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学的知识(精选5篇)

早在1910年,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人,与达尔文共同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英国博物学家A.R.华莱士就指出,地壳变动是生物进化的诱因和冲动力,其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是根本的动因。更早于1870年,法国的J.Raulin首次发现了Zn可促进植物的生长,从此以后,人们陆续确认了生命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1916年,В.И.维尔纳茨基认识到有机体和地壳的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认为地球化学异常将导致动植物及人类的某些病症的发生或变异,并于1927年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世界人口及工业快速增长,大量废物排放到水体和农田,一些元素通过食物链对人产生毒害,如日本因铅锌矿开采的镉污染引起的骨痛病和氮肥废水排放汞引起的水俣病,以及加拿大、挪威和美国的汞中毒等一系列事件,推动了以研究人为因素引起元素迁移及其环境效应的环境地球化学的发展。1988年实施的国际地球化学填图IGCP259计划,以人为重点,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开展跨国界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开始了用地球化学眼光研究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环保部门则在“七五”期间开展的全国土壤背景值调查中进行了包镉、铅、铜、砷等对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的生物效应专题研究。

世纪之交,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列入了国家地质大调查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启动了部省合作形式的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湖南是我国东、中、西部先期展开的三个试点省份之一,并率先以涵盖面更广、表述更精准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为名。生态地球化学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物-地质复合系统中的循环为基础,以元素对人的影响为核心,研究元素在系统中的分布分配、迁移转化规律,评价其生态效应的新兴边缘学科。为正确认识资源环境本底,全面评价生态环境问题,科学规划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家因此于2007年启动了“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高等教育

同性恋是指同性别之间的或情爱关系。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及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性恋一直被有意识地屏蔽和边缘化。近年来,同性恋逐渐被人们看作一种符合其个人性取向的正常生活方式,同性恋人群也逐渐由隐蔽走向公开。大学环境一定程度上为同性恋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但由于性教育的不足以及长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居住,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较其他同性恋者又有很多的不同:一方面其行为会对同学、室友等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校园排斥同性恋同学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校园同性恋问题给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加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为大学生营造多元、自由、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在北京地区选取12所高校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

一、样本及描述性分析

1.调查过程与样本基本统计特征

根据大学综合实力、学科特点及学生构成的差异,选择北京地区富有代表性的12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采取无记名集体测试,统一给予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发放并收回问卷360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354份,问卷有效率达98.3%。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详见表1。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具有较高的知晓度,8.5%的学生有很多了解,50.8%的学生一般了解,38.4%的学生较少了解,2.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但是从表2中四个有关同性恋的基本知识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仍不高,四个题中错误率最高的达56.5%,最低的也为23.5%。大学生接触同性恋有关信息的渠道根据频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网络(27%),电视、电影、电台(27%)以及朋友(24%),而父母和学校教育中较少提供同性恋有关信息,其比例仅为5%。大学生较倾向于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同性恋进行归因(62%)。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同性恋者容易遭到歧视和拒绝,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面临压力。

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较为宽容。在对同性恋的总体态度上,1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支持;15.7%的大学生表示偏向支持,但不能接受发生在周围人身上;4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25.8%的大学生偏向反对,但不厌恶;6.5%的大学生表示厌恶。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有关问题的一般性态度如表3所示。

4.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

二、影响大学生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1.变量的选择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可能主要取决于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如性别、收入、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家庭情况以及是否认识同性恋者等因素,上述变量大多为虚拟变量且变量个数较多,本文也初步选取了上述变量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剔除系数不显著的自变量。

2.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是否农村家庭(Ilocation_4)、是否单亲家庭(Ifamilly1_2)、身边是否有同性恋者(Iclassmat_2)等三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等条件下,农村家庭学生认知水平低于城市、城镇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完整家庭学生,身边有同性恋者的同学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统计过程中,年级、性别、家庭收入、专业类别等变量对认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和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社会资讯越来越多,不管是性别,还是家庭经济条件或专业因素,都不会制约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attitude)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认知水平、性别、专业、家庭是否在城镇,见表6。女生(gender)对同性恋的态度要比男生宽容,城市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location_3)更宽容;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know)越高,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越宽容;家庭年收入(income)与对同性恋的态度成反比;理工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师范类(major)大学生更宽容。

三、结论及思考

1.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同性恋现象

本次调查中,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占有一定比例(7.6%),并有1/3多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有同性恋同学。考虑到大学特殊的集体学习、生活环境,需要直接面对同性恋问题的大学生人数较多。目前,我国高校一般由心理咨询中心来开展同性恋的教育和咨询,有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同性恋者遭遇问题需要帮助时,对走入心理中心寻求帮助有可能遭遇更强的心理阻抗,相比其他同学他们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偏向给予心理问题的咨询帮助,并不能具体协调解决实际事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和条件,探索建立处理学生同性恋问题的长效机制。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3.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不够宽容

5.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建明.高校同性恋者群体内部组织初探——以华东某高校为例[J].江苏社会学研究,2006(S2):36-38.

