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调查和评价(精选3篇)

它产生一个估测值表明有多大比例的个体面临摄入不足的风险,假定凡制定了和的营养素都符合上述条件都可以用本法进行评价,当前只能把作为安全摄入量的切点来使用,询问调查前一天的食物消耗的情况称为小时膳食回顾法。

膳食营养调查和评价A

吴为群教授

13380016269

001应用ERA评价个体摄入量

EAR(estimatedaveragerequirement):(估计的)平均需要量。即满足群体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为制订RNI的基矗在实际应用中,观测到摄入量低于EAR时认为必须提高,因为摄入不足的几率高达50%;摄入量达到或超过RNI时,可以认为摄入量是充足的。摄入量在EAR和RNI之间者,应当进行改善。

002用UL评价个体摄入量

UL是对一般人群中绝大多数个体(包括敏感个体),不会危害健康的摄入量上限。如果日常摄入量超过了UL,就有可能对某些敏感个体造成危害。有些营养素如VitA,VitD过量摄入的后果比较严重。

003用AI评估群体摄入量

AI(AdequateIntake):适宜摄入量。为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的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值。当无法获得人群EAR时,则用AI代替RNI。

当人群的平均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等于或大于该人群的营养素AI时,可以认为人群中发生摄入量不足的几率很低。当平均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在AI以下时,则不能判断群体摄入量不足的程度。营养素的AI和EAR之间没有肯定的关系,所以不要从AI来推测EAR。

004用EAR评价群体营养素摄入量

在实际工作中,评价群体摄入量是否适宜有两种方法,及“概率法”和“平均需要量切点法”。不管何种方法都是用EAR来估测摄入不足的可能。

1.概率法是一种把群体内需要量的分布和摄入量的分布结合起来的统计学方法。它产生一个估测值,表明有多大比例的个体面临摄入不足的风险。本法的概念很简单,即摄入量极低时摄入不足的几率很高,而摄入量很高时摄入不足的几率可以忽略不计。概率法由人群需要量的分布获得每一摄入水平的摄入不足危险度。为了计算每一摄入水平的摄入不足危险度,需要知道需要量分布的平均值(EAR)或中位需要量,变异度及其分布形态。实际上,有了人群需要量的分布资料以后,对每一摄入水平都可以计算出一个摄入不足危险度,再加权平均求得人群的摄入不足的概率。没有EAR

的营养素不能用概率法来计算群体中摄入不足的概率。

2.切点法

EAR切点法不要求计算每一摄入水平的摄入不足危险度,只需简单的计数在观测人群中有多少个体日常摄入量低于EAR。这些个体在人群中的比例就等于该人群摄入不足个体的比例。

3.对摄入量分布资料的调整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来评估群体中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概率,日常摄入量的分布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为获得此资料,要对观测到的摄入量进行调整以排除个体摄入量的日间差异(个体内差异)。经过调整后的日常摄入量分布应当能够更好地反映个体间的差异。

005用UL评估群体营养素摄入量

UL用于评估摄入营养素过量而危害健康的风险。根据日常摄入量的分布来确定摄入量超过UL者所占的比例,日常摄入量超过UL的这一部分可能面临健康风险。

在人群中要根据日常摄入量大于UL的资料来定量评估健康风险是困难的,因为在推导UL时使用了不确定系数。当前只能把UL作为安全摄入量的切点来使用。必须取得更多、更准确的人体研究资料之后,才有可能更有把握地预测摄入量超过UL所带来的危害程度。

006要注意能量与其他营养素不同

能量没有EAR和RNI的区别,或者说它的EAR等于它的RNI。为了避免混淆,近期文献上使用了“平均能量需要量(EER)”来表述能量的参考摄入量。

007中国全国膳食调查使用的调查方法

00824小时膳食回顾法的定义

询问调查前一天的食物消耗的情况,称为24小时膳食回顾法!

00924小时膳食回顾法与食物频率法的比较(010、011)

011就餐人日数计算

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个人吃早、中、晚3餐为1个人日。在现场调查中,不一定能收集到整个调查期间被调查者的全部进餐次数。应根据餐次比(早、中、晚三餐所摄入的食物量和能量占全天摄入量的百分比)来折算。

若规定餐次比是早餐占20%,午餐、晚餐各占40%,如家庭中

某一成员仅询问到早午两餐,其当日人日数为1×20%+1×40%=0.2+0.4=0.6人日。在做集体膳食调查是,例如在某托儿所调查,如果三餐能量比各占1/3,早餐有20名儿童进餐,午餐有30名,晚餐有25名,则总人日数等于(20+30+25)×1/3=25人日;若托儿所3餐能量分配比例为早餐20%,午餐40%,晚餐40%,则人日数计算为(20×0.2+30×0.4+25×0.4)=26人日。

012标准人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

由于被调查的不同人群的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有很大差别,所以无法用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进行相互间的比较。为此,一般将各个人群都折合成标准人进行比较。

折合的方法是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以其能量供给量10.03MJ(2400kcal)作为1,其他各类人员按其能量推荐摄入量与10.03MJ之比得出各类人的折合数。然后将一个群体各类人的折合系数乘以其人日数之和被其总人日数除即得出该群体的折合标准人的系数(混合系数)。

人均食物或营养素摄入量除以混合系数即可得出该人群折合成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

折合系数(A)=能量推荐摄入量/10.03MJ(2400kcal)混合系数(B)=(A×人日数之和)/总人日数

该人群折合成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人均食物或营养素摄入量/B

1.概率法是一种把群体内需要量的分布和摄入量的分布结合起来的统计学方法。它产生一个估测值,表明有多大比例的个体面临摄入不足的风险。本法的概念很简单,即摄入量极低时摄入不足的几率很高,而摄入量很高时摄入不足的几率可以忽略不计。概率法由人群需要量的分布获得每一摄入水平的摄入不足危险度。为了计算每一摄入水平的摄入不足危险度,需要知道需要量分布的平均值(EAR)或中位需要量,变异度及其分布形态。实际上,有了人群需要量的分布资料以后,对每一摄入水平都可以计算出一个摄入不足危险度,再加权平均求得人群的摄入不足的概率。没有EAR的营养素不能用概率法来计算群体中摄入不足的概率。

