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膳那些事:不能盲目乱补养生保健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淋雨之后总会先想到喝一碗温热姜汤驱邪散寒,预防感冒;常常在煮粥、煲汤之时,加入少许百合、莲子、枸杞之品滋补养生?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常识,其实正是中医药膳的生动写照。

舌尖快乐央视热播

药膳,作为我国中医药食疗养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近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热播,药膳再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被广为传诵和热烈讨论。纪录片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镜头带领观众以不同人物的视角,走访民间,寻找根植于人们心中那独特的地方口味,那口口相传的食疗良方。西班牙西医学博士露丽娅所痴迷的“五汁膏”,出自清代医书《仙拈集》,膏方以蜂蜜、姜汁、白萝卜汁、梨汁、人乳(以牛奶代替功效相似)为组成,有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之效,主治咳嗽经久不愈、少气乏力、短气等;出自《红楼梦》的一道美食“枣泥山药糕”,以简单易得的山药和大枣为原料,是一款具健脾温中之功的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源于张仲景《金贵要略》,以温中补虚驱寒为特点,为冬令温补之佳选。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岁月积淀出了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并同中医药核心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药膳食疗,从古至今颇受人民大众的青睐和喜爱,已在百姓的生活中深深扎下根来。但对耳熟能详的药膳,我们每一个人真的都了解吗?

注重整体辨证施膳

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而做成的美食。其“寓医于食”,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药借食力,食助药功,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故药膳独具养生防病之功。历经岁月洗礼,各代医家不断探索和积累,丰富和完善着中医药膳理论,最终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临床实用学科。

药膳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由于个体有年龄、性别、体质等区别,故食用药膳时不可一概而论之,正如《舌尖》中提到的“五汁膏”,对久咳、燥咳之症效果明显,却不适宜痰湿较重的咳嗽;“枣泥山药糕”虽可健脾,多食则易导致腹胀不适;火气旺、体质强壮之人不宜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否则会脸色潮红、心跳加快、出汗增多。

中医学一直重视个体差异,认为不同的体质所适用的药膳方也不同。如表现为疲乏、气短、自汗等特征的气虚质,选用的药膳宜起益气健脾、补肺益肾之功,如参枣汤、黄芪炖母鸡、参芪羊肉汤等;表现为阳气不足,常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特征的阳虚质,应配合温脾养肾,助阳化湿的药膳方,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狗肉汤、虫草炖鸡等;阴虚体质之人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口燥咽干,宜补益肝肾,养阴降火,适当选用沙参麦冬瘦肉汤、百合粥、甲鱼枸杞汤等;痰湿质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为主要特征,可食用萝卜海带汤、杏梨枇杷饮、甘草桔梗茶等药膳来健脾利湿,化痰泄浊。

随着四季寒热的变化,故施膳也有所区别,春宜升补,多食温补阳气、养肝护肝之物;夏宜清补,长夏宜淡补,可食解暑利湿清心火之物;秋宜平补,应食滋阴润燥、养阴润肺之物;冬宜温补,宜食温肾助阳之物。另外,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由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千姿百态,故应有所区别。

药膳讲究合理搭配,谨和五味,才能使其发挥真正的效能,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药膳中“以脏补脏”“以形补形”的概念沿用至今,中医学认为,动物脏器气味醇厚,为血肉有情之品,较草本更易被人体吸收,因而起效迅速,尤其在调养补益方面效果显著。比如以肝补肝,肝藏血,肝血虚则筋目失养,而动物肝脏能补肝养血,适合贫血之人,常被视为补虚保健药膳中的佳品。“以脏补脏”对身体虚弱者虽有益处,但宜恰到好处,不可太过,特别是有脾胃虚弱、实证、热证之人不宜盲目进补,否则易助湿生痰上火。

