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112小题)1、SPSS的安装类型有()D.以上都是2、数据编辑窗口的主要功能有()D.A和B3、()文件格式是SPSS独有的,一般无法通过Word,Excel等其他软件打开。
A.sav4、()是SPSS为用户提供的基本运行方式。
D.以上都是5、()是SPSS中有可用的基本数据类型D.以上都是6、sps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D..sav7、数据编辑窗口中的一行称为一个()B.个案8、变量的起名规则一般:变量名的字符个数不多于()C.89、统计学依据数据的计量尺度将数据划分为三大类,它不包括()A.定值型数据10、在横向合并数据文件时,两个数据文件都必须事先按关键变量值()A.升序排序11、SPSS算术表达式中,字符型()应该用引号引起来。
A常量12、复合条件表达式又称逻辑表达式,在逻辑运算中,下列()运算最优先。
A.NOT13、数据选取的方法中,()是按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选取。
A按指定条件选取14、通过()可以达到将数据编辑窗口中的技术数据还原为原始数据的目的.B加权处理15、SPSS的()就是将数据编辑窗口中数据的行列互换A数据转置16、SPSS软件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大学的三位研究生最早研制开发的。
B、斯坦福大学17、SPSS中进行参数检验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D、分析18、SPSS中进行输出结果的保存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A、视图19、SPSS中进行数据的排序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C、数据20、SPSS中绘制散点图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C、图形21、SPSS中生成新变量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A、转换22、SPSS中聚类分析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D、分析23、()的功能是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
A.数据编辑窗口24、()的功能是显示管理SPSS统计分析结果、报表及图形。
B.结果输出窗口25、Spss输出结果保存时的文件扩展名是()B..spv26、()是访问和分析Spss变量的唯一标识。
B.变量名27、工资、年龄、成绩等变量一般定义成()数据类型。
B.数值型28、职工号码、姓名等变量一般定义成()数据类型。
A.字符型29、定义性别变量时,假设用数值1表示男,用数值2表示女,需要使用到的工具是()C.变量名标签30、下列()散点图只可以表示一对变量间统计关系。
A、简单散点图31、对大学毕业班的同学的学习成绩惊醒综合评价,可以依次计算每个同学的若干门专业课中有几门课程是优,几门是良,并以门次为权重进行分析。
其中计算门次的过程就是一个()过程。
A、计数32、下面()可以用来观察频数。
A、直方图33、SPSS中的频数分布表包括的内容有()D、累计百分比34、有效百分比是各频数占()的百分比。
C、有效样本量35、频数分析中常用的统计图包括()C、饼图36、频数分析中常用的统计图不包括()C、树形图37、SPSS中提供的图形编辑功能是()B、charteditor38、下面偏度系数的值表明数据分布形态是正态分布的是()B、039、下面偏度系数的值表明数据分布形态是左偏的是()C、-3.41240、下面偏度系数的值表明数据分布形态是左偏的是()C、-3.41241、统计学中经典的3准则,异常值通常为3个()之外的变量。
D、标准差42、下列Z值()可以被认为是异常值。
D、1043、单样本t检验中涉及的总体有()个。
A、144、为研究某种减肥茶减肥效果是否显著,可以采用()分析方法。
C、两配对样本t检验45、单样本t检验中涉及的总体有()个。
A、146、为研究某种减肥茶减肥效果是否显著,可以采用()分析方法。
C、两配对样本t检验47、下面给出的t检验的结果,()表明拒绝原假设,显著性水平为0.05。
B、方差分析49、方差分析认为观测变量值的变化受两类因素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不对的是()。
A、显著因素50、方差分析对观测变量各总体的分布有()基本假设前提。
A、两个5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第一个基本步骤是()。
A、提出原假设52、多因素方差分析是用来研究两个及两个以上控制变量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影响。
A、显著53、对因素方差分析的第三个步骤是()。
B、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和概率P值54、方差齐性检验是对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各观测变量()是否相等进行分析。
A、总体方差55、以下哪个方法与LSD方法基本相同。
()A、Bonferroni方法56、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第二个基本步骤是()。
B、选择检验统计量57、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第四个基本步骤是()。
D、给定显著性水平α,并作出决策58、S-N-K方法是一种有效划分相似性()的方法。
A、子集59、“回归”一词是()国统计学家提出的。
A英60、分析学历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是控制变量。
A、学历61、分析学历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是观测变量。