若规定餐次比是早餐占20%,午餐、晚餐各占40%,如家庭中某一成员仅询问到早午两餐,其当日人日数为1×20%+1×40%=0.2+0.4=0.6人日。在做集体膳食调查是,例如在某托儿所调查,如果三餐能量比各占1/3,早餐有20名儿童进餐,午餐有30名,晚餐有25名,则总人日数等于(20+30+25)×1/3=25人日;若托儿所3餐能量分配比例为早餐20%,午餐40%,晚餐40%,则人日数计算为(20×0.2+30×0.4+25×0.4)=26人日。

折合系数(A)=能量推荐摄入量/10.03MJ(2400kcal)

混合系数(B)=(A×人日数之和)/总人日数

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

四级

理论知识辅导练习题

一判断题

1食物的份是指单位食物或常用单位量具中食物具体的数量份额。()

2在进行食物成分查询时,应先进行食物分类。()

3食物的可食部比例是恒定不变的。()

4称重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膳食调查方法。()

5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属于优质蛋白。()

6用称重法调查时,三餐之外的食物可以不计入称重记录。()

7通常我们食用的一片土司面包的可食量是50~60g。()

8我们平常所说的重量单位1量转换成国际单位是100g。()

9《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一条食物成分数据的编码在食物成分表中具有唯一性。()106mg-β胡萝卜素相当于1mgRE维生素A。()

11胡萝卜素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视黄醇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12α–生育酚和α-生育酚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

13可食部的数值表示没100g食物中可以食用部分占该食物的比例。()

14废弃率是指以不可食用部分的重量除以可以食用部分重量所得出的数值。()15通过烹调,食物的重量一定会减少。()

16无子蜜橘去皮后称重是100g,橘皮重20g,则废弃率是20%。()

17烹调重量变化率也称作重量变化因子,反应了烹调过程中食物重量的变化。()18

192021食物的生熟重量比值=熟食物重量÷生食物重量。()膳食调查称重法适用于大规模的营养调查。大米的生熟重量比值是0.37,食用米饭200g,相当于食入生大米74g。()三大宏量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

22土豆属于蔬菜。()

23西红柿是番茄的学名。()

24健康成人每日摄入的谷类适宜量是200~300g。()

27千卡(kcal)是表达能量的国际单位。()

28食物能量的数值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法和计算法获得。()

29推荐摄入量的英文缩写是RNI。()

30适宜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

33从标签标识来看,一小袋20g的麦片就是一份的量。()

34对食物重量的估计要求与实际称重重量的误差不超过20%。()

35《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出现的符号“-”表示未检测。()

36维生素A的生物活性通常用视黄当量(μgRE)来表示。()

37维生素E在食物中的形式有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等。()

38一般来说,烹调后增重的食品常计算重量保留率或损失率,而失重的食品常计算生熟比

值。()

39面条的生熟重量比值为0.36,则18g生面条煮熟后为50g。()

40称重法是运用日常的各种测量工具对实物量进行称重,从而了解调查对象对当前食物消耗情况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

41食物消费量的计算为实际消费量=结存量+购进量-废弃量-剩余量。()

42食物中供能的营养素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43《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包括食物氨基酸含量表。()

44山药属于蔬菜类及制品。()

451kJ相当于4.184kcal。()

46称重记录表需要确定膳食记录的天数。()

47实际消费量是指某种食物在7日调查中实际消费的量。()

48称重计量表需要设计家庭编号和家庭地址。()

49在称重法中,剩余量只包括所有用膳者进食后所剩余的食物。()

501kg水由15℃上升到16℃时所需要的能量即为1kJ。()

51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100-(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膳食纤维)。()

52膳食蛋白质=∑[食物量(g)×食物蛋白质含量/100g]。()

53在进行乳类摄入量调查食物归类时,需要将鲜奶折算成奶粉。()

54胆固醇对人体是有害的,最好不摄入。()

56蔬菜和水果在膳食宝塔中属于同一层,有许多共性,可以相互代替。()

57维生素B1缺乏可以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可以引起脚气玻()

58596061家庭中大米去除黄曲霉毒素的常用方法是:加水搓洗,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胆碱。()缺乏维生素D小儿可出现佝偻病,成人发生体质软化症,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费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需要的氨基酸。()

62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有的数量不足,比例不适当,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的蛋白质称为不完全蛋白质。()

二单项选择题

1一般使用的食物成分表,如《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其中各类食物成分数据为食物中的成分含量。

A100g毛重B100g可食用部分食物C50g可食用部分D50g毛重2食部是指。

A市品去掉部分不可食部分后,所剩余的可是部分所占的比例。

B市品取缔哦部分食部后,所剩余的可食部飞分所占的比例

C市品去掉部分可是部分后,所剩余的可是部分所占的比例

D市品去掉不可食部分后,所剩余的可食部分所占的比例

3生熟比是指

A生食物体积÷熟食物体积B熟食物体积÷生食物体积C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D熟食物重量÷生食物重量

4不属于称重法特点的有

A准确、细致B省时、省力C适合个人或家庭D容易掌握

5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的计算公式是

A∑[食物量(g)×可食部×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100g]

B∑[食物量(g)×可食部×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

C∑[食物量(g)×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100g]

D以上公式都不对

6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热系数分别为

A4kcal/g、9kcal/g、9kcal/gB4kcal/g、9kcal/g、4kcal/g

C9kcal/g、4kcal/g、4kcal/gD4kcal/g、4kcal/g、4kcal/g

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AI可能明显高于RNI。

BAI的准确性高于RNI,AI可能明显高于RNI。

C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AI明显低于RNI。

DAI的准确性高于RNI,AI明显低于RNI。

8UL的主要用途是

A作为群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B作为健康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C评估人群中摄入不足的比例

