5克盐≈4个一元硬币大,2个一元硬币高≈1/3掌心大小
2克鸡精(≈1克盐)≈2个一元硬币大,1.5个一元硬币高≈1个大拇指
1克鸡精(≈0.5克盐)≈1.5个一元硬币大,一元硬币高≈1/2大拇指
2.油
黄油与烹调油的换算
1g黄油≈(1x黄油标注的脂肪含量(%))g烹调油。精炼猪油脂肪含量在99%以上,可以跟烹调油等量换算。但这两种油,我都不推荐大家过多摄入,烹调用油最好还是首选植物油。
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25-30克油,那么30克油有多少呢?
家里用的瓷勺,一般一勺差不多6-7克油。
25克油
10克油
3.主食
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吃200-300克谷类,这其中包括了50-150克全谷物和杂豆。同时还要吃50-100克薯类。
100g米饭
100g大米≈2把
二两大米饭≈1个拳头大小
100克杂粮
这里的杂粮我们包括:糙米、黑米、小米、藜麦、绿豆、红豆、薏米、燕麦米等混合成的杂粮。
100g杂粮≈2把
二两杂粮饭≈1.5个拳头大小
馒头
100g面粉约等于100g干面条,可以制成约150g馒头、饺子皮、湿面条、饼坯。
100g面粉蒸的馒头≈1个拳头大小
薯类
薯类是指红薯、土豆、芋头、山药,这类食材生熟体积相差不大。但取决于加工方式,一般来说,蒸熟的重量变化不大,但烤熟的水分丧失较多,熟重大概为生重的70%-80%。
100g生红薯≈1/2个掌心
100g山药≈1/2掌心大小
50g生山药≈1/4掌心大小
4.肉类
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120-200g动物性食品,这其中包括每天一个鸡蛋(约50-60g),扣除鸡蛋克数,剩余的克数分配给肉,每天大约就是70-150g。
要记住,膳食指南的肉,指的是瘦肉不是肥肉。同时,每周至少应该吃2次水产品。
鸡胸肉
70g鸡胸肉≈2/3掌心大小
70g生鸡胸肉煮熟后≈1/2掌心大小
150g鸡胸肉≈1.2个掌心大小
150g生鸡胸肉煮熟后≈1个掌心大小
猪瘦肉丝
70g生猪瘦肉丝≈1个掌心大小
70g生猪瘦肉丝煮熟后≈2/3个掌心大小
150g生猪瘦肉丝≈1.5个掌心大小
150g生猪瘦肉丝煮熟后≈1.5个掌心大小
虾仁
200克虾仁
膳食指南建议每周至少应该吃2次水产品,每周摄入量控制在200-300克,吃海产品的时候要等量去替代瘦肉。不然一餐既吃鱼又吃肉,容易一下子摄入过多。
200g生虾仁≈2个掌心大小
200g生虾仁煮熟后≈1.5个掌心大小
鱼肉
300g生鱼肉≈3个掌心大小,300克鱼肉是一周的推荐摄入量。
300g生鱼肉煮熟后≈2个掌心大小
4.蔬菜
沙拉菜
500g沙拉菜≈5大捧
彩椒
300g彩椒≈1.5个(打个),一捧
500克彩椒
500g彩椒≈2个(大个),两捧
小白菜
300克小白菜,像小白菜这样的绿叶菜,生熟相差比较大。
300g小白菜≈3大捧
300g小白菜煮熟后≈1.5拳头大小
500克小白菜
500g小白菜≈5大捧
500g小白菜煮熟后≈2拳头大小
剩下的食物都相对比较好估算,比如水果、坚果、牛奶。这些我们就不再给大家称重了。
食物模型虽然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大家还是很容易估算不准。所以,我还是强烈建议大家自购食物称。多称重几次,你就大概知道食物的重量,其实并不会很麻烦。
其次,现在很多人都是在网上买菜,其实大部分食品都有贴标签的,烹调之前,建议先看看上面的重量,这样慢慢就有食物重量的概念了。
个人经验:
来医院门诊减重的患者,一般比较成功的,都是那些可以严格按照食谱操作,然后每餐自己称重的人,这些人减重效果一般都不会太差。
而那些觉得麻烦,不愿称重的,减重效果一般都比较差。所以,凡是就怕认真两个字。
(完)
图片整理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食物的生熟重量怎么换算?新膳食宝塔推荐的食物重量都是生重哦
[3]顾中一:67张「用手做对照」的食物分量图,1秒让你知道该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