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20全国学生营养日"的到来,学生营养健康再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尤其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地域差异,儿童营养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联劝公益")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谈韬医生,深入剖析当前学生营养现状的突出问题,并探讨家庭如何更合理地改善这一状况。
谈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兼SK无锡医院临床营养科执行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会员,首批62名中国注册营养师之一
谈医生指出,当前儿童青少年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胖墩",与此同时,生长迟缓、消瘦等营养不良问题也并存,学生营养状况正面临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足的双重挑战。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不同的经济水平造成了不同的饮食结构和习惯,通常,农村地区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营养不良率高于城市,而城市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要高于农村地区。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经济水平高,预包装食品丰富,可能导致饮食结构偏向高能量、高糖、高脂肪食品。而在农村地区,由于传统饮食结构的影响,人们三餐的供能更依赖主食,但主食往往以精白米面为主,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同时肉类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偏少,饮食结构相对单一,再加上缺乏对健康饮食的认识,也容易出现营养问题。
乡村地区也涌现出不少"小胖墩",很多人误以为这些孩子不存在营养不良问题,事实上他们也可能存在隐形饥饿,就像上面说到的主食依赖过多、高能量食品(如膨化食品)和甜食摄入过多,都可能导致营养过剩和超重肥胖。同时,优质蛋白质(如肉、鱼、奶、蛋、豆)摄入不足,以及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也可能导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缺乏。这些问题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显现明显症状,但长期积累将严重影响健康,包括发育不良、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疾病。
为了有效改善学生营养不良问题,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大多都是自己家种什么吃什么的情况,谈医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了以下建议:
1.食材多样化和新鲜化:每餐应包含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以及适量的脂肪,确保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优先选择新鲜、季节性的食材。
2.健康烹饪方式:采用蒸煮炖烩等烹饪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控油限盐少糖,培养孩子清淡的饮食习惯。
3.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并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热量和食物中的不良成分,如添加糖、高盐、高脂肪食品等。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谈医生还根据《学生营养膳食准则》给出了热量摄入的推荐值。这些值仅供参考,实际热量需求应根据个体差异、生活方式、体重、身高、活动水平以及代谢率等因素进行调整。
表1.不同年龄段学生能量推荐摄入量(千卡)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至于鸡蛋是土鸡蛋还是普通鸡蛋,从营养学角度考虑,他们的营养价值几乎可以画等号。不同深浅的蛋壳颜色主要与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沉积有关,有些土鸡蛋吃起来更香,可能是饲料里的风味物质或一些品种鸡产的蛋内脂肪含量更高有关。但是不同的烹饪方式会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仅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水煮蛋、水蒸蛋保留的营养成分最多,其消化吸收率也是最高的,其次是炒蛋,最次是荷包蛋。从丰富我们日常餐桌的角度考虑,如果炒蛋和荷包蛋烹调过程中注意减少烹调油的使用,同时注意油温,最好能和蔬菜一起搭配进行烹调,那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0年12月,联劝公益联合国内8家民间公益机构发起了"一个鸡蛋的力量"项目,通过给中西部地区乡村学龄前儿童在校每个上学日一个鸡蛋的食物摄入,优化儿童饮食结构(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从而帮助中西部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改善营养不良与隐形饥饿问题。13年来,共计支持1,616所学校受益,累计1,136,002人次师生每个在校日能够吃上一个鸡蛋,共计约吃掉了115,097,857个鸡蛋。
最后谈医生还结合膳食准则给3-5岁学龄前儿童推荐了一日三餐食谱。
表2.学龄前儿童(3-5岁)食谱举例
*摘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该方案按1200-1300kcal设计,三餐两点。
关于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是上海首家民间公募基金会,由一群热血青年创办于2009年。"联劝"意为联合劝募,团结散落的个体公众力量和小微社会组织,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用到实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儿童、助老、社区、公益行业支持为主的公益发展格局,和以公益参与者为中心的服务定位。作为5A级社会组织,联劝公益连续十年获得中基透明指数满分,并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上海先进社会组织"、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中华慈善奖"等荣誉,理事长王志云荣获"第六届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