D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比例

9在进行膳食营养素评价时,作为主要参考值用以分析判断。

AULBRNI/AICEARD以上都可以

10称重法是集体或单位三餐各种食物食用量进行称重,计算的平均摄入量。

A每人每日营养素B每人每日营养素C每人每日每餐营养素D每日每餐营养素

11可食部的数值标示g食物中可以食用的部分占该食物的比例。

A50B100C80D120

12我国食物成分表是以食物原料为基础的,在使用称重法记录食物量时,应该考虑食物的。

A能量B食物名称C生熟比D标准份

1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不包括

AEARBRNICRDADUL

14平均需要量狮子满足特定年龄、生理状况群体的个体需要量水平。

A97%~98%B50%C90%D75%

15EAR值和RNI值的换算公式是

ARNI=EAR+2SDBRNI=EAR+SDCRNI=EAR+3SDDRNI=EAR-2SD16汤勺的容量一般为mL。

A2B5C10D25

17食物的份额常根据食入的食物量或而确定。

A大多数个体自然分量B全部个体100g的分量C大多数个体100g分量

D全部个体自然分量

18碗米饭的量(约50g)是日常生活中一份的量。

A1/4B1/3C1/2D1

19维生素A(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μg)+其他类型的胡萝卜素(μg)。

A1/21/61/12B11/121/6

C11/61/12D1/21/61/6

20总α-TE=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三烯生育酚。

A10.50.10.3B10.30.50.1

C10.10.30.5D10.50.30.1

21可食部(EP)=(食品重量-废弃部分的重量)÷×100%。

A可食部重量B食品重量C废弃部分的重量D100g

22重量变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WCF=(食物的重量-食物的重量)÷食物的重量100%。

A烹调前烹调后烹调后B烹调后烹调前烹调前

C烹调前烹调后烹调前D烹调后烹调前烹调后

23小李买了一条800g的鲤鱼,做成溜鱼片后重500g,已知生熟比为0.9,则鲤鱼的废弃率为。

A43.75%B56.25%C30.6%D69.4%

24香蕉去皮后称重为150g,香蕉皮有100g,则香蕉的可食部为。

A60%B40%C66.7%D50%

25可食用部分营养素的计算公式为。

AX=A×(食物重量÷100)×EPBX=A×EP

CX=A÷食物重量×EPDX=A×(食物重量×100)×EP

26米饭的生熟重量比为0.4,如果有50g大米,能做出g米饭。

A20B40C125D200

27《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元素硒的单位是,锰的单位是。

AmgBmgmgCμgμgDmgμg

28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可将食物分成大类。

A七B八C九D十

29花生数以下列哪一食物类。

A干豆类及制品B蔬菜类及制品

C坚果、种子类D水果类及制品

30下列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是。

A土豆B牛奶C苹果D巧克力

31下列新鲜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

A玉米B苹果C酸枣D扁豆

32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AAIBRNICRDAsDEAR

33膳食纤维的能量折算系数是

A0B2C4D9

34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推荐的谷类摄入量是

A250~400gB300~500g

C400~500gD600~800g

35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是g。

A3B6C9D12

3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油脂类摄入量是g。

A25B35C50D75

37一般100g鲜牛肉的蛋白质含量在g。

A16~21B23~28C30~36D40~48

38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蔬菜类摄入量是g。

A200~300B300~400C400~500D500~600

39根究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2016,我国居民每日摄入鸡蛋的数量推荐最佳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40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般三餐食物分配量为早餐占,午餐占,晚餐占。

A40%30%30%B25%~30%30%~40%30%~40%

C20%~30%40%20%~40%D30%~40%30%~40%20%~30%

41下列富含维生素D的天然食品有。

A花生B玉米C鱼肝油D豆腐

42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苯丙氨酸B蛋氨酸C苏氨酸D赖氨酸

43以下哪种氨基酸对婴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

A精氨酸B组氨酸C丝氨酸D胱氨酸

44浮肿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造成的。

A蛋白质B热能C维生素D矿物质

45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而来。

A苏氨酸B赖氨酸C色氨酸D蛋氨酸

46下列哪项不是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A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B提供能量

C构成机体组织和重要物质

D提供必需氨基酸

47与儿童佝偻病关系较密切的营养素有。

A铁、碘B氯化钾。必需脂肪酸C钙、维生素DD葡萄糖、必需氨基酸48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

A称重法B微量凯氏定氮法C灰化法D系数计算法

49食物中氮含量占蛋白质的,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是6.25。

A10%B14%C12%D16%

50一般来说,粗粮的血糖指数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精制糖。

A低于高于B高于低于C高于高于D低于低于

51牛奶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超高温瞬间灭菌法、蒸汽消毒法和。

A冷冻法B巴氏灭菌法C冷藏法D高温消毒法

52碳水化合物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应为。

A12%~14%B25%~30%C55%~65%D30%~50%

53混合食物的特殊热动力作用占基础代谢的百分比是。

A4%~5%B5%~6%C10%D30%

54一成年男性,身高175cm,体重70kg,其身体体质指数为。

A19.8B22.9C23.6D24.7

55与测定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的元素为。

A碳B氢C氮D氧

56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脂肪酸B氨基酸C肽D葡萄糖醛酸

57按碳链长短分类,中链脂肪酸是指含碳个数为个的脂肪酸。

A2~6B3~7C6~9D8~12

A谷类B肉蛋和奶类C蔬菜D水果

A大白菜B谷类C牛奶D水果

60维生素有多种命名方法,下列两种命名法不一致的是。

A维生素A—视黄醇B维生素E–生育酚C维生素B1—硫胺素D维生素D—抗坏血酸

三多项选择题

1膳食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有

A称重法B记账法C转账法D询问法E化学分析法F膳食史法2下面属于膳食调查的内容

A调查期间每人每日所吃食物的品种、数量

B食物加工、烹调是否合理

C膳食制度是否合理

D被调查者过去膳食史

E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F以上都不是

3膳食调查的目的是

A了解人群及个人饮食习惯

B了解有无营养缺乏症

C了解膳食组成及营养素摄取情况

D了解机体营养状况

E了解机体生长发育情况

F评价营养需要满足情况

4宏量营养素包括

A矿物质B水C蛋白质D脂肪E碳水化合物F维生素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AR是能够满足某一特定人群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BEAR是能够满足某一特定人群绝大多数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C日常摄入量低于EAR的个体在人群中的比例就等于该人群摄入不足个体的比例

