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中的注意事项

公正地评价企业内部每个人的绩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公司全体员工进而提高公司整体工作绩能水平。下面小编为您带来绩效考核中的注意事项!

1、绩效考核的目的要明确,不只是公司领导层重要的是所有员工都要明确

要让全体员工理解: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公司全体员工进而提高公司整体工作绩能水平,不可认为只是单纯的扣工资和发奖金,不是员工即得利益的再分配,以使考核能够顺利的实施,不至于在员工中产生不良的情绪。

2、考核实施工作要分步骤进行

由于绩效考核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工作要项;二是确定评价标准。考虑到公司员工工作性质的差别,目前考核要素即工作要项的欠全面性,评价标准即增减分的标准欠科学性等原因,首先应在公司小范围内展开,涉及的员工数量不宜太多,经过一个考核周期(一般为3个月)后,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将考核结果在中层经理会议上反馈给各个部门和组织,在和各负责人充分沟通后,听取他们对于考核标准及考评指标的意见。

3、考核指标或要素的选取和设计工作非常重要

根据kpi原理(即keyprocessindication——关键业绩指标),在考核标准科学设计的基础上,采取针对于不同目标人群的不同考核方法,即考核对象的不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考评指标元素,如职能部门员工考核时注重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以及于之适应的岗位技能方面;生产工厂或分公司员工除此之外更注重工作成果或其他可以量化的指标参数,如产量、原材料消耗、单位成本、事故发生率;对于公司经理和主要负责人可采用硬性指标,如投资收益率,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额的边际贡献等等。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有自身公司特色的评价体系。

4、关于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工资改革要慎重

5、绩效考核的配套组织体制要健全

“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搞好了可以促进公司员工整体效能的提高,并反映在公司经营效益上;如果在前期设计上、中期执行上、后期反馈上工作不细致、考核指标设计不具适用性、考核结果的反馈不够、绩效面谈和沟通不足,都会影响今后的工作,并在员工中产生不良的情绪。由此,为了保证考核工作的公平性,消除员工的抵触心理,推动考核工作的开展,并使之达到较好的效果,在考核工作中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

即考核参与人员公开、考核标准公开、考核指标公开、奖惩办法公开、考核结果公开。标准不能过于苛刻难于实现或者模棱两可责任不清。考核的主要负责人员要本着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标准,不能带有个人的好恶。考核的过程和结果要做到透明和公开,破除考核的神秘感,增强科学性。整个过程也是检验各部门经理对于下属员工在工作情况、个人品质等方面了解程度的一次机会。

有鉴于此,企业应为配合绩效考核工作设置一个临时性机构——考核管理委员会,一方面可以对整个考核工作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客观公正的评审;一方面处理员工对于考核结果的申诉,在企业内形成广开言路的局面,起到处理争端、调和矛盾的作用。再者可以检查前期的考核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考核制度不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整。委员会应由总经理挂帅、由负责考核的人力资源部门组成,每个考核周期结束后进行一次活动。

6、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思想

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考核指标和要素的选择和设计要求较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之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对于考核体系的灵活性要求很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不能一成不变的执行,要保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1、有清晰并可操作的企业发展战略与目标

从目标管理角度来说,组织的目标是由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支撑的,只有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任务完成了,组织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对员工绩效的考核实际上是对组织目标的控制。反过来,只有企业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组织目标,各部门、员工才会有明确的考核目标,考核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员工的行为才会可控。另外,企业的发展战略还要可操作,否则仍然是一纸空文。所以,绩效考核的首要前提是企业要有可操作的发展战略。没有清晰可操作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你的绩效考核就无法实施,再好的方法和工具也是枉然。

2、组织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清晰,业务流程顺畅

企业组织结构体现了结构沟通方式,沟通流程,成员角色,成员分工,成员职责。形成企业严密的结构分工,使得组织成员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和谁做,做到什么程度,做多少,向谁汇报。

