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Liability):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公司、企业的现有债务,这种债务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之内(含一年)必须支付的负债。
流动负债(CurrentLiabilities):在一份资产负债表中,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非流动负债(Non-currentLiabilities):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非流动负债的主要项目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1.短期借款(Short-termBorrowing):企业用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或为抵偿某项债务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的各种借款。
长期借款(Long-termLoansPayable):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
应付账款也是一种负债,是我们欠供应商的货款。如果买方向卖方购买商品时不能及时打款,那卖方就多了一笔应收账款,而买方就多了一笔应付账款。对于买方而言,这笔钱就是一笔负债。
另外,负债中还包含一项其他应付款。比如小红的公司由于周转不灵,向小张的公司借款100万元。对于小张的公司来说,这100万元是其他应收款;而对于小红的公司来讲,这笔钱就叫其他应付款,是一笔负债。
2.应付账款(AccountsPayable):企业因购买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该付给供货单位的账款。
3.其他应付款(OtherPayables):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应付和暂收款项。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利润等以外的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
4.预收账款(DepositReceived):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供应方而发生的一项负债。
除此之外,所有公司还会欠税务局的钱,欠款原因与欠付员工工资的原因相同。即大部分公司都是在下个月向税务局缴纳上个月的税款,那么在上个月月底会计做报表的时候,就出现了企业已经发生经营行为却未向税务局缴税的情况。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就又多了一笔负债,即“应交税金”。
以上各项负债统称为“流动负债”,是几乎每个公司都必须面临的。
6.应付债券(BondPayable):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对外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借款性质的书面证明,是一种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书面承诺。
一般情况下,长期应付款会跟一种交易有关,比如说租赁。
在会计看来,租赁分为两种,即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如果租赁期限比较长、涉及的金额比较大,那这种租赁就属于融资性租赁;反之,则是经营性租赁。
如果是经营性租赁,则承租者未购买租赁物,只需向出租者支付租金即可。相应的,租入的资产不属于承租方,不在承租方的报表上出现,未来将要支付的租金也只需在支付时记入相应的费用。
但融资性租赁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在会计看来,进行融资性租赁的企业其实是在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项资产,所谓的租金就是分期付款的款项。相应的,租入的资产被认为是承租方的资产,因此可以出现在报表上,未来将要支付的租金的总额也要在签署租赁合约时记入负债,这就是长期应付款。
所以,经营性租赁是一种表外业务,即相应的资产和负债都不出现在报表上,而融资性租赁则是一种表内业务。
7.长期应付款(Long-termPayable):企业除了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长期负债,包括应付引进设备款、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因为股东是不能够随意撤资的,所以对公司来说,股东权益可以说是一个永远都不需要偿还的项目。股东权益又叫所有者权益,一般来说,有限责任公司习惯叫所有者权益,股份有限公司习惯叫股东权益。
8.股东权益(Shareholder'sEquity):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也称为净资产。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
股东投资一家公司,往往有两种方式:其一,股东拿出一笔钱(或其他资产)放到公司,算作对这家公司的投资;其二,公司所赚的钱本应归股东所有,但股东把这笔钱留在公司里,也算作一笔投资。
股本和资本公积是从外面拿进来的,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从里面留下来的。
其实,“股本”这一名称还有待商榷:如果这是一张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那这个项目的确是叫作“股本”;但如果这只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那这个项目就得被称作“实收资本”。
无论是股本还是实收资本,其本质内涵是一致的:在中国,股本必须等于注册资本,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实缴到位的注册资本。如果股东实际投入的资金比注册资本多,那多出来的这块,就是所谓的资本公积。
9.股本(CapitalStock):股东在公司中所占的权益,多用于股票。
不是每一家公司都一定有资本公积,但有一种公司却一定有,这就是上市公司。比如说,小明的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它发行了1亿股的股票。假设每股的面值是1块钱,那就意味着这1亿股对应着1亿元的股本,如果每股售价为20块,那就相当于筹集了20亿元资金。在这20亿元资金里,只有1亿元是股本,剩下的19亿元就是资本公积,这就是资本公积的概念。
当公司有多个股东的时候,不是以他们的投资额来确定股权比例,而是以他们在股本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股权比例。
股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在中国更是如此。这是因为,在中国,股本金额就等于公司实缴到位的注册资本,而注册资本是这家公司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上限,而股本的组成则确定了多个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股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意义。
10.资本公积(AdditionalPaid-inCapital):企业收到的投资者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以及直接记入股东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直接记入股东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公司并没有把自己赚到的所有钱都分给股东,还留下了一部分。这一部分也被放在两个项目里来计算,一个项目是盈余公积,另一个项目是未分配利润。简单说来,盈余公积是法律不让我们分配的利润,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自己不想分的利润。
中国的公司法规定,一家公司有了盈利之后,必须留存至少10%作为盈余公积。那也就是说,如果小黄的公司今年赚了1000万元,那就必须将至少100万元当作盈余公积。用作盈余公积的100万元是不能被分配的,而剩下的900万元,股东则可以自由分配。
当然,盈余公积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项目。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可能没有这个规定。
11.盈余公积(SurplusReserve):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
12.未分配利润(RetainedEarnings):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股东权益的组成部分。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