D个体的摄入量高于EAR时,可以认为摄入量是充足的

E可以从AI来推测EAR

6关于我国食物成分表(2002)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食物营养数据包括维生素D

B采用6位数字编码

C表中碳水化合物数据包括膳食纤维

D表中数据栏标有“—”表示为测定

E食物成分表数据均为50g可食部食物成分含量

FTr指微量

7膳食调查最常见的方法有及化学分析法等,

A称重法B记账法C频率法D膳食史法E问卷法

8膳食调查期间准确估计食物的是非常重要的

A可食部B营养价值C废弃率D食物的生熟比E能量值

9我国常用食物成分工具书有

A《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B《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

C《食物营养成分速查》D《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E《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0称重记录表的设计原则包括

A随机编号B项目完整、清晰C足够的记录空间

D按事务类型排列E餐次分开

11下列属于速食食品的有

A果料面包B麦片C马铃薯片D煎饼E江米条

12下列属于供能营养素的是

A酒精B蛋白质C脂肪D碳水化合物E维生素

1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新版中有10条膳食建议,包括以下哪些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B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C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D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E吃新鲜卫生食物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C动物肝脏含维生素C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12等

D薯类含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E纯能量物质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

15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推荐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B平均需要量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C适宜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

D参考摄入量是正常人群设计的,是保证正常人体或人群的良好营养状态和健康的日常摄入量,可以用来计划和评价健康人体或群体的膳食。

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对一般人群中大多数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16如与花生为标准进行比较,下列哪些食品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

A小麦B奶酪C藕粉D酸奶E饼干

17下列属于蔬菜类及制品的食物有

A百合B山药C土豆D甘薯E姜

18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有

A泛酸B视黄醇C维生素KD生物素E维生素E

19使用称重法开展食物摄入量调查时,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有

A食物称量器具

B对餐厅、厨房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解

C盛装食品容器的称量

D对调查期间的食谱、各种食物原料进行了解

E准备记录表

20进行食物重量估计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在称量各种食物前,要将准备好的各种容器重量先记录下来

B要设计好称重法记录表

C计算出的食物重量估计误差平均值不超过25%就符合要求

D用来练习估计重量的食品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生的和熟的几种常见形式

E食物重量的估计结果最终要以“两”为单位

21下列哪些食品属于速食食品

A小吃B快餐食品C方便食品D休闲食品E婴幼儿补充食品

22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烹调重量变化率也称作重量变化因子,反映了烹调过程中食物重量的变化

B食物的生熟重量比值=熟食物重量÷生食物重量

C可食部的数值表示没100g食物中可以食用部分占该食物的比例

D通过烹调,食物的重量一定会减少

E废弃率是指以不可食用部分的重量除以可食用部分重量所得出的数值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摄入蛋白质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

B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化成视黄醇后才有维生素A的功能

C牛磺酸属于必需氨基酸

D人体可以通过照射紫外线获得维生素D

E泛酸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24下列属于食物摄入量调查-称重法工作程序的有

A记录各种食物的重量

B称取摄入食品的重量

C技术生熟重量比值和每日实际消耗食物量

D计算食物的废弃率

E记录调味品的名称

25下列属于统计各类食物摄入量的计算步骤的有

A对某个体1日内所消耗的食物名称和重量做好记录

B计算食物的生熟重量比

C根据记录,对1日内消费的食物进行归类排序,并列出各种食物的消耗重量

D查询食物的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并记录

E把每一类中不同种食物的重量作求和计算,作为这一类食物的摄入量

26计算一份菜肴营养素摄入量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B计算原料的营养素含量

C对于食物成分表中查不到的食物,可以用近似食物的营养成分代替,但是要掌握代替原则

D计算时要注意记录的调查食物重量是生重还是熟重

E调查的食品要按食物成分表中食物的“可食部”换算成净重计算

27下列符合幼儿膳食基本要求的有

A营养齐全、搭配合理

B合理加工与烹调

C合理安排进餐

D营造幽静、舒适的进餐环境

E注意饮食卫生

28下列哪些营养素与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有关

A水B亚油酸C蛋白质D矿物质E维生素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即产生酸中毒

C氮平衡是指摄入的蛋白质与由尿、粪、汗液及皮肤的蛋白质分解后形成的氮化合物的排出之间保持平衡

D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属于神经递质

E体内生化代谢都需要酶作为催化剂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肌肉越发达者,活动能量消耗越多

B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

D对工作熟练度高者能量消耗较多

E基础代谢是指人体维持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情况下的能量代谢

31蛋白质是自然界中一大类有机物质,一定含有的元素

A碳B氢C氧D硫E氮

32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有

A亮氨酸B色氨酸C胱氨酸D精氨酸E苏氨酸

33在植物蛋白质中,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有

A赖氨酸B亮氨酸C蛋氨酸D苏氨酸E色氨酸

34下列属于完全蛋白质的有

A乳类中的酪蛋白

B肉类中的白蛋白

C小麦中的麦角蛋白

D豌豆中的豆球蛋白

E玉米中的谷蛋白

35为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食物的生物学种属相距越远越好

B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

D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

E适量摄入脂类促进吸收

36下列很有可能存在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

A人造黄油B松子C豆油D咖啡伴侣E黄花鱼

37脂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是

A化学组成仅含碳、氢、氧B溶于脂肪及脂溶剂,不溶于水

C在体内大部分储存于脂肪组织中D大剂量摄入能引起中毒

E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同存在

38下列脂肪酸哪些属于必需脂肪酸

A棕榈油酸(C16:1)B亚油酸(C18:2)

