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经营

怎样才能向管理要效益呢?首先我们要认识,管理是什么。

有人认为,管理无非是建立制度,一大摞文件,无数的表格等,但真正从管理中获益的企业却是微乎其微,或者说很少有企业通过管理使企业脱胎换骨、使企业效益和效率都有显著改变,这是为什么?实践证明,没有一个企业没有制度,经营不好的企业也不是没有好的制度,那公司为什么还是经营不善甚至岌岌可危呢?这很显然的说明了重要的一点:制度有了,管理上却没有或缺乏执行力,那么所谓的制度都是一纸空谈。

为什么每次会议之后,员工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不动?

为什么考核仅流于形式,员工礼貌服务用语、工作记录的填写等仅为应付检查?

为什么有了很好的制度,却难以实施,以前什么样子的现在还是什么样子?

这些都是执行力不足的表现。而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制度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简单来说,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提高执行力,领导首先要把握方向和大局,要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纠正出现的偏差和错误,积极引导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像是指挥一个新手开车一样,让员工在已有的知识下,在领导意愿的指导下进行工作。教练要想将自己的经验和要求传达给学员就必须陪着新手上路,指导他如何加减档,如何踩油门。也就是说,领导必须参与到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对项目执行、员工状态和生存环境进行全面综合的了解,才能找到执行各具体情况与预期之间的差距,并进一步对各个方面进行正确而深入的引导。同时,领导要让下属了解事情的全局,安排工作时要讲清目的和全局,而不是只告诉他你现在该做什么,这样可以使遇到问题时能够正确处理,使下属懂得事情的重要性和意义,由此增强责任感,并参与思考,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领导还应了解,让部署应有适度的畏惧。人性的另一面没有畏惧就会松懈,在政策执行中唯有宽严自在,赏罚分明,保持纪律,才会朝着目标努力工作。

一个好的管理制度,能不能落实到实处,能不能真正地贯彻执行,员工素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在一群传统、平庸的员工手中是不会得到真正贯彻的,现代化的设备在这样得员工手中也只是一堆废铜烂铁。制度的贯彻执行要靠高素质的员工来实现,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当务之急。企业要树立长远的战略眼光,加大培训投入和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同时,就普通员工而言,本职工作就是落实,就是执行,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加强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明确和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扎实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精神。

强化监督管理也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任何人都有惰性,总存在实施不力,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因此一旦失去了监督,制度就会流于形式。很多国企之所以搞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为什么?没有人监督。肯德基有一个人所共知的监督制度,就是总部随时会雇用、培训一批人,让他们佯装顾客潜入各分店内进行检查评分,这些“特殊顾客”来无影,去无踪,使分店经理及雇员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丝毫不敢疏忽,不折不扣地按总部的标准去做,从而能够使肯德基在全球迅速扩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有制度有规范,为什么很多时候管理还是不到位,各种制度难以实施,经济效益很难提高或提升非常有限,我想执行力缺乏是其重要原因。相信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切实加强执行力,我们的管理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向管理要效益,只做到这些还不够,提高执行力是必然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细节上的竞争,谁能为消费者想得更周到、更细致,谁就会在竞争中胜出。一个企业要做大要做强,尤其是国内的民营企业,离不开精细化管理。我们要认识到,现代商业的游戏规则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依靠疯狂打折送券就能提升业绩那么简单。精细化的管理将成为商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和红星、月星相比,差距仍很明显,硬件设施、整体资源、品牌效应、商圈文化等我们目前还赶不上,但我们可以换个方位思考,从其他角度出发,把实行精细化管理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加强精细化管理中的精细化分析和精细化规划。根据现代社会人们的购物习惯,我们可以做到对顾客服务精细化,并从以下方面考虑。

服务精细化。随着市场内的客流越来越多,试想我们可否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便利的购物方式?比如我们可以安排一些独立的休息室,给有需求或一些特别的消费者而设立。

营业人员的亲情服务。除了对顾客使用礼貌用语,我们还要求营业人员切实站在顾客的角度,帮顾客做好参谋,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辞,不负责任的销售理念会给市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服务设施精细化。各大家居商场为了能给顾客带来方便,推出各式各样的便民措施,同时可以提升知名度。我们也正在朝这一方面努力,计划安排一些便民设施以吸引顾客,同时我们还考虑到要保持设备的完好性,定期维保。对一些容易出现故障和损坏的设施,要有备用或可以取代的设施,设想如果顾客在使用一些便民设备出现问题,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消防安全精细化。作为家具市场,我们有义务维护客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如果一个市场消防隐患处处存在,顾客怎么会在一个潜伏的火场中购物?市场内小偷成群,还有顾客愿意来吗?一个连顾客的基本安全都不能提供的市场,还会有人来购物吗?

