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修正膳食回顾法仅调查一日可能出现的片面性常常结合,从前一餐吃的东西完向前推从前一餐吃的东西开始向后推,设计相应合理的调查表示关系到膳食调查质量的关键因素,记账法一般不能调查的摄入量。
膳食调查和评价
一、回顾法和记账法表格设计要点
A、食物类别B、食物名称C、食物性状D、食物色泽
2、为了修正24h膳食回顾法仅调查一日可能出现的片面性,常常结合()。
A、膳食调查史方法B、称重法C、记账法D、询问法
3、24h膳食回顾是指()
A、从最后一餐吃的东西完向前推24hB、从最后一餐吃的东西开始向前推24h
C、从前一餐吃的东西完向前推24hD、从前一餐吃的东西开始向后推24h
4、记帐法调查表的内容不包括()
A.用餐人数B.被调查者的联系方式C.被调查者的住址D.进餐地点
5、24h膳食回顾调查法适合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与年龄较大的老人(F)
7、设计相应合理的调查表示关系到膳食调查质量的关键因素(T)
二、食物消耗量记录要点
1、如果食物消耗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应在不同季节内开展()次短期调查,结果才比较可靠。
A、1B、2C、3D、多次
2、当被调查单位人员的劳动强度,性别,年龄等组成不同时,应以()作为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水平。
A、人数的平均值B、标准人C、人日数D、混合人日数
3、一条带鱼重500g,把带鱼的不可使用部分去掉称量为125g,则废弃率为()
A、10%B、15%C、20%D、25%
4、记账法一般不能调查()的摄入量。
A、主食B、副食C、小吃D、调味品
5、记账法调查期间,如果使用了糖果,可不进行登记(F)
6、如调查的某种食物为市品重,计算食物营养成分应按市品计算(T)
三、回顾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
1、24h回顾法是()
A.通过询问的方法,使被调查者回顾和描述在调查前24h内所摄入的所有食物数量和种类,借助食物模型、家用量具或食物图谱对其食物摄入进行计算和评估
C.根据该单位每日购买食物的发票和帐目、就餐人数的记录,得出一定时期内的各种食物消耗总量和就餐者的人日数,并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消耗量,再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这些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数量
D.称量记录一定时期内的食物消耗总量,并根据同一时期进餐人数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
2、目前获得个人膳食摄入量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A.24h回顾法B.询问法C.记帐法D.称重法
3、下列不属于24h膳食回顾法的要求的是()
A.面对面进行调查B.一年中只进行一次
C.一般在15~40min内完成D.对老人、儿童可询问其看护人
4、在实际的工作中24h回顾法一般选用()天连续的调查方法
A.3天B.4天C.5天D.7天
5、24h回顾调查法可用于家庭中个体的食物消耗状况调查,也适用于描述不同人群个体的食物摄入情况,包括一些散居的特殊人群调查(T)
6、24h回顾法属于封闭式调查法(F)
四、24h回顾法的优缺点与意义
1、下列属于24h回顾法的优点是()
2、下列不属于24h回顾法的优点是()
A.应答者不需要较高文化水平B.能得到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
1
3、不可作为长时期膳食调查的方法有()
A.24h膳食回顾法B.记帐法C.食物频率法D.膳食史回顾法
4、属于24h回顾法的缺点是()
5、年龄小于7岁的儿童不适宜用24h回顾法(T)
五、人日数概念和计算主要问题
1、人日数表示()
A.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B.调查者用餐的天数
C.被调查者单位重食物消耗完所需天数D.每人每日消耗食物量
2、1个人日指()
A.一个人一天吃饭量B.一个人一天进餐数
C.一个人一天吃中餐D.一个人一天吃早、中、晚三餐
3、总人日数指()
A.一天中进餐的总人数B.全体人数
C.全体全天个人总餐之和D.一天中一个人进餐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人日数适合单个人的膳食调查B.总人日数适合集体、家庭人员每日吃饭人数不同时用
C.总人日数适合食堂的膳食调查D.总人日数适合集体、家庭人员每日吃饭人数相同时用
5、个人人日数等于()
A.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
B.早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总数
C.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比
D.以上都不是
6、规定餐次比为早餐占20%,午餐和晚餐各占40%,家庭中的某一成员仅询问到早午两餐,则其人日数为()
A.0.6B.1C.0.8D.0.4
7、在某一托儿所做膳食调查时,如果三餐能量比均为1/3,早餐有20名儿童,午餐有25名儿童,晚餐有30名儿童,则总人日数为()
A.25B.20C.30D.26
8、在某一托儿所做膳食调查时,如果三餐能量比为30%,40%,30%,早餐有20名儿童,午餐有25名儿童,晚餐有30名儿童,则总人日数为()
9、在某一托儿所做膳食调查时,如果三餐能量比为20%,40%,40%,早餐有20名儿童,午餐有25名儿童,晚餐有30名儿童,则总人日数为()
10、全家总人日数等于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T)
11、只有在调查集体、家庭人员且每日吃饭人数不同时才使用总人日数(T)
六、膳食史回顾法和24h回顾法的结合
1、膳食史回顾法属于()的调查。
A.半封闭式B.封闭式C.半开放式D.开放式
2、膳食史法的创始人是()
A.BrukeB.DavidC.ThomasD.James
3、膳食史法调查的年限以不超过()年为佳。
A.1B.3C.5D.10
4、膳食史法和24h膳食回顾法的主要区别是()
5、下列有关膳食史法说法错误的是()
A.膳食史法适合饮食差异不大的个体B.膳食史法适合饮食差异较大的个体
C.膳食史法对调查者的要求较高D.膳食史法要求被调查者理解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2
6、需要有营养专家指导的膳食调查是()
A.24h回顾法B.膳食史法C.称重法D.食物频率法
7、膳食史法()
A、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居民膳食的摄入情况B、可获得调查对象通常的膳食模式和食物摄入的详细情况
C、可以用来评价不同群组人们的相对平均摄入量,或组内摄入量的分布情况D、以上都是
8、不属于膳食史法调查的优点是()
A.样本量大B.费用高C.人力少D.可以进行代表性膳食模式调查
9、回顾法调查存在的误差主要包括()
A、膳食摄入量的漏报和低估B、对事物大小或多少进行估计
C、调查对象的主观因素D、以上都是
11、常将24h膳食回顾法和膳食史回顾法结合使用(T)
12、24h膳食回顾调查中记录了调味品的摄入量(F)
七、记账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
1、记帐法的基础是()
A.食物结存B.调查者的文化程度C.调查员的培训D.膳食帐目
2、在使用记账调查法时,由于家庭成员年龄、性别等相差加大,因此人数也需要按()计算其营养摄入量。
A.混合系数B.人日数C.总人日数D.总人数
3、记账法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等于()
A、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B、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C、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D、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4、记账法的工作程序包括()
A、了解食物结存和进餐人数B、了解食物购进数量和食物消耗量
C、计算总人日数D、以上都是
5、记帐法调查表的内容包括()
A.用餐人数B.被调查者联系方式
C.被调查者的住址D.进餐地点
6、使用记账法调查时,对进餐人数应统计准确并要求按年龄、性别和工种、生理状态等分别登记(T)
7、使用记账法进行儿童膳食调查时,因食物供给量不分性别、劳动强度,进餐人数登记表设计时可用简化(T)
八、记账法的优缺点
1、记帐法是()
A.通过询问的方法,回顾和描述调查前24h内所摄入的所有食物数量和种类,借助食物模型、家用量具或食物图谱对其食物摄入进行计算和评估
2、记帐调查法的优点是()
A.费用低、人力少B.调查者文化程度要求低C.适合小样本调D.需要借助食物模型、家用量具等
3、记帐法调查的优点是()
A.可以调查较长时期的膳食B.操作简单C.费用低、人力少D.以上都是
4、记账法调查的缺点是()
A.调查较长时期的膳食B.操作简单C.费用低、人力少D.只能得到全家或集体中人均的膳食摄入量
5、记账法与其他方法比较,不但可以调查长时期的膳食,而且适可以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T)
6、记账调查法多用于建有账目的集体食堂等单位(T)
九、称重记账法的优缺点
1、以下属于称重记账法优点的是()
2、以下属于称重记账法缺点的是()
3、和记账法相比,称重记账法()
A.人力更少B.操作更简单C.费用更低D.更精确
4、称重记账法较少依赖记账人员的记忆,食物遗漏少(T)
5、称重记账法难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T)
6、称重记账法兼具了称重法的简便和记账法的准确T)
7、称重记账法涉及调味品的调查,而24h回顾法不涉及(T)
十、进餐人数登记要点和标准人系数计算
1、在家庭调查时,记录进餐人数是记录()进餐人数
A.每日每餐B.每日C.每餐D.以上都不是
2、以下属于劳动强度描述的是()
A.轻体力劳动B.中等体力劳动C.重体力劳动D.以上都是
3、下列属于中等体力劳动者的是()
A.学生B.运动员C.农民D.教师
4、下列属于轻体力劳动者的是()
A.学生B.教师C.运动员D.司机
5、家庭调查时要记录进餐人的生理状态如孕妇等(T)
6、舞蹈演员属于轻体力劳动者(F)
7、实验员属于轻体力劳动者(T)
十一、标准人系数计算
1、折合系数等于()
A.能量推荐量(kcal)/2400(kcal)B.能量推荐量(kcal)/2100(kcal)
C.能量推荐量(kcal)/2700(kcal)D.能量推荐量(kcal)/3200(kcal)
2、一个重体力男劳动者的能量推荐量为3200kcal,他的折合系数等于()
A.1.33B.1C.1.13D.1.2
3、混合系数即标准人系数等于()
A.∑(某类人的折合系数×人日数)/总人日数B.∑(某类人的折合系数×人日数)/人日数
C.∑(某类人的折合系数×总人日数)/总人日数D.∑(某类人的折合系数×总日数)/人日数
4、某调查人群由3类人员组成其中能量供给为2000kcal的有12人,2400kcal的有8人,2600kcal的有6人,每类人群均进行了3天的膳食调查,则该人群的折合标准人系数为()
A.0.94B.1C.0.97D.1.2
5、标准人日的计算公式是标准人系数×人日数(T)
6、通常标准人是指体重60kg从事轻体力劳动者的成年男子(T)
十二、食物的实际消耗量
1、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
A.购进食物量-剩余总量B.食物结存量-剩余总量
C.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量-剩余总量D.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量-剩余总量-废弃食物总量
2、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等于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量-剩余总量(F)
十三、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
1、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等于()
