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素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称,蔬菜的产值对寿光市财政收入的贡献高达70%,因此不得不说是蔬菜带动了寿光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寿光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寿光蔬菜发展经验的调查与探究,力图找到寿光蔬菜快速发展背后的原因。
一、调研内容与结果
此次调研从两方面着手,分别针对寿光市人民政府和三元朱村进行调研。
(一)寿光市人民政府。2007年寿光市人民政府针对农业、蔬菜的治理情况,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明晰发展思路。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寿光市大力发展“寿光蔬菜”品牌,建设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率先升级,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抓好技术服务,强化科技支持蔬菜生产。寿光市人民政府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加大技术培训,使12万户农民受益,90%以上的农村基层干部接受了科技培训,95%以上的农民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3、坚持共建共享,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和谐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寿光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开展和谐村庄创建活动,提高了城乡居民素质。
4、实施工农结合战略。发挥初始的农业优势,由农业起步,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提升实力,靠农业富民,靠工业强市,实现工农互助、城乡互动。
5、坚持不懈地办好蔬菜博览会,提升寿光蔬菜知名度。自2000年开始,寿光市坚持“蔬菜搭台、经贸唱戏、政府投资、百姓受益”的办会思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蔬菜博览会办成了展示国内外蔬菜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设备的盛会和招商引资、经贸洽谈的盛会。
三元朱村现有216户,每户农民至少有2~3个棚,每年1万元左右的年收入。三元朱村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主要劳动力多为妇女,家中的男性主要是作为技术人员接受培训。2007年三元朱村的人均收入高达10,700元。
种植蔬菜的大棚技术含量高,主要利用地热、光热形成的日光温室进行采光和采暖。由于村中每家每户都有技术人员,这就确保了蔬菜的质和量。大棚蔬菜的高品质、高产量吸引了各地的农户,三元朱村的大棚技术也应用到东北、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地区。
除此之外,在三元朱村还看到了大型的农资超市、生活超市、敬老院等公共设施以方便农户的各种需要,市政府还建立了网上诊断系统,使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技术支持。
二、经验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笔者总结得出了寿光蔬菜迅猛发展背后的经验。
(一)蔬菜生产标准化和特色化。寿光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10个镇、500多个村形成“一村一品”、“一
一业”的发展格局。该市根据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和农民传统的种植习惯,在中南部乡镇集中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突出抓好大棚菜、大田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西红柿、万亩香瓜、万亩韭菜,从而使蔬菜成为该市最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在走访的三个村中,各村种植作物各不相同,且同一个村的农民普遍种植同种作物,形成了独特的风景。这种独特的种植结构,有利于进行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建立系统的生产标准和规范。此种方式,不仅利于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经验交流,利于技术人员统一讲授种植技术要领,利于各村各户把蔬菜种好、种精,并且也利于各收购点的统一收购,便于登记和质量监控。
(二)严把蔬菜质量关,严守品牌信用。寿光市对蔬菜质量的把关十分严格,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监控:一是北京的质量监督部门来寿光蔬菜各个收购点进行定期抽查,并且将抽查结果即使反馈给寿光市;二是寿光市自身也对各个收购点进行定期抽查,因为在对各村镇的集中收购过程中已经详细记录了各种蔬菜的生产户情况,所以可以及时、准确地把北京和寿光市抽查的结果予以公布。为此,寿光市还建立了菜乡频道,对质量不过关的蔬菜公布于众,从而杜绝伪劣产品,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寿光蔬菜的信用。
(三)推进农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寿光市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着力推进农业数据的共享。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信息系统与农业部信息中、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及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联网,16条线路的电视监控系统昼夜为客户和农户服务。通过《中国寿光蔬菜网》可以容易的掌握许多关于寿光蔬菜的资料,全方面了解蔬菜的品种、价格行情以及菜博会等等丰富的信息。信息服务就像一条纽带拉近了供货、进货商、经营者、游客之间的关系,便捷了人们的需求,也取代了原有的买卖模式。
此外,寿光还加快科技推广。该市吸引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优秀品种,引进瑞士等国的优秀新技术,使全市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率面积达到了95%和98%。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世界菜博会的举办。它促进了科技交流与商贸合作,架起了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市场间的桥梁,使广大农民根除旧的蔬菜种植模式,开放思想,同时也拓宽了致富的道路,进一步提高了科技素质和文化水平。
