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供应日益丰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为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创造了良好条件。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不良状况持续减少;城市儿童的平均生长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儿童营养状况城乡和地区差异显著,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的双重负担并存,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亟待改善。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多项儿童营养指标,明确了我国儿童营养改善的目标和任务要求。

一、儿童营养状况显著改善

儿童营养状况通常用生长发育和营养不良状况等指标综合反映。其中反映生长发育水平最主要的指标包括身高(长)和体重。营养不良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素缺乏。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通常用低体重、消瘦和生长迟缓反映。低体重和消瘦反映儿童急性营养缺乏,生长迟缓反映儿童长期慢性营养缺乏。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包括铁、维生素A、维生素D、碘等的缺乏。

(一)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

1.身高(长)持续增长

1990年-2010年,城乡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身高均有增长,并且增幅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农村儿童的身高增幅大于城市,城乡儿童生长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如城市4-5岁男、女童平均身高分别增长4.5厘米和4.4厘米,农村分别增长5.2厘米和5.8厘米(图1和图2)。

2.体重合理增长

1990年-2010年,城乡不同年龄组的儿童体重均有增加,并且增幅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城市儿童的体重增幅大于农村。如城市4-5岁男、女童平均体重分别增加2.6千克和2.1千克,农村男、女童均增加1.8千克。与身高的增长基本一致,相对平衡(图1和图2)。

卫生部组织的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也显示同样的身高、体重增长变化趋势[2]。

近20年来,我国城乡儿童生长发育处于快速增长期,目前,城市儿童的平均生长发育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生长标准,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但农村儿童仍有一定差距,其生长发育水平还有较大升高潜力。

(二)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持续减少

1.5岁以下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下降

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3.6%,比1990年下降了74%(图3),已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1;生长迟缓率为9.9%,比1990年下降了70%(图4);消瘦率为2.3%,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

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从2000年开始降低,2010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分别为8.0%和20.3%,比1998年分别下降了45%和44%。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2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显示,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明显低于东南亚国家,在金砖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表1)。

表1部分国家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

国家

低体重率(%)

生长迟缓率(%)

金砖国家

中国

4

10

巴西

2

7

印度

43

48

俄罗斯

-

南非

9

24

其他国家

美国

1

3

土耳其

12

墨西哥

16

泰国

越南

20

31

2.微量营养素缺乏有所改善

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1992年-2005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无明显下降,徘徊在12%-23%之间[3]。2005年开始持续下降,从19.3%下降到2010年的12.6%。其中,城市由11.3%下降到10.3%,下降了9%;农村由21.9%下降到13.3%,下降了39%(图5)。

1995年我国全面实施食盐加碘,2011年合格碘盐食用率已达95%,在全国水平上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1982年-2006年,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10%左右,改善不明显[3,4]。临床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已不多见。

(三)儿童营养改善显著提高了儿童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归因于营养不良的比例达35%。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归因于营养不良的比例,2000年为22%[1],据专家测算,2010年降至13%。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促进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下降,201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比1990年下降了73%,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4。

2009年-2011年,青海省实施的早期儿童营养干预项目结果表明,干预后儿童两周腹泻和发烧发生率明显降低,各年龄段儿童疾病发生率降低幅度在50%-80%之间。

二、儿童营养改善的策略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生,重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是儿童营养改善的重要保障

1.儿童营养改善的法律保证

2.扶贫开发战略改善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

随着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2011年,中国政府将贫困标准线提高到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更多低收入人群获得政府扶持,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食物支出得到提高,有力保障了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营养改善。

(二)经济社会发展是儿童营养改善的坚实基础

1.家庭收入增加提高了人均食物消费能力

1990年-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1.7倍,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增加了近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6.6倍,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增加了4.2倍。家庭在食物方面的消费能力增加,为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膳食结构优化促进了儿童营养的全面和均衡

3.母亲(看护人)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

研究表明,儿童看护人的教育水平,尤其是母亲的教育水平,对儿童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女性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提高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母亲(看护人)的教育水平,增加了她们对营养和健康知识的接受程度,促进了儿童科学喂养和平衡膳食。