A.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B.实际消耗量/人日数C.实际消耗量/人数D.实际消耗量/总人数
2、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等于()
A.食物量(g)×每克食物中该营养素含量
B.[食物量(g)-可食部分重量]×每克食物中该营养素含量
C.食物量(g)×可食部分比例×每克食物中该营养素含量
D.食物量(g)÷100×可食部分比例×每克食物中该营养素含量
3、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等于()
4
A.家庭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家庭总人日数B.家庭某种营养素摄入量/人日数
C.家庭某种营养素摄入量/人数D.家庭某种营养素摄入量/总人数
4、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
A.一个人某营养素摄入量/总天数B.一天某营养素摄入量/总人数
C.每人每天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D.每人每天某营养素摄入量/标准人日
5、标准人的平均每日食物摄入量=()
A.人均食物摄入量/混合系数B.人均食物摄入量/标准人日
C.人均食物摄入量/人日数D.人均食物摄入量/人数
6、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等于[食物量(g)÷100×可食部分比例]×每百克食物中该营养素含量(T)
7、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等于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T)
8、称重记账法开始调查前必须称量家庭结存的食物包括库存、厨房、冰箱内所有的食物(T)
9、平均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是根据食物成分表中各种食物的营养素的含量来计算的。(T)
10、家庭某种营养素的总摄入量等于家庭摄入所有食物中的该种营养素的量累加。(T)
十四、餐次比
1、餐次比指()
A.早、中、晚三餐所摄入的食物量和能量占全天摄入量的百分比
B.早、中、晚三餐所摄入的食物量占全天摄入量的百分比
C.早、中、晚三餐所摄入的能量占全天摄入量的百分比
D.早、中、晚三餐所摄入的能量占全天能量的百分比
2、在调查中,不一定能够收集到整个调查期间被调查者的全部进餐次数,应按照()来折算。
A.餐次比B.人数C.人日数D.总人日数
3、早、中、晚三餐所摄入的食物量和能量占全天摄入量的百分比称为餐次比(T)
4、如果早、中、晚三餐所摄入的食物量和能量相等,则每餐的餐次比均为1/3(T)
十五、生熟比
1、食物的生熟比等于()
A.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B.熟食物重量/生食物重量
C.生食物重量/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D.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生食物重量
2、面条生重50g,煮好的重量是100g,则面条的生熟比值为()
A.0.36B.0.2C.2D.0.5
3、已知面条的生熟比为0.36,煮熟后的面条为100g,则原料的重量为()克
A.36B.100C.136D.64
4、原料重量等于()
A.食物的熟重重量×生熟重量比值B.食物的熟重重量÷生熟重量比值
C.食物的熟重重量-生熟重量比值D.食物的熟重重量+生熟重量比值
5、食物的生熟重量比值与食物的种类和烹调方法等有关(T)
6、等量的大米煮出的米饭的重量与加水的多少有一定关系(T)
十六、膳食结构分析
1、膳食结构是指()
A.各类食物的品种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B.各类食物的数量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
C.各类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D.各类食物的品种、数量和质地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
2、以下属于膳食结构种类的有()
A.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B.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C.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D.以上都是
3、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属于()
A.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B.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C.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D.地中海膳食结构
4、鲜奶量的折算公式为()
A.鲜奶量=奶制品摄入量B.鲜奶量=鲜奶摄入量
C.鲜奶量=鲜奶和奶制品摄入量D.鲜奶量=奶制品摄入量×蛋白质含量÷3
5、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
A.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B.推荐摄入量C.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D.平均需要量
6、计算乳类摄入量时,不能将鲜奶与奶粉的消费量直接相加,应按蛋白质含量将奶粉量折算成鲜奶量后再相加(T)
7、在计算豆类摄入量时,各种豆制品直接相加即可。(F)
十七、膳食能量摄入量的计算
1、产能营养素通常是指()
A.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C.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D.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
2、蛋白质供能比=()
A.(蛋白质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B.(蛋白质摄入量/总能量摄入量)×100%
C.(蛋白质摄入餐数/总餐数)×100%D.以上都不对
3、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A.(碳水化合物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B.(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总能量摄入量)×100%
C.(碳水化合物摄入餐数/总餐数)×100%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9/总能量摄入量)×100%
4、脂肪供能比=()
A.(脂肪摄入量×9/总能量摄入量)×100%B.(脂肪摄入量/总能量摄入量)×100%
C.(脂肪摄入餐数/总餐数)×100%D.(脂肪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
5、张某一天摄入的蛋白质为50g,则她的膳食中蛋白质提供的能量是200kcal.(T)
6、李某一天摄入的脂肪为50g,则她的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是200kcal.(F)
十八、膳食能量摄入量评价要点
1、()是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分析和评价的主要依据。
A.DRIsB.EARC.RNID.AI
2、在进行能量摄入量评价时,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体力活动下摄入的能量值与相应状况下的()能量值进行比较。
3、纯热能食物包括()
A.畜肉类及其制品B.乳类及其制品C.鱼虾类D.动、植物油
A.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物、纯热能食物和其他
B.豆类、薯类、动物性食物、纯热能食物和其他
C.谷类、豆类、动物性食物、纯热能食物和其他
D.谷类、薯类、动物性食物、纯热能食物和其他
5、淀粉属于纯热能食物(T)
6、能量的EER值表示的是摄入量范围的中点值(T)
十九、膳食营养素计算和评价要点
1、膳食营养素分析步骤包括()
A.计算各类食物的摄入量B.计算出每类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
C.将不同种类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相加D.以上都是
2、膳食营养素评价需要分析()
A.个体膳食摄入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是否达到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
B.分析群体中各种营养素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要求的人数百分比
C.A和BD.以上都不是
3、在家庭中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等于()
A.个人某种营养素总摄入量/个人人日数B.个人某种营养素总摄入量/总人日数
C.个人某种营养素总摄入量/人日数D.某种营养素总摄入量/人日数
4、膳食营养素计算与评价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A.计算家庭中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B.计算家庭混合系数
C.计算平均每人每日营养素和能量摄入量D.以上都是
5、膳食营养素评价可以用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是否达到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
要求。(T)
6、膳食营养素评价可以用来分析群体中各种营养素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要求的人数百分比。(T)二十、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
1、一个完整的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应该包括()
2、EAR是()
A.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B.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
C.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D.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
4、AI是()
5、UL是()
6、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不如RNI,可能高于RNI(T)
1、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包括()
A.安全性控制B.完整性控制C.并发性控制D.以上都是
2、数据库应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A.实现数据共享B.减少数据冗余度C.数据独立性D.数据专一性
3、以下不属于数据库的基本结构的是()
A.原始数据B.逻辑数据层C.概念数据层D.新建数据
4、数据库应具包括的变量有()
A.被调查者编码B.食物编码C.食物质量D.以上都是
5、膳食调查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在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T)
6、调查表数据录入完成后,需采用核对、双录入等方法检查数据准确性(T)
二十二、膳食调查报告的撰写要点
1、膳食调查报告主体内容包括()
