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寒地冻,人们在日常饮食中要遵循三个原则,即通过饮食可起到保温、御寒和防燥的作用。
一要注意多补充热源食物,增加热能的供给,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这样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
二要多补充含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适应所必须的四基。寒冷气候使得人体尿液中的肌酸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等。另外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所以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也可提高机体御寒性。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
三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容易出现诸如皮肤干燥、皲裂和口角炎、唇炎等症。所以在饮食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2,这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则包括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红薯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冬季进补宜吃“黑”
冬天,食用什么食品最适宜人体?根据祖国医学“五行学说”和“天人相应”观点,在冬天就吃而言,最能发挥保健功效的莫过于“黑色食品”。
现代研究表明,食品的颜色与营养的关系极为密切,食品随着它本身的天然色素由浅变深,其营养含量愈为丰富,结构愈为合理,而黑色食品可谓登峰造极。黑色独入肾经,食用黑色食品,能够益肾强肾,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在冬天进食则更具特色,黑色食品走进冬天最能显出“英雄本色”,可谓是冬天进补的佳肴和良药。
与羊肉、狗肉一类温肾壮阳食品不同的是,黑米、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品不仅营养丰富,为诸之食品之冠,而且大多性味平和,补而不腻,食而不燥,对肾气渐衰、体弱多病的老人尤其有益。冬天不妨吃“黑”,让黑色食品进入你的餐桌,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冬季饮食需注意
在冬季,人们的食欲有所增加,但并不意味着在冬季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这是由于人体的“激素钟”在寒冷的气候下,运转有所改变造成的。
科学研究发现,冬天的寒冷影响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对于体弱而无严重疾病的人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一些药食两用的食品,如红枣、芡实、薏苡仁、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莲子、山药、扁豆、桂圆、山楂、饴糖等,再配合营养丰富的食品,就可达到御寒进补的目的。
女人冬季宜常吃粗粮、杂粮和薯类。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土豆、羊奶、兔肉、动物肝、动物血、豆腐、芝麻酱、红糖、虾仁、虾皮以及带色叶菜都适于冬季进食。
此外,冬季进行御寒,调整饮食的同时,应进行耐寒力锻炼,从而增强适应能力。如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地食用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类等,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而且,一冬下来,有可能多长出赘肉,会给原来就胖或心血管功能不佳者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冬天应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打球等,这样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加强胃肠道对营养的消化吸收,真正达到食而受益的目的。
冬季养生饮食小常识
冬季养生饮食小常识1一、冬季养生饮食小常识
1、多吃黑色食物、
多吃黑色食物可以补肾,根据中医理论,冬季五行属水,人体五脏中属水的为肾。因此,冬季养生应重视补肾,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黑色属肾,多吃黑色食物对补肾有好处。现代医学认为,黑色食物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黑色食品主要有、黑米、黑大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海带、紫菜等,冬季常吃这些黑色食品,对于那些冬季怕冷、阳气不足的体弱者、老年人、妇女、儿童格外有益。
2、多吃白色蔬菜、
白色食物可以降火,尤其是立冬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供暖,室内干燥的空气让人“上火”,这时可多吃一些白色食物。中医认为,解除燥热多用润法,根据五行五色的原理,白色食物最能防燥热。做菜时,可以选择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等。其中,白菜、萝卜功效最好,可谓是最经济实惠的补品了,但肠胃寒凉的人在冬季应该少吃。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点击这里认识各种颜色的蔬菜功效。
3、多吃牛、羊肉、
吃牛、羊肉可御寒。怕冷的人还可多吃胡萝卜、芋头等富含无机盐的根茎类蔬菜,以及海带、紫菜、菠菜等含碘食物。
4、多吃蛋白质、
二、冬季疾病预防常识
1、心脑血管疾病
一到冬天,患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中风)的病人就会增多,所以,在冬天更要坚持服药,按时监测血压,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如果连续几天都感觉乏力、头晕、胸部不适,最好及时就医。
2、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寒冷刺激也容易诱发哮喘。这类人除了要按医嘱吃药外,还要注意保暖,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3、流感、
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加重潜在的疾病,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还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三、冬季健康生活小常识
冬季养生除此之外,还要提醒大家,在寒冷的冬天注意保护好身体的这五个部位、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寒冷的天气会连累这五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尽量穿高领衣服,外出戴围巾,对于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来说雨雪天最好少出门,以防摔伤、骨折,必须出门得有人陪。一旦路面结冰,行走时要像企鹅一样迈着小碎步,让双脚平摊身体的重量;晚上睡觉时别把肩膀露在外面,可以在肩膀上搭一条毛巾;腰和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戴个护腰或护膝,穿上棉背心;睡前用热水泡泡脚。
冬季养生饮食小常识2一、冬季养生饮食小常识
1、多吃可以产生热量的食物
到冬天的时候,可别再想着少吃油腻的减肥了,因为冬天人体所需的热量会更多,所以就需要吃热量高的食物,从而补充能量,比如说要多吃一点肥肉类的油腻食物,还有就是炒菜的时候也可以稍微多放点菜油,这种高热量的食物都会让人体在食用之后变得暖呼呼的。
2、多食用御寒食物可以保暖
不少人冬季的时候就会手脚冰冷,而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其实都是因为体内阳气虚导致的。所以我们要从补阳气开始着手进食,而御寒食物的种类也是很多的,比较适合冬季吃的荤菜有甲鱼、狗肉、羊肉这类温补食物,而素菜类的有韭菜、枸杞等等。除此之外海参、麻雀、虾、糯米都是耐寒性的食物,冬季人们食用后,会增加身体的耐寒程度。
3、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冬季因为寒冷的气候使人体产热加剧,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发生了变化。而多吃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一般动物内脏、深绿颜色的蔬菜等食物的维生素A是含量最高的。除此之外,也同时要补充维生素C,对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也会降低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维生素C常见于柑橘类的水果,不妨多吃一些。
冬季的餐桌上,尽量多出现一些热汤热粥类的食物,并且要做好保温。因为冬季菜凉的特别快,如果在食物变冷的时候吃进去,不仅会导致脾胃变差,也很容易发生腹泻。而同时冬季吃冷食物,饭后也不会感觉到暖意。所以冬天的菜一定要趁热吃,趁热吃不代表滚烫吃,否则也会烫伤食管,引发食管炎。
5、补充适量的蛋氨酸
很多人或许没有听过蛋氨酸,但是蛋氨酸可以产生一种叫甲基的物质,这种物质耐寒的效果极好,所以如果想要身体暖和,必须就要有足够的甲基。因此我们在冬季的时候,最好多摄入含有蛋氨酸的食物,例如可以多吃一些葵花籽和芝麻类五谷杂粮,还有多喝乳制品也是效果很好的,除此之外人每天需要吃的蔬菜里面也含有蛋氨酸,总之在冬季可以选择葵花籽油炒菜,以及多吃蔬菜还有多喝牛奶,都是保暖食物的不二选择。
冬季养生可吃些山药、红薯、羊肉、萝卜、花生、红枣、姜等食物,但需适量。
山药、红薯饱腹感强,且膳食纤维丰富,可以促进胃肠蠕动。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人体需要的热量高,此时宜食用温热食物,如羊肉、牛肉等,此类食物可以很好的补充身体所需的热量,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
萝卜是冬季养生的常备食物,可煲汤、可做菜,易于保存,可助消化。
花生一类的坚果,热量高,含有油脂,红枣、姜等二者搭配煮水喝,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多种营养物质。
冬季养生可适当进食温补之品。此外,日常生活中建议清淡营养饮食,粗细粮、荤素搭配合理,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