C花生四烯酸(C20:4)D硬脂酸(C18:0)

E亚麻酸(C18:3)

A海带B苹果C核桃D芹菜E猪肝

40铜在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

A参与铁代谢B蛋白交联C超氧化物转化D构成骨骼和牙齿E调解水盐代谢41以下哪些营养素有抗氧化作用

A硒B维生素B1C胡萝卜素D半胱氨酸E核黄素

42属于多糖的物质是

A木糖B糊精C果糖D淀粉E核糖

43膳食纤维包括

A粗纤维B木质素C纤维素D非淀粉多糖E半纤维素

44食物能量的数值可以通过获得

A直接测定法B间接测量法C计算法D减法E加法

45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可以通过获得

A加法B减法C测定糖和淀粉,然后加和D用100减去水分、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E估算法

46称重法膳食调查,一般用来评价结果

A各类食物摄入量B营养素摄入量

C食物结构D调味品摄入

E地区分布

47统计就餐人数时,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不做个人进餐记录

A年龄差别不大B性别一致

C劳动强度差别不大D食品选择差别不大

E来自相同地区

48INFOODS的意思是

A食物中的B摄入的食物C国际性组织机构缩写DFAO和UNU共同成立的国际机构E国际食物信息工作联合体

49在食物成分表2002中,以下符号表示食物数据微量或估计数值

ATrBC×D*E()

A蛋白质、脂肪和能量B胆固醇和脂肪

C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D维生素E和α-维生素E

E灰分和可食部

专业能力辅导练习题

三级

224h回顾法既可用来评价全体人群的膳食摄入量,也适合描述不同组个体的膳食平均摄入量。

324h回顾法不存在人日数计算的问题。

424h回顾法中的24h是指从调查前后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24h。

5以家庭为单位进行24h膳食调查时不需要记录调查对象在外用餐的情况。

6回顾法对那些饮食中每天有较大变异的个体是不适宜的。

73天回顾法调查通常选择1个工作日和2个休息日进行。

8膳食史的调查是利用频率法来询问和记录的。

9回顾法和膳食史法都是开放式的调查,可以容纳被调查对象所提到的任何一种食物或食物组合。

10记账法的优点是适合于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并能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11记账法的操作较简单,费用低,所需人力少,适用于大样本膳食调查。

12如果被调查单位人员的劳动强度、性别、年龄等组成不同,我们可以用人数的平均值作为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水平。

13记账法一般不能忽略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摄入量。

14记账法不需要考虑零食的摄入。

15家庭称重法中在外就餐也计算在餐次总数。

16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17标准人的折合方法是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中体力劳动者作为标准人的。18对一个家庭的2名成员进行了3天的膳食调查,故总人日数为6.

19我国居民传统的膳食结构特点是高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和低动物脂肪。

20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1将一个人摄入的所有豆制品的量相加即为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22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分析与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3将被调查者24h内对各种食物的消费量与相应的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量进行比较时,只需评价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是否充足即可。

24群体膳食营养素评价即分析群体中各种营养素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要求的人数百分比。

25家庭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数

26在家庭中,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全家某营养素总摄入量标准人系数

27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和比例,每日生活无须每天都样样照比,但是要经常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

28被调查者编码,变量名为ID,变量长度至少为3位。

29《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的后3位是食物的亚类编码。

30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为原始数据、数据共享、概念数据层和逻辑数据层4个部分。31膳食调查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

32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的对象,有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33数据录入软件允许限定变量的取值范围,这也需要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加以设定。34人群膳食调查报告主体内容不包括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

35人群膳食调查报告中要进行居民膳食结构状况的分析,并与膳食指南比较,给出结论。36《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前2位为食物的类别编码。37《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第4位为食物的亚类编码。38建立数据库结构时设定取值范围的作用是避免数据录入错误,提高数据质量。

39《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前三位。40《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是后3位。

41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的优点为适合于大规模的营养调查。

42称重记账法难以进行个体膳食摄入情况的分析。

4324h回顾法只需要进行1天就可以了。

47称重法中食物生熟比值的计算是必需的。

48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时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数据库结构是相同的。

49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

50应加大对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宣传,提倡人们每天严格按照宝塔所建议的食物摄入量摄取食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的24h回顾法调查不统计调味品的摄入量。

B膳食史法被广泛用于营养与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C顾名思义,24h回顾法只需要调查被调查者1天的膳食摄入量就可以了

D记账法适用于幼儿园、学校等几天单位的膳食调查,不适用于家庭

2年没有进行过全国性营养调查。

A1968B1982C1992D2002

3下面关于24h回顾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24h回顾调查法可用于小型的课题研究,但不适用于大型的全国膳食调查

B在世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3天联系调查方法

C具体询问获得信息的反思有很多种,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

D24h一般是指被调查者从最后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24h

4早餐、中餐、晚三餐的适宜餐次比是

A20%、50%、30%B30%、40%、30%

C30%、50%、20%D20%、60%、20%、

5在某食堂的调查中,早餐有40名员工进餐、午餐有50名、晚餐有30名,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则总人日数为

A40B41C43D45

6若规定餐次比是早餐占20%,午餐、晚餐各占40%,如果某一家庭成员某日记录到早早餐、午餐,那么该成员的人日数为

A0.4B0.6C0.8D1.0

7关于24h回顾法的优点描述错误的是

C调查员不需要严格培训

D其结果对于人群营养状况分析非常有价值

8我国在年进行的全国营养调查时开始对24h回顾法进行改进,调味品的资料采用了称重法获得的调味品数据,即采用称重法修正的24h回顾法。

A1959B1982C1992D2002

9膳食调查报告主体内容不包括

A居民食物摄入状况B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

C居民的体格状况D居民膳食结构的评价

10在计算标准人折合系数时,标准人是指

A体重65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B体重60kg从事中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C体重60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女子