A.居民食物摄入状况,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B.统计软件进行人群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分析
2、膳食调查报告一般不包括()
A.背景B.前言C.材料方法D.结果
3、膳食调查报告的主要目标是()
A.分析和发现该人群或多个人群的膳食营养问题或变化趋势B.发现某一人群膳食营养问题
C.分析多个人群的膳食营养变化趋势D.以上都不是
4、膳食调查的正文是由()构成
A.背景和结果B.前言和调查报告的主体C.背景D.前言
5、撰写调查报告提纲时,()的描述是重点内容
A.结果B.方法C.背景D.前言
6、膳食指南的内容不包括()
A.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B.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C.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D.少吃鱼、禽、蛋,少吃肥肉
7、人群膳食调查报告应该包括对不同性别年龄居民蛋白质的摄入状况的描述(T)
8、人群膳食调查报告应该不包括对不同地区居民蛋白质摄入量与DRIs比较的描述(F)
9、膳食调查报告主体内容不包括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人群数据的录入、整理与分析(F)
二十三、市品的定义
1、市品()
A.是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食物具有不可食部分B.去掉了可食部分的食物
C.指净重D.去掉了不可食部分的食物
2、市品包含不可食部分(T)
二十四、食部的定义
1、食物成分表中,“食部”一栏的系数表示()
A.某一食物中可食部分占市品的百分比B.某一食物中不可食部分占市品的百分比
C.某一食物中可食部分的量D.某一食物中不可食部分的量
2、食物成分表中的各营养成分含量是以每100克()计算的
A.可食部B.市品C.不可食部D.毛重
3、可食部等于()
A.(食品重量-废弃部分的重量)×100%/食品重量
B.(食品重量-食用部分的重量)×100%/食品重量
C.(食用部分的重量-废弃部分的重量)×100%/食品重量
D.(废弃部分的重量-食用部分的重量)×100%/食品重量
4、食物成分表中的“食部”栏表示每100g市品中有多少克是可食的(T)
5、食物成分表中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均以每100克可食部计算的(T)
二十五、食物编码
1、鸡蛋黄的食物编码是“11-1-107”,其中前2位数字“11”是()
A.食物的类别编码B.食物的亚类编码
C.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D.食物标号
2、鸡蛋黄的食物编码是“11-1-107”,其中中间数字“1”是()
3、鸡蛋黄的食物编码是“11-1-107”,其中后三位数字“107”是()
4、鸡蛋黄的食物编码是“11-1-107”,其中前2位数字“11”是食物的亚类编码(F)
5、食物编码采取的是6位数字(T)
二十六、调查方法的应用
1、目前获得个人膳食摄入量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2、最早的膳食调查方法是()
A.24h回顾法B.记帐法C.称重法D.询问法
3、营养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是()
A.24h回顾法B.膳食史回顾法C.记帐法D.食物频率法
4、记帐法常和()一起应用。
5、我国于()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
A.1990B.1992C.1995D.2000
6、我国开展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时采用的膳食调查方法是()
A.24h回顾法B.膳食史法C.称重记帐法D.食物频率法
7、散居的特殊人群适合用()调查方法。
A.一个月、两个月B.三个月、半年C.半年、一年D.一、两年
9、()方法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出人群膳食调查的结果,并发挥询问调查法的优势。
A.24h回顾法B.膳食史法
C.24h回顾法结合膳食史法D.膳食史法结合记帐法
10、可以帮助被调查者回忆、估计食物重量的较好方法是()
A.膳食调查表B.标准容器C.食物图谱D.食物模型
11、回顾法可用于家庭中个体的食物消耗状况调查,也使用于描述不同人群个体的食物摄入情况(T)12、24h回顾法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T)
13、记账法适合于家庭调查,但不适合托幼机关,中小学校或部队等(F)
14、记账法可以调查较长时期的膳食,而且适合于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T)
二十七、称重法的优缺点
1、称重法是()
2、以下关于称重法说法错误的是()
A.能测定食物份额的大小或重量B.此方法准确,细致
C.能准确反映被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取情况D.适合大规模的营养调查
3、称重法的缺点是()
A.不能测定食物份额的大小或重量B.此方法粗略
4、称重法的优点是()
A.能测定食物份额的大小或重量B.能看出一日三餐食物的分配情况
C.能准确反映被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取情况D.以上都是
6、称重法能准确反映被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取情况(T)
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
一、单选题
1、1一4岁小女孩一日所需能量为1300kcal,其蛋白质占14%,则蛋白质提供能量为()
A、182B、192C、180D、190
2、营养状况评估的第一步是()
A、膳食调查B、体格检查C、生化检查D、都需要
3、膳食调查的最基本的内容是()
(A)调查对象的膳食习惯(B)调查习惯的餐次分配
4、对调查者一日三餐的食物进行称重,并计算出营养素的摄入量的膳食调查方法是()
(A)频率法(B)记帐法(C)称重法(D)膳食史法
5、从市场上购买600克青菜,回家后去除150克根、黄叶等不可食部分,则青菜的可食部为()
(A)100%(B)75%(C)50%(D)25%
6、从市场上购买的白菜,回家后去除150克不可食部分,还留有250克可利用的白菜,则白菜的可食部为()
(A)60%(B)62.5%(C)37.5%(D)40%
7、从市场上购买的苹果,回家后去除50克不可食部分,还留有250克可吃的部分,则苹果的废弃率约为()
(A)20%(B)16.7%(C)80%(D)83.3%
8、从市场上购买了500克香蕉,回家后去除150克不可食部分,则香蕉的可食部为()
(A)30%(B)50%(C)70%(D)90%
9、小王在食堂里吃了130克青菜,食物成分表中显示青菜的"可食部"是94%,如果吃同样重量的青菜,小王自己去市场购买,需要购买的青菜的实际重量是()
(A)138克(B)122克(C)100克(D)145克
10、小王在食堂里吃了130g青菜,食物成分表中显示青菜的"可食部"是94%,维生素C的含量是64mg%,请计算出小王从青菜中得到的维生素C。()
(A)88.3mg(B)78.1mg(C)83.2mg(D)8320mg
11、如果稀饭的生熟比值是0.25,那么煮1000克稀饭需要多少大米()
(A)150(B)250(C)300(D)450
12、用120克大米,煮成460克稀饭,则稀饭的生熟比值是()
(A)0.26(B)3.83(C)0.35(D)2.83
13、如果大米饭的生熟比值是0.35,那么煮1000克大米饭需要多少大米()
(A)350(B)450(C)550(D)650
14、如果大米饭的生熟比值是0.35,那么煮1000克大米饭需要加多少水()
15、小王在商场食品部购买红烧肉500克,如果红烧肉的生熟比值是1.15,则自己在家烹调500克的红烧肉,需要买多少重量的猪肉()
(A)575克(B)435克(C)475克(D)335克
16、小王在商场食品部购买红烧肉500克,如果红烧肉的生熟比值是1.15,则自己在家烹调600克的红烧肉,需要买多少重量的猪肉()
(A)575克(B)435克(C)690克(D)522克
17、我国食物成分表中,所有食物营养素的含量都是表示每()中的含量
(A)100克(B)1000克(C)1两(D)1斤
18、食物成分表中,"-"代表的含义是()
(A)不能计算(B)估计零值(C)未检测(D)微量
19、食物成分表中,"(0)"代表的含义是()
(A)微量(B)估计零值(C)未检测(D)不能计算
20、食物成分表中,"(Tr)"代表的含义是()
21、检索食物成分表中植物性食物的维生素A含量时,VitA(μgRE)的数值是通过()
(A)直接测定所得(B)测定植物性食物中β-胡萝卜素所得
(C)测定植物性食物中其它类胡萝卜素所得(D)由B和C的测定结果计算所得
22、检索食物成分表中动物性食物的维生素A含量时,VitA(μgRE)的数值是通过()
(A)1-3天(B)2-5天(C)3-7天(D)4-6天
24、食物成分表中,营养素的含量是以每()食物中的含量表示的。()
(A)100克(B)200克(C)1两(D)100克
25、食物成分表中,宏量营养素的表示单位是()
(A)千克(B)克(C)毫克(D)微克
26、食物成分表中,食物的编码采用6位数字,如03-6-402,其中03表示食物的()
(A)类(B)亚类(C)食物在亚类的排列(D)食物在类中的排列
27、食物成分表中,食物的编码采用6位数字,如03-6-402,其中6表示食物的()
28、食物成分表中,食物的编码采用6位数字,如03-6-402,其中402表示食物的()
29、假设平菇在食物成分表中排列在第5类中的第1亚类,为第48位食物,那么它的食物编码应为()
(A)05-01-48(B)5-01-048(C)05-1-048(D)01-05-48
30、假设某牛奶在食物成分表中排列在第10类中的第1亚类,为第28位食物,那么它的食物编码应为(
(A)10-01-28(B)01-10-28(C)01-28-10(D)10-1-028
31、假设某海鲜酱在食物成分表中排列在第20类中的第3亚类,为第116位食物,那么它的食物编码应为(
(A)20-3-116(B)3-20-116(C)3-116-20(D)116-20-3
32、EAR是指()
(A)推荐摄入量(B)平均需要量(C)适宜摄入量(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33、EAR指这一摄入水平可以使某一特定群体中需要量达到满足的比例为()
(A)40%(B)50%(C)60%(D)100%
34、如果某老年人按某营养素的EAR确定其摄入量,那就意味着()
(A)他缺乏这种营养素的概率是0.5(B)他缺乏这种营养素的概率是1.0
(C)他缺乏这种营养素的概率是0(D)都不对
35、RNI是指()
(A)指可以满足特定人群中绝大多数个体营养素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B)指可以满足特定人群中绝大多数个体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水平
(C)指可以满足特定人群中绝大多数个体营养素需要量的适宜水平
(D)指可以满足特定人群中绝大多数个体营养素需要量的可耐受水平
36、一个群体的营养素摄入量达到RNI时,则意味着()
(A)人群中97%的个体营养素满足了需要(B)人群中97%的个体营养素不能满足需要
)2)
(C)人群中50%的个体营养素满足了需要(D)人群中50%的个体营养素不能满足需要
37、RNI又称为()
(A)平均摄入量(B)安全摄入量(C)适宜摄入量(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38、NI是在EAR基础上制定的,它是EAR()
(A)+0.95SD(B)+0.97SD(C)+1SD(D)+2SD
39、AI是指()
40、AI是通过()
(A)观察得到的某健康人群的营养素摄入量。(B)以EAR为基础制定的某健康人群的营养素摄入量
(C)以RNI为基础制定的某健康人群的营养素摄入量(D)以UL为基础制定的某健康人群的营养素摄入量
41、婴儿某营养素的AI值是通过()
(A)观察母乳中营养素含量制定的。(B)以EAR为基础制定的。
(C)以RNI为基础制定的。(D)以UL为基础制定的。
42、UL是指()
43、UL是()
(A)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B)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
(C)如果某一营养素没有UL值,那意味着过多摄入这种营养素没有潜在的危害
(D)如果说达到UL的摄入量,那就意味着对健康的损害
44、UL是指()
