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
2.P2填空OR简答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3.P2填空
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能被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
4.P3
生长发育、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标志。
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表现为机体的生长发育。
5.P3
反映儿童生长发育常用的四大指标: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运动素质指标,心理指标。
6.P4选择OR填空
考量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HS=f(E)+AcHS+B+LS。HS指得是健康状态,E表示环境,AcHS表示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B表示生物学因素,LS指得是生活方式。
7.P4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
8.P8
生活方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各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包括衣、食、住、行、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
9.P9
将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分为环境、生物、保健设施的易得性以及生活方式4种类型,完全是人为的。
10.P13JUST知道
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5种: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以下为填空、改错、选择题
11.P33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主要特点
骨组织不断骨化;骨富于弹性,易变形;关节、韧带较松弛;肌肉力量差,易疲劳。
12.P34
成年人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含量之比约为3:7,而儿童为1:1。因此与成人的骨相比,儿童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而易发生变形。
骨的生长和发育有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儿童骨骼的良好发育有赖于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体力活动。
13.P35
在学前儿童运动时要避免从高处往硬的地面上跳,防止髋骨出现不正常的愈合。
足弓负荷超出它的负担能力或其他原因,可引起足弓塌陷,成为扁平足。
14.P36
学前儿童关节的运动范围较成年人大,但是关节囊、韧带较松弛,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外外力的作用下,较成人容易发生脱臼。
学前儿童的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
学前儿童各肌肉群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较晚。
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基本特征是组织娇嫩,呼吸道粘膜容易受到损伤,在粘膜上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
15.P37
年幼儿童鼻泪管较短,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上行累及眼结膜。
学前儿童咽骨管粗短且直,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后,易并发中耳炎。
学前儿童喉腔相对较成人狭长,黏膜柔嫩,富有血管和淋巴组织,软骨又较软弱,因此,一旦发生炎症,易导致喉梗阻。
16.P38填空
年龄越小,呼吸越快。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呼吸浅,频率大,肺换气功能差。
学前儿童新城代谢旺盛,机能耗氧和营养物质的量相对较大,而心脏容量小,因此心律较快。
17.P40
要有坚固的恒牙,在婴幼儿期就应供给必须营养。学前儿童的乳牙和新萌出的恒牙的结构和钙化程度都不成熟,牙釉质和牙本质的致密度不高,牙齿咬面的涡沟又较多,容易受致龋因素的影响,患龋齿率高。
学前儿童胃壁较薄,弹性组织、肌肉层及神经组织发育较差,因而胃的蠕动机能差。
18.P41
学前儿童容易发生便秘和粪中毒。
学前儿童较易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
学前儿童肝脏分泌胆汁少,因而消化脂肪的能力较差。肝脏血液丰富,肝内结缔组织发育较差,干细胞再生能力强,在患肝炎后治疗和恢复较快,不易发生肝硬化。
学前儿童肝糖元存储量相对较少,饥饿时容易发生低血糖症,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19.P42
学前儿童年龄越小,每天排尿次数越多。尿量在个体间差异很大,并受气温、引水量等因素影响。
20.P43
脑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如果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发生甲状腺肿大,甚至发生呆小症。如果甲状腺亢进,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又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感受性增高。
婴幼儿皮肤的保护功能较差,对外界冲击的对抗能力较差。学前儿童皮肤表皮薄嫩,血管丰富,有较高的吸收和通透能力。所以应避免让儿童接触有毒物品或涂抹超浓度超量的药物,防止儿童机能受到损害。
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在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发育中,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出生后脑重量的增加主要为神经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神经髓鞘的形成。婴幼儿对外来刺激反应较慢,且易于泛化。儿童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也较差。所以要保持幼儿生活环境空气的清新。学前儿童脑组织对血液中葡萄糖(血糖)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要按时给其膳食。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好动而不好静。
21.P45
学前儿童可因眼球前后轴较短而产生生理性远视,随着眼的发育,远视逐渐成为正视。学
前儿童眼的晶状体弹性较大,调节能力强,近点距离很近。儿童出生时因缺乏双眼单视功能,可能有暂时性的斜视,一般在6个月时可发育良好,5-6岁时,双眼单视功能发育完成。弱视,会使儿童不仅不具备正常视力,而且无双眼单视能力和立体视觉。外耳道内的耵聍,具有一定的保护外耳道皮肤的作用。但是分泌过多会影响听力。
22.P46(一到四考简答题)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人体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和完整的过程,但是生长发育的速度在各年龄段并非一致,而是时快、时慢,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区别于其他阶段的特点,前后阶段又相互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后一阶段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生长发育的程序性
人体各部的长、围、宽度的生长发育在快速增长期的开始、高峰和结束不仅有早晚之别,而且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胎儿从一个特大的头颅(占全身长度的1/2),较长的躯干及短小的双腿发育为儿童期身体各部较匀称的比例,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三、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非等比性)
新生儿是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人体有哪4种生长发育的不同趋势?
(1)神经系统发育得最早;(2)肌肉、骨骼和一般内脏器官的发展趋势;(3)淋巴系统的发育;(4)生殖系统的发育。
正是这种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才使圆形的受精卵分化发育成为胎儿,最终形成了成年人的体形。
四、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
五、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五、六、七不考简单)
生长发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反映在生长类型、性别和成熟类型等方面。
六、追赶性生长
七、管道现象
23.P51
用体重的均值作为标准,以均值正负10%作为正常范围,大于10%为超重,大于20%以上为肥胖。
24.P53
生长发育标准是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一般通过一次大数量(横剖面)发育调查,搜集发育指标的测量数值,经过统计学处理,所获得的资料即可成为该地区个体和集体儿童发育的评价标准。
25.P54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评价应包括发育水平、发展速度以及发育匀称程度三个方面。
26.P58
我国列为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五病”(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肺炎、婴幼儿肺炎、婴幼儿腹泻以及单纯性肥胖)。
27.P59考各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防治(表)
一,加强儿童体格锻炼;二,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三,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四,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五,服务预防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