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小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灯笼小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一、按照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开展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二、成立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小组,指定学校疫情报告人,各班级班主任为成员,开展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三、疫情报告工作组工作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本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2.疫情报告人负责本校内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课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3.协助医疗单位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主管部门与卫健委对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4.负责组织开展对本校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5.学校校长是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四、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程序

(一)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建立学生晨午晚检、因病缺课监测制度。当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进行记录。学校设立临时独立观察室,暂时处理隔离患病学生。

1.晨午晚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信息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3.在学校设立临时独立观察室,观察室内配备洗手液、消毒液、体温计、口罩等常用必备物品,用于临时隔离患病学生,以免传染病扩散,做到早隔离,同时及时上报学校处理。

(二)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1.报告内容及时性

2.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立即向属地卫健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灯笼小学

姚李镇灯笼小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领导机构:

1、学校成立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金城

副组长:黄守友

组员:邹永贺张文俊赵爱君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全办主任黄守友兼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

二、事故应急处理: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校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求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病源保护。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食堂菜肴样品、可疑食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必要时可向卫生防疫部门抽调人员支援事故处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7、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附:

组长:李金城(手机:13335647202)

副组长:黄守友(手机:15956426338)

叶集区姚李镇灯笼小学

2024年2月26日

姚李镇灯笼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区政府和姚李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体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和宿舍的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二)突发事件报告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④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③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疾控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各级各类学校应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设立卫生室,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八、善后与恢复工作

1.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4.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九、责任追究

学校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姚李镇灯笼小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基本预案指导思想:

“人命关天,安全第一”,安全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是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家长的迫切意愿,也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为全面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防患于未然”的指示精神,学校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出发,不断增强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和完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机制和制度,确保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基本预案,是编制学校事故应急预案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摸清学校基本情况,科学评估学校所面临的事故危险,建立学校应急组织,健全和完善学校师生安全培训和演练的制度,全面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学校内所有房屋周边道路,都能通行消防车。学校所有楼房通道与周边道路安全畅通,便于校内师生员工及时疏散。

学校每幢建筑,各层楼面都配置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这些设施设备器材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处于有效使用期内。学校内建立形成消防水管线系统,在适合地点设有消防栓,校内消防通道畅通。

二、应急组织的职责:

1、学校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学校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中心,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和请示,负责与应急部门和社区联络,负责协调应急期间各救援队伍的运作,统筹安排各项应急行动,保证应急工作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

⑴人员组成:

总指挥:李金城

成员:黄守友邹永贺张文俊屈静赵爱君

⑵学校应急总指挥职责

①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②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和资源的调动;

③向公安、消防、安监、技监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消防等部门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④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故情况和要求提供救援事项;

⑥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

2、事故现场指挥职责:

①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现场指挥救援行动,把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

②指挥现场无关人员有序疏散,撤离到安全区域。

③负责救护受伤人员和寻找失踪人员。

④负责现场应急救援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

⑤把事故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求援事项向应急总指挥报告。

⑥与消防等应急部门合作,提供建议和信息。

⑦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⑧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理工作。

3、现场值班主任职责:

①在事故发生初始阶段,担当事故现场指挥

②在确认事故即将发生或已发生后,向单位领导报告,向上级部门报告。

③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学校事故应急预案。

④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4、应急救援小组:根据学校特点和需要,分别设置:

⑴通讯联络小组负责人:邹永贺

⑵疏散引导小组负责人:张文俊

⑶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人:屈静

⑷警戒保卫小组负责人:赵爱君

⑸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人:黄守友

5、应急责任制:

⑴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保证学校安全,是学校应急预案指挥者。

⑵事故现场指挥,现场值班主任承担本预案规定的职责,指挥有关人员进行抢险排难。

⑶分管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教师

①台风、暴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教师

②社会人员进入校园造成安全事故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教师

③火灾、爆炸、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车辆伤害、触电等安全事故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教师

④学生群体斗殴、校内大型活动安全事故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教师

⑤在突发安全事故中因学生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教师

2023年2月26日

灯笼小学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一、工作原则

(二)全局利益原则。在处置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负面舆情信息时,坚持以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把群众利益、大局利益始终放在优先位置。

(三)口径一致原则。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造成于己不利的后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注意把握对外信息发布的分寸和节奏,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的同时,及时删除各类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息。

(五)协作协调原则。充分发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团队协作、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强大的

工作合力。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姚李镇中心小学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校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副组长:黄守友张文俊邹永贺屈静赵爱君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

(1)领导和指挥全校各类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3)组织收集、跟踪舆情信息,及时向镇突发重大涉校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4)通过正规权威媒体适时适度发布真实消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三、应急保障

(一)信息与联络保障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指定信息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