D体重60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11我国开展的四次全国营养调查中,均采用进行膳食摄入量调查

A24h回顾法B膳食史法C称重法D称重记账法

12一个孕中期妇女的标准人系数为

A0.88B0.85C0.96D1.21

13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属于

A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B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机构

C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D地中海膳食结构

14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是

A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B健康人群的膳食结构

C地中海膳食模式

D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15膳食结构的评价方法:根据24h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按类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入总量。

A6B7C8D9

16在进行膳食结构评价计算奶类的摄入量时,是按蛋白质的含量折算成的量进行计算的。

A奶粉B鲜牛乳C配方奶粉D母乳

17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分析与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B健康人群的膳食模式

18每百克某品牌豆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为24.7g,则500g该豆奶粉折合成大豆的量是g(每百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5.1g)。

A260B390C420D630

19每百克某品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为22g,则500g该豆奶粉折合成鲜奶的量是g(每百克鲜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g)。

A3667B4210C5120D6550

20刘某一天摄入的蛋白质为50.6g,脂肪为65.0g,碳水化合物为220.3g,则刘某的全天总的能量摄入量为kcal。

A1560B1669C1788D1789

21刘某一天摄入的蛋白质为50.6g,脂肪为65.0g,则刘某一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种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是

A12.1%、35.1%、52.8%B13.1%、42.1%、45.8%

C15.3%、35.1%、49.7%D12.1%、42.1%、45.8%

A蛋白质10%~13%,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60%~70%

B蛋白质10%~12%,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60%~70%

C蛋白质10%~15%,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55%~60%

D蛋白质10%~14%,脂肪25%~35%,碳水化合物55%~60%

23《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采用的是位数字编码的方法。

A4B6C7D8

24不属于数据库基本结构的是

A原始数据B概念数据层C数据共享D逻辑数据层

25关于概念数据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概念数据层是膳食调查数据库的中间一层

B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

C概念数据层是逻辑记录的集合

D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26关于逻辑数据层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逻辑数据层是膳食调查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之一

B逻辑数据层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C逻辑数据层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

D逻辑数据层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集合

27数据并发控制的作用是

A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恶化越权使用

B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C使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A安全性控制B集中控制C并发控制D故障的发现和恢复

29WHO建议每人每天每日摄入少于g盐

30不是数据库的特点的是

A实现数据共享B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C数据间相互关联D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31一条食物成分数据在食物成分表中具有

A重复性B唯一性C可变性D难以检索性

32《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事物编码有6位,第3位是

A亚类编码B排列序号C营养素种类码D类别编码

33《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

A前3位B后3位C前2位D后2位

34《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的是

35膳食史法是一种

A具体的调查方法B形象的调查方法

C抽象的调查方法D费用较高的调查方法

36记账法的优点为

A操作比较简单B所需人力多

C费用高D不可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37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

A中国居民膳食指南BNRVs

CDIRsD中国居民膳食平衡膳食宝塔

38一个人日为一个人一日用

A早餐B中餐C晚餐D三餐

39记账法的优点为

A较称重法更为精确B只能得到人均摄入量

C可调查长时期的膳食摄入D能分析个人膳食摄入状况

40膳食调查分析报告的格式不包括

A题目B前言C数据库D结语

41不是膳食调查的常用方法

A称重法B机体营养状况检查

C24h回顾法D记账法

42膳食调查的目的是

A了解体内营养素水平,早期发现营养不足和缺乏

C了解膳食组成及营养素摄取状况

43在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和分析时,需将奶类食物的摄入量折算成鲜奶的量,计算公式为:鲜奶量=奶制品摄入量×蛋白质含量÷3,其中3代表

A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是鲜奶的3倍B每百克鲜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g

C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应低于3gD没百克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g

44下列关于24h回顾法说法正确的是

A婴幼儿膳食调查不能用24h回顾法,因婴幼儿无法准确回忆前一天所吃的食物

B3天24h回顾法不必包括休息日

C24h回顾法既可以来评价人群的膳食摄入量,也适合描述不同个体的膳食评价摄入量

D24h回顾法不存在人日数计算的问题

45混合系数是指

A所调查的家庭中每个标准人的标准人日数之和除以全家总人日数

B全家总标准人日数

C家庭标准人悉数之和

D全天个人总参数之和

A47.5%B52.5%C45.0%D60.0%

A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五大类

B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纯热能食物和其他六大类

C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四大类

D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纯热能食物五大类

48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是数据库

A原始数据B逻辑数据层C概念数据层D存储记录

49已知鸡蛋的食部为88%,喊蛋白质13.3%,如需要8g蛋白质,则需要g鸡蛋。

A60.2B68.4C55.4D65.4

50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膳食史法调查表发表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B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C不影响被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

D可适用于大样本量的调查,费用低,使用人力低

1下列关于24h回顾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B询问时,调查员不但要专业技巧熟练,还要态度诚恳

C适用于个体的膳食调查,不适用于大范围人群的膳食调查

D24h回顾法不存在人日数问题

E24h回顾法调查时应同时调查进餐地点

2下列24h膳食回顾调查表应包括的内容为

A食物名称B原料名称C原料编码

3关于膳食史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的膳食模式的调查

B样本量大

C费用低

D使用人力多

E会影响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

A膳食摄入量的漏报

B膳食摄入量的低估

C未对食物的大小或多少进行准确估计

D调查员缺乏积极性

E调查员屈服信心

5关于记账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被调查员的劳动强度、性别、年龄等组成不同,则必须用混合系数的折算方法算出相应的“标准人”的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再做比较与评价

