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A.制造费用B.主要成本
C.加工成本D.非生产成本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3、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A.半固定成本B.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D.曲线式成本
4.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成本的目标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D.成本的性态
5、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为精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D.直接分析法
C.完全无关D.基本无关
7、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
A.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
C.半固定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
8、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
C.技术性变动成本D.约束性变动成本
9、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A.直接成本B.间接成本
C.产品成本D.期间成本
10、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
A.变动成本总额B.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D.变动成本率
A.成本的变动范围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12、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法时()
A.直接分析法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
13、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应用的是()
A.高低点法B.回归直线法
C.多步分析程序D.同步分析程序
1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A.高的业务量B.高的成本
C.高的业务量和高的成本D.高的业务量或高的成本
1、D2、A3、A4、D5、C6、B7、B8、C9、D10、B11、B12、C13、C14、A二、多项选择题
1.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为()。
A.质量成本B.未来成本
C.责任成本D.业务成本
E.历史成本
2.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
E.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性
3.变动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D.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E.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4.下列成本项目中,()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A.新产品开发费B.房屋租金
E.职工培训费
5.成本性态分析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
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
C.混合成本D.半变动成本
E.半固定成本
6.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有()。
A.直接分析法B.历史资料分析法
C.高低点法D.散步图法
E.技术测定法
7.在我国,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A.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费B.保险费
E.材料费
8.以下属于半变动成本的有()。
C.水电费D.折旧费
E.工资费
9.历史资料分析法具体包括的方法有()。
C.回归直线法D.阶梯法
E.定量法
C.固定成本总额D.单位固定成本
E.总成本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成本的有()。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
C.标准成本D.责任成本
E.预算成本
A.相对性B.暂时性
C.可转化性D.不变性
E.正比例变动性
A.r=-1B.r=0
C.r=+1D.r→+1
E.r为任意值
14、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
A.直接材料B.职工的工资
C.单独核算的包装物成本D.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
E.临时发生的职工培训费
1、ACD2、AB3、DE4、ADE5、AB6、ABCDE7、ABC8、ABC9、ABC10、BC11、CE12、ABC13、CD14、ACD三、名词解释
1、成本性态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固定成本
3、酌量性固定成本
是指受管理*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4、变动成本
6、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终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
7、约束性固定成本
是指不受管理*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8、混合成本
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四、简答题:
1、比较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异同。
答: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则仅仅属于定性分析;第二,终结果不同。前者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
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后者只要求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以企业的总成本为对象,成本性态分析需要以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前提。五、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7-12月份的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789101112
产量(件)404245434650
总成本(元)8800910096009300980010500
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习题答案:
解:1、高低点法:
(1)从表中找出高点和低点:
产量(件)X总成本(元)Y
高点5010500
低点408800
(2)计算y=a+bx中的a、b值:
b=(10500-8800)/(50-40)=170元
将b代入高点:
10500=a+170*50
a=2000
或将b代入低点:
8800=a+170*40
(3)将a、b值代入y=a+bx中,则成本性态模型为:
y=2000+170x
这个模型说明单位变动成本为17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元。
2、回归直线法:
应用小平方法原理,求解y=a+bx中a、b两个待定参数,应用公式:
b=(n∑xy-∑x∑y)/[n∑x2-(∑x)2]
a=(∑y-b∑x)/n
根据资料列表计算∑x、∑y、∑x∑y、∑x2,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月份产量X混合成本YXYX2
74088003520001600
84291003822001964
94596004320002025
104393003999001849
114698004508002116
1250105005250002500
n=6∑x=266∑y=57100∑xy=2541900∑x2=11854
b=(6*2541900-266*57100)/(6*11854-2662)
=170.65(元)
a=(57100-170.65*266)/6
=1951.19(元)
则成本性态模型为:
y=1951.19+170.65x
2、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12345678
产量(件)1820191622252821
总成本(元)60006600650052007000790082006800
高点288200
低点165200
b=(8200-5200)/(28-16)=250(元/件)
8200=a+250*28
a=1200
5200=a+250*16
y=1200+250x
这个模型说明单位变动成本为25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0元。
月份产量X混合成本YXYX2Y2
118600010800032436,000,000
220660013200040043,560,000
319650012350036142,250,000
41652008320025627,040,000
522700015400048449,000,000
625790019750062562,410,000
728820022960078467,240,000
821680014280044146,240,000
n=8∑x=169∑y=54200∑xy=1170600∑x2=3675∑y2=373,7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