(二)财力和人力保障

(三)宣传与培训保障

1.加强常识宣传,提升信息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研判、信息处置水平,最大限度消除因伪舆情泛滥、歪曲事实真相而造成形象受损、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加强教职工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利用典型舆情处置案例,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姚李镇灯笼小学校车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二、责任分工:

1、成立学校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小组。

副组长:黄守友张文俊

组员:各班班主任

2、明确各成员职责组长:对本校校车直接实施安全管理;落实工作岗位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副组长:对校车上所涉及的组员进行安全行车教育,做好安全教育,并随时抽查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及时收集上级对校车安全的要求;根据需要,拟订校车管理制度等校车安保督察员:负责校车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学生安全负责,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应积极处理,重大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或者报警;阻止家长上校车。校车司机:每天对车容、车况、安全性能(特别是制动系统)进行自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发现车辆安全隐患和技术故障要及时报修,并做好校车的例行维修保养工作。随车管理员:开展乘坐校车安全宣传教育,劝阻不安全行为;及时化解校车内学生之间的矛盾。

三、具体应急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家长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家长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完成对校车灭火器、救生锤的设施配置。

(二)处理程序一旦发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

2、报告。校车安保督察员报告学校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组,启动本校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立即向上级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组汇报(先口头后书面)。

5、调查和总结。学校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及时对事发原因、处置经过、损失、责任认定、援助需求等做出评估调查,并及时将总结情况报告上级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组。

接送学生安全责任状:为确保学生入校、离校、乘车绝对安全,杜绝一切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责任状。

1、值班教师按时到岗看护好上班之前的每一位入校的学生,协助车管员保护学生上下车。

2、各班统计好当天到校人数及变动情况。

3、专管员、定点(记清上车人数)接送学生。晚离时,各班在教室前站好队,核实人及路线准确无误,待车停稳后,把学生送上车,与车管员交接好。

4、接送时,学生全部上车坐稳后,车管员再示意司机起步。

5、途中不准开车门车窗,不准学生将手臂、头伸出窗外。车管员在车门处就坐。

6、离校时,各班在教室前站队、清点人数,送到大门口家长的手中。

7、禁止学生私自外出教室或者大门,外出必须有教师看护;教育学生不与陌生人打交交道,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8、车管员必须增强责任心,规范行事,杜绝一切安全隐患。车管员与专管员每班次做好签字交接。

灯笼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心理危机定义心理危机是指学生运用通常方式不能应对目前所遇到的情形而出现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下的个人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能安全度过危机,尽快恢复社会功能。心理危机干预由学生班主任及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参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心理健康辅导室负责。

第二条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第三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异常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念头者;

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话语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第四条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生命第一的原则。发现危机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2.亲属参与的原则。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

3.全程监护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干预对象全程监护。

第五条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要求

1.信息畅通。参与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要做到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畅通。

第六条心理危机应对工作流程

危机出现前,危机过程中,危机处理后

心理健康教育,热线援助,团体辅导

生活适应指导,认知治疗,后期干预

良好个性培养,行为治疗,压力调适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七条在现有的校心理辅导室的基础上,成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小组:

组长:李金城(校长)

副组长:邹永贺黄守友

第九条各班应发挥班级学生骨干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第三章早期预警

第十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早发现、早汇报、早评估、早反馈、早干预,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十三条早评估。校心理辅导应对班主任报告的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地心理危机风险评估。

第十四条早反馈。校心理辅导应及时将有问题的学生名单及其评估结果反馈给心理危机干预小组。

第四章中期干预

第十五条对于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的学生或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应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采取支持、阻控、监护、心理辅导、紧急救助等方法,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第十六条心理支持。心理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骨干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热情的帮助,班主任应动员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家长、朋友、室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应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

第十八条实时监护。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心理问题程度较轻,能在校正常学习者,应成立以班主任为负责人及相处关系较好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监护小组应及时向班主任、心理辅导站汇报该生的情况,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应将该生在校期间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及时向其家长反馈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对于心理问题程度较重(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原则上学校应通知该生家长领回并监督其去专业卫生机构治疗。在心理危机干预小组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应对该生作24小时特别监护。

第十九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辅导室对发出危机求助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第五章后期跟踪

第二十一条因心理问题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应出示医院的治愈证明,并到我校指定的医院做复诊检查,经校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同意后,到教务处办理复学手续。同时学校与其家长签订书面协议书。

第二十二条学生复学后,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协同班主任应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应安排学生骨干、班主任对其密切监护,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

第六章工作制度

第二十四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遵循以下制度:

1.《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录入制度。心理辅导站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信息录入其中,实行动态管理。

2.培训制度。心理辅导站应对班主任、其他老师实行定期培训。

3.专家联系制度。心理辅导站应有固定联系的校外心理医学专家,并对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转介。

5.鉴定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的,应到指定的医院进行鉴定后,方可到教务处办理手续,并到心理辅导站备案。

