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什么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疗法、四联疗法?
以前标准的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菌药物,疗程7~14天,根除率已经远低于80%。
目前我国专家一致推荐含铋剂的四联疗法:PPI+铋剂(果胶铋、枸橼酸铋钾)+两种抗生素。
抗生素常用以下6种中的两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唑酮,因为目前有些抗生素耐药率很高,建议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用药,按时复查。
21.慢性胃炎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慢性胃炎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同,无症状、HP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上皮内瘤变(细胞增生和分化出现异常)的患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
22.慢性胃炎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饮食宜规律,进食易消化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过于粗糙、浓烈香辛料和过热的食物,少吃盐渍、烟熏和不新鲜食物,多食黄绿色食物。但饮食也要考虑到各地区饮食习惯和个人爱好,不宜过分强调,以免影响生趣。
23.哪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胃炎?
可能会引起胃炎的药物种类较多,比如:
(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易引起上腹痛不适,重者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2)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甲硝唑、呋喃类等)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下降甚至胃肠出血;
(3)抗肿瘤药(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等)刺激胃肠黏膜产生弥漫性炎症、恶心、呕吐、纳差;
(4)肾上腺皮质激素类(ACTH、各种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
建议使用上述药物前,遵医嘱,尽量给医生提供详细病史,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适当选用安全剂型,如必须服用建议加用胃黏膜保护剂。
24.老年人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
如果有炎症和活动性的要积极治疗,防止腺体继续破坏。但老年人的胃炎常已经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趋于静止,只留下肠化和萎缩,难以逆转。可以考虑选用胃黏膜营养性药物为主,避免大量用药。所谓胃黏膜营养剂可理解为强固胃黏膜上皮、促进黏液分泌、活化细胞代谢的药物,老年人易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锌、硒等微量元素也可以适当补充。
25.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化需注意什么?
胃黏膜较光滑的轻度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癌变可能性很小,定期胃镜随访就行。但对伴有息肉、异型增生,或有局灶性凹陷或隆起者,胃镜检查时多作活检很重要。思想负担不要太重,乐观的心态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26.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手术治疗吗?
大多数不需要手术或者内镜下治疗,通过对症治疗消除症状,根除HP,改善生活习惯,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很多患者会康复甚至逆转。
个别重度萎缩伴肠化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可考虑镜下治疗或手术。但是手术一定要慎重,严格掌握指征,尤其是年轻患者。
胃窦部重度萎缩性胃炎和肠化并不是手术的绝对指征,因为手术后残胃也很容易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和癌变。
27.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有哪些?
(1)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2)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液反流: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
(4)强固屏障功能、促进上皮生长药物:硫糖铝、硫辛酸、替普瑞酮、瑞巴派特、前列腺素E2等
(5)铋剂: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
(6)其他:缺铁性贫血者补充铁剂、恶性贫血者需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注射治疗等
28.为什么有些医生给慢性胃炎患者开抗焦虑、抑郁的药物?
29.哪些胃炎算是癌前疾病?那些算是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或称癌前状态是一个临床概念,指的是患有这类胃病的病人发生胃癌的机会相对较多,并不是都能转化为癌。包括:
1、慢性萎缩性胃炎;
2、慢性胃溃疡;
3、胃息肉(腺瘤性);
4、残胃;
5、Menetrier病和深在性囊性胃炎;
6、恶性贫血。
而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是癌前疾病,一般不会转变成癌。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疾病的人要看专科医生并定期复查,而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人要规范治疗,只要积极治疗和复查,还是可以控制甚至可以逆转的,所以不必担忧转变成癌。
胃癌的癌前病变:
它是一个病理学术语,是内窥镜医生胃镜检查活检出组织,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种变化,指的是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或叫异型增生,而不是一种疾病单位。
很多人包括一些不是肿瘤专科的医生甚至一些参考书中,常常把胃癌的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相混淆。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有轻、中、重之分,重者可能发展成癌,轻者在适当的条件下或合理的治疗之后可能逆转趋向正常。不典型增生一般都出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和胃息肉等病的胃黏膜中。换言之,癌前疾病之所以较其他病人发生胃癌的机会多,就是因为有时癌前疾病的胃黏膜内出现了癌前病变,所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把不完全大肠化生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列为癌前病变,有的学者称其为原位癌,要立即手术干预。
30.慢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癌变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能逆转吗?
总体来说,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形成异型增生后的致癌率并不是很高。异型增生分为三个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中度异型增生经过综合治疗,绝大多数可以逆转,但重度异型增生癌变率较高,需要严密观察,定期胃镜和病理检查,必要时手术治疗。
有研究显示在5年内,轻度异性增生转变为中度、中度转变为重度的可能性各是10%,而重度异型增生转变为胃癌的可能性是50%~90%(3个月到2年内)。
因此,重度异型增生一般要马上治疗,并定期随访。
当然,有时候,轻度、中度异型增生的活检中也会出现错误,有些病人已出现癌变,但有可能活检不到,所以定期胃镜并病理检查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