C、工资收入62、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均方差的自由度是()C、n-k63、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均方差的自由度是()D、k-164、在高考志愿调查中,问你的报考志愿是那些大学,可以用()分析。
B、多选项分析65、从下列颜色中选出你最喜爱的颜色,可以选择三种:红、橙、黄、绿、蓝、黑、紫。
在进行分析时,如果采用多选项二分法设置变量,应该设置的变量数目是()个。
C、766、从下列颜色中选出你最喜爱的颜色,可以选择三种:红、橙、黄、绿、蓝、黑、紫。
B、367、回归分析的第一步是()A确定解释和被解释变量68、32.回归分析的第二步是()B确定回归模型69、32.回归分析的第三步是()C建立回归方程70、32.回归分析的第四步是()D进行检验71、()筛选是解释变量不断进入回归方程的过程。
A向前72、()筛选是解释变量不断剔除出回归方程的过程。
B向后73、回归分析在()菜单中找到。
A分析74、聚类分析是一种建立分类的()统计分析方法。
A多元75、层次聚类有Q型聚类和()聚类两种。
A、R型76、层次聚类又称()聚类A系统聚类77、类内部个体特征具有()A相似性78、类之间个体特征具有()C相异性79、聚类分析中,个体之间的“()”是极为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最终的聚类结果。
B亲疏程度80、个体间的()通常通过某种距离来测度。
A一对90、重叠散点图是表示()变量间统计关系的散点图。
D多对91、矩阵散点图以()形式分别显示多对变量间的统计关系。
A方形92、三维散点图以()形式展现三对变量间的统计关系。
A立体图93、表示x和y之间线性回归模型的是()。
C.01tttYXuββ=++94、产量(X,台)与单位产品成本(Y,元/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3561.5X-=,这说明()。
C.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356元95、在总体回归直线01EYXββ+()=中,1β表示()。
B.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加1β个单位96、以Y表示实际观测值,Y表示回归估计值,则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准则是使()。
A.0.6498、判定系数R2的取值范围是()。
C.0≤R2≤199、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iiiiuXXY+++=22110βββ中,1β表示()。
A.当X2不变时,X1每变动一个单位Y的平均变动。
B.ρ=0102、DW的取值范围是()。
D.0≤DW≤4103、下列明显错误的是()。
B.ρ=-0.8,DW=-0.4104、下列()反映了回归分析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回归模型②建立回归方程③确定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④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⑤对回归方程进行各种检验B、③①②⑤④1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因变量的总变差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D、可决系数106、()属于二值变量个体间距离的计算方式。
A、简单匹配系数107、()属于定距型变量个体间距离的计算方式。
A、欧氏距离108、()属于计数变量个体间距离的计算方式。
C、phi方距离109、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初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
B、因子载荷111、()是因子分析的最终体现。
C、因子得分112、下列可以起到降维作用的是()C、因子分析二、多项选择题(共81小题)1、SPSS的安装类型有()A.典型安装B.压缩安装C.用户自定义安装D.以上都是2、()是SPSS为用户提供的基本运行方式。
A.完全窗口菜单方式B.程序运行方式C.混合运行方式D.以上都是3、()是SPSS中有可用的基本数据类型A.数值型B.字符型C.日期型D.以上都是4、SPSS数据编辑窗口由()组成。
A、窗口主菜单B、工具栏C、数据编辑区D、系统状态显示区5、数据分析一般经过()主要阶段。
A、收集数据B、加工和整理数据C、分析数据6、下列关于数据排序正确的是()A、可以了解缺失值B、快速找到最大最小值C、计算全距D、快速发现异常值7、SPSS中实现基本统计分析,往往采用两种方式()A、数值计算B、图形绘制8、进行频数分析时,利用的工具包括()C、频数分布表D、条形图9、利用SPSS进行频数分析时,频数分布表中内容的输出顺序可以有()A、按变量值升序B、按变量值降序C、按频数升序D、按频数降序10、下列()可以通过频数分析获得。
A、分位数B、最大值C、最小值D、方差11、常见的基本描述统计量包括()A、刻画集中趋势的B、刻画离散程度的C、刻画分布形态的12、()可以刻画集中趋势。
A、均值B、全距C、众数13、()可以刻画离散程度。
A、标准差B、方差C、全距D、均值标准误差14、()可以刻画分布形态。
B、偏度系数C、峰度系数15、下面偏度系数的值表明数据分布形态是右偏的是()A、1.429D、116、下面偏度系数的值表明数据分布形态是左偏的是()B、-3.146C、-3.41217、下面偏度系数的值表明数据分布形态是右偏的是()A、1D、1.42618、下面峰度系数的值表明数据分布形态是尖峰分布的()A、1.429D、119、下面峰度系数的值表明数据分布形态是平峰分布的是()A、1.429C、-3.41220、下面峰度系数的值表明数据分布形态是尖峰分布的是()A、1D、021、下列Z值()可以被认为是异常值。
B、-3C、6D、1022、下列问题()使用参数检验分析方法。