(A)这一摄入水平对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是有益的
(B)这一摄入水平对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是有害的
(C)这一摄入水平对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不会损害健康
(D)这一摄入水平对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会有损健康
45、DRIs是指()
(A)营养素推荐摄入量(B)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营养素适宜摄入量(D)营养素平均摄入量
46、DRIs是指()
(A)一组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B)一组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推荐值
(C)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D)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推荐值
47、随着日营养素摄入量的增加,可能会产生过多,甚至中毒,那营养素的摄入量必须控制在安全摄入范围内,"安全摄入范围"是指()
(A)EAR-RNI(B)RNI-AI(C)RNI-UL(D)EAR-UL
二、多选题
48.膳食调查的最基本的内容是()
49.从膳食调查的结果进行膳食评价时,其内容包括()
(A)从膳食中摄取的能量(B)从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素(C)膳食食物的烹调加工方法
(D)营养素得到满足的程度(E)膳食食物与价格的性价比
50.食物成分表中数据是通过化学测定取得的,但也有的是通过计算而得的,如()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能量(E)钙
51.食物成分表中数据是通过化学测定取得的,如()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能量(E)维生素C
52.用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时,它的特点是()
(A)准确(B)简单(C)细致(D)复杂(E)用于小样本的人群
53.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时,常用的人群是()
(A)个人(B)集体食堂(C)家庭(D)小样本人群(E)大样本人群
54.食物成分表中,微量营养素的表示单位是()
(A)千克(B)克(C)毫克(D)微克(E)千卡
55.食物成分表中,热能量的表示单位是()
(A)克(B)千焦(C)毫克(D)微克(E)千卡
56.食物成分表中,维生素的表示单位是()
(A)克(B)毫克(C)微克(D)生物活性单位(E)千卡
57.如果某老年人按某营养素的EAR确定其摄入量,那就意味着()
(C)他缺乏这种营养素的概率是0(D)他能满足这种营养素的概率是0.5(E)他能满足这种营养素的概率1.0
58.一个群体的营养素摄入量达到RNI时,则意味着()
(C)人群中2%-3%的个体营养素满足了需要(D)人群中2%-3%的个体营养素不能满足需要
(E)人群中100%的个体营养素满足了需要
59.与RNI相比,AI的特点是()
(A)比RNI更准确。(B)不如RNI准确(C)其数值比RNI高(D)其数值比RNI低(E)没有可比性
60.UL是()
(A)平均每日可以摄入的营养素的最高量(B)是一个建议的摄入量
(E)当摄入量超过UL时,损害健康的危害性会随之增大
61.UL是()
(A)平均每日可以摄入的营养素的最高量(B)并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量
(D)这一摄入水平对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会有损健康(E)许多营养素目前还没有UL值
62.UL是()
(C)当摄入量超过UL值时,,对人体危害性会增大(D)营养素都有UL值(E)许多营养素目前还没有UL值
6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指一组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包括了()
(A)RNI(B)RDA(C)EAR(D)AI(E)UL
三、判断题
64.膳食调查是指对被调查者进行现阶段的膳食调查。()
65.膳食调查是对被调查者进行现阶段以及以往膳食情况信息的了解。()
66.食物成分表中的"食部"只是参考值,可能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
67.食物成分表中的"食部"是计算食物的可食部分与不可食部分的数值,是不可更改的。()
68.同种食物的生熟比值,如红烧肉的生熟比值是不会变化的。()
69.同种食物的生熟比值,如红烧肉的生熟比值会有很大的变化。()
70.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都是通过直接测定而取得的,因此具有科学、权威的特点。()
71.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有部分是通过化学测定取得的,有部分是通过计算而取得的。()
72.与其它膳食调查的方法相比,称重法是最准确的膳食调查方法。()
73.与其它膳食调查的方法相比,称重法化费的人力物力最大。()
74.食物成分表中营养素的表示单位都是以重量单位表示的。()
75.食物成分表中营养素的表示单位不都是以重量单位表示的。()
76.食物成分表中,一条食物成分数据的编码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77.若所需要查询的食物没有出现在食物成分表中,用其它相类似的食物代替也可以,并不需要特别说明。()
78.若所需要查询的食物没有出现在食物成分表中,用其它相类似的食物代替也可以,但需要特别说明。()
79.EAR是指整个人群某营养素摄入量的平均水平。()
80.EAR是指可以满足整个群体中半数个体某营养素需要的量的摄入水平。()
81.EAR是指可以满足特定群体中半数个体某营养素需要的量摄入水平。()
82.RNI相当于传统的RDA。()
83.RNI又称安全摄入量,因此当摄入量超过RNI时,则意味着存在营养素过多的风险。()
84.RNI又称安全摄入量,但摄入量超过RNI时,并不意味着存在营养素过多的风险。()
85.AI基本上能满足目标人群几乎所有个体的营养素需要量。()
86.AI值一般高于RNI。()
87.AI准确性不如RNI,因此应用不广。()
88.AI准确性高于RNI,因此应用很广。()
89.UL值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值,这一摄入水平对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都是有益的。()
90.对一些起营养素来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料制定其UL值,那就意味着摄入这些营养素不存在量的限制。()
91.UL是每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量,但不是建议的摄入水平。()
92.DRIs是一组关于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摄入值。()
93.自然膳食条件下一定不会产生营养素过多。()
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
四级
理论知识辅导练习题
一判断题
1食物的份是指单位食物或常用单位量具中食物具体的数量份额。()
2在进行食物成分查询时,应先进行食物分类。()
3食物的可食部比例是恒定不变的。()
4称重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膳食调查方法。()
5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属于优质蛋白。()
6用称重法调查时,三餐之外的食物可以不计入称重记录。()
7通常我们食用的一片土司面包的可食量是50~60g。()
8我们平常所说的重量单位1量转换成国际单位是100g。()
9《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一条食物成分数据的编码在食物成分表中具有唯一性。()106mg-β胡萝卜素相当于1mgRE维生素A。()
11胡萝卜素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视黄醇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12α–生育酚和α-生育酚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
13可食部的数值表示没100g食物中可以食用部分占该食物的比例。()
14废弃率是指以不可食用部分的重量除以可以食用部分重量所得出的数值。()15通过烹调,食物的重量一定会减少。()
16无子蜜橘去皮后称重是100g,橘皮重20g,则废弃率是20%。()
17烹调重量变化率也称作重量变化因子,反应了烹调过程中食物重量的变化。()18
192021食物的生熟重量比值=熟食物重量÷生食物重量。()膳食调查称重法适用于大规模的营养调查。大米的生熟重量比值是0.37,食用米饭200g,相当于食入生大米74g。()三大宏量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
22土豆属于蔬菜。()
23西红柿是番茄的学名。()
24健康成人每日摄入的谷类适宜量是200~300g。()
27千卡(kcal)是表达能量的国际单位。()
28食物能量的数值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法和计算法获得。()
29推荐摄入量的英文缩写是RNI。()
30适宜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
33从标签标识来看,一小袋20g的麦片就是一份的量。()
34对食物重量的估计要求与实际称重重量的误差不超过20%。()
35《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出现的符号“-”表示未检测。()
36维生素A的生物活性通常用视黄当量(μgRE)来表示。()
37维生素E在食物中的形式有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等。()
38一般来说,烹调后增重的食品常计算重量保留率或损失率,而失重的食品常计算生熟比
值。()
39面条的生熟重量比值为0.36,则18g生面条煮熟后为50g。()
40称重法是运用日常的各种测量工具对实物量进行称重,从而了解调查对象对当前食物消耗情况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
41食物消费量的计算为实际消费量=结存量+购进量-废弃量-剩余量。()
42食物中供能的营养素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43《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包括食物氨基酸含量表。()
44山药属于蔬菜类及制品。()
451kJ相当于4.184kcal。()
46称重记录表需要确定膳食记录的天数。()
47实际消费量是指某种食物在7日调查中实际消费的量。()
48称重计量表需要设计家庭编号和家庭地址。()
49在称重法中,剩余量只包括所有用膳者进食后所剩余的食物。()
501kg水由15℃上升到16℃时所需要的能量即为1kJ。()
51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100-(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膳食纤维)。()
52膳食蛋白质=∑[食物量(g)×食物蛋白质含量/100g]。()
53在进行乳类摄入量调查食物归类时,需要将鲜奶折算成奶粉。()
54胆固醇对人体是有害的,最好不摄入。()
56蔬菜和水果在膳食宝塔中属于同一层,有许多共性,可以相互代替。()
57维生素B1缺乏可以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可以引起脚气玻()