(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儿童营养改善的重要支撑

1.儿童营养法规和规范不断完善

为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卫生部先后印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如发布《中国婴幼儿喂养策略》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保护和促进母乳喂养;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其工作规范,要求托幼机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为儿童提供安全、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保证膳食平衡;制定《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等系列技术规范,加强儿童营养不良疾病的防治;制订《辅食营养补充品通用标准》,规范营养补充品的生产;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导婴幼儿营养和膳食。

2.妇幼保健服务全面提升

3.儿童营养干预广泛开展

4.儿童营养监测不断完善

一是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目前已开展了4次。从2010年起,将10年一次的调查调整为每5年一个周期的监测,0-6岁儿童是重点目标人群。

三、儿童营养改善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我国儿童营养改善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儿童贫血等营养问题依然普遍;流动和留守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的营养问题尚未引起重视。

(一)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

1990年-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城乡差异一直较为明显,农村地区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约为城市地区的3-4倍,而贫困地区农村又为一般农村的2倍,2010年贫困地区尚有20%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2006年卫生部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约为东部地区的2-3倍[4]。

(二)农村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呈现脆弱性

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容易受到经济条件和突发事件的影响。如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贫困地区农村12月龄以下婴儿生长迟缓率上升了近一倍。汶川地震使儿童营养状况受到严重影响,灾后3个月,四川省北川和理县2岁以内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49.6%和78.8%[6]。

(三)2岁以下儿童贫血问题突出

2000年-2009年5岁以下各年龄段儿童贫血患病率情况分析结果显示,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2-3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是一个平台期,3岁以后逐渐降低。2010年,6-12月龄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高达28.2%,13-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5%。

(四)流动、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亟待改善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由此带来的留守在农村的5岁以下儿童数量超过了1500万,还带来大量跟随父母的流动儿童。由于生活条件差、看护人教育水平低等原因,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2009年农村留守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约为非留守儿童的1.5倍。多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区儿童。

(五)超重和肥胖问题逐步显现

2005年,城市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5.3%和3.9%;2010年,城市和农村分别升高到8.5%和6.5%。不仅城市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也逐渐显现。

结束语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将改善孕产妇和儿童营养作为重要任务,提出了降低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贫血患病率等多个具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儿童营养改善的策略措施。我们要抓住机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促进儿童营养改善。

三是切实加强妇幼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和普及,加强合理膳食指导,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为孕产妇提供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合理补充营养素,预防和治疗孕产妇贫血等疾病。落实婴幼儿喂养策略,倡导母乳喂养,开展科学喂养与营养素补充指导,促进合理添加辅食,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儿童营养性疾病。

四是逐步完善儿童营养监测体系,将儿童营养状况作为评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国家统计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

儿童营养改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中国将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参与,努力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口素质基础。

附件1

名词解释

1.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联合国全体成员国承诺将建立新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以降低极端贫穷人口比重,并设立了一系列以2015年为最后期限的目标,即“千年发展目标”,包括8个具体目标:(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2)实现普及初等教育;(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4)降低儿童死亡率;(5)改善产妇保健;(6)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8)制订促进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

2.低体重:指儿童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

3.生长迟缓:指儿童的身高(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身高(长)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

4.消瘦:指儿童的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长)参考人群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

5.超重:指儿童的体重高于同性别同身高(长)参考人群体重中位数加1个标准差或年龄别体质指数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体质指数中位数加1个标准差。

6.肥胖:指儿童的体重高于同性别同身高(长)参考人群体重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或年龄别体质指数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体质指数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

附件2

参考文献

2.卫生部,中国儿童生长标准与生长曲线,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

3.荫士安主编,中国0-6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赵丽云等.2006年中国儿童与孕产妇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卫生研究,2008,37:65-67.

5.王陇德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王丽娟等.汶川大地震后3个月四川省北川和理县6-23月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696-700.