[2]刘斌志.现状透视与服务拓展: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同性恋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36-38.

[3]杨荷泉.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2008(3):115-116.

[4]田唤,马绍斌,范存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54-26.

[5]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601-604.

[6]官晴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形成的分析——以重庆高校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6):6-10.

[7]张笑笑,杨晓莉,张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0(2):71-73.

[8]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6.

[9]鲁法菊.关于构建多位一体大学生性教育模式的思考[J].成功,2009(11):207-209.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学习形式

一、教育信息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现代的教育必须改革,教育是为社会提供人才,为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在信息社会的大条件下,教育信息化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信息化代表着信息技术的高度运用,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特别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发生转变的过程,同时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以此可得知,教育信息化是指将教学信息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项要素,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教学数据的空间平台,通过空间平台这个载体,使得教学信息的高度共享,能够通过该项技术,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成教育发生转变,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当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本身的关键则是人才的质量。从源头抓起,这就要求能够教育培养出信息社会的高技术新型人才,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高速运转、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教育也需要信息化,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与应用在教育领域,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为促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信息社会的创新人才,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学信息化是可以以电子教材代替纸质教材,在网上实现教学等功能,能够更加的省力,提高教学的效率。但不要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以机器来代替教师授课,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指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注入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利用现代的科技信息技术,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重在推进信息计算与高等教育的高度融合,重在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

四、高职院校学生利用空间平台学习形式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能够反映教育情况的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中心就是学生,而其成功实施的前提即学生的生命质量,而教育信息化需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主动学习,这需要利用空间平台这个载体有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摆脱被动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思维活跃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2.3;教育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生态;和谐

课堂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教师开展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高效益,体现其价值意义,教师就必须认识这门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深入理解课堂教学,甚至通过自身的教学理念去改造课堂。而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符合现代学生的需要。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态课堂”就自然而然被许多的有识之士提出来,更多的成为教育界探讨的话题。

经常听到“生态”这个词语,比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在我看来,生态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就是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显然,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回归这种“原生态”的教学理念中来。顾名思义,“生态课堂”就是在课堂学习中追求人的身心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人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和谐。“生态课堂”也就是呼唤师生在课堂中互动的和谐、气氛的和谐。

有一个学生,成绩一般,但发现几次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字迹比以前工整了,答题也更加规范不再偷懒了。在一次周记中他这样写到:在上星期的政治课上,我在完成课堂作业时,不小心把自己的文具盒碰倒在了地上,老师看到后没有叫我捡,而是毫不犹豫的弯下腰帮我捡了起来,我觉得很惊讶,老师竟然会帮我捡笔。老师对我很好,我要用功学好这门课,字迹写得端正,不能丢老师的脸。这是回报老师对他的关心啊!这些小事,老师觉得无所谓,但在学生的心中确很有分量。可以说在教育中这样的细节有很多很多,教师习惯了漠视、冷淡。又如,老师和学生一起走时,发现地上有一张纸屑,常见的是老师会叫学生把纸捡起来,而不是老师亲自弯腰捡起来,学生虽然捡了,但他也会想老师为什么不自己捡呢?这看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拉远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中去,新知识的教学则是通过课堂丰富的活动来实现的。生态课堂里有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的师生交流、多样的互动方式。这里,有心灵的对话,有激情的碰撞,有智慧的交锋,还有价值的共享。在课堂上应该充满着民主、平等、欢笑。精彩的活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学习的欲望和探索热情,同时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展开“文化习俗、多姿多彩”一课教学的时候,我采用央视两套开心词典的形式开展教学,设计了一系列抢答题目,让每个学生都置身于活动之中,去感受、体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教学“相互尊重、促进交往”一课时,学生自己设计和表演了一个反映由于在国外不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而闹了不少笑话的小品,学生在欢快的笑声中感受到各国文化的需要学习和了解,同时也为后面探究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埋下了伏笔。

当然,对于政治课来讲,一堂课的结束其实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特点,要求学生把课堂知识落实到生活实际中去,才算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课堂上留给师生的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与反思,又是对人生的思考与实践。在“天下父母心”这一课的结尾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现在静静的回忆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然后以“父母的爱”为主题写一封信,通过邮局寄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给他们一份惊喜……带着对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对子女和家长交往的思考,学生们认真地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高职教育生态型三维互动式