58596061家庭中大米去除黄曲霉毒素的常用方法是:加水搓洗,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胆碱。()缺乏维生素D小儿可出现佝偻病,成人发生体质软化症,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费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
62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有的数量不足,比例不适当,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的蛋白质称为不完全蛋白质。()
二单项选择题
1一般使用的食物成分表,如《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其中各类食物成分数据为食物中的成分含量。
A100g毛重B100g可食用部分食物C50g可食用部分D50g毛重2食部是指。
A市品去掉部分不可食部分后,所剩余的可是部分所占的比例。
B市品取缔哦部分食部后,所剩余的可食部飞分所占的比例
C市品去掉部分可是部分后,所剩余的可是部分所占的比例
D市品去掉不可食部分后,所剩余的可食部分所占的比例
3生熟比是指
A生食物体积÷熟食物体积B熟食物体积÷生食物体积C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D熟食物重量÷生食物重量
4不属于称重法特点的有
A准确、细致B省时、省力C适合个人或家庭D容易掌握
5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的计算公式是
A∑[食物量(g)×可食部×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100g]
B∑[食物量(g)×可食部×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
C∑[食物量(g)×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100g]
D以上公式都不对
6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热系数分别为
A4kcal/g、9kcal/g、9kcal/gB4kcal/g、9kcal/g、4kcal/g
C9kcal/g、4kcal/g、4kcal/gD4kcal/g、4kcal/g、4kcal/g
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AI可能明显高于RNI。
BAI的准确性高于RNI,AI可能明显高于RNI。
C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AI明显低于RNI。
DAI的准确性高于RNI,AI明显低于RNI。
8UL的主要用途是
A作为群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B作为健康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C评估人群中摄入不足的比例
D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比例
9在进行膳食营养素评价时,作为主要参考值用以分析判断。
AULBRNI/AICEARD以上都可以
10称重法是集体或单位三餐各种食物食用量进行称重,计算的平均摄入量。
A每人每日营养素B每人每日营养素C每人每日每餐营养素D每日每餐营养素
11可食部的数值标示g食物中可以食用的部分占该食物的比例。
A50B100C80D120
12我国食物成分表是以食物原料为基础的,在使用称重法记录食物量时,应该考虑食物的。
A能量B食物名称C生熟比D标准份
1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不包括
AEARBRNICRDADUL
14平均需要量狮子满足特定年龄、生理状况群体的个体需要量水平。
A97%~98%B50%C90%D75%
15EAR值和RNI值的换算公式是
ARNI=EAR+2SDBRNI=EAR+SDCRNI=EAR+3SDDRNI=EAR-2SD16汤勺的容量一般为mL。
A2B5C10D25
17食物的份额常根据食入的食物量或而确定。
A大多数个体自然分量B全部个体100g的分量C大多数个体100g分量
D全部个体自然分量
18碗米饭的量(约50g)是日常生活中一份的量。
A1/4B1/3C1/2D1
19维生素A(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μg)+其他类型的胡萝卜素(μg)。
A1/21/61/12B11/121/6
C11/61/12D1/21/61/6
20总α-TE=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三烯生育酚。
A10.50.10.3B10.30.50.1
C10.10.30.5D10.50.30.1
21可食部(EP)=(食品重量-废弃部分的重量)÷×100%。
A可食部重量B食品重量C废弃部分的重量D100g
22重量变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WCF=(食物的重量-食物的重量)÷食物的重量100%。
A烹调前烹调后烹调后B烹调后烹调前烹调前
C烹调前烹调后烹调前D烹调后烹调前烹调后
23小李买了一条800g的鲤鱼,做成溜鱼片后重500g,已知生熟比为0.9,则鲤鱼的废弃率为。
A43.75%B56.25%C30.6%D69.4%
24香蕉去皮后称重为150g,香蕉皮有100g,则香蕉的可食部为。
A60%B40%C66.7%D50%
25可食用部分营养素的计算公式为。
AX=A×(食物重量÷100)×EPBX=A×EP
CX=A÷食物重量×EPDX=A×(食物重量×100)×EP
26米饭的生熟重量比为0.4,如果有50g大米,能做出g米饭。
A20B40C125D200
27《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元素硒的单位是,锰的单位是。
AmgBmgmgCμgμgDmgμg
28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可将食物分成大类。
A七B八C九D十
29花生数以下列哪一食物类。
A干豆类及制品B蔬菜类及制品
C坚果、种子类D水果类及制品
30下列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是。
A土豆B牛奶C苹果D巧克力
31下列新鲜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
A玉米B苹果C酸枣D扁豆
32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AAIBRNICRDAsDEAR
33膳食纤维的能量折算系数是
A0B2C4D9
34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推荐的谷类摄入量是
A250~400gB300~500g
C400~500gD600~800g
35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是g。
A3B6C9D12
3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油脂类摄入量是g。
A25B35C50D75
37一般100g鲜牛肉的蛋白质含量在g。
A16~21B23~28C30~36D40~48
38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蔬菜类摄入量是g。
A200~300B300~400C400~500D500~600
39根究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2016,我国居民每日摄入鸡蛋的数量推荐最佳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40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般三餐食物分配量为早餐占,午餐占,晚餐占。
A40%30%30%B25%~30%30%~40%30%~40%
C20%~30%40%20%~40%D30%~40%30%~40%20%~30%
41下列富含维生素D的天然食品有。
A花生B玉米C鱼肝油D豆腐
42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苯丙氨酸B蛋氨酸C苏氨酸D赖氨酸
43以下哪种氨基酸对婴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
A精氨酸B组氨酸C丝氨酸D胱氨酸
44浮肿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造成的。
A蛋白质B热能C维生素D矿物质
45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而来。
A苏氨酸B赖氨酸C色氨酸D蛋氨酸
46下列哪项不是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A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B提供能量
C构成机体组织和重要物质
D提供必需氨基酸
47与儿童佝偻病关系较密切的营养素有。
A铁、碘B氯化钾。必需脂肪酸C钙、维生素DD葡萄糖、必需氨基酸48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
A称重法B微量凯氏定氮法C灰化法D系数计算法
49食物中氮含量占蛋白质的,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是6.25。
A10%B14%C12%D16%
50一般来说,粗粮的血糖指数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精制糖。
A低于高于B高于低于C高于高于D低于低于
51牛奶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超高温瞬间灭菌法、蒸汽消毒法和。
A冷冻法B巴氏灭菌法C冷藏法D高温消毒法
52碳水化合物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应为。
A12%~14%B25%~30%C55%~65%D30%~50%
53混合食物的特殊热动力作用占基础代谢的百分比是。
A4%~5%B5%~6%C10%D30%
54一成年男性,身高175cm,体重70kg,其身体体质指数为。
A19.8B22.9C23.6D24.7
55与测定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的元素为。
A碳B氢C氮D氧
56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脂肪酸B氨基酸C肽D葡萄糖醛酸
57按碳链长短分类,中链脂肪酸是指含碳个数为个的脂肪酸。
A2~6B3~7C6~9D8~12
A谷类B肉蛋和奶类C蔬菜D水果
A大白菜B谷类C牛奶D水果
60维生素有多种命名方法,下列两种命名法不一致的是。
A维生素A—视黄醇B维生素E–生育酚C维生素B1—硫胺素D维生素D—抗坏血酸
三多项选择题
1膳食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有
A称重法B记账法C转账法D询问法E化学分析法F膳食史法2下面属于膳食调查的内容
A调查期间每人每日所吃食物的品种、数量
B食物加工、烹调是否合理
C膳食制度是否合理
D被调查者过去膳食史
E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F以上都不是
3膳食调查的目的是
A了解人群及个人饮食习惯
B了解有无营养缺乏症
C了解膳食组成及营养素摄取情况
D了解机体营养状况
E了解机体生长发育情况
F评价营养需要满足情况
4宏量营养素包括
A矿物质B水C蛋白质D脂肪E碳水化合物F维生素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AR是能够满足某一特定人群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BEAR是能够满足某一特定人群绝大多数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C日常摄入量低于EAR的个体在人群中的比例就等于该人群摄入不足个体的比例
D个体的摄入量高于EAR时,可以认为摄入量是充足的
E可以从AI来推测EAR
6关于我国食物成分表(2002)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食物营养数据包括维生素D
B采用6位数字编码
C表中碳水化合物数据包括膳食纤维
D表中数据栏标有“—”表示为测定