C、0.092D、0.12426、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前提包括()A、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C、各总体的方差应相同27、交叉列联表中的内容包括()A、行变量B、列变量C、层变量28、多选项问题的分解通常有()方法B、多选项分类法29、下列()属于多选项问题。
A、购买保险原因调查B、高考志愿调查C、储蓄原因调查30、()统计量可以由比率分析得到。
B、重叠散点图C、矩阵散点图D、三维散点图54、表示x和y之间线性回归方程的是()。
A.01ttYXββ=+B.01()ttEYXββ=+5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模型的2R很高,我们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好C如果某一参数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我们应该剔除该解释变量56、Y表示OLS估计回归值,u表示随机误差项,e表示残差。
A.i01iEYXββ+()=C.i01iiYXeββ++=57、判定系数R2可表示为()。
A.2SSAR=SSTD.2SSER=1-SST58、对模型进行总体显著性检验,原假设为:,如果检验结果总体线性关系显著,则有()。
B.C.D.59、利用样本数据获得回归线通常有()方法B、局部平均C、函数拟合60、希望从数据出发,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对象的客观分组,使有相似性的客户能被分在同一组内,不相似的客户在同一组内。
可以采用()分析方法。
C、聚类分析61、1、聚类分析中的“没有先验知识”指的是()C、没有事先指定分类标准62、聚类分析目的在于()A、使类间对象的同质性最大化B、类与类间对象的异质性最大化63、聚类分析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一般划分为()类型A、Q型聚类分析B、R型聚类分析64、对“性质上的亲疏程度”的测度角度包括()A、个体间的相似程度B、个体间的差异程度65、属于定距型变量个体间距离的计算方式。
A、欧氏距离B、切比雪夫距离C、明考斯基距离66、()属于计数变量个体间距离的计算方式。
C、phi方距离D、卡方距离67、()属于二值变量个体间距离的计算方式。
D、反映了因子对解释变量的重要作用和程度。
75、下列()可以衡量因子分析的效果。
B、变量共同度C、方差贡献D、方差贡献率76、给出的下列KMO的值,()适合作因子分析。
A、0.9B、0.777、因子分析中,选择因子的标准有()A、特征值大于1的C、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78、通过()可以判断因子数。
A、特征值B、累计方差贡献率C、碎石图79、因子旋转的方式包括()C、正交旋转D、斜交旋转80、关于因子分析中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子个数远远少于变量的个数C、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81、()可以检验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
数据排序是整行数据排序,而不是只对某列变量排序。
2、(B)。
在同一算术表达式中的常量及变量,数据类型不一致时也可以计算3、(A)。
对数据可以进行多重拆分,类似于数据的多重排序。
4、(A)。
分类汇总的分类变量可以是多个,此时的分类汇总称为多重分类汇总5、(A)。
SPSS安装时通常选择典型安装。
6、(B)。
SPSS运行时不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数据编辑窗口。
7、(A)。
SPSS的分析结果显示区可以分为目录区和内容区两个部分。
8、(B)。
SPSS数据的输入和结果的输出是在同一窗口进行的。
9、(A)。
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数据文件、加工整理数据、数据分析、解释分析结果。
10、(B)。
sav文件格式可以使用Word,Excel等软件打开。
()11、(B)。
为方便spss数据文件的横向合并,不同数据文件中数据含义不同的数据项,变量名应相同12、(A)。
两个数据文件必须至少有一个名称相同的变量,该变量是两个数据文件横向拼接的依据,称为关键变量。
13、(B)。
变量值标签是对变量取值含义的解释说明信息,对于定类型和定距型数据尤为重要14、(A)。
变量的起名规则中,首字符应以中文开头,后面可以跟.15、(A)。
加权比率均值属于集中趋势描述指标,是两变量均值的比16、(A)。
样本标准差是表示变量取值距均值的平均离散程度的统计量17、(A)。
全距也称极差,是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绝对差18、(A)。
样本方差也是表示变量取值离散程度的统计量19、(A)。
单样本t检验作为假设检验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步骤与假设检验是完全相同的。
20、(B)。
假设检验不是推断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1、(A)。
对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是建立在单个样本均值基础之上的。
22、(A)。
单样本t检验的前提是样本来自的总体应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23、(A)。
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是决定如何计算抽样分布方差的关键。
24、(A)。
在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之前,正确组织数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任务。
25、(A)。
配对样本的一个特征是:两组样本的样本量相同。
26、(A)。
两组样本观察值的先后顺序是一一对立的,不能随意更改。
27、(A)。
两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的检验统计量与单样本t检验类似。
