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陆续在全国建设了近千所“营养与健康学校”,覆盖20多个省份。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四部委联合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并组织推进实施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工作。《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发布后,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幼儿园积极响应,今年,全国共有22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获得此项荣誉,荆州市的3所学校——荆州中学、沙市中学、荆州实验小学荣登榜单。
荆州中学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学工主任、校医、食堂负责人、心理老师、各年级的班主任等参与构建强有力的营养与健康学校的管理网络,高度重视营养与健康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在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中,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也成为重中之重。学校注重现代化网络智慧管理,采用智能化的设备管理,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随时都可以通过手机查看食堂内的进展,每个做饭的流程,每个细节都可以看到。”该校后勤食堂管理干事杨洋说,每天都要紧盯厨房管理每个环节,从人员、到物料、到食谱、到留样,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围绕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沙市中学制订了一整套完善细致、落实到位的规章制度,包括校园环境、食品安全、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健身日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日常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国旗下讲话、班团会、讲座等积极开展师生饮食健康教育。“学生们的每一餐,我们都非常重视营养搭配,有专门的营养师指导配餐,每周食谱也会提前和学校沟通确定。”该学校食堂厨师长吴攀说。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智慧管理,落实智慧化配餐。学校值周校长每日陪餐,食堂设置服务台,通过意见簿、问卷调查多种方式了解师生对餐食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举办“食堂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食堂,构建学校、家长、学生多方参与的“监管网”。
荆州实验小学始终本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营养与健康教育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各项举措,增强了学生的健康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按照营养膳食和小学生的身体需求及口味特点,合理安排餐食,并及时发布每周食谱。充分利用宣传栏、家长会、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卫生小报、微校平台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不同内容的营养健康知识。用活“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打造教育共同体,开展“家长进课堂,健康促成长”家长特色课堂健康教育活动。
巩固提升规范管理
助力食堂提质增效
加强制度建设。荆州市组织印发了《荆州市学校餐饮服务管理企业评价和退出管理机制》《学校膳食与食品安全委员会管理制度》;制定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岗位管理职责》,并成为湖北省食品安全协会的团体标准。
加大投入、提档升级。全市各地各校注重智慧赋能,促进食堂管理工作提档升级。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1632万元用于改善食堂条件,新建食堂35所,改扩建食堂81所。荆州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全市1135个大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从2022年初的27.3%提高到去年底的96%,并督促各地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全覆盖建设进度。
点面结合,以培训提升管理。围绕“校园食品安全知识与营养配餐技能”主题,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培训,去年在全市范围共举办6场培训,涵盖市直学校、10个县市区1363名食品安全副校长、食品安全员、食堂主管(厨师长),考试合格率100%;今年首场培训已完成,其他场次按计划正有序进行中。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切实保障师生膳食质量、营养健康的需要,各级教育部门上下联动推进,固本强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随着食育教育的落地推进,营养健康的“活水”正源源不断流向各地各校,深入人心。各地深入推进学生合理膳食、营养改善行动,连续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营养周期间,分别组织了湖北省营养学会暨荆州市学校食堂营养配餐大赛活动,聚焦学以致用、以赛代练、以赛代训,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更有营养、更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强学生膳食营养管理,培养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及家长对学校食堂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