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首先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资金,将钱花在“刀刃上”。扩展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广度”,意味着要确保绩效评价结果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和层面上得到应用,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一、建立全面的绩效反馈与整改机制
3.形成闭环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反馈和整改的闭环工作机制,确保绩效评价结果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二、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
1.优化预算分配: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对绩效好的项目和政策给予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督促改进,对低效无效资金进行削减或取消。
2.强化预算约束:通过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增强预算的刚性和约束力,避免预算资金的随意调整和挪用。
三、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与透明
1.加大公开力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在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进行公开,包括评价对象基本情况、评价过程、主要绩效、存在问题、意见建议以及得分和等次等信息,增强资金使用绩效的透明度。
2.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公开绩效评价结果,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四、拓展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领域
1.政策制定与调整: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政策制定和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确保政策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
五、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
1.提升评价质量: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加强专业培训: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政府部门和项目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价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绩效评价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扩展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广度”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建立全面的绩效反馈与整改机制、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与透明、拓展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领域以及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推动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改革向纵深发展。(华池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