E食物成分表数据均为50g可食部食物成分含量
FTr指微量
7膳食调查最常见的方法有及化学分析法等,
A称重法B记账法C频率法D膳食史法E问卷法
8膳食调查期间准确估计食物的是非常重要的
A可食部B营养价值C废弃率D食物的生熟比E能量值
9我国常用食物成分工具书有
A《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B《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
C《食物营养成分速查》D《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E《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0称重记录表的设计原则包括
A随机编号B项目完整、清晰C足够的记录空间
D按事务类型排列E餐次分开
11下列属于速食食品的有
A果料面包B麦片C马铃薯片D煎饼E江米条
12下列属于供能营养素的是
A酒精B蛋白质C脂肪D碳水化合物E维生素
1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新版中有10条膳食建议,包括以下哪些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B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C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D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E吃新鲜卫生食物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C动物肝脏含维生素C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12等
D薯类含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E纯能量物质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
15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推荐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B平均需要量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C适宜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
D参考摄入量是正常人群设计的,是保证正常人体或人群的良好营养状态和健康的日常摄入量,可以用来计划和评价健康人体或群体的膳食。
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对一般人群中大多数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16如与花生为标准进行比较,下列哪些食品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
A小麦B奶酪C藕粉D酸奶E饼干
17下列属于蔬菜类及制品的食物有
A百合B山药C土豆D甘薯E姜
18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有
A泛酸B视黄醇C维生素KD生物素E维生素E
19使用称重法开展食物摄入量调查时,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有
A食物称量器具
B对餐厅、厨房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解
C盛装食品容器的称量
D对调查期间的食谱、各种食物原料进行了解
E准备记录表
20进行食物重量估计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在称量各种食物前,要将准备好的各种容器重量先记录下来
B要设计好称重法记录表
C计算出的食物重量估计误差平均值不超过25%就符合要求
D用来练习估计重量的食品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生的和熟的几种常见形式
E食物重量的估计结果最终要以“两”为单位
21下列哪些食品属于速食食品
A小吃B快餐食品C方便食品D休闲食品E婴幼儿补充食品
22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烹调重量变化率也称作重量变化因子,反映了烹调过程中食物重量的变化
B食物的生熟重量比值=熟食物重量÷生食物重量
C可食部的数值表示没100g食物中可以食用部分占该食物的比例
D通过烹调,食物的重量一定会减少
E废弃率是指以不可食用部分的重量除以可食用部分重量所得出的数值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摄入蛋白质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
B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化成视黄醇后才有维生素A的功能
C牛磺酸属于必需氨基酸
D人体可以通过照射紫外线获得维生素D
E泛酸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24下列属于食物摄入量调查-称重法工作程序的有
A记录各种食物的重量
B称取摄入食品的重量
C技术生熟重量比值和每日实际消耗食物量
D计算食物的废弃率
E记录调味品的名称
25下列属于统计各类食物摄入量的计算步骤的有
A对某个体1日内所消耗的食物名称和重量做好记录
B计算食物的生熟重量比
C根据记录,对1日内消费的食物进行归类排序,并列出各种食物的消耗重量
D查询食物的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并记录
E把每一类中不同种食物的重量作求和计算,作为这一类食物的摄入量
26计算一份菜肴营养素摄入量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B计算原料的营养素含量
C对于食物成分表中查不到的食物,可以用近似食物的营养成分代替,但是要掌握代替原则
D计算时要注意记录的调查食物重量是生重还是熟重
E调查的食品要按食物成分表中食物的“可食部”换算成净重计算
27下列符合幼儿膳食基本要求的有
A营养齐全、搭配合理
B合理加工与烹调
C合理安排进餐
D营造幽静、舒适的进餐环境
E注意饮食卫生
28下列哪些营养素与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有关
A水B亚油酸C蛋白质D矿物质E维生素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即产生酸中毒
C氮平衡是指摄入的蛋白质与由尿、粪、汗液及皮肤的蛋白质分解后形成的氮化合物的排出之间保持平衡
D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属于神经递质
E体内生化代谢都需要酶作为催化剂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肌肉越发达者,活动能量消耗越多
B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
D对工作熟练度高者能量消耗较多
E基础代谢是指人体维持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情况下的能量代谢
31蛋白质是自然界中一大类有机物质,一定含有的元素
A碳B氢C氧D硫E氮
32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有
A亮氨酸B色氨酸C胱氨酸D精氨酸E苏氨酸
33在植物蛋白质中,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有
A赖氨酸B亮氨酸C蛋氨酸D苏氨酸E色氨酸
34下列属于完全蛋白质的有
A乳类中的酪蛋白
B肉类中的白蛋白
C小麦中的麦角蛋白
D豌豆中的豆球蛋白
E玉米中的谷蛋白
35为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食物的生物学种属相距越远越好
B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
D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
E适量摄入脂类促进吸收
36下列很有可能存在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
A人造黄油B松子C豆油D咖啡伴侣E黄花鱼
37脂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是
A化学组成仅含碳、氢、氧B溶于脂肪及脂溶剂,不溶于水
C在体内大部分储存于脂肪组织中D大剂量摄入能引起中毒
E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同存在
38下列脂肪酸哪些属于必需脂肪酸
A棕榈油酸(C16:1)B亚油酸(C18:2)
C花生四烯酸(C20:4)D硬脂酸(C18:0)
E亚麻酸(C18:3)
A海带B苹果C核桃D芹菜E猪肝
40铜在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
A参与铁代谢B蛋白交联C超氧化物转化D构成骨骼和牙齿E调解水盐代谢41以下哪些营养素有抗氧化作用
A硒B维生素B1C胡萝卜素D半胱氨酸E核黄素
42属于多糖的物质是
A木糖B糊精C果糖D淀粉E核糖
43膳食纤维包括
A粗纤维B木质素C纤维素D非淀粉多糖E半纤维素
44食物能量的数值可以通过获得
A直接测定法B间接测量法C计算法D减法E加法
45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可以通过获得
A加法B减法C测定糖和淀粉,然后加和D用100减去水分、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E估算法
46称重法膳食调查,一般用来评价结果
A各类食物摄入量B营养素摄入量
C食物结构D调味品摄入
E地区分布
47统计就餐人数时,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不做个人进餐记录
A年龄差别不大B性别一致
C劳动强度差别不大D食品选择差别不大
E来自相同地区
48INFOODS的意思是
A食物中的B摄入的食物C国际性组织机构缩写DFAO和UNU共同成立的国际机构E国际食物信息工作联合体
49在食物成分表2002中,以下符号表示食物数据微量或估计数值
ATrBC×D*E()
A蛋白质、脂肪和能量B胆固醇和脂肪
C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D维生素E和α-维生素E
E灰分和可食部
专业能力辅导练习题
三级
224h回顾法既可用来评价全体人群的膳食摄入量,也适合描述不同组个体的膳食平均摄入量。
324h回顾法不存在人日数计算的问题。
424h回顾法中的24h是指从调查前后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24h。
5以家庭为单位进行24h膳食调查时不需要记录调查对象在外用餐的情况。
6回顾法对那些饮食中每天有较大变异的个体是不适宜的。
73天回顾法调查通常选择1个工作日和2个休息日进行。
8膳食史的调查是利用频率法来询问和记录的。
9回顾法和膳食史法都是开放式的调查,可以容纳被调查对象所提到的任何一种食物或食物组合。
10记账法的优点是适合于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并能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11记账法的操作较简单,费用低,所需人力少,适用于大样本膳食调查。
12如果被调查单位人员的劳动强度、性别、年龄等组成不同,我们可以用人数的平均值作为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水平。
13记账法一般不能忽略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摄入量。
14记账法不需要考虑零食的摄入。
15家庭称重法中在外就餐也计算在餐次总数。
16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17标准人的折合方法是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中体力劳动者作为标准人的。18对一个家庭的2名成员进行了3天的膳食调查,故总人日数为6.
