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真真正正准备去做一份策划之前,你需要了解一些行为准则,这样你才不会在做策划方案时候跑偏,去往一个错误的方向越跑越远,到底什么是一个策划工作?其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加创造力的组合作,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策划工作。
策划工作=逻辑思维+创造力
【二】做策划应该具备正确的策划思维?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有效的去写一个策划方案应该是这样的思维。
关于做什么
那么,接下来聊一聊运营计划书的框架和注意事项,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阶段,运营计划书应该有不同的内容,但大体的框架,可能是下面这个样子:
基本的思路框架如下:
1.产品的定位
2.KPI指标
3.工作统筹(团队协作)
4.资源统筹(资源对接)
5.运营方案
6.执行方案
7.预期效果评估
下面具体说:
1.产品定位
是有一个句式可以套用的,比如:
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用什么产品形态,满足什么用户的什么需求。
这里有四个什么,也就是四个核心问题,大家可以试着套用一下。可能情况各异,不一定完全套用得上,缺一个要素也没关系。
目标用户和需求分析
也就是目标用户是谁,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平时有什么生活习惯和使用互联网产品的习惯,有什么诉求。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都依赖于你对行业、人群和市场的理解和敏锐度判断。
前两部的重要之处在于,知道这个产品,这个项目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事,那么接下来就要确定:什么样的指标才能衡量做这件事的效果如何。这个指标,不是唯KPI论,让团队去偷奸耍滑地达成目标,而是说这个指标就是我们做这件事的方向。
接下来就是比较细致的年度运营工作计划或者季度运营工作计划中的执行方案啦.
3.工作统筹
根据制定的工作计划,需要团队中不同的小伙伴一起参与协作完成,这里面包括:产品、设计、内容、用户、客服以及BD,所以具体什么工作计划细分做到什么程度,需要和谁对接协作完成都要划分明确,我的用意是防止互相推诿,二是让你的工作到时候有方案可循,不是制定了计划到时候一脸茫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4.资源统筹
资源统筹这块,就是说关于公司项目或者产品运营的时候,已经享有哪些资源或者外接资源可以很好地帮助你,帮助团队按着你的工作计划去逐步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接哪些资源?包括资源渠道拓展、商务对接、kol资源及媒介渠道投放合作,互联网同行及官方合作联动,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资源互换、资源对接以及活动参与?
5.运营策略
不同的阶段性目标,需要采取哪些运营方案去执行完成你的工作目标,在确定资源统筹(之前有说过的)情况下开展运营工作。
根据优先级别、可实现程度去制定运营计划,一定要落实在可操作,有具体的数据支撑和工作流程支撑,不然领导就会觉得你是空大白,毕竟领导希望我们是来为了赚钱工作的,不是为了耍嘴皮子才来的~
额外说一点——写运营计划书的目的
为什么要写运营计划书,这份计划书里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在产品初创期,可能要解决的是大的运营目标和运营战略的方向问题,以及配合目标及战略方向,所需要进行的系统准备、人员准备以及商业模式和运营阶段讨论。
配合不同时期的不同目的,计划书的内容侧重会略有不同,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了在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实际上,运营计划书需要讨论的事项是不一样的,因此,框架是那个框架,但内容的篇幅会不一样,准备的节奏也不一样。
初创期和发展期可能需要很快的调整运营策略,在这个时候,速度比一切都要重要,因此,运营计划书更新的频率可能会很频繁,但要不要频繁的通过改动计划书的方式去确认,倒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