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22)》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一般人群平衡膳食八条准则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五条核心推荐。
核心推荐
1、食物丰富,规律就餐,自主进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2、每天饮奶,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零食
3、合理烹调,少调料少油炸
4、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
5、经常户外活动,定期体格测量,保障健康成长
学龄前儿童在生理、心理和营养需要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与婴幼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其营养需求仍然很高。所以此时期特别强调需要为儿童提供种类丰富和数量充足的营养物质,为儿童正常的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学龄前儿童的均衡营养应该由多种食物构成的平衡膳食提供,因为每一类食物所提供的优势营养素是不同的,只能通过多样化的食物搭配来实现均衡营养,因此食物多样化是构建儿童合理膳食的基础。
01、食物分类
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
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02、膳食安排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应由多样化食物构成,建议平均每天食物种类数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烹调油和调味品不计算在内。
按照食物种类建议
谷类、薯类及杂豆类食物:平均每天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
蔬菜、菌藻及水果类食物:平均每天有4种以上,每周10种以上
鱼、蛋、畜肉及禽肉类食物:平均每天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
奶、大豆及坚果类食物:平均每天有2种,每周5种以上
按照各餐食物建议
早餐4~5种
午餐5~6种
晚餐4~5种
加餐1~2种
03、食物丰富小技巧
小份量选择
与家人共餐
同类食物互换
荤素食物搭配
根据季节更换食物
经常变换烹调方式
04、餐次安排
学龄前儿童应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和两次加餐(即三餐两点)。两正餐之间间隔4~5小时,加餐与正餐之间间隔1.5~2小时,加餐分别安排在上、下午各一次,若晚餐较早时,可在睡前2小时安排一次加餐。加餐以奶类、水果为主,配以少量松软面点,尽量不选择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甜点及含糖饮料。
根据2022版《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核心推荐,指南同时设计了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这个宝塔遵循了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原则,将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为各类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并以宝塔的图形化表示。平衡膳食宝塔图示中共包含三个部分:居中宝塔图示、右侧各类食物推荐量和左侧平衡膳食原则小贴士。其中宝塔共分为五层,它涵盖了五大类食物组,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类、奶大豆坚果类以及烹调油盐,各大类食物在宝塔中的位置和面积有所不同,从低到高各层面积逐渐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全天膳食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这样可以帮助大家合理安排学龄前儿童的日常膳食。
图1.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表1.学龄前儿童各类食物每日建议摄入量*
注*每日食物建议摄入量按儿童能量需求,2~3岁1000~1250kcal/d,4~5岁1250~1400kcal/d
合理膳食是学龄前儿童实现营养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家庭、托幼机构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龄前儿童提供更安全、更营养的健康膳食,以提高我国儿童营养状况,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2020年7月31日乳铁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中的一种铁结合糖蛋白,其分子质量约为80KD,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存在于多种人体的自然分泌物中,包括乳汁、消化液、唾液、泪液等。乳铁蛋白最早从牛乳中被发现,随后人类母乳中也得到分离,此后成为营养、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2021年7月30日儿童营养不良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营养不良的儿童不仅面临身高、体重的生长发育落后,同时也会使得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发展迟缓,对儿童身体和大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还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
2022年10月26日儿童处于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糖摄入较多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WHO建议每日游离糖摄入应不超过50g,,摄入过多的糖可能会引发龋齿、儿童肥胖,但其危害可能不止这么简单。
2022年6月30日6月23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伊利集团支持的“乳品科技与儿童营养健康”专题论坛在线上隆重举办。国内食品科学、公共卫生学、临床医学等多领域权威院士、专家“云”聚一堂,展开学术讨论,探讨儿童营养现状与需求,探寻提升儿童健康水平的科技乳品方案,并探索以乳和乳制品为载体,改善儿童公共营养问题的解决策略。
2020年6月29日我国3~17岁儿童青少年中,一半以上的EPA/DHA/DPA摄入量过低,应增加膳食中的海藻类和深海鱼,保证各类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营养学报,2018,40(5):434-438]
2020年7月31日我国儿童青少年加餐会提高营养素摄入量,降低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比重,同时加餐也存在营养素摄入过量的风险,应倡导儿童青少年的科学合理加餐行为。
2022年10月31日儿童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充足、良好的营养,以支持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稳健发育。这一时期,儿童要满足生长发育与活动的双重需要,对优质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甚至高于成人。
2023年7月30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及知名儿童书品牌乐乐趣,共同发布“揭秘翻翻书系列之《揭秘营养》”。
2020年5月26日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包括:感知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解释,分类,推理演绎、想象等。儿童早期发育过程中,认知发育伴随着大脑的发育和神经网络的构建,其中营养素对促进大脑的发育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
2022年7月25日据《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在中国被定义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在儿童阶段获得足够的营养,有助于提升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也能为成年后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提升人口素质和民族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2022年9月13日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随着年龄的成长而逐步发育、成熟的,在此过程中,营养、感染和免疫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营养不良会损害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各种微量营养素的足量摄取,对稳固人体的免疫力至关重要。
2021年11月22日膳食多样化是营养均衡的保障,儿童适量饮奶十分必要。
2021年9月30日了解饮食和营养对儿童和青春期骨骼健康的作用,加强有益于骨骼健康食物的摄入,如:钙质含量丰富且易吸收的乳制品,并在充分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开发具有明确健康功效的功能性食品,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骨骼健康。
2020年6月29日综上所述,多种营养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益生菌对儿童的免疫力至关重要,缺乏会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感染风险增加,影响儿童健康,均衡营养是提高免疫力的基石。
2021年8月31日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为维持儿童正常的骨骼生长,需要较高的钙摄入。儿童期足量钙摄入可帮助达到最高峰值骨量,不仅能保障儿童骨骼发育,还可减少成年后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风险。
2021年11月15日我国儿童营养状况虽明显改善,但超重肥胖和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