精细化管理说起来也容易,做起来也不难,但难在持之以恒,只空口去谈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走出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然后再一步一步进行补充和修正,这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的工作。

俗话说:“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切实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是提升管理水平所必需的,同时认真做好精细化管理,充分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向管理要效益还会难吗?

THE END
1.资金管理的六大原则有哪些资金管理的六大原则:1、确立明确的财务目标;2、制定预算和计划;3、建立紧急备用金;4、分散投资风险;5、定期评估和调整资产配置;6、避免过度消费和债务。 资金管理的六大原则有哪些 △好生意产品截图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资金管理越来越重要。怎样高效地使用资金,在企业的盈利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资金https://h.chanjet.com/ask/3981c6620b6bc.html
2.3月7日苏州园区人才市场综合人才现场招聘会3.熟悉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及各种费用审核,熟悉操作财务软件; 4.热爱财务工作,职业道德良好,原则性强; 5.能适应零售业工作环境 大型超市销售/营运副主管 10名 1、大专或以上学历,1年以上大型零售企业相关品类营运管理经验; 2、 对所负责品类销售及市场趋势具一定分析与研判力,电脑系统操作熟练; http://www.xszrcw.com/news/news-show-5812.htm
3.干部强则企业强,一文详解华为持续运营近30年的干部管理体系界面华为建立管理干部任职资格标准主要遵循的原则是:①源于工作:标准级别的划分和标准的内容都从实际工作中来,而不能仅从技能本身进行推理;②结果导向:达标评定的素材尽可能取自于日常工作成果,尽量减少为获得资格而额外增加的工作。 2)三级管理干部任职资格标准 https://jiemian.com/article/3212400.html
4.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7期(总期77期)在线培训课程据悉,为配合《中国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6号,以下简称《办法》)的有效施行,提升行政许可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修订发布《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及格式要求》(以下简称《目录》)。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03.html
5.西安交大工商管理DBA课程研修班西安交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营运管理 *营运管理“六定法则” *营运管理的“三大功能” *营运管理与计划管理、专业项目管理区别 *营运组织系统的设计原则 *营运管理部门的定位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与管理概念 *公司治理模式 *董事会的构成 *监事会的作用 *公司治理与企业融资 *董事会的规范运作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92469.html
6.东软始业教育内容提纲(2020)(后附题目)东软员工的核心胜任能力包括21)商务礼仪三原则:接受对方、欣赏和重视对方、赞美对方 22)商务礼仪坐次:中国以左为尊,国际以右为尊。 22)评价的误区:光环效应、宽容化/严格化倾向、中间化倾向、近期行为偏见 26)东软的质量方针是:通过持续的质量体系改进,构建高效的过程管理模式,为顾客提供最优的软件与服务。 https://blog.csdn.net/chenggongcheng/article/details/8623836
7.华贸物流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公司以“战略驱动、项目带动、服务延伸”为原则,加速推进海外网点布局,紧抓全球物流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重构机遇,海外自营网络超过70个城市和地区、有效增强网络覆盖度与稳定性,提升属地资源整合能力与运营能力,构建了海外物流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了可信赖的全球物流服务与保障体系。 http://news.10jqka.com.cn/20240419/c657078556.shtml
8.兰州银行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市直击股票本行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建立了多渠道融资机制,并且根据监管部门对流动性风险监控的指标体系,按适用性原则,设计了一系列符合本行实际的日常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2022年,本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监管政策,结合本行资产负债结构,加强预判,提前部署,动态http://4g.stockstar.com/detail/IG202304280004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