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一般属性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直接参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属性,而这种特殊属性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当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发展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它以一种直面急剧变化着的时代与世界格局的开放式姿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的关怀的胸襟,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着无情的颠覆。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在历经跨越式的大发展之后,也面临着内涵建设、升级发展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由大众型向区域普及型转型发展的问题。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制度、技术层次进行深刻变革与转型发展,已成为摆在政府、学校、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植根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再造生产力的助力器,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二元互动、共生共荣。在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起生态型职业教育的良性格局,并且构建起以生态型职业教育为支轴,以职业能力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三维互动为惯性盘的人才培养动态框架,即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生态型职业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实用能力培养,制高点是基于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长远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而关键点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教育主客体双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做到目中有“术”,心中有“人”,架构生态型职业教育良性格局。

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价值

1.提出生态型职业教育理念,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升级发展,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技术技能教育在开发人的潜能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显著的,而人文教育在改造人的本能上的作用也是成效卓然的。这主要是指人文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所具有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人文社科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对于现代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启迪也是有目共睹的。总之,技术技能与人文“两种文化”应通过对话互补而相得益彰,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应齐头并进而尽教育的本职,以生态型职业教育的构建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升级发展。

2.立足于“竞争力”理论,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予以分析,是经济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立足于“竞争力”理论特别是“动态能力”理论和区域产业发展双重维度,深入开展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分析,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意义,在高职办学实践中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是“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3.着眼三维动态视角,建立了教学改革的立体框架。着眼于“竞争力”理论、区域产业变化与人才培养体系间的动态关系的建立,研究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与人才市场能力需求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校企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给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要素及运作方法。

4.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着力于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寻找共同的利益驱动点,利用区域产业集聚的辐射力,将学校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与区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有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并探索一条具有行业(群)优势与专业(群)优势相互呼应的良性合作途径,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5.由点及面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各方面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加强,“工学结合”的培养要求落到实处。在实践三维互动式改革的同时推进专业、课程、师资方面的全面建设,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机制保障

“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单项改革,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改革,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保障系统。

2.构建高职人才能力集合体系与课程体系。建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效的市场应变系统,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做到学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统一,要体现出四个特点:区域性、产业性、多样性、灵活性,对接产业结构变化,及时优化课程与专业布局。