目前,企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组织结构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权责不明,造成业务流程不畅,影响企业的有序发展。如360度考核,对于员工来讲,需要弄清他的上级、下级、内外客户是谁,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进行考核,如果员工对和哪些部门、人员发生业务关系都不明了,考核的质量肯定会打折扣。如团队目标管理考核,很多目标的完成是众多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规范的岗位体系,考核时就不可能精确的衡量不同员工的目标与绩效。

同时,绩效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考核员工对岗位职责的履行程度,尽管在实际操作中岗位职责是与分解后的企业目标结合起来考核的,但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都是公司整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的KPI指标也更多的是从其岗位职责里提炼的,如果描述不清晰或不明确,你是很难去衡量员工的履职好坏的。

3、制度方面公平合理,体现效率

制度在于规定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体现公平,公开原则。包含成员在公司应该获得的回报,也就是说,企业中每个工作岗位需要的是能够胜任这个角色工作的人,对于熟练的成员回报要多一些。

4、内外客户对各岗位有清楚的要求

对于360度考核而言,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内部和外部客户的'评价意见。在很多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很难对客户意见做详细的统计,这一项通常被弱化或采用民主评议的形式给出。实际上,对很多岗位而言,内外客户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所以,在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客户对某岗位的要求是一定要明确的,只有这样,这些岗位上的员工才知道该怎么去满足客户的要求,从而符合自己的岗位要求。

5、对员工的表现有详细的记录

绩效考核一方面需要有目标,另一方面需要知道员工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求企业有较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对员工平时的表现有详细的跟踪记录,如考勤记录、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种汇报报表、表扬信、奖惩记录、事故报告、关键事件等。这样在考核时才能作到有据可依,否则,再切实的绩效目标也不能公正的考核员工。

那么,结合以上五个绩效考核实施的前提条件,制订和推行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和方案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总结如下:

1、绩效考核必须紧扣公司战略,这个是根本出发点。

2、一定要获得高层的全力支持,如果高层主管不支持,再好的结果得不到落实,考核实际是还是会流于形式。况且,高层主管不支持也很难取得合理的考核结果。

3、要让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各种指标的制订都离不开各层次员工的积极参与,否则制订合理的考核指标只能是一句空话。

5、注重考核方法的客观性和综合应用,也就是尽量采用多种绩效考核方法结合进行,如KPI结合360度考核,考核指标尽量量化,做到客观公正。

6、考核结果与薪酬调整相结合,考核结果一定要与薪酬相挂钩,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震撼作用,员工才会真正重视考核。不然就无关痛痒,考核不考核都一个样的话,那考核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总之,一句话,绩效考核是一柄“双刃剑”,考核实行的好,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考核实行的不好,负作用是很多的。不能盲目地推行,要结合企业实际,具备或营造一定的条件、在合理的时机和氛围下去推行,才会有效果。不然,基础工作没做好,就匆忙上马,就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公正地评价企业内部每个人的绩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幸的是,我们今天需要选出接班人,明天需要根据劳动成果给每个人报酬,天天需要找出每个员工工作的优点和不足,以提升他们的绩效,而现实中却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每种办法往往是顾此失彼。要想经营好一个企业,我们的确离不开对员工的绩效选行正确的评价。

怎样的考核能满足需要?

“我的员工我都很清楚,”一位小企业的老板说,“我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哪个员工心里想什么,干得怎么样,我心里有底。”可是他手下的员工流失率很大,一位“好马又吃回头草”的员工说,“咱老板就是抠,舍不得给能干的员工加薪,可别处也一样,所以我又回来了。”

一个刚摒弃“德能勤绩考核法”,采用工作标准考核的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说:“‘德能勤绩考核法’是假设人如果品德好,又有好的能力,一定能产生好的绩效,但这不一定成立。尤其我们公司过去还把‘光明正大’等企业文化的内容列入考核项目,这些内容无法判断,也带不来绩效。工作标准考核也存在问题,表中所列的内容本身就是员工应该做到的,列再多也不能把工作要求全部列出来;而且即使员工按要求都做到了,也不能产生理想的绩效,因为工作是要靠‘心’去做的。”