(四)以农户为中心,健全周到的为农户服务。刚进三元朱村,就被眼前一桩桩白色楼房吸引,这里的农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农民,他们都住上了统一舒适的楼房。管理人员介绍说,为避免农户之间因为分房而造成的纠纷,政府共设计了25款不同的户型,每村投票选择他们所中意的户型,投票做到每户参与,在选出最受欢迎的户型后才开始动工。每家每户的房间都是一模一样的,都是300平方米带车库的。这一贴心措施,极好地避免了纠纷,为农户提供了良好的后方保障。
管理人员不仅在“住”上动了心思,在“行”上也为农民提供了很周到的服务。三元朱村就像一个小区,里面的服务设施应有尽有。管理人员带我们参观了这里的农资超市,里面化肥、种子应有尽有,村里的农民不用再跑到很远的地方购买,也避免了被骗的隐患。此外,农资超市里面还设有多台电脑,农民如果有技术难题或者种菜难题,就可以来到这里,网上的技术人员会随时为他们解决这些难题。在农资超市的对面就是一个生活超市,里面提供了农户们生活的必需品。此外,里面还设有敬老院,专为孤寡老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服务之周到让我感叹。
每年收获时节,农户不用跑去收购站,就会有专门的人员挨家挨户统一收购,然后统一送至农贸市场。所以,这里的农户可以安心的在家种菜,免去了许多繁琐程序。
寿光有一个2,000亩的大型农贸市场,当地人介绍,在这里没有买不到的菜,也没有卖不了的菜。它就是南北蔬菜的枢纽,成为当之无愧的价格、信息、技术交流中心。
正因为如此周到的服务,贴心的管理,才使得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种出的蔬菜自然也是保质保量。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寿光市农业产业情况汇报.寿光市人民政府,2008.5.
书本里的实验报告要重新复印
参与调查的同学韩迪聪介绍说,调查发现同学们在循环使用教科书时,因为不能在上面写字填空了,就需要准备一个本子,抄写教科书上需要填写的内容。比如说《科学》,里面就有一些实验报告,同学们或者把报告填写部分抄下来,或者是自己复印,要不就是只听课,不做题了。
同学们反映,这样影响了教学的进度。老师们也发现,这也制约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指导。调查小组的指导老师刘老师分析说,循环教材的使用确实能够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学习习惯,但影响了学生融入教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建议重新编循环教材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现代的校园已不在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园。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出入的双双对对、亲亲我我也不会被认为不正常的行为,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让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各大校园因此每年都会因失恋或别人的感情原因而跳楼或割脉的现象。因此,中国计量学院零点调查协会校园文化部开展了《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本次调查针对在杭九大高校,即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入室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等抽样方法,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300份,其中有效问卷1173份,有效问卷占90.23%。我们将这1173份问卷在暑期全部用于数据分析,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相应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调查报告的格式包括:标题、署名、正文。
1.标题:三种写法。
②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实行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
。
③正副标题写法,一般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如:《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
2、正文:由两个部分构成,即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
做了哪些调查;
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
(2)主体: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关键词】膳食调查;营养状况;儿童;贫困区
DietandNutritionalStatusofRuralSchool-agedChildreninZhejiangProvince/HUANGLi-chun,DINGGang-qiang,HESheng-liang,etal.ZhejiangProvincialCenterfor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Hangzhou(310009),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dietandnutritionalstatusofruralschool-agedchildreninZhejiangProvince,andtoprovideevidenceforthedietaryintervention.MethodsByrandomsampling,1196childrenaged8-12wereselectedfromruralareasinZhejiangProvince.Dietarysurveywith24-hourrecallandphysicalmeasurementwereperformed.ResultsEvaluatedbytheChineseDRIs,thedietaryintakesofenergy,carbohydrate,vitaminC,calciumandzincwereinadequate.Theintakefrequenciesofmilk,fruit,vegetable,beanandbeanproductswerelow.ConclusionNutritionaleducationshouldbeperformedforteachers,parentsandstudentstoimprovegrowthandnutritionalstatusofruralchildren.