THE END
1.如何编制一日三餐降食谱表格如何编制一日三餐健康食谱表格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饮食的关注越来越多,一日三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更是为了维持和提升身心健康。然而,面对快节奏生活和丰富多样的食品选择,我们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饮食决策。因此,编制一日三餐健康食谱表格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活习惯。https://www.cudua.com/rou-zhi-pin/872302.html
2.第十四周叮~你的校园美食日记上线啦!智理学生食谱12月2日至12月6日精心挑选食材用心烹饪菜品合理搭配营养让你暖胃暖身又暖心星期一早餐鲜豆浆、小米粥、皮蛋瘦肉粥、甜玉米、三色炒饭、三丝炒面、茶叶蛋、包子、蒸鸡蛋、麻圆、小油条、鲜肉包、小馒头卡通包、糯米鸡、南瓜饼、地瓜丸、花卷、开口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zc0ODU2OA==&mid=2247563564&idx=1&sn=2c1b0cef443dd364f114f297c268eeae&chksm=ea1370db4a18c14aac11ce26c206ee541bdb94a56ac0f2a12f9995176da2a19716faf3f193e5&scene=27
3.女大学生一天都吃什么女大学生一天都吃什么 ?早上从喝一碗芝麻糊开始,暖暖的,很安心,希望我的头发能变多,我会一直坚持的?中午吃酱香炒鸡(这个是南餐2楼的炒鸡米饭和小酥肉那家店的),味道真的很不错,里面还有贴饼,我喜欢多浸泡一会炒鸡的汤,里面还有很多配菜,一个人吃的饱饱的,谁懂把汤汁配着米饭吃的美味 ?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54199497
4.大学生一日食谱编制1、女大学生食谱编制;1,确定女大学生一天所需要的能量女大学生所需要的能量为2300kcal 2计算营养素应提供的能量蛋白质 2300×15%=345kcal脂肪 2300×25%=575kcal碳水化合物2300×60%=1380kcal 3 计算三种能量营养素每日需要量蛋白质 345÷4=86.25克脂肪 575÷9=63.8克碳水化合物1380÷4=345克4 计算三种能量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03138555.html
5.题目类型以一位20岁的男大学生为例,使用计算法进行食谱编制,第一大学职业搜题刷题APP 下载APP首页 课程 题库模板 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单选题】 题目类型以一位20岁的男大学生为例,使用计算法进行食谱编制,第一步应()。 A. 确定该男生一日能量需要量 B. 计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 C. 计算三大产热营养素https://www.shuashuati.com/ti/19c43c2272a347d0bf11e55908860bd3.html?fm=bdac9285211292c540199d7c5b2e74e80c
6.营养配餐—浙商职院4.3.1计算法一餐食谱编制一餐食谱的计算与编制一餐食谱 餐次 食物名称 原料组成 重量/ g 烹调方法 备注 早餐 牛奶 牛奶 183.3 金银卷 面粉 90.6 蒸 增加粗粮,蛋白质互补作用 玉米面 23.3 柿椒芹 菜拌干丝 柿子椒 40 凉拌 加少量醋可保护VC 芹菜 100 豆腐干 17.3 芝麻油 6.3 水果 桃子 60 可放在加餐时食用 表1 女大学生早餐食谱 【步骤9】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11/6230111123003033.shtm
7.www.camra.org.cn/aplstart57064.html胶原蛋白可是维持皮肤弹性的“主力军”,充足的胶原蛋白可以让皮肤紧致饱满,减少皱纹的出现。除此之外,柠檬还具备出色的排毒能力,它能帮助身体净化血液,促进新陈代谢,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使得皮肤犹如被彻底清洁了一番,更加干净清爽,容光焕发。 柠檬的推荐食谱:http://www.camra.org.cn/aplstart57064.html
8.《食品营养》课程标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各专业对食品营养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课程讲授膳食平衡的理论知识,各类营养素对健康的作用、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各类人群营养、保健食品与强化食品、膳食营养素摄入计算等基础知识,具备编制不同人群的一日、一周食谱,对居民营养状况能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指导的能力,为以后在食品企业从事营养监测、https://www.lsgx.com.cn/yypr/manage_yypr/tsxbkc_yypr/9562.html
9.幼儿公共营养师个人工作总结4篇(全文)二、食谱编制(占总工作比例:25%) (一) 特殊人群食谱编制 1.能进行孕妇、乳母、儿童、老年人群的膳食安排与食谱编制。 2.掌握孕妇、乳母、儿童、老年合理膳食安排、食谱编制。 (二) 宴会成本核算 1.能进行高档宴会的成本核算 2.熟悉整套宴会菜单定价知识25% 三、营养评价(占总工作比例:5%) (一)营养状况的体格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mb3bsoh.html
10.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 老年服务与管理 二、专业代码 690301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五、就业面向 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1.采用交换份法编制食谱时,可与50g瘦猪肉进行交换的是。①50g豆腐丝②12、请计算该女大学生一日膳食热量三大营养素来源的分配情况(保留一位小数)。 蛋白质摄入量50.8g,占总热量___% 脂肪摄入量33g,占总热量___%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166.5g,占总热量___% 3、请对该学生的食谱进行科学的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为某2岁男童设计食谱:已知:能量摄入量https://www.shangxueba.com/ask/22631275.html
12.设计一个8岁儿童的一日食谱。请确定其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设计一个8岁儿童的一日食谱。请确定其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https://www.shangxueba.cn/134940.html
13.公共营养师技能题食谱编制10食品交换份法编制食谱举例例1、采用食物交换份法为20岁男大学生编制食谱:(步骤、需要的数据)主要步骤:第一步:全天能量 的计算第二步:三大产热营养素的分配第三步:确定每日习惯常用食物的摄入第四步:根据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计算主食量;第五步:根据蛋 白质摄入量计算肉类副食摄入量;第六步:确定脂肪摄入量第七步:按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0505/19/363181_651390318.shtml
14.《宴会设计》课程学习指南(精选8篇)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应有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遵守纪律,在学习过程中体悟人性、弘扬人性、完善修养,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 (五)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w24rmif.html
15.济宁市人民政府教学教研济宁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初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者 2.学制 全日制五年 (四)培养目标 面向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管理、教学、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保教专业技能,具有较强http://www.jining.gov.cn/art/2023/11/30/art_81890_2794562.html
16.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设计之食谱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1.1 用餐者基本信息 1.2 大学生营养素及事食物需要特点 1.3 大学生食谱设计原则 第一章第一章 食谱编制食谱编制 2.1 查找用膳者每日需要的总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量; 2.2 计算每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需要量; 2.3 计算每餐主食用量; 2.4 计算每餐副食用量; 2.5 计算全天油脂https://www.mayiwenku.com/p-5472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