19我国居民传统的膳食结构特点是高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和低动物脂肪。
20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1将一个人摄入的所有豆制品的量相加即为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22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分析与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3将被调查者24h内对各种食物的消费量与相应的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量进行比较时,只需评价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是否充足即可。
24群体膳食营养素评价即分析群体中各种营养素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要求的人数百分比。
25家庭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数
26在家庭中,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全家某营养素总摄入量标准人系数
27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和比例,每日生活无须每天都样样照比,但是要经常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
28被调查者编码,变量名为ID,变量长度至少为3位。
29《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的后3位是食物的亚类编码。
30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为原始数据、数据共享、概念数据层和逻辑数据层4个部分。31膳食调查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
32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的对象,有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33数据录入软件允许限定变量的取值范围,这也需要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加以设定。34人群膳食调查报告主体内容不包括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
35人群膳食调查报告中要进行居民膳食结构状况的分析,并与膳食指南比较,给出结论。36《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前2位为食物的类别编码。37《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第4位为食物的亚类编码。38建立数据库结构时设定取值范围的作用是避免数据录入错误,提高数据质量。
39《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前三位。40《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是后3位。
41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的优点为适合于大规模的营养调查。
42称重记账法难以进行个体膳食摄入情况的分析。
4324h回顾法只需要进行1天就可以了。
47称重法中食物生熟比值的计算是必需的。
48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时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数据库结构是相同的。
49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
50应加大对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宣传,提倡人们每天严格按照宝塔所建议的食物摄入量摄取食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的24h回顾法调查不统计调味品的摄入量。
B膳食史法被广泛用于营养与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C顾名思义,24h回顾法只需要调查被调查者1天的膳食摄入量就可以了
D记账法适用于幼儿园、学校等几天单位的膳食调查,不适用于家庭
2年没有进行过全国性营养调查。
A1968B1982C1992D2002
3下面关于24h回顾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24h回顾调查法可用于小型的课题研究,但不适用于大型的全国膳食调查
B在世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3天联系调查方法
C具体询问获得信息的反思有很多种,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
D24h一般是指被调查者从最后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24h
4早餐、中餐、晚三餐的适宜餐次比是
A20%、50%、30%B30%、40%、30%
C30%、50%、20%D20%、60%、20%、
5在某食堂的调查中,早餐有40名员工进餐、午餐有50名、晚餐有30名,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则总人日数为
A40B41C43D45
6若规定餐次比是早餐占20%,午餐、晚餐各占40%,如果某一家庭成员某日记录到早早餐、午餐,那么该成员的人日数为
A0.4B0.6C0.8D1.0
7关于24h回顾法的优点描述错误的是
C调查员不需要严格培训
D其结果对于人群营养状况分析非常有价值
8我国在年进行的全国营养调查时开始对24h回顾法进行改进,调味品的资料采用了称重法获得的调味品数据,即采用称重法修正的24h回顾法。
A1959B1982C1992D2002
9膳食调查报告主体内容不包括
A居民食物摄入状况B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
C居民的体格状况D居民膳食结构的评价
10在计算标准人折合系数时,标准人是指
A体重65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B体重60kg从事中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C体重60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女子
D体重60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11我国开展的四次全国营养调查中,均采用进行膳食摄入量调查
A24h回顾法B膳食史法C称重法D称重记账法
12一个孕中期妇女的标准人系数为
A0.88B0.85C0.96D1.21
13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属于
A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B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机构
C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D地中海膳食结构
14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是
A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B健康人群的膳食结构
C地中海膳食模式
D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15膳食结构的评价方法:根据24h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按类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入总量。
A6B7C8D9
16在进行膳食结构评价计算奶类的摄入量时,是按蛋白质的含量折算成的量进行计算的。
A奶粉B鲜牛乳C配方奶粉D母乳
17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分析与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B健康人群的膳食模式
18每百克某品牌豆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为24.7g,则500g该豆奶粉折合成大豆的量是g(每百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5.1g)。
A260B390C420D630
19每百克某品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为22g,则500g该豆奶粉折合成鲜奶的量是g(每百克鲜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g)。
A3667B4210C5120D6550
20刘某一天摄入的蛋白质为50.6g,脂肪为65.0g,碳水化合物为220.3g,则刘某的全天总的能量摄入量为kcal。
A1560B1669C1788D1789
21刘某一天摄入的蛋白质为50.6g,脂肪为65.0g,则刘某一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种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是
A12.1%、35.1%、52.8%B13.1%、42.1%、45.8%
C15.3%、35.1%、49.7%D12.1%、42.1%、45.8%
A蛋白质10%~13%,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60%~70%
B蛋白质10%~12%,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60%~70%
C蛋白质10%~15%,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55%~60%
D蛋白质10%~14%,脂肪25%~35%,碳水化合物55%~60%
23《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采用的是位数字编码的方法。
A4B6C7D8
24不属于数据库基本结构的是
A原始数据B概念数据层C数据共享D逻辑数据层
25关于概念数据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概念数据层是膳食调查数据库的中间一层
B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
C概念数据层是逻辑记录的集合
D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26关于逻辑数据层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逻辑数据层是膳食调查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之一
B逻辑数据层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C逻辑数据层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
D逻辑数据层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集合
27数据并发控制的作用是
A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恶化越权使用
B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C使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A安全性控制B集中控制C并发控制D故障的发现和恢复
29WHO建议每人每天每日摄入少于g盐
30不是数据库的特点的是
A实现数据共享B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C数据间相互关联D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31一条食物成分数据在食物成分表中具有
A重复性B唯一性C可变性D难以检索性
32《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事物编码有6位,第3位是
A亚类编码B排列序号C营养素种类码D类别编码
33《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
A前3位B后3位C前2位D后2位
34《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的是
35膳食史法是一种
A具体的调查方法B形象的调查方法
C抽象的调查方法D费用较高的调查方法
36记账法的优点为
A操作比较简单B所需人力多
C费用高D不可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37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
A中国居民膳食指南BNRVs
CDIRsD中国居民膳食平衡膳食宝塔
38一个人日为一个人一日用
A早餐B中餐C晚餐D三餐
39记账法的优点为
A较称重法更为精确B只能得到人均摄入量
C可调查长时期的膳食摄入D能分析个人膳食摄入状况
40膳食调查分析报告的格式不包括
A题目B前言C数据库D结语
41不是膳食调查的常用方法
A称重法B机体营养状况检查
C24h回顾法D记账法
42膳食调查的目的是
A了解体内营养素水平,早期发现营养不足和缺乏
C了解膳食组成及营养素摄取状况
43在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和分析时,需将奶类食物的摄入量折算成鲜奶的量,计算公式为:鲜奶量=奶制品摄入量×蛋白质含量÷3,其中3代表
A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是鲜奶的3倍B每百克鲜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g
C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应低于3gD没百克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g
44下列关于24h回顾法说法正确的是
A婴幼儿膳食调查不能用24h回顾法,因婴幼儿无法准确回忆前一天所吃的食物
B3天24h回顾法不必包括休息日
C24h回顾法既可以来评价人群的膳食摄入量,也适合描述不同个体的膳食评价摄入量
D24h回顾法不存在人日数计算的问题
45混合系数是指