药膳烹饪不容小视

见仁见智踵事增华

面对社会对药膳的不同认知,其实应辩证来看。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药膳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领域发挥的作用不容否认,但前提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懂自己的体质,懂药材的性质,选择合理的药膳。中医的“神秘”正是因其说不清、道不明、讲不透,却能够行之有效。现如今,由于多种原因,人们虽有利用药膳防治疾病、实现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但在运用药膳的过程中却存在不可避免的盲目性,误补、蛮补、乱补而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舌尖》中对药膳的推广,让我们认真思考,如何结合时代背景,将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THE END
1.中医药科普知识——中医养生之“食疗”北京语言大学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knowledge of dietotherapy for healt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该课程着重介绍了中医食疗养生知识。 Course Syllabus 课程章节 Popular Knowledge of Chinese Medicine —“Dietotherapy” in TCM 中医药科普知识——中医养生之“食疗” 0 %http://bridge.chinese.cn/online/camp/class/105353/10021/1582
2.科学网—整理中医对药食同源养生和食疗的理解希望大家通过以下文章,对中医养生、食疗和保健有个科学、清晰的认识。 原文请参考马瀛通老师的博客:http://www.chinavalue.net/myt/Column.aspx 中医对药食同源、养生和食疗的理解 一、药食同源本是“食居前,药居后”,是从食到药、食药分离与食药兼之的中医药发展过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711-571534.html
3.中医养生药膳馆加盟养生汤食疗项目连锁中医药大健康属于大健康产业的一个分支,意在实现全民健康。 —中医食疗养生 实现人人健康— 千百年来,中医只是用于治疗救人,从全局的层面上讲,我们只看到中医的“冰山一角”而已。 中医其实是最早、最科学的食疗营养家、科学家、教育家! 中医理论核心是一切疾病都是假象,是营养的问题,是情绪的问题,是运动的问题。https://www.huashandao.com/h-nd-5219.html
4.药食同源养生有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中医壮瑶医药膳食疗文化,6月20日,2023年广西中药壮瑶药药膳食疗项目能力提升实践活动暨南宁市中医医院第二届“如意”药膳节在南宁市中医医院北湖院区火热举行,各方嘉宾和市民代表欢聚一堂,共享别样风情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盛宴。 http://www.nnrb.com.cn/nnrb/20230621/html/page_03_content_000.htm
5.中医食疗食疗师食疗师培训有问食经始于2009年,致力于中医食疗的传承与弘扬,专注于食疗师培训与食疗人才建设,深耕食疗产品研发与创新。经过15年的沉淀与积累,“有问”人将为大众饮食健康提供更优的咨询服务与产品体验,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食疗专业人才。https://www.shiliao.org.cn/
6.药膳食疗养生生活中N大中医药膳秘方(3)药膳食疗药膳食疗养生 生活中N大中医药膳秘方 可先预备生薏米2两,淡竹叶1两,象牙丝(或羚羊角丝、水牛角丝)3钱,猪润4两,瘦肉8两。先将淡竹叶、生薏米煲上1小时,然后加猪润片,瘦肉片滚熟,加盐调味即成。因此汤有清热去湿降心火作用,故心火盛烦燥者合用。https://m.39yst.com/20140915/178757_3.shtml
7.四川观察《中医有妙招》:食疗养生调养气血食疗方你是否常有这样的感觉:头晕、失眠、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月经不调、疲劳乏力,稍一运动就心悸气短、出汗多、睡得挺多却不解乏,经常被说懒。中医有妙招,中医专家来支招,今天教你调养气血食疗方。 三类人易气血不足 女性气血不足,容易导致月经的问题,比如月经量少,月经推后等等。 http://www.sctcm120.com/info/1091/14809.htm
8.中医养生食疗群明乎生杀之机者,可与论养生。 《经》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静而无躁扰,饮食宜适中而无过伤。风寒暑湿之宜避,行立坐卧之有常。绝欲以养精,内观以养神,毋劳怒以耗气,则真阴之水自充,五内之火自熄。 中医食疗养生群,超200人,加微信18858183387入群。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4950499/
9.中医食疗与保健的论文(通用8篇)中医食疗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食物配合药物,以食物之力助药威,实施养生保健。中医食疗可以被称之为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有资料显示,被验证为有效的药食秘方约为30万个,中医食疗被医学界誉为“药理学原始资料”其不但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且也为生命科学的进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对人类文明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79ca914.html
10.卫健委中医处于春泉教授为校内外师生同上中医养生课11月22日下午,受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邀请,天津市卫健委中医处处长于春泉教授做客“人文大讲堂”和“立德修身系列讲堂”,在线上做了题为“疫情常态下如何维护身心健康——中医食疗与养生防病”的讲座。除了我校百余位来自各单位、各个学院师生外,讲座还吸引了来自天津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https://yuyanwenhua.tjutcm.edu.cn/info/1004/2547.htm
11.中医养生食疗大全20210714010017.pdf中医养生食疗大全.pdf,中医养生食疗大全 (冬季养生版本) 001:冬天注意饮食合理把虚火内火赶走! 3 002:冬天怕冷?手脚冰冷?冬季如何养阴又抗寒? 4 003:四大有效中医食疗进补方法 7 004:冬天进补最适宜的十种素食 9 005:冬季进补错误等于慢性自杀! 11 006: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0714/5300040103003311.shtm
12.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推荐几种养生的食材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好好的调养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我国中医药事业在养身保健方面也是相当的富有成果的。那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哪些中药能够保养身体吧。 人参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https://www.yuedisk.com/ysys/info/43798.html
13.养生之家网—中医养生降养生食疗养生保健养生之家网是中国权威养生保健门户网站,分享中医养生、食疗健康养生知识,分享养生保健、美容养生之道,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大全就在养生之家网。https://www.ys991.com/