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做海石花凉粉时,就有不少人问:海石花是不是龙须菜?
不是哦!虽然在大类上都是红藻,但海石花属石花菜科,龙须菜属江蓠科。
左边:石花菜;右边:龙须菜
因富含藻红素,它俩在海中的原身都更接近紫红色。
不过藻红素并不稳定,经日晒、高温等,海石花会变得淡黄偏白,龙须菜则变得翠绿。
所以大伙只管记住:市面上,黄白粗短的是海石花,翠绿细长的是龙须菜。
说到翠绿细长,它又跟海草傻傻分不清了。
其实呢,日料店里经常用来凉拌、或盖在饭团上的“海草”,是由裙带菜切丝加工而成。
你们仔细看,龙须菜有纤细的枝须,海草则笔直垂顺、毫无分叉。
日料店的海草
虽说龙须菜考证起来颇费功夫,吃起来倒是格外百搭又快手。
海带、裙带菜、紫菜等海藻同类的吃法,也通通适配它。
而且它一般采用盐渍的处理方式,烹饪时甚至不用提前泡发,拿出来冲一冲,焯30秒就能吃。
味道方面,更是鲜到爆表,随便煮煮就是海鲜高汤。
脆嫩的细丝嗦入口,“嘎嘣脆”的属性远超别的藻类,实在是很上头。
《本草纲目》还记载它“主治瘿结热气”,南方暑热的小伙伴千万要试试看。
既然它喜欢碰瓷,今天就让它碰个够。
我要用它冒充海草,借鉴日式稻荷寿司的做法,做一道美味又清爽的——豆皮寿司(山药龙须菜版)
日式稻荷寿司,其实就是一种以甜味豆皮(可以理解为糖渍油豆腐皮)作为容器,填入寿司饭的传统食物。
其用料扎实,食材点缀多样,传闻深受狐仙(稻荷)的喜爱,因而得名。
我将寿司的内容物,换成龙须菜之后,多了份爽脆的嚼劲。
口感升级不说,就连热量也大大减少。
ps:每100克的龙须菜,只有17卡,妥妥的减脂大咖!
既然主打低脂,那就干脆把原版的寿司饭也换掉,改成山药泥(山药的热量大概是米饭的1/6)。
再掺入芥末酱油、果醋调味,辅以熟糯米粉帮助粘合,将清爽贯彻到底。
承载着所有食材的豆皮,可以用日式甜味豆皮(tb和商超都有卖)来做。
自然也可以来个入乡随俗,直接买我们日常打火锅用的油豆腐(记得汆下水)。
实在买不到的话,咱一切从简,将山药泥与熟糯米粉捏合(也可以外围用一圈海苔帮助定型),叠上龙须菜、小瓜、蛋皮,照样能美翻天~
-山药龙须菜无米寿司-
[食材]
凉拌龙须菜:龙须菜250g苹果醋/白醋1.5大勺芝麻油2小勺细砂糖1.5大勺盐2小勺熟芝麻1大勺
可选:小米辣1-2个蒜末1大勺
无米寿司:铁棍山药250g蒸鱼豉油1小勺盐1小勺芥末1/2小勺苹果醋2小勺日式豆皮/油豆腐6-8个
1大勺=1tablespoon=15ml
1小勺=1teaspoon=5ml
[食谱]
1.龙须菜提前解冻好,冲洗干净后,用冷水泡10分钟,帮助降低表面盐味
2.龙须菜放入沸水,焯烫30秒,过冰水沥干,让口感更加爽脆
3.沥干的龙须菜加入1.5大勺苹果醋、2小勺芝麻油、1.5大勺细砂糖、2小勺盐、1大勺蒜末(可选)、1-2个小米辣碎(可选)、1大勺熟芝麻拌匀
4.蒸熟的山药碾碎,加入1小勺芥末酱油、1小勺盐、2小勺苹果醋、适量熟糯米粉
5.油豆腐填入拌好的山药泥,铺上龙须菜,顶部点缀小米辣、芝麻即可食用
酸和辣两种灵动的风味,是夏日刺激味蕾、调动食欲的两员大将。
不仅可以融入食材的调味中,还能附加在蘸碟上。
果醋、小米辣、糖、蒜蓉搅和均匀,寿司一经点化,瞬间便生了灵魂。
豆皮自带的甜味在嘴里慢慢地化开,和顺滑的山药泥纠缠在一起。
咀嚼之下,龙须菜的存在感越发强烈,嘴里铺排着脆、嫩、滑,不一会儿便俘获了舌尖的赞誉。
再给自己满上一杯梅子露,冰块在杯中浮沉,杯壁上不一会儿就沁出细密的水滴,吨吨吨畅饮一大口。
五脏六腑都像是安装了空调,舒爽到了顶点。
说来好笑,龙须菜不但常跟海藻类的石花菜、裙带菜碰瓷。
各地顶着“龙须菜”大名的,还有芦笋、豌豆尖、黄花菜、佛手瓜苗等陆生蔬菜。
作家王志强《龙须菜》一书中,龙须菜指的是芦笋——“中国华北、东北一带有野生有野生芦笋,当地人称之为‘龙须菜’。”长于浙江绍兴的周作人,笔下的龙须菜指的是带藤尖的豌豆苗——“食用龙须菜,竟是呼豌豆苗,即蚕豆苗也,以有藤似须故名。每斤40余钱,以炒肉丝,鲜美可啖。”
大约中国人喜欢龙,又爱讨吉利,但凡形状像龙须的,总爱冠这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