A所调查的家庭中每个标准人的标准人日数之和除以全家总人日数
B全家总标准人日数
C家庭标准人悉数之和
D全天个人总参数之和
A47.5%B52.5%C45.0%D60.0%
A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五大类
B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纯热能食物和其他六大类
C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四大类
D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纯热能食物五大类
48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是数据库
A原始数据B逻辑数据层C概念数据层D存储记录
49已知鸡蛋的食部为88%,喊蛋白质13.3%,如需要8g蛋白质,则需要g鸡蛋。
A60.2B68.4C55.4D65.4
50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膳食史法调查表发表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B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C不影响被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
D可适用于大样本量的调查,费用低,使用人力低
1下列关于24h回顾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B询问时,调查员不但要专业技巧熟练,还要态度诚恳
C适用于个体的膳食调查,不适用于大范围人群的膳食调查
D24h回顾法不存在人日数问题
E24h回顾法调查时应同时调查进餐地点
2下列24h膳食回顾调查表应包括的内容为
A食物名称B原料名称C原料编码
3关于膳食史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的膳食模式的调查
B样本量大
C费用低
D使用人力多
E会影响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
A膳食摄入量的漏报
B膳食摄入量的低估
C未对食物的大小或多少进行准确估计
D调查员缺乏积极性
E调查员屈服信心
5关于记账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被调查员的劳动强度、性别、年龄等组成不同,则必须用混合系数的折算方法算出相应的“标准人”的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再做比较与评价
B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自制的视频也要登记原料、产品及其使用量
C记账法中注意要称量各种食物的可食部
D记账法可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E在调查期间,不要疏忽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登记
6称重记账法的特点包括
A该法较称重法操作复杂,所需费用多,但适合大样本的调查
B记录较单纯记账法精确,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C此法较少依赖记账人员的记忆,食物遗漏少
D适合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
E可用于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7下列膳食调查中常用的公式描述正确的是
A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B食物中魔营养素含量=食物量(g)×可食部比例每百克食物中营养素含量/100
C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数
D标准人日=标准人日数×人日数
E标准人的评价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8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结构的特点是
A高碳水化合物B低碳水化合物
C高膳食纤维D低膳食纤维
E低动物脂肪
9我国居民的传统膳食结构特点是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B谷类、薯类和蔬菜的摄入量较低
C肉类的摄入量较高
D豆类制品摄入总量不高且随地区而不同
E奶类摄入量在大多数地区都不高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
B将被调查者24h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与相应的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量进行比较时,只需评价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是否充足即可
C在进行食物归类时应注意有些食物需要进行折算才能相加
D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通常将食物分为9类
E平衡膳食宝塔给出了一天中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建议,还要注意合理分配三餐食量11在进行膳食能量评价时,属于纯热能的食物有
A谷类B植物油C动物油D薯类E淀粉
12下列各项中属于优质蛋白的是
A谷类蛋白质B豆类蛋白质
C动物性蛋白D蔬菜中的蛋白质
E水果中的蛋白质
13人体膳食调查报告的主体内容应包括
A居民食物摄入状况
B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
D居民膳食结构状况与膳食指南的比较
E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14膳食调查数据库应该包括变量
A被调查者编码B食物编码
E进餐地点
15关于膳食调查数据库的变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被调查者编码,变量名为ID,变量长度至少为3位
B食物编码,变量名为D1,变量长度为6位
C食物的质量,变量名称D2,变量长度为4位
E进餐地点,变量名称D4,变量长度为1位
16关于概念数据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D概念数据层所涉及的数据库所以对象的物理情况,而不是它们的逻辑关系
E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17关于逻辑数据层描述正确的是
C逻辑数据层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他们的物理情况
E逻辑数据层是数据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18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包括
A原始数据B数据说明C概念数据库D逻辑数据层E数据共享
19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
C数据间相互影响D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E数据一致性和不可维护性
20属于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的内容有
A数据共享B数据集中控制
C安全控制性D完整性控制
E事故的发现和恢复
2124h回顾法的特点是
C只能得到群体的是我摄取情况D需要有账目
E只要进行1天调查就可以了
22膳食调查数据库的作用有
A便于膳食调查资料的档案管理
B减少调查的误差
C增加调查的可信度
D为进一步进行膳食调查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E可以省掉保存纸质文档的麻烦
23膳食调查报告的格式内容包括
A前言B主体C讨论D结语E题目
24以提供能量为主的食物为纯能量食物,包括
A动植物油B淀粉C食用糖D牛奶E高度酒
25下列关于称重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重记账法适合于个人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B称重记账法必须进行进餐人数的登记
C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D要对进餐人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劳动强度等进行登记
E调查期间不能忽略调味品消耗量的记录
26称重记账法调查表的设计栏目应包括
A调查开始前结存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B调查期间废弃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C每日购进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D调查结束时剩余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E食物名称和食物编码
27在应用膳食平衡宝塔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应注意
A奶制品和豆制品需要进行折算后才能相加
B每天必须严格遵守平衡膳食宝塔的数量和比例摄取食物
C只要能满足平衡膳食宝塔的总量就可以,不必考虑三餐分配问题
D食物的选择因人因地而异,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E只要经常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就可以
28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是
A膳食史法可用于慢性病的营养流行病学调查
C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D与24h回顾法结合使用能较全面地反映出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
E膳食史法属于开放式的调查
29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
A实现数据共享B数据的独立性
E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0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膳食史法可更加全面地了解居民膳食的摄入情况
E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31下面关于24h回顾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B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3天连续调查方法
C具体询问获得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
D24h回顾法对呗调查者的文化程度要求较高
E3天24h回顾法调查通常选择两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
32《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对其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第3位是亚类编码
B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前3位
C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前2位
D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的是后3位
E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的是后2位
33膳食史法是一种
E膳食史调查方法一般需要营养专家的指导
34下列属于膳食调查的常用方法
C24h回顾法D记账法E化学分析法
35下列关于24h回顾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婴幼儿膳食调查不能用24h回顾法,因婴幼儿无法准确回忆前一天所吃的是我
C24h回顾法既可用来评价人群的膳食摄入量,也适合描述不同个体的膳食平衡评价摄入量
E24h回顾法对调查员的要求较高
36在人群膳食调查报告中对居民膳食能量摄入状况可从方面进行描述
A不同地区能量的摄入量及分布
B不同性别年龄居民能量的摄入状况
C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居民能量的摄入状况
D不同地区居民能量摄入量与DIRs的比较
E三大热能营养素的供热比
37下列关于膳食调查数据库建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数据库结构是不同的
B变量的取值范围应在建立数据库过程中加以设定
C设定取值范围可以避免数据录入错误
D设定取值范围是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加真实
E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时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数据库结构是相同的
38膳食调查数据库建立对变量设定的要求正确的是
A被调查者编码变量的长度至少设定为3位
B食物编码的变量长度为6位
C食物的重量的变量长度为6位
E进餐地点的变量长度为2位
39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包括
4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三大营养素供能比的计算需要三大热能营养素的生热系数
D优质蛋白质是指动物性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
E纯热能食物不包括酒类
41目前世界上膳食结构可分为
A动物性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B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C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D以豆类为主的膳食结构
E地中海膳食结构
42膳食结构分析和评价时,在进行食物归类计算时,需先进行折算才能相加的食物类别有
A谷类及其制品B豆类及其制品
C蔬菜水果类D鱼虾类
E奶类及其制品
43称重记账法应注意
A尽量注意称量各种食物的可食部,如果称到的为市品毛重,则应根据可食部比例折算成可食部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