B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自制的视频也要登记原料、产品及其使用量

C记账法中注意要称量各种食物的可食部

D记账法可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E在调查期间,不要疏忽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登记

6称重记账法的特点包括

A该法较称重法操作复杂,所需费用多,但适合大样本的调查

B记录较单纯记账法精确,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C此法较少依赖记账人员的记忆,食物遗漏少

D适合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

E可用于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7下列膳食调查中常用的公式描述正确的是

A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B食物中魔营养素含量=食物量(g)×可食部比例每百克食物中营养素含量/100

C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数

D标准人日=标准人日数×人日数

E标准人的评价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8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结构的特点是

A高碳水化合物B低碳水化合物

C高膳食纤维D低膳食纤维

E低动物脂肪

9我国居民的传统膳食结构特点是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B谷类、薯类和蔬菜的摄入量较低

C肉类的摄入量较高

D豆类制品摄入总量不高且随地区而不同

E奶类摄入量在大多数地区都不高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

B将被调查者24h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与相应的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量进行比较时,只需评价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是否充足即可

C在进行食物归类时应注意有些食物需要进行折算才能相加

D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通常将食物分为9类

E平衡膳食宝塔给出了一天中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建议,还要注意合理分配三餐食量11在进行膳食能量评价时,属于纯热能的食物有

A谷类B植物油C动物油D薯类E淀粉

12下列各项中属于优质蛋白的是

A谷类蛋白质B豆类蛋白质

C动物性蛋白D蔬菜中的蛋白质

E水果中的蛋白质

13人体膳食调查报告的主体内容应包括

A居民食物摄入状况

B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

D居民膳食结构状况与膳食指南的比较

E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14膳食调查数据库应该包括变量

A被调查者编码B食物编码

E进餐地点

15关于膳食调查数据库的变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被调查者编码,变量名为ID,变量长度至少为3位

B食物编码,变量名为D1,变量长度为6位

C食物的质量,变量名称D2,变量长度为4位

E进餐地点,变量名称D4,变量长度为1位

16关于概念数据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D概念数据层所涉及的数据库所以对象的物理情况,而不是它们的逻辑关系

E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17关于逻辑数据层描述正确的是

C逻辑数据层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他们的物理情况

E逻辑数据层是数据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18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包括

A原始数据B数据说明C概念数据库D逻辑数据层E数据共享

19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

C数据间相互影响D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E数据一致性和不可维护性

20属于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的内容有

A数据共享B数据集中控制

C安全控制性D完整性控制

E事故的发现和恢复

2124h回顾法的特点是

C只能得到群体的是我摄取情况D需要有账目

E只要进行1天调查就可以了

22膳食调查数据库的作用有

A便于膳食调查资料的档案管理

B减少调查的误差

C增加调查的可信度

D为进一步进行膳食调查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E可以省掉保存纸质文档的麻烦

23膳食调查报告的格式内容包括

A前言B主体C讨论D结语E题目

24以提供能量为主的食物为纯能量食物,包括

A动植物油B淀粉C食用糖D牛奶E高度酒

25下列关于称重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重记账法适合于个人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B称重记账法必须进行进餐人数的登记

C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D要对进餐人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劳动强度等进行登记

E调查期间不能忽略调味品消耗量的记录

26称重记账法调查表的设计栏目应包括

A调查开始前结存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B调查期间废弃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C每日购进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D调查结束时剩余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E食物名称和食物编码

27在应用膳食平衡宝塔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应注意

A奶制品和豆制品需要进行折算后才能相加

B每天必须严格遵守平衡膳食宝塔的数量和比例摄取食物

C只要能满足平衡膳食宝塔的总量就可以,不必考虑三餐分配问题

D食物的选择因人因地而异,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E只要经常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就可以

28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是

A膳食史法可用于慢性病的营养流行病学调查

C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D与24h回顾法结合使用能较全面地反映出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

E膳食史法属于开放式的调查

29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

A实现数据共享B数据的独立性

E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0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膳食史法可更加全面地了解居民膳食的摄入情况

E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31下面关于24h回顾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B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3天连续调查方法

C具体询问获得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

D24h回顾法对呗调查者的文化程度要求较高

E3天24h回顾法调查通常选择两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

32《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对其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第3位是亚类编码

B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前3位

C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前2位

D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的是后3位

E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的是后2位

33膳食史法是一种

E膳食史调查方法一般需要营养专家的指导

34下列属于膳食调查的常用方法

C24h回顾法D记账法E化学分析法

35下列关于24h回顾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婴幼儿膳食调查不能用24h回顾法,因婴幼儿无法准确回忆前一天所吃的是我

C24h回顾法既可用来评价人群的膳食摄入量,也适合描述不同个体的膳食平衡评价摄入量

E24h回顾法对调查员的要求较高

36在人群膳食调查报告中对居民膳食能量摄入状况可从方面进行描述

A不同地区能量的摄入量及分布

B不同性别年龄居民能量的摄入状况

C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居民能量的摄入状况

D不同地区居民能量摄入量与DIRs的比较

E三大热能营养素的供热比

37下列关于膳食调查数据库建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数据库结构是不同的

B变量的取值范围应在建立数据库过程中加以设定

C设定取值范围可以避免数据录入错误

D设定取值范围是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加真实

E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时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数据库结构是相同的

38膳食调查数据库建立对变量设定的要求正确的是

A被调查者编码变量的长度至少设定为3位

B食物编码的变量长度为6位

C食物的重量的变量长度为6位

E进餐地点的变量长度为2位

39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包括

4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三大营养素供能比的计算需要三大热能营养素的生热系数

D优质蛋白质是指动物性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

E纯热能食物不包括酒类

41目前世界上膳食结构可分为

A动物性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B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C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D以豆类为主的膳食结构