THE END
1.预防医学食谱调查报告范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膳食建议,旨在改善调查对象的饮食结构,提高其营养摄入水平,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以上预防医学食谱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具体调查内容和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68e1c1dd63297d4e881c8ab4
2.合理膳食行动降生活,从科学饮食开始遵循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以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膳食模式为代表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主要特点: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蔬菜、水果、豆制品丰富,鱼虾水产多,奶类供应充足,并且拥有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 参考平衡膳食餐盘,摄取每餐食物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22)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E5NzMwNw==&mid=2651517740&idx=2&sn=6ef2ffda7f4ded7eefc046e6e28e8054&chksm=8de63141c5e9fabc2039d41ea0c23bea29ea6775319adddd870499ba5909ae6b9d9c45d15a00&scene=27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1书籍2023科学研究报告2022版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1书籍2023科学研究报告2022版预防医学、卫生学 202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营养师书籍202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饮食营养减肥食谱食疗书籍 风格: 中国 居民 膳食 指南 2021 书籍 2023 科学 研究报告 2022版 图文详情https://www.zhe2.com/note/674995195267
4.指南科学研究报告营养学会降饮食营养减肥食谱人民卫生预防医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回顾性调查辅助估量食物图谱帮助定量昨天学龄儿童三本预防医学 ¥450.1 感控标准懂行医疗相关执行优秀案例平装王强人民卫生9787117368636 预防医学 ¥67.65 清华大学出版社9787302610793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解析刘海李涛主编有限公司预防医学 ¥86.1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书2023年国家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报告疼痛专业https://m.ftxia.com/item.htm?id=673776406117
5.第6版第2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预防医学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 DIYI册 第6版+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 第6版 第2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 预防医学 卫生学点击进入9.9元专区>> ¥317.25 降价通知 定价¥317.25 暂无评分 0人评分精彩评分送积分 作者 汪诚信//黄晓芸 查看作品 出版 中国劳动,月 查看作品 分类 图书>医学>预防医学/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11776425143
6.《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堂实习、 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预防医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实验报告、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基本方法。 通过考核,一方面,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另https://www.gxtcmu.edu.cn/ggxy/jysjs1/zywsxjyshjwsxjyshs/jxyhygl12/content_29949
7.2018级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主要面向医疗服务机构及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等,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掌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临床医学及社区管理等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备能从事健康监测、分析、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备健康管理师的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6.htm
8.降管理师5吴女士,50岁,常用的个人降风险识别方法有哪些?D.应该单采用控制膳食的方法 E.应该采用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 87.超重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 A.6~7倍 B.5~6倍 C.3~4倍 D.4~5倍 E.2~3倍 88.关于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论述错误的是 A.离题研究的成果不一定适用于整体或在体的情况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553656
9.每日热点03072023-03-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合理膳食行动和国民营养计划工作推进会于2023年2月15-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以下简称“营养所”)和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主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省市疾控中心营养分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27150
10.膳食调查表(精选11篇)篇3:大学生膳食习惯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包头医学院1~4年级不同专业本科学生以及包头市轻工业技术学院1~3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抽取了936名学生。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c8vi371.html
11.◇决策参考报告202329◇综述:限制超加工食品食用,倡导降饮食模式《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内科学》的一篇文章显示: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呈正相关关系。研究显示: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每增加10%,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5%;吃未加工或低加工食品每增加10%,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9%。 (五)导致大脑功能退化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311/t20231102_474752.htm
12.科学研究报告临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国膳食营养指南2024人卫人医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人卫 > 202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新版专业版 科普版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营养科学全书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科学研究报告临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中国膳食营养指南2024 人卫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旗舰店 202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新版专业版 科普版 学龄儿 https://item.jd.com/10086458186139.html
13.学校营养餐实施情况调查报告9篇(全文)(1) 继续坚持给我校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营养与膳食指导, 让学生尽早接受营养与膳食知识的学习。 (2) 带领学生认真学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中国营养学会联合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 让学生知道限制食用零食, 每周食用频率不宜超过1次[4]。这些零食含有的有害成分远高于健康成分, 其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m2lxp18.html
14.预防医学论坛[结论]应明确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定位,理顺其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关系,完善技术指导和信息报告制度,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2013年03期 v.19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2010年福建省边远山区育龄妇女乙型肝炎知识、态度、行为及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黄丽芳;周勇;吴瑞红;魏http://yfyxlt.cbpt.cnki.net/WKC/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3&st=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