6.保密制度。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第二十五条总结与处理事故处理结束后,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负责事件的成因分析,对事前征兆、事发状态、事中干预、事后疏导等情况认真梳理,尤其对那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手段和措施认真总结,以备今后参考。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班主任应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教育为主、及时干预、跟踪服务的原则,做好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和班级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的登载工作。

第二十七条(一)、心理危机干预一定要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使命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与烦恼,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保健常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心理危机干预一定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满足学生当下最迫切的心理需求,及时解决学生当下最重要的心理困扰,因此,心理危机干预不能完全拘泥于原先预定方案,而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特别是当学生遭受重大挫折后,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产生紧张、焦虑、冲动、绝望等强烈情绪体验,这些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调节,往往会给未来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所以当灾难发生后,为他们提供及时的、专业的心理援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同学们平安地度过心灵困境,是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是其他任何工作所不能代替的

过去很多人都把心理辅导误以为交流谈心,许多学校把心理危机等同于一般的思想工作,其实心理危机干预完全不同于常规的教育工作。心理辅导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强调的团体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支持和无条件接纳,倡导的是引导而不是指导,说服而不是压服。一次有效的心理辅导送给孩子们的是“心灵鸡汤”,带给孩子们的是“登天的感觉”其价值是其他任何工作难于取代的。比如,通过播放一首悲凉的音乐,让学生伤心、懊恼、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充分宣泄,缓解心理压力;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这起案件发生有其主客观原因,我们不必为损坏了教学器械而哭泣,而应从教训中总结经验;通过小品观赏,帮助学生树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安全防范、警钟常鸣”的法律意识。整个工作过程中没有指责,没有训斥、没有说教、没有压服,有的是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心灵的交融、情感的共鸣。

(三)、心理辅导课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2024年2月24日

姚李镇灯笼小校园安全突发事件情况说明

2024年2月开学以来,我校无校园安全突发事件,故无应对情况、调查处理情况。

THE END
1.幼儿园食物中毒的处置流程八、后续处理 1. 康复跟踪:对于中毒的幼儿,要持续跟踪他们的康复情况,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幼儿出院后的身体状况,必要时提供一些康复建议或指导。 2. 原因分析与整改: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幼儿园要认真分析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如加强食堂采购管理、规范加工流程、强化食品储存条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205/09/85367400_1141198189.shtml
2.食物中毒处理及调查程序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食品安全事故之一。对于食物中毒处理及调查程序,有以下重点: 一、食物中毒技术处理 1.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专门负责机构:①立即停止食用中毒或可疑中毒食品;②组织有关医疗机构紧急救治患者,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排毒、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③采取病人吐泻物、血液、尿液等标本备检。 https://bj.yixue99.com/2021/0903/16691.html
3.食物中毒处理及调查程序2.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①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②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③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3.对中毒场所采取消毒处理。 二、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与方法 1..报告登记: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应使用统一的调查登记表。 https://zhuanlan.zhihu.com/p/509431755
4.中毒事件案例(通用11篇)关于X县X村X屯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X X X X X X: X年X月X日下午X点X分,我中心接到X县卫生防疫站报告,该县X乡突发中毒事件,中毒10人,已死亡3人,7例重症病人正在县医院抢救治疗。接到报告后,我中心派出两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与X医院和X卫生监督所专业人员一行6人,赶赴现场协助开展调查处理及抢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qh6oxfs.html
5.关于旅游景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导致的旅游安全突发事件,包括:洪水、暴风、暴雨、大雾等气象灾害,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交通运输事故,其他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等。因突发卫生事件造成的旅游安全突发事件,包括:突发性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事件,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安全健康的事件等。 https://m.zuowendang.com/fanwen/1684752165.html
6.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答:组织食物中毒现场处理小组分两组到现场进行调查,一组进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调查,先向供餐单位到午餐食谱,对食品原料来源,对食堂生产、加工或制作与发病有关食物的场所实施环境调查。按确定了的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环节,选择并采集食品原(配)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等样品进行检验食品存放条件、温度和时间;询问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50872363226318993&fr=search
7.中国公共卫生管理关于规范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的探讨谢伟光;张洁; <正>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程序,使调查工作能够快速反应、高效运作,全面查明事件的真相,迅速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及时消除事件引起的不良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2010年01期 v.26;No.13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http://ggws.cbpt.cnki.net/WKC/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0&st=01
8.安全生产方案1(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培训时间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https://www.360doc.cn/article/7312356_689870741.html
9.实习四食物中毒案例分析.doc实习四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一、实习目标 1.说出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处理原则 2.叙述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的方法 3.说出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二、学时数 2学时 三、实习内容 【案例一】 1998年8月13日上午11时,家住某市城南区的李某出现发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急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8/0919/502401213300131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