E地中海膳食结构

42膳食结构分析和评价时,在进行食物归类计算时,需先进行折算才能相加的食物类别有

A谷类及其制品B豆类及其制品

C蔬菜水果类D鱼虾类

E奶类及其制品

43称重记账法应注意

A尽量注意称量各种食物的可食部,如果称到的为市品毛重,则应根据可食部比例折算成可食部数量

THE END
1.幼儿园幼儿膳食满意度调查表6. 你认为幼儿园目前的膳食结构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均衡 非常合理合理比较合理一般不合理 7. 你认为幼儿园的饭菜是否卫生 非常卫生卫生比较卫生一般不卫生 8. 你认为幼儿园的伙食的花样和品种是否丰富? 非常丰富丰富比较丰富一般花样品种太少了 9. 幼儿回家是否出现饥饿现象 http://wj.wtc.edu.cn/xz/224020938.aspx
2.技能第1章膳食调查与评价.ppt技能第1章膳食调查与评价.ppt,技能部分 第一章:膳食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第三章:膳食指导和评估 第四章:食品营养评价 第五章:社区营养管理与营养干预 第六章:营养咨询与教育 各章节分值比重分配情况 第一章 膳食调查与评价 (Dietary survey and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725/124239247.shtm
3.第01章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三级)第一章膳食调查与评价 收藏 分享 下载 举报 用客户端打开 http://m.doc88.com/p-1714613880721.html
4.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并整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被调查者的饮食数据,包括每餐的食品种类、数量、烹饪方法和营养素含量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膳食回顾法、膳食史法或记账法等调查方法获得。 计算人均每日摄入量:根据收集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人每餐的摄入量,再结合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就可以计https://www.jianshu.com/p/f3c54a988cc4
5.幼儿园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记录怎么做评价幼儿园膳食供给量是否符合幼儿营养素需要。 发现幼儿膳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调查内容 基本情况调查: 幼儿园基本情况:名称、地址、举办单位、举办性质、开办时间、规模等。 幼儿基本情况:人数、年龄、性别、民族、健康状况等。 膳食调查: 膳食结构调查:了解幼儿每日膳食结构,包括食物种类、数量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21612967&ucid=PjbkP1RzP1b&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5
6.厦门市居民水产品膳食结构的调查与评价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目的 调查厦门市居民的水产品膳食结构,获得其水产品摄入量数据,为评估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经水产品膳食摄入所产生的健康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在厦门岛内和岛外通过“知情同意书”筛选调查对象850名,运用食物频率问卷法(FFQ),进行面对面膳食史回顾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cjwsbj201503032
7.试述膳食调查的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指标?试述膳食调查的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指标? 参考答案:膳食模式评价: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膳食能量评价指标:(1)能量的食物来源。(2)能量的营养素来源。(3)三餐提供能量的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何谓膳食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7135216.html
8.膳食评价范文12篇(全文)【关键词】孕妇;膳食调查;营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R715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62-01 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婴儿的体格与智力发育及孕妇自身健康;同时影响产后康复和哺乳。而孕妇的营养状况往往与孕妇自身的营养观念、营养知识和行为有关[1]。各地饮食习惯不同、饮食结构差异很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6exlt47.html
9.膳食营养调查报告(精选9篇)五、分析与评价 综合三天的营养调查,可以发现自己三大宏量膳食营养素基本能过满足机体需要,基本符合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标准。但是缺少粗粮的摄入,其他营养素中水、钙、维生素基本符合标准,但蛋白质偏低,以后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鸡蛋,铁摄入量相对偏低,以后多吃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如菠菜、木耳、动物内脏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c27c2oz.html
10.膳食调查结果的评价,包括哪几个方面()膳食调查结果的评价,包括哪几个方面( ) A. 平均每日食物摄入量的计算 B. 平均每日营养素的摄入量的计算 C. 膳食模式分析 D. 与DRIS的比较 E. 标准人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 题目标签:膳食调查结果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a258a9820f4545088e83818c7e608e26.html?fm=bd19848d28bbd85c19243f10b2df880181
11.膳食调查结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指标。答膳食调查结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指标。答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www.12tiku.com/newtiku/2390/20356.html
12.《回顾性膳食调查辅助参照食物图谱》介绍该工具图谱由12大类194种食物和2种餐具共650张具三维参照的食物或餐图片为核心,配合相应食物的营养成分数据、营养贡献数据、可食部比例数据、干湿比例数据等信息,以及图谱在膳食食物估量工作中的效果评价资料,形成用于支持回顾性询问法膳食调查工作的食物估量技术。该图谱可应用于临床营养咨询、人群回顾性膳食调查以及https://wap.cnki.net/touch/web/Conference/Article/EGYN201609001030.html
13.幼儿园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记录.docx膳食调查方面(尤其是在幼儿园内作膳食调查),主要希望了解以下几个与膳食评价有重要关系的问题。 每日所供给的食物量,是否满足儿童一日所需要的热量和营养 这就是了解各种营养素和热能摄入量。 幼儿发育的体格是:“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表”上查食物成份。 某种食物中的某种营养量=该种食物摄入量乂每100克该种食物中某https://www.taodocs.com/p-781985838.html
14.实时录入+专业调查——国民营养与降调查系统膳食营养师刘爱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是全国营养与健康业务技术指导中心,为给公共卫生、临床医生、营养师、营养指导员等开展膳食调查、评估和指导提供工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开发了国民营养健康评估系统。 本系统基于互联网+云平台技术、手机/PAD移动终端,辅助智能测量和穿戴设备,完成营养与健康数据采集、评估和https://www.163.com/dy/article/IA5IA2FK05347DU2.html
15.2023韩山师范学院专升本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考试大纲(四)第四章平衡膳食和营养状况评价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平衡膳食 一、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二、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三、膳食结构 四、膳食指南 第二节营养调查 一、营养调查概述 二、膳食调查与评价 (一)目的 (二)常用方法 1.24小时膳食回顾法 2.记账法 3.称重法 https://www.gaodun.com/zsb/142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