有的企业采取“强制分布法”,搞得员工关系紧张;有的企业采用“职务状况考核法”,使得考核成为一项繁琐得令人揪心的工作。

“目标管理的方法很好,可是不列入目标的工作或职责就没人做了,”一位深有感触的老总说:“我们用平衡计分卡的四象限指标考核法,但是指标太多,操作比较麻烦,可能我们的信息化做得不够,唉,这也存在问题,这么多的指标都按权重要求去考,有些难做的指标,即使一点没达到,他的考核分也不会低多少。”

看来要找出一种绩效考核的方法,可真不是件容易事。

什么是真正的绩效?

“我就要我的员工把交待的事办好,这就是绩效。”大部分的管理者会不加思索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深入一想,他们还会说,“他要态度好、品德好,不会做没关系,要肯学,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不能偷懒,要努力把岗位职责要求的事做好。”“他必须把工作关系处好,肯帮助人,有热心肠。”“他要善于学习,有各方面的能力,一旦工作需要,他的技能派上用场,很快就能把工作搞掂。”

尽管每个经理对绩效的`表述不一样,而且他们自己在不同时期对绩效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抽象一点,还是能总结出绩效的真正意义,那就是:

THE END
1.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持久的积极性,只有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条件下,员工对自己可满足的东西和满足 的水平才是可知的。 5.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检查和测算出人力资源规划 方案的实施成本及其带来的效益。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预测组织人员的变化,调 整组织的人员结构,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这是组织持续发展不可缺http://www.chinahrd.net/blog/264/1011645/263502.html
2.汤君健《给中层的管理课30讲》笔记小结及个人复盘选出3-5个三个月左右可以出业绩的任务,获得上级认可进行重点攻克,并配上结果指标,确保结果可量化、可交付。 上一步的重点任务,以“周”为单位进行颗粒度分解。 每周结束以后,与上级快速回顾一下进展。三个月结束以后,围绕百日计划做一次述职。 把上级拉到你的战线里:联手创造更大价值,你更懂客户、团队,ta更懂https://m.douban.com/note/859418297/
3.岳阳党校通讯2012年第2期建立健全了选拔标准与资格条件的确立制度、公开报名和资格审查制度、考试制度、结构化面试制度、量化考核制度、党委集体表决制度、培训试用制度、监督评价制度,等等。同时,还作出了不准事先内定人选,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改变内容和操作程序,不准弄虚作假、搞非组织活动,不准在考察中夸大、隐瞒或歪曲事实,不准泄露考试https://www.yueyang.gov.cn/yyswdx/24409/24412/content_661775.html
4.绩效管理操作手册管理工具对应这样的特点,对普通员工的考核,应采用量化成分少、需要上下级随时、充分沟通,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绩效衡量方式。 管理层的工作职责又可分为生产经营直接管理职责和生产经营间接管理职责两大类。生产经营直接管理是指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的决策对企业效益与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有直接影响。生产经营间接管理职能是https://www.qg68.cn/managetool/detail/1492.html
5.绩效考核结果如何系统运用(精选11篇)篇1:绩效考核结果如何系统运用 绩效考核是一个正式的工作反馈渠道,对于上级而言,它是一种责任;而对于员工而言,它则是获得评价的一项权力,为了把这个责任和权力发挥得更充分,也就是发挥出绩效考核最大的功效,对考核结果予以合理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考核结果的五种运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02qovxa.html
6.上证观察从基金公司的规模变化说开去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6月8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近期股市波动有所加大,板块热点轮动加快,关于量化交易、市场公平性、资金短线炒作、行业机构责任等讨论增多。他希望广大行业机构牢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保持定力,苦练内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积极培育更加符https://news.cnstock.com/special/2022044
7.绩效量化考核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绩效量化考核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绩效量化考核方案1 总编办隶属采编体系,即是业务部门,又是管理部门。根据总编办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部门绩效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142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