28、(A)。
两配对样本t检验是通过转化成单样本t检验来实现的。
29、(B)。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β0+β1x1+.......βpxp+e30、(B)。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β0+β1x1++e31、(A)。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出发点与拟合优度检验十分相似。
32、(A)。
33、(A)。
34、(A)。
35、(A)。
36、(A)。
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即函数关系和统计关系。
37、(A)。
38、(A)。
两独立样本的游程检验与单样本游程检验的思想相同,不同的是计算游程数的方法。
39、(A)。
两独立样本的游程检验中,游程数依赖变量的秩。
40、(B)。
如果两总体的分布存在较大差距,那么游程数会相对比较多。
41、(A)。
多配对样本的CochranQ检验的假设是多个配对样本来自多个总体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42、(A)。
S-K检验的假设是两个独立样本来自的两总体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43、(B)。
描述SPSS的数据结构在数据视图中完成。
()44、(B)录入编辑SPSS的数据内容在变量视图中完成。
()45、(B)。
数据编辑窗口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变量。
46、(A)。
变量名标签这个属性是可以省略的。
47、(A)。
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据可以看做缺失数据。
48、(A)。
纵向合并数据文件是依据两份数据文件的变量名进行数据对接。
49、(A)。
横向合并数据文件是依据两份数据文件的个案进行数据对接。
50、(A)。
51、(A)。
SPSS数据选取时,【过滤】表示在未被选中的个案号码上打一个“\”标记,表示暂时筛掉。
52、(A)。
SPSS数据选取时,【过滤】表示将未选中的个案从数据编辑窗口中删除。
53、(A)。
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成绩为优的计数区间可以指定为90throughhighest。
54、(B)。
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成绩为良的计数区间可以指定为80throughhighest。
55、(A)。
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成绩为良的计数区间可以指定为80through90。
56、(B)。
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成绩为不及格的计数区间可以指定为60throughhighest。
57、(A)。
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成绩为不及格的计数区间可以指定为lowestthrough60。
58、(A)。
要进行组距分组首先应确定分组数目和组距。
59、(A)。
在定义分组区间时,应该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
60、(A)。
SPSS中得到的直方图上面可以附加正态分布曲线,便于与正态分布的比较。
61、(A)。
利用SPSS进行频数分析时,获得的定类变量的累计百分比是没有意义的。
62、(A)。
运用SPSS分析时,判断异常值时可以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Z,Z的绝对值大于3可以认为是异常值。
63、(B)。
统计学中经典的3准则,异常值通常为3个方差之外的变量。
64、(A)。
产品质量的检测问题,如评估灯泡的使用寿命,可以采用参数检验分析方法。
65、(A)。
假设检验推断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小概率事件。
66、(A)。
67、(A)。
两配对样本t检验观察值的先后顺序一一对应,不能随意更改。
68、(B)两配对样本t检验与两独立样本t检验没有差别。
69、(B)为研究某种减肥茶减肥效果是否显著,可以采用单样本t检验方法。
71、(A)。
如果观测变量值在某控制变量的各个水平出现了明显波动,则认为该控制变量是影响观测变量的主要因素。
72、(B)。
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均方差的自由度是n-k。
73、(A)。
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应现对方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74、(A)。
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可以分析多个变量联合分布的特征。
75、(A)。
多选项二分法是将多选项问题中的每个答案设为一个SPSS变量。
所以问题中有几个答案就应该设置几个变量。
76、(A)。
多选项分类法在设置变量时,变量数目等于可选答案数目。
77、(A)。
分析多选项问题时必须先按多选项二分法或多选项分类法将多选项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
78、(B)。
比率分析可以应用于任何的变量类型。
79、(B)。
D-W检验,即杜宾-瓦尔森检验,其最大优点为简单易行。
()80、(B)。
81、(B)。
()82、(A)。
83、(B)。
个体间的差异程度通常用距离来测量。
85、(B)。
SPSS中的层次聚类采用的是分解方式聚类。
86、(A)。
离差平方和法可以计算小类间的距离。
87、(A)。
聚类结果中,如果孤类点太多,则说明该中聚类方法不好。
88、(A)。
层次聚类法的聚类过程是单方向的,一旦某个样品(case)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