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讲究清淡饮食,远离脂肪甚至拒绝吃肉,殊不知这种过于极端的饮食方式不仅难以保证营养摄入,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那么,长期不吃肉会怎么样?
吃肉真的不健康吗?
肉中含有什么营养呢?
不吃肉的坏处
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畜禽肉每日摄入量为40克~75克。
长期不吃肉,可能会造成以下后果。
1、造成蛋白质缺乏,引起免疫力下降,皮肤弹性变差。
2、油脂摄入不足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E缺乏,出现干眼病、骨质疏松等。
3、容易贫血,因为植物性食物里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很低,只有3%~5%。吸收过程还会受到其他物质干扰,比如,茶和咖啡均含有抑制铁吸收的多酚类物质,进一步降低了人体对铁的吸收率。
相反,肉类、肝脏和动物学中的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就比较高,约为20%~25%,猪肝中的铁含量就高达22mg/100g。
健康吃肉,记住以下4个要诀
1、不加油
尽量采用不额外添加油脂的烹调方法,如蒸、煮、炖。
2、少放盐
肉类本身含钠量高,烹调时以清淡为主。
3、重搭配
搭配低脂、高纤食材,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在体内的吸收。
4、吃瘦肉
肥肉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影响心脑血管健康,还会造成肥胖。
畜肉、禽肉、鱼肉各有特长
畜肉、禽肉、鱼肉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三类肉,专家总结了它们各自的特长和食用技巧,让你明白吃肉。
畜肉:补铁冠军
畜肉包括猪、牛、羊等的肌肉和内其颜色较深,呈暗红色,故有“红肉”之称。
蛋白质含量:牛羊肉:20%猪肉:13%
脂肪含量:猪肉>羊肉>牛肉
维生素含量:以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为主
血红素铁:肉的颜色越红,其中所含血红素铁就越多。
如何正确吃畜肉:
1.每周红肉摄入量不超过500克尽量不吃加工肉制品(如火腿、培根、灌肠等)。
2.多选用脂肪含量低的瘦肉,少吃肥牛、肥羊、五花肉等高脂肪畜肉。
3.采用低温烹调的方式,避免油炸、煎、烤。
禽肉:性价比之王
禽肉主要有鸡、鸭、鹅等,从补充优质蛋白质的角度考虑,其性价比较高。
蛋白质含量:16%~20%,鸡肉>鹅肉>鸭肉。
脂肪含量:9%~14%,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维生素含量:以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为主。
如何正确吃禽肉:
1零售生鸡肉中沙门氏菌污染为10%~80%,烹调鸡肉时一定要充分煮熟。
2.为了保持禽肉低脂肪的优点,最好选择较为清淡的烹调方式。
鱼肉:血管卫士
蛋白质含量:15%~22%
1%~10%,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DHA有助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延缓老年人大脑和眼睛衰老。
EPA有助降低血管炎症反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维生素: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
矿物质:硒、锌、碘的含量较高
如何正确吃鱼肉:
1.食用鱼肉每周以280~525克为宜。
2.鱼头、鱼鳃、内脏等部位污染物含量相对较高,最好少吃。
3.清蒸最有利于保持鱼的低脂健康特色,并且能留住更多的DHA和EPA。
肉类的养生好搭档
每种肉都有自己的好伙伴,二者一起烹调食用可以给身体带来更多健康功效。
护心:鸡肉+大枣
作用:鸡肉富含维生素A和叶酸,有助作用于改善营养不良、月经不调、贫血等症状。
搭配好处:炖鸡时除了放姜片、花椒、月桂叶外,放大枣有助于补心益气。
补脑:猪肉+栗子
作用:猪肉富含维生素作用B1,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消除人体疲劳。
搭配好处:猪肉味臊,炖煮时最烹调好加一两粒大苗香,加几颗栗子有助于补脑。
健脾:牛肉+土豆
作用:牛肉中富含血红素铁,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搭配好处:土豆炖牛肉是最经典的搭配之一,可以补脾。
补气:羊肉+萝卜
作用:羊肉中富含的硒元素具有抗氧化、保护视力、抑制肿瘤的作用。
搭配好处:搭配山楂、绿豆可去除膻味;搭烹调配白萝卜可补肺:搭配胡萝卜可补虚益气。
润肺:鸭肉+山药
作用:山药和鸭肉一起煲汤不仅口味鲜美,还能健脾养胃、止咳化痰。
补钙:鱼肉+豆腐
鱼肉和豆腐一同食用,可同时摄取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同时鱼肉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加强人体对豆腐中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