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膳食安排:以能量密度高、软、多餐为主要特点。
(2)饮食特点:
①饮食由软到硬,逐渐接近成人食物,完成从奶类为主到谷类为主的过渡;
②胃容量小,选择营养丰富、容量小、密度高的食物;
③尽量避免纯能量食物;
④饮用清淡饮料;
⑤不适合油煎、油炸、刺多、腌制、熏制和刺激性酸辣食物,尽量食用新鲜食品;
⑥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食,细嚼慢咽,不乱吃零食。
(3)学龄前儿童营养需要特点:
①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快,活泼好动,但胃的容量小,容易饥饿,以一日“三餐两点”制为宜,各餐营养素和能量适宜分配,不给胃肠道增加过多负担。
②儿童需要的蛋白质较多,不但需要蛋白质来补充消耗,还需要来促进组织生长,并且应注意选择优质蛋白质和摄入足够的能量以保证蛋白质能在体内被有效利用。
③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需要充足的矿物质及维生素,尤其是钙、锌和维生素A。
(4)学龄前儿童编制原则和方法:
①满足儿童膳食营养需要:根据个体年龄和性别、劳动强度等,确定膳食营养目标。
②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
③食物的搭配要合理:主副食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
④三餐分配要合理:三餐两点制,早餐:午餐:晚餐=30%:40%:30%。
⑤注意制作和烹调方法。
考点配套习题
1.【单选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3岁儿童钙的RNI值是()mg。
A.300
B.400
C.500
D.600
【正确答案】D.600
【答案解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13)》推荐:3岁儿童钙的推荐摄入量(RNI)为600mg/日,UL为1500mg/日。故选D。
2.【单选题】学龄前儿童膳食安排以()为主要特点。
A.能量密度低、软、多餐
B.能量密度低、软、少餐
C.能量密度高、软、多餐
D.能量密度高、软、少餐
【正确答案】C.能量密度高、软、多餐
【答案解析】学龄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速度比婴幼儿期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增长。身高每年增长约5~7cm。体重增长约2kg,神经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能量的需要除维持新陈代谢外,还需要满足组织生长发育的需要,故单位体重的营养素和能量需要高于成年人。膳食安排以能量密度高、软、多餐为主要特点。故选C。
3.【单选题】不适合学龄前儿童摄取的膳食是()。
A.成人膳食
B.调味品少的膳食
C.块小质软膳食
D.种类丰富的膳食
【正确答案】A.成人膳食
【答案解析】(1)2~5岁儿童生长发育速率与婴幼儿相比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状况也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和成人期发生肥胖的风险。经过7~24月龄期间膳食模式的过渡和转变,2~5岁儿童摄入的食物种类和膳食结构已开始接近成人,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与成人相比,2~5岁儿童对各种营养素需要量较高,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咀嚼能力仍较差,因此其食物的加工烹调应与成人有一定的差异。与此同时,2~5岁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不断提高,自主性、好奇心、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增强,该时期也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阶段。故A不适合。(2)学龄前儿童的均衡营养应由多种食物构成的平衡膳食提供,以满足儿童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故D适合。(3)从小培养儿童淡口味有助于形成终身的健康饮食行为,烹制儿童膳食时应控制盐和糖的用量,不加味精、鸡精及辛辣料等调味品,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儿童首先品尝和接纳食物的自然味道。故B适合。(4)在烹调方面,宜采用蒸煮炖等方式,应将食物切小块煮软,易于儿童咀嚼、吞咽和消化,特别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花生等坚果类食物,应先磨碎,制成泥糊浆等状态进食。故C适合。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