【Keywords】Dietsurveys;Nutritionalstatus;Child;Povertyareas
学龄儿童所获得的营养不仅要维持生命活动、生活与劳动,更重要的是还要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个时期的膳食营养状况对个体的一生和群体的素质都有重要的影响[1]。2006年9-12月笔者对浙江省农村3个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根据浙江省统计局2004年公布的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名单,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3个县6所小学的三、四年级学生,共调查1196名,其中男生615名,女生581名;8岁学生171名,9岁317名,10岁401名,11岁225名,12岁82名。
1.2方法
1.2.1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价采用3d24h回顾法,调查膳食摄入情况。调查人员经过培训,在膳食调查前召开班主任会和家长会,由班主任和家长协助学生填写问卷,调查人员现场确认后收回。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评价学龄儿童的膳食结构;根据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入情况,结合食物成分表[3],计算营养素摄入量,以中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s)[4]为依据评价学龄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采用EpiData3.02录入数据,SAS8.0软件分析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入情况。
1.2.2体格检查和评价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以《1995年全国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身高标准体重值在90%~110%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超过110%为超重,超过120%为肥胖[5]。
2结果
2.1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2.94%,正常率为55.94%,超重率为11.22%,肥胖率为9.89%。
2.2食物摄入情况调查对象的粮谷类食物摄入量偏低。豆类及其制品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量达到了50~100g的合理范围,但是消费率仅有65%。肉类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量在75~100g的合理范围内。奶类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为102g,低于每日250g的合理摄入,而且消费率也仅有43%。蛋类平均每日摄入量为43g,略低于每日50g的合理量,消费率只有61%。蔬菜的消费率较高,但人均每日摄入量不足。水果的摄入严重不足,消费率低至34%。见表1。
与推荐量相比,能量摄入偏低,蛋白质摄入达到了推荐量,维生素E和铁摄入达到了推荐量。钙摄入量远未达到推荐量,8~10岁组儿童钙摄入只占RNIs的60%,11~12岁组儿童钙摄入只占RNIs的40%。8~10岁组儿童锌的摄入量占RNIs的80%,而11~12岁组男孩锌的摄入量只占RNIs的56%,11~12岁组女孩锌的摄入量也只占RNIs的66%。维生素A摄入在推荐量的83%以下。维生素C摄入量在推荐量的65%以下,11~12岁组儿童维生素C的摄入量在推荐量的50%以下。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2.94%,略高于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全国水平[6]。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7~13岁农村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4.4%[7],本次调查农村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与之接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与大城市[8]接近。可见,目前我国农村儿童也面临营养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导致肥胖的双重挑战。提示在农村儿童营养改善工作中要注意儿童营养状况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项目。
调查还发现,学龄儿童膳食中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普遍缺乏,比较严重的是钙、锌和维生素C缺乏。钙摄入不足是我国居民膳食中的普遍现象,与奶类的消费率和摄入量低有关。农村居民奶类摄入量较城市居民更低,且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奶类消费量增加[11]。儿童钙摄入不足,直接影响骨骼生长发育。膳食中维生素C的缺乏与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有关。平衡膳食宝塔推荐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100~200g。此次调查结果与推荐量差距较大。水产品中的锌含量丰富,适量摄入水产品可以预防锌缺乏。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特别开展针对农村学龄儿童增加蔬菜水果、奶类、豆类以及水产品摄入的营养干预。另外,如果某些营养素在当地的食物供给条件下难以满足,为尽早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除了营养科普知识的宣传外,使用儿童型营养补充剂也是一个好办法[12-13]。
4参考文献
[1]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80.
[2]中国居民膳食专家委员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文集.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209-213.
[3]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58.
[5]白呼群.中国卫生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1.
[6]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2-158.
[7]杨晓光,翟凤英.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三:2002居民体质与营养状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7.
[8]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
[9]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
[10]顾景范,杜寿芬,查良锭,等.现代临床营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4.
[11]翟凤英,杨晓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二:2002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31.
