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管理

企业进行营运管理时,应区分计划(Planning)、实施(Design)、检查(Check)、处理(Act)等四个阶段(简称PDCA管理原则,下同),形成闭环管理,使营运管理工作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

企业应建立完整的业务信息系统,规范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使用等,有效支持管理者决策。

企业营运管理工具方法的应用程序包括营运计划的制定、营运计划的执行、营运计划的调整、营运监控分析与报告、营运绩效管理等。

制定营运计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企业在制定计划时不仅应考虑营运的各个环节,还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各个环节是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既要考虑大系统的利益,也要兼顾个体利益。

(二)平衡性原则。企业应考虑内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有效平衡可能对营运过程中的研发、生产、供应、销售等存在影响的各个方面,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三)灵活性原则。企业应当充分考虑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制定计划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

企业在制定营运计划时,应开展营运预测,将其作为营运计划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企业应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制定营运计划,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通过沟通、讨论达成共识。

企业应根据营运管理流程,对营运计划进行逐级审批。企业各部门应在已经审批通过的营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各自的业务计划,并按流程履行审批程序。

企业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充分的预估,在科学营运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多方案的营运计划,以便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与挑战。第四章营运计划的执行

经审批的营运计划应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执行。执行企业应逐级分解营运计划,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分解落实到各下级企业或部门、岗位或员工,确保营运计划得到充分落实。

经审批的营运计划应分解到季度、月度,形成月度的营运计划,逐月下达、执行。各执行企业应根据月度的营运计划组织开展各项营运活动。

企业应建立配套的监督控制机制,及时记录营运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差异分析与纠偏,持续优化业务流程,确保营运计划有效执行。

企业应在月度营运计划的基础上,开展月度、季度滚动预测,实时反映滚动营运计划所对应的实际营运状况,为企业资源配置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企业在进行营运计划调整的决策时,应及时分析和评估营运计划调整方案对企业营运的影响,包括对短期的资源配置、营运成本、营运效益等的影响以及对长期战略的影响。

企业应建立营运计划调整的流程和机制,规范营运计划的调整活动。营运计划的调整应由具体执行企业提出调整申请,层层审批,批准后下达正式文件。

为了强化营运监控,确保企业营运目标的顺利完成,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日、周、月、季、年等频率建立营运监控体系;并按照PDCA的管理原则,不断优化营运监控体系的各项机制,做好营运监控分析工作。第三十条企业的营运监控分析,是指以本期财务和管理指标为起点,通过指标分析查找异常,并进一步揭示差异所反映的营运缺陷,追踪缺陷成因,提出并落实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营运管理水平。

营运管理监控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偏差、分析偏差和纠正偏差。

(一)发现偏差。企业通过各类手段和方法,分析营运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

(二)分析偏差。企业对营运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原因进行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三)纠正偏差。企业根据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纠偏对策,使企业营运过程中活动按既定的营运计划进行,或者按照本指引第四章对营运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企业营运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

(一)明确营运目的,确定有关营运活动的范围;

(二)全面收集有关营运活动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三)分析营运计划与执行的差异,追溯原因;

(四)根据差异分析采取恰当的措施,并进行分析和报告。

企业可以开展营运绩效管理,激励员工为实现营运管理目标做出贡献。

企业可以建立营运绩效管理委员会、营运绩效管理办公室等不同层级的绩效管理组织,明确绩效管理流程和审批权限,制定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指标应以企业营运管理指标为基础,做到无缝衔接、层层分解,确保企业营运目标的落实。

THE END
1.生产用软件科目零代码企业数字化知识站生产用软件是指那些专门用于支持和优化生产过程的应用程序。这些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 生产计划与调度:通过分析生产能力和资源,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性。 库存管理:实时监控原材料和成品库存,减少库存成本,避免生产停滞。 质量控制:提供质量监测工具,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标准,降低产品缺陷率。 https://www.jiandaoyun.com/blog/article/1743467/
2.流程管控,构建高效执行体系在企业管理中,流程管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项目管理为例,流程管控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项目流程进行详细规划、监控和优化,可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首先,流程管控在项目管理中的规划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项目启动阶段,通过制定详细的流程规划,可以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https://blog.csdn.net/JiYan_red/article/details/144229845
3.恒信移动:关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申请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视觉工业1”作为一个全新的产业正在快速形成。 视觉工业是以“视觉文化”为时代背景,以 CG 技术为基础,以“一切信息 可视化”为目标的视觉产品和服务的制作、传播工业体系,它代表了数字化、工 业化的视觉产业发展模式。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深入发展,以及视觉技术应用的 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6090900000189
4.企业内部控制知识竞赛测验试题(含答案)4、下列选项中,通常表明可能存在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地有(BCD) A.把握市场机会地能力不强 B.企业未制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办法、程序 C.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受到环保部门地严厉处罚 D.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大量流失,流失率达到50% 5、针对资金营运内部控制地关键控制,下列说法正确地有(ACD) https://www.360docs.net/doc/32581d3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1.html
5.2019年高级会计师考试课件高频考点第六章企业内部控制可靠及时的信息报告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同时,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4.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该目标要求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内外部环境,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http://www.kjlww.com/m/article-64441.html
6.绩效管理操作手册管理工具生产经营间接管理职能是指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但从事诸如各项管理程序的政策制定、监督执行、协调管理及信息沟通等工作,其决策对企业效益与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有间接影响的职能。 生产经营的直接管理职能与间接管理职能,因其工作的着力点不同,也应在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中针对其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指标进行考核。 https://www.qg68.cn/managetool/detail/1492.html
7.注册会计师考试(9)能够考虑竞争对手、企业内部人员以及其他各方的反应; (10)能够根据事件、影响、假设以及分析形成的信息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2.与沟通和表达相关的能力 在对问题的判断分析和表达阐述中,能够做到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论据充分、逻辑严密、陈述客观、表达流畅。 三、测试内容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由两张试卷组成:以鉴证https://baike.sogou.com/v418892.htm
8.2015年山西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试题答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第一章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第一讲 组织构架 1、组织构架指引着力解决企业应如何进行组织架构和运行。 如何嘉庆组织架构方面的风险管控。核心是防范和化解各种舞弊风险(判断题)(错误)11:18 A、正确 B、错误 2、从治理结构层面上,组织构架设计运行的主要风险是什么(A.B.C.D)21:30 https://m.51test.net/show/7677586/
9.转帖管理驾驶舱与仪表盘当前,企业面临一个越来越动态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需要处理来源于企业外部和内部大量业务的信息数据,企业管理必须将战略计划同业务计划相连接。为此,企业管理的重点逐渐从业务层次的管理转向侧重于战略决策型的管理。但是,战略规划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分析企业内https://blog.itpub.net/7868752/viewspace-1059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