[12]翟凤英,易国勤,赵丽云,等.儿童型营养补充剂对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487-488.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关于近视人数及状况调查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二、调查方法:1、上网查资料,了解什么是近视及产生近视的原因。
2、调查走访同学,了解近视眼同学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查阅有关书籍,了解近视
危害和预防方法。
4、调查本班同学近视状况及近视眼比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本班共有56名同学,近视的人数有22人,占全体同学的五分之二,和去年相比,呈上升趋势。
四、结论:1、青少年的近视率在逐年上升,这与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越来越发达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2、近视眼是可以预防的,要做到“五要”和“三不要”:
“五要”:
要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学习环境要合理、采光;
要注意均衡饮食,多点户外活动;
要定期检查视力。
“三不要”:
不要养成趴着、躺着、行走、乘车阅读习惯;
不要在昏暗的灯光下或在强烈的阳光下看书;
不要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
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好好地保护眼睛,让它永远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关于近视调查报告2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家庭中的孩子都是宝贝,说一不二,随着电视、计算机的普及,我们祖国花朵的娇嫩的眼睛受到了袭击,现在,在我们班里,大多数的同学都患有近视,而且部分同学的近视情况十分严重,有的同学视力甚至低于了4.5,这也许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视力,我对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通过上网,看一些有关科学用眼和眼睛保健方面的资料,了解什么是近视,及近视产生的原因。
(2)通过访问,了解本班同学的近视状况,以及近三年同学视力不良的发展趋势。
(3)通过与本人交谈、调查,走访家长的形式,掌握眼睛近视同学的学习及生活上的习惯。
三.调查情况的资料整理
1近视眼(myopia)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这种眼在休息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象。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
2本班有39名同学,无先天性遗传近视,后天近视的8人,近视同学比列占全班的3分之2.较前几年比,近视率有明显增高趋势。
四.结论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因此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如果有近视的你,可以戴凹透镜加以纤正。
3.为了同学的视力,我查找了有关的书籍,发现近视眼是可以预防的:(一)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市尺。
(二)要认真做眼保操,定期检查视力。(三)连续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四)每天晚上坚持滴眼药水。(五)多吃水果、蔬菜。除了要做到以上的5要,还要做以下的三不要:(一)不在光线暗弱和阳光直射下看书、写字。(二)不躺着看书。(三)不走路看书。
一、调查问卷
二、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
看电视距离太近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不合理饮食
一:问题的提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了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外面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世界才能一目了然,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但进入高中以来,我们班越来越多的同学戴上了眼睛,同学们的视力越来越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为什么会引发近视近视有哪些危害又有哪些预防方法
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
二:调查目的:调查我校学生的近视情况,找出近视的原因、近视对个人的影响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案。
三:调查方法:
1、通过网上调查和询问同学,老师,了解近视的主要原因。
2、走访当地小学,初中,了解近视的发病率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四:调查结果:
1、现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
2近视的原因
我们发现看电视和玩电脑对近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今生活水平高了,大家重视生活质量,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现在的大学生的电脑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然而,这些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富足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事实上,这些隐患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求大家做到合理使用这些电子产品。
其他用眼不卫生情况包括使用不洁净的毛巾或手擦眼睛、走路、乘车时看书,在强光下看书写字等等。这些情况也不容忽视,因为它是20%的近视的引发因素。至于遗传方面的原因则要注意不能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加大了后代近视等疾病的发病机会。
3、近视的危害:
近视对人造成一定的困扰,就调查显示,这些影响大部分表现在生活中。据资料显示,近视对生活具有如下危害:
①视力低下,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②中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容貌;
③近视患者其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④中高度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和脱离而致盲;
⑤近视超过600度可产生一定的遗传因素,不但影响自己,而且会影响下一代,这是最可怕的。
人们也考虑到了近视对学习的影响,如一些专业对视力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①单眼视力低于1、0者,不能录取理工类的海洋运输、船舶驾驶、民航航行管理业;
②双眼视力低于1、0者,不能录取警校、军官学校、精密仪器、海关专业;
③单眼视力低于1、0者,不能录取医科、艺术类的舞蹈、音乐、电影、摄影专业;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三、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四、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仪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五、体会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我们将来后悔。面对21世纪视觉危机的挑战,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战胜敌人!
关于近视调查报告4我国近视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学生。我看见许多同学眼周贴着灰色的小圆片,这是什么东西呢于是,我利用课间十分钟进行了“采访”。小圆片原来是一种治疗近视眼的药膏,贴上冰凉冰凉的。看来,近视眼在困扰着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怎么才能预防和矫正呢
同学们,让我们爱护自己这双明亮的眼睛吧!
关于近视调查报告5一、问题的提出
二、调查方法
1看书
2上网找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具体内容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
四、结论
1.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
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即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
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能产生近视对此还没有一致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2)辐辏学说:近距离工作使用调节时,也需要两眼同时内转的辐辏功能加强,由此可以导致眼肌对眼球加压,而引起眼球轴的延长。
(3)环境适应学说: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这一学说受到许多反对,但是